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2 毫秒
1.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造成幼龄鸡法氏囊的损伤。该病在新饲养区域流行的初期或发生毒力超强毒株感染(vvIBDv)往往表现典型症状,但老饲养区域使用疫苗免疫后以及弱毒株、变异株的感染则多表现为非典型的临床症状。本文主要针对雏鸡前期3周龄以前发生的非典型IBD展开讨论,虽然非典型IBD不会造成大量鸡只的死亡和淘汰,但是病毒前期感染往往诱发严重的免疫抑制,使鸡只对其他传染性病原易感性增加、饲料转化率降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雏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1962年报道以来,世界上主要养禽国家和地区均有流行,给养禽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目前,IBD防控的主要方法是采用疫苗接种,使易感雏鸡获得主动或被动免疫保护,因此疫苗的质量对临床上IBD的防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各国均有较好的商品化疫苗,但随着IBDV毒株的不断变异,商品化疫苗的抗原性与流行毒株不能完全匹配,临床上免疫失败时有发生,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与临床流行毒株相匹配的新型疫苗用于IBD的防控。对近期IBD的基因缺失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以及活载体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此为IBD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防治主要应用弱毒苗和灭活苗,但由于病毒变异和超强毒株出现,病原体混合感染,其它疾病引起免疫抑制,应激因素的刺激等,造成鸡IBD疫苗免疫效果不佳甚至失败。如何提高IBD疫苗的免疫效果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陆钢等(1995)在雏鸡免疫ND和IBD疫苗前后,以0.2%蜂花粉拌料,肌注芦荟提取液0.1mL/只,在二免后1个月时,ND和IBD效价较对照组提高1个滴度,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于IBD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率高,且可引起鸡体免疫抑制,目前仍然是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几年IBD的流行出现发病日龄增大、临床症状不明显等新的特点,加上IBDV超强毒株和抗原变异毒株的出现,致使传统疫苗免疫效果欠佳,给我国IBDV防控带来更大的挑战。文章对IBDV编码蛋白的功能、IBDV感染对细胞免疫的影响、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及致病机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行论述,以期对IBDV的致病机制有更加系统的了解,为该病的防控提供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广泛流行的IBD病鸡注射抗IBD高免血清是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病鸡在注射高免血清后出现批量死亡的情况亦时有发生。为此,笔者对本市6个乡镇曾因注射抗IBD高免血清后病鸡出现批量死亡的14个养鸡户进行死因调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混合(或继发)感染:由于IBDV主要侵害鸡的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所以除疫病本身的危害外,还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而诱发其他疫病(有的鸡在感染IBD前已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威胁我国养鸡业的鸡的几大传染病之一,目前我国许多省市都已有IBD的发生及流行,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侵害感染幼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使病鸡不能正常产生免疫细胞,而造成病鸡的免疫抑制。IBD的发生使病鸡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高,并常造成其他疫苗的免疫失败。临床常见由于IBD的发生而继发新城疫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疫苗的使用 ,曾使本病一度得到控制 ,但进入 80年代中期后 ,由于 IBDV变异株和超强毒 (vv IBDV)的出现 ,经常导致免疫失败。虽然各国学者在 IBD疫苗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均未能从根本上扭转IBD流行日趋严重的现状 ,这可能与各地本病的流行病学、IBD疫苗本身质量、疫苗毒株的特点、疫苗的选择、鸡群的母源抗体、管理条件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 ,本文就 IBD免疫失败原因及机制做一探讨。1  IBDV变异株和 vv IBDV与免疫失败1985年 ,…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3~12周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传染病,会造成鸡的主要免疫器官-法氏囊损伤,导致机体的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对其他疫苗免疫的应答能力下降,给养鸡业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鸡法氏囊病病毒血清亚型或变异株和超强毒株的出现,使该病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9.
魏振峰 《中国家禽》2002,24(7):23-2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病毒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近期仍在一些地方流行,除典型病例外,非典型病例和超强毒株感染在逐年增多,仍然是危害养鸡业的重点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鸡法氏囊病(IBD)是由鸡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病主要危害3~5周龄的雏鸡,近年产蛋鸡发生也时有报道.该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播快,病程短并可诱发多种疫病和抑制机体免疫的特点,曾对国内外养鸡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近期仍在一些地方流行,除典型病例外,非典型病例和超强毒株感染在逐年增多,仍然是危害养鸡业的重点疫病之一.因此,有效防制IBD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3~12周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传染病,会造成鸡的主要免疫器官——法氏囊损伤,导致机体的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其它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对其它疫苗免疫的应答能力下降,给养鸡业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鸡法氏囊病病毒血清亚型或变异株和超强毒株的出现,使该病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流行特点。传统的标准Ⅰ型弱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特性、毒株分类和抗原性以及IBD病鸡的免疫功能、诊断、免疫预防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规模化养鸡场广为流行的一种疫病,由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强、鸡场一旦感染该病,很难将其彻底清除,不但给防疫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而且给养鸡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为了摸清免疫鸡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抗体的消长规律,把握法氏囊疫苗的最佳免疫时机,我们选择国内外五个厂家生产的IBD疫苗,分别在不同的日龄对鸡群进进行免疫,并定期用琼扩法测定鸡IBD抗体的阳性率。经过6个月,对25万只免疫鸡的抽样监测,我们已掌握了IBD抗体的产生规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用蛋白A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检测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国权  杨盛华 《中国兽医学报》1994,14(3):296-297,290
近年来,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发生和流行出现了新的特点,亚临床IBD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尤其是变异毒株的不断出现,给IBD的确诊带来了较大困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IBD现有的众多诊断技术中,电镜技术特别是免疫电镜技术是最为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之一,但由于较难掌握合适的抗原、抗体结合浓度,有时得不到满意的结果。为探索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应用PAGIEM检测了疑为IBD的鸡法氏囊病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89年下半年以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福建省呈暴发式流行.特别是1990年下半年起,IBD毒株的致病力增强.用常规剂量的IBD弱毒苗接种常出现免疫失败.往往不能控制本病的发生。爆发IBD的鸡群常由于免疫抑制继发鸡新城疫,损失更加惨重。我场自1990年12月以来,先后4批鸡群.用IBD弱毒苗免疫过,但均出现免疫失败。为了探讨IBD的防治技术,本人探索出用倍量IBD弱毒苗免疫鸡群,成功地控制了我场IBD的发生。所用的IBD弱毒苗为北京市兽医生物药品厂生产的IBD弱毒苗(简称北京苗)、南京兽医生物药品厂生产的IBD弱毒苗(简称南京苗)和福建省兽医生物药品厂生产的IBD弱毒苗(简称福建苗),福建苗的种毒与北京苗相同。 IBDV有Ⅰ型和Ⅱ型两个血清型。Ⅰ型是鸡的病  相似文献   

16.
朱保林 《畜牧与兽医》1991,23(5):210-211
<正> 近几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商水县流行严重,在鸡群抽样检测感染率高达58%,鸡感染IBD病毒后,损坏免疫器官——法氏囊而导致鸡体免疫应答降低或消失,以致一些病的免疫失败,特别是对新城疫(ND)影响更为明显。所以在发生IBD雏鸡群中,应用ND弱毒苗免疫接种效果不理想,时常发生ND,在这种情况下怎样防治ND,我们借鉴有些资料采用ND高免卵黄抗体对ND的防治,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型疫苗的研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由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超强毒株或变异株的出现,又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出现了新的特点,加重了对养鸡业的危害.国内外对IBD的免疫预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IBD疫苗的研制从未停止过探索,相继研制出可在鸡胚或CEF细胞上培养增殖的弱毒疫苗、灭活苗以及针对病毒主要结构蛋白VP2的基因工程疫苗等,但无论是弱毒疫苗、灭活苗还是基因工程疫苗,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疫苗的免疫期短以及在存在母源抗体的情况下,许多疫苗的免疫效果受到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广应用.随着对IBDV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生物高新技术研制新型疫苗已成为可能,本文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型疫苗的研制策略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以下简称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幼、中雏,破坏其免疫器官法氏囊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流行特点IBD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感染率极高的特点。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14~105日龄的幼雏和中雏易感,其中21~42日龄雏最易感,1~2日龄幼雏和成鸡也可呈隐性感染,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鸡群一旦染上IBD,3天内可波及全群,感染率高达100%。虽IBD死亡率仅5%~30%(发病率为60%~80%),但由于IBD病毒破坏了法氏囊和淋巴细胞,致使免疫机能降低,使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疫苗达不到免疫效果,进而…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自1990年3月在我县暴发流行以来,已成为养鸡生产的头号疾病,各品种鸡都易感。该病在前段流行期间,我县应用的各种弱毒疫苗效果都不理想。我们为了采集发病鸡的组织,制造当地野毒株的灭活疫苗,对IBD发病或死亡鸡用  相似文献   

20.
鸡的三大传染病鸡新城疫(ND)、马立克氏病(MD)和鸡传染性囊病(IBD)均早已有疫苗预防,但 IBD 近二、三年到处流行,MD 和 ND 也常发生,均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损失。其主要原因是免疫不确实造成的。IBD 多采用饮水免疫,14日龄和50日龄各采用饮水免疫一次,种鸡在126日龄再加饮水免疫一次。这种免疫程序的效果很不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