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9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4,(6):47-49
滇陆猪是云南省第一个自主培育的品种,但其个体整齐度、生长速度等有待提高。试验以滇陆纯繁为对比,通过与白杜洛克、美系、台系三个品系杜洛克进行杂交试验,研究其F1代生长速度。结果表明:不同品系的杜洛克与滇陆母猪杂交,其后代的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都优于滇陆纯繁后代,其中F1代生长速度效果最好的是台系杜洛克。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滇陆纯繁猪为对照,通过与白系、美系、台系3个品系杜洛克进行杂交试验,研究其F1代生长速度。结果表明,不同品系的杜洛克与滇陆母猪杂交,其后代的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都优于滇陆纯繁后代,其中F1代生长速度效果最好的是台系杜洛克。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用美系和台系杜洛克作终端父本与长大母猪杂交,对其繁殖性能、生长肥育性状、胴体性状指标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繁殖性能方面,美系♂×长大♀组合(美系杂)好于台系♂×长大♀组合(台系杂),窝均产仔总数、窝均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分别高1.04头、1.09头、1.33 kg;生长育肥性状方面,美系杂在30~100kg阶段的日增重比台系杂高52 g,差异显著(P0.05),饲料转化率则是美系杂略优于台系杂,在30~100 kg阶段的耗料增重比分别为2.86︰1和2.94︰1;胴体性状方面,台系杂胴体的瘦肉率比美系杂胴体的瘦肉率高3.05%。说明2个品系的杜洛克公猪各有优势,因根据需要选择最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6,(1)
试验采用不同品系大约克与滇陆猪杂交,研究其后代生长性能、胴体品质。选用30头3~4胎滇陆猪母猪,按耳号采用随机抓阄的方式分为3个组,每组10头,分别采用美系大约克、瑞典系大约克和滇陆种公猪精液与对应组别的滇陆母猪进行配种。随机选择每组母猪所产8头仔猪进行饲养试验。当体重达110 kg时屠宰,测定胴体品质和肉质。结果表明,生长肥育全期,与纯种滇陆猪相比,美系大约克×滇陆猪、瑞典系大约克×滇陆猪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8.65%、5.34%;日采食量分别降低4.54%、6.70%,但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7.54%、6.70%,但差异不显著(P0.05)。胴体品质测定表明,与纯种滇陆猪相比,美系大约克×滇陆猪、瑞典系大约克×滇陆猪背膘厚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降低29.56%、22.99%;脂率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降低27.20%、26.31%;胴体直长分别增加5.07%、5.53%,但差异不显著(P0.05);瘦肉率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提高23.48%和24.01%;眼肌面积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提高38.31%和39.80%。此试验说明,利用优秀的外种猪美系大约克、瑞典系大约克开发利用新培育的国家级猪品种滇陆猪,能改善体型、提高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  相似文献   

5.
利用野猪改良台系杜洛克猪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台系杜洛克猪具有良好生产性能,已成为浙江省猪三元杂交的主要终端父本品种,但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也暴露一些不足之处,影响它的推广利用.我们拟导入野猪血液,来克服台系杜洛克猪的缺点以进一步提高它的生产性能,使它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养猪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本研究是全面测定导入12.5%野猪血液的台系杜洛克猪的生产性能和一些重要生物学特性,了解它是否能作为选育台系杜洛克新品系的基础.通过以肥育性能对比试验为核心的6个方面35个项目的测定,基本明确:导入12.5%野猪血液的台系杜洛克猪保持了原台系杜洛克猪的体型结构和产仔数水平(头胎9.4头/胎),继承了台系杜洛克猪的生长快(日增重699g)、胴体瘦肉率高(65.99%)等优点,吸取了野猪的饲料利用率高(全程料重比2.47:1)、屠宰率高(72.6%),肌纤维细(56.85 μm)、肌纤维间隙大(21.08 μm)、肌肉失水率低(17.31%)、肌肉营养成分含量高(粗蛋白23.3%,成人7种必需氨基酸总量8.35%)、抗病力强(球蛋白含量39.69/L,淋巴细胞数量11亿个/L)等特点,使台系杜洛克的性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作为一个较好的杂交组合,可作为选育台系杜洛克新品系的基础.此外,我们在研究中还发现野猪在杂交改良中,在肉质性状和抗病力性状上是以中间遗传方式传递其遗传特性,杜洛克猪的只要在肌纤维未"老化"前的适当年龄屠宰利用,也可使其食用品质处于良好状态.纠正过去认为杜洛克猪肉粗老不好吃的片面观念,这对食品行业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白洗猪与杜洛克猪杂交后代体尺指标、胴体性状及肉品质变化,本试验选择10月龄健康白洗猪16头、白洗猪×杜洛克猪杂交F1代(DBF1)6头测定其体尺指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性状。结果显示,DBF1猪各项体尺指标与白洗猪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眼肌面积(28.33 cm2)、肉色(3.00)、大理石纹(3.50)依然保持在较好水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4.33%)、肌内脂肪含量(4.08%)与腿臀比(31.32%)均有所上调,背膘厚(24.69 mm)、鲜味氨基酸总量(48.46%)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肌肉嫩度及保水能力显著降低(P<0.05)。白洗猪与杜洛克猪杂交后,可在保持其良好的产肉性能、较好的肌肉感官指标和肌纤维嫩度等情况下,提高其后躯载肉性能、瘦肉率及氨基酸种类等,但杂交后肌肉嫩度、营养价值、鲜味、保水能力等方面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四种商品猪肥育性能与肉质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体重25kg左右的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巴克夏猪各20头,分二栏饲养(二个重复),每栏10头,试验期饲喂相同水平日粮97d,试验过程中记录饲料消耗和增重数据,结束后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1)大约克猪全期日增重最高,且显著高于巴克夏猪(P0.05),而试猪全期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以杜洛克和大约克猪最低;(2)巴克夏猪屠宰率、眼肌面积和胴体组成中肉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三种试猪(P0.05或P0.01),后腿比、胴体斜长、三点膘厚、三点皮厚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3)巴克夏猪肉的红色度a1*值、大理石纹、熟肉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试猪(P0.05),而其贮存损失则显著低于其他3种试猪(P0.05)。综上所述,杜洛克和大约克猪肥育性能与胴体品质较好,适宜于做终端杂交父本;长白猪肥育性能中等而屠宰率、瘦肉率较高,适宜于做杂交父本或母本;巴克夏猪肥育性能及胴体品质较差,但肉品质相对较好,是地方猪种配套生产优质猪的适宜父本品种。  相似文献   

8.
新清平猪及杂交后代胴体品质和肉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平猪为我国优良地方猪种,以其妊娠期短而著称。新清平猪以清平猪为母本、导入50%杜洛克血统,经横交固定继代选育,性能测定和综合选择等措施,经群体闭锁多世代选育而成,其胴体瘦肉率达52.6%,背膘厚为33 9 mm,眼肌面积为33 9 cm~2。以新清平猪为母本,用大白或长白为父本杂交的二元杂交猪平均屠宰率73.0%,胴体瘦肉率58 6%,背膘厚27 4 mm,系水力94 2%,肌内脂肪含量3.4%;大×长×清、长×大×清三元杂交猪平均屠宰率74.1%,胴体瘦肉率63.5%,背膘厚21.6 mm,系水力94 7%,肌内脂肪含量2.0%。新清平猪胴体品质和肉质具有较高的杂交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设计了铁骨猪×铁骨猪(铁骨)、巴克夏猪×铁骨猪(巴铁)、杜洛克猪×铁骨猪(杜铁)等3个品种组合,并通过胴体、肉质共计54项指标测定来比较它们的优劣,旨在测定铁骨猪和巴克夏、杜洛克的杂交性能,筛选出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结果表明,瘦肉率、6~7肋间皮厚、眼肌面积、剪切力、油酸、亚油酸等13个指标组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其中杜铁、巴铁的瘦肉率极显著高于铁骨猪(P0.01),巴铁的剪切力显著低于铁骨猪和杜铁猪(P0.05),铁骨猪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巴铁和杜铁(P0.05)。所有试验猪均表现出了良好的胴体性能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0.
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杂交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父系公猪与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母猪杂交,选其杂交一代测定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瘦肉率、肌肉品质等性状,共4次重复试验,测定了133头猪。结果表明,荣昌猪瘦肉型品系与三种瘦肉型公猪杂交,均可获得较好的杂交效果,尤以杜X荣最好,其日增重为668克,料肉比3.17,胴体瘦肉率为58.78%;肉质优良,pH1为6.15,pH24为5.96,失水率为22.58%,多数性状都显著或极显著优于长×荣和约×荣(P<0.05或P<0.01),因此,杜×荣为荣昌猪瘦肉型品系最优杂交组合,长×荣为次优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1.
以台系,美系和台美系杜洛克公猪与大长、土杂母猪杂交,对其繁殖、肥育等性能进行测定并经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台美系公猪繁殖性能好于美系公猪、台系公猪,但差异不显著(P>0.05)。台美杂交系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台系和美系,差异显著(P<0.05)。台系、美系胴体性状比杂交系要好,表明生长发育性状存在着杂种优势。不同品系间杂交组合在配种受胎、产仔、肥育性能等方面表现出较大杂交优势,且台美系为最优,表现出良好的配合力,可作为生产杜长大(或杜大长)杂交繁育体系终端父本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一、影响猪肉品质下降的因素 (一)猪的品种(1)外来猪种:引进猪种虽然具有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高等优点,但肉质普遍不及我国地方猪种,特别是皮特兰,其PSE肉(生理异常肉)的发生率较高,杜洛克、大白猪等品种虽然PSE肉的发生率较低,但其肉色、肌间脂肪含量均不及我国地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发挥滇陆猪的遗传潜力,笔者选择云南省生产实际中存在的3个父系品种一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分别与10头同期发情的滇陆母猪杂交,形成3个杂交组合一大约克X滇陆猪、长白×滇陆猪、杜洛克X滇陆猪,产仔后分别在每个组合中选择体重相近的8头断奶仔猪(公母各半)作为试验猪,各组合间体重配对,测定其生长性能及相关血清学指标。各组除猪种不同外饲养管理均相同。结果发现,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3个品种均可作为滇陆猪的配套父系,但从经济效益及增重等综合指标考虑,滇陆猪的配套父系优选次序为长白、大约克、杜洛克。  相似文献   

14.
对12月龄的乐安花猪和以巴克夏、杜洛克为父本、乐安花猪为母本的杂交一代猪进行屠宰测定及肉品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肌肉常规养分方面,巴乐猪F1代、杜乐猪F1代中的脂肪含量、热量大幅度低于乐安花猪,而蛋白质含量升高;氨基酸营养方面,巴乐猪F1代、杜乐猪F1代的功能性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及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与乐安花猪相比差别不大,巴乐猪F1代、乐安花猪肌肉中的人体必需氨基酸营养评分值均高于杜乐猪F1代;脂肪酸方面,乐安花猪的饱和脂肪酸较巴乐猪F1、杜乐猪F1高,巴乐猪F1、杜乐猪F1不饱和脂肪酸较乐安花猪高;微量元素方面,乐安花猪的Zn、Mn、Fe含量较杜乐猪F1代、巴乐猪F1代高。屠宰测定及肉品质分析表明,利用巴克夏、杜洛克猪杂交改良乐安花猪,在提高该品种猪的生长性能的同时,能较大限度保持该品种的肉质特性。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20,(5)
为了分析和比较宁乡猪不同杂交组合猪的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试验随机选择达上市体重的皮特兰×宁乡猪(皮宁)7头和皮特兰×(巴克夏猪×宁乡猪)(皮巴宁)4头进行屠宰,测定了眼肌面积、瘦肉率、肌内脂肪、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多项胴体及肉质性状指标,并分析其差异性。结果表明,胴体重、屠宰率、3点平均背膘厚、瘦肉率、肥膘率、十七烷酸、α-亚麻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等8项指标组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其他各项指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皮宁组合和皮巴宁组合猪均表现出了良好的胴体性能和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6.
吴丹  唐一波  万荣度 《养猪》2022,(5):47-49
不同品种猪杂交对猪主要繁殖性状、生长性能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此对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良圻原种猪场第四原种猪场皮杜二元杂种猪(法系皮特兰公猪×美系杜洛克母猪)进行测定,并与美系杜洛克纯繁(美系杜洛克公猪×美系杜洛克母猪)生产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纯繁与二元杂种猪繁殖性能差异不显著,但皮杜二元杂种猪初生重、达100 kg体重日龄、30~100 kg日增重、30~100 kg料重比等生长性能,背膘厚、眼肌面积、100 kg校正瘦肉率、体长等胴体性能上均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均优于纯繁杜洛克种猪。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比较了纯台系和美系杜洛克及其杂交母猪和杂交公猪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繁殖性能,台美系杜洛克母猪与美系杜洛克公猪回交效果显著好于与台系杜洛克公猪回交,与大白公猪杂交效果最好;生长性能,与美系回交效果要比与台系回交效果好.美系杜洛克公猪交配的母猪窝产仔数(11.88头)比用台系杜洛克交配的母猪(11.54头)略高,但差异不显著;窝产仔数,杂交杜洛克并不比纯系好,但杂交杜洛克公猪20日龄窝产仔数和窝重要比纯系公猪好.两种纯系杜洛克公猪的后代平均日增重相近,但含50%美系和50%台系血液杜洛克公猪后代生长更快,其平均日增重比美系杜洛克公猪和台系杜洛克公猪分别高11.04%和10.37%,差异极显著.台系杜洛克公猪后代的瘦肉率最高,杂种公猪后代肌内脂肪含量比纯系公猪后代的高.美系杜洛克公猪后代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台系杜洛克公猪后代(1.57%:1.17%).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海南特种野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胴体品质,试验通过对F2代海南特种野猪的生长发育性状和胴体品质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F2代海南特种野猪体型较小,初生重和断奶重较低,生长速度较缓慢;F2代海南特种野猪胴体重为25.19 kg,屠宰率为73.56%,背膘厚为2.46 mm,眼肌面积为37.47 cm2,后腿比例为14.93%,瘦肉率为52.38%,骨率为28.66%;屠宰率与宰前活重、眼肌面积、瘦肉率、后腿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胴体重、皮脂率、背膘厚、板油比例、骨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瘦肉率与皮脂率、骨率、胴体重、背膘厚、板油比例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眼肌面积、后腿比例、屠宰率、宰前活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海南特种野猪体型小,生长缓慢,但屠宰率和瘦肉率均较高,胴体品质呈现中国优质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1选择猪种时,应注意该品种的胴体瘦肉率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讲,胴体瘦肉率遗传力很高,所以,选择胴体瘦肉率高的品种作为种猪,可以显著提高商品肉猪的胴体瘦肉率。猪的品种不同,胴体瘦肉率也不同,从整体而言,国外猪种以及我国的培育猪种的胴体瘦肉率明显高于我国地方猪种,所以选择优良的瘦肉型品种,如杜洛克、汉普夏、大白猪、长白猪等作为种用,同时加强种猪胴体瘦肉率的选育,可以明显提高肉猪的胴体瘦肉率。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过分追求胴体瘦肉率会带来一定的负效应,主要是肉的品质和猪的繁殖力会明显下降。因此,在实际生…  相似文献   

20.
乐平花猪是江西省地方优良猪种,属我国华中型猪种。1983~1988年江西农业大学组织多学科协作对乐平花猪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生理生化常值、杂交利用等主要生物特性进行测定与研究。结果表明,乐平花猪体型较大,生长速度较快、性早熟。幼公猪80日龄时曲精细管内出现精子,幼母猪120日龄时排出卵子。产仔数较多,经产母猪产仔数11~12头。在中等营养水平下肥育,日增重470多g,胴体瘦肉率40%左右,胴体脂多,皮的比例较大。肉质好,肌肉脂肪含量高,肉色鲜红,肌纤维细嫩,肌肉系水力强,熟食肉的感官品质好。此外,发现乐平花猪血清转铁蛋白的BB型和AB型瘦肉率显著高于AA型。测定了后备猪生理生化常值。初步研究了乐平花猪杂交优势表现,认为是一个较好的杂交母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