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使得很多的农民工都涌入了城市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等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探索解决对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尽管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仍然任重道远。以宿迁市经济开发区南蔡中心小学为例,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出一定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进而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在家乡的子女与父母聚少离多,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品行及其今后的发展,这些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口的整体素质提升。留守儿童群体备受社会的关注,阜平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出现许多空巢村,留守儿童较多,产生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一现象,以阜平县的留守儿童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分析阜平县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措施,助力当地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新问题,涉及农村未成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更是社会所不容忽视的。针对当前"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发展不健康、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等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主要从引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入手,对进一步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堪忧,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由于父母长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缺乏呵护与陪伴,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大多由家中长辈监护,"隔代抚养"易造成非正常成长教育。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各界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视野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854-6856,6858
以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问卷调查结果,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教育、安全、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从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4个层面提出了几点对策,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获得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数量正在迅速的增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我国的社会转型而产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亲子长期分离.而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无力转变教育职能,监管力度不够,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观念不够重视,致使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令人担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随之产生。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易出现心理问题。依恋是儿童和看护人之间的一种亲密情感联结,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通常与依恋类型的形成有所关联。因此,要加强文明村镇建设,制定保障合理的政策,增强监护的育人素质,父母应经常与儿童保持沟通,充分发挥学校、幼儿园的育人作用,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3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趋势。他们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教育、生活、心理、安全等突出问题,其中心理问题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入手,分析了形成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方法,使留守儿童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代理监护人为对象,间接地了解留守儿童存在的各方面问题以及现状.结果 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结论 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扮演好应该扮演的角色,造成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应引起社会各方面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徐献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87-5188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建设中留守儿童成为人们所关心的话题,是农民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心理问题凸现,身心发展受到影响,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所关注的难题。在分析了和谐农村建设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四川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众多。由于家庭教育缺位、学校教育失当以及社会重视不够等原因,四川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生活行为习惯较差等问题。促进四川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一要转变父母观念,强化教育意识;二要强化学校责任,建立健全机制;三要整合社会力量,全面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社会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之一,作为一项社会性工程,如何发挥政府与社会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关爱留守儿童服务体系,切实为留守儿童的身体与心理健康成长提供解决方案与实际力量支持,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以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作为基本原则,探讨如何充分调动地方高校这类社会力量与资源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服务体系,为健全留守儿童的教育体系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4.
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及问题,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缺乏陪伴、安全存在隐患、身心健康受网络糟粕影响这三方面问题,梳理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主要由家长缺乏家庭教育意识、没有形成教育合力、朋辈负面影响这三方面原因造成。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从家长、学校、社会、朋辈这四方面提出建议与对策,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如家庭情况和教育情况;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问题进行剖析,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三方面探索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研究提出了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方法,以期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品德、人格、心理等方面。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监管不到位是问题的主要成因。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强化社会关爱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苗雨伏 《河南农业》2014,(20):10-12
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的产物,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迁徙过程中带来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留守儿童在成长心理、成长教育、成长安全等三个方面表现出的问题最为突出,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源在于当地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家庭亲情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就近就业的机会,也需要强化对留守儿童家庭及父母教育,更需要学校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氛围。  相似文献   

18.
董琳 《河南农业》2011,(24):58-59
儿童的未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教育好留守儿童,使他们在缺少父母亲情的环境中,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从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家庭、学校、社会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5):201-203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量农民工外出流动,使其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家庭功能失调,由此产生了许多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家庭功能的重塑和整合。从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发生的变化着手,探讨了留守儿童家庭在情感支持、教育、保护等功能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通过构建多重路径重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以期使留守儿童重享家庭温暖,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群体长期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已经产生了厌学、人际关系敏感、性格孤僻、内心孤独、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为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和对绥化市已有留守儿童关爱活动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结合绥化市实际情况,初步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四位一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多元关爱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