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食用菌产业是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民收入的近1/3来自于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近三四年来,以“耳一稻”轮作模式发展起来的代料黑木耳产业快速发展,生产量已超过了代料香菇。2009年全市发展了860余公顷,生产代料黑木耳11000万袋,产值4亿多元,已成为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为山区农民致富开辟了新道路。现将此种生产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龙泉市于2002年开始发展代料黑木耳生产,规模急骤扩大,2013年全市生产量达到1.8亿袋,产值5.4亿元,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大产业。但近两年农民普遍反映,黑木耳生产中出现产量降低、质量下降的现象。为此,我们对代料黑木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提出高产优质栽培必须把握好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何建芬 《食用菌》2012,(4):54-55,72
食用菌产业是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袋料黑木耳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达到了1.5亿袋,产值达到了4亿多元,黑木耳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但随着栽培规模的扩大和栽培期的延长,加上异常气候的影响,黑木耳病虫危害越来越重,轻者减产,重者绝收,农民生产效益参差不齐,平均袋产值为3~4元,差的亏本,最好的袋产值达到9元。笔者对龙泉市黑木耳生产情况进行长期观察和思考,认为造成黑木耳栽培效益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龚兆培 《食用菌》2012,34(5):62-62
浙江龙泉市是食用菌生产的传统主产区,是世界香菇人工栽培发源地,发展食用菌历史悠久.位于龙泉市东部的安仁镇,被誉为中国南方黑木耳菌种第一乡,有着20多年黑木耳菌种生产历史,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注重培育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使食用菌产业尤其是黑木耳菌种生产取得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龙泉市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并连续获得丰收,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预计2010年香菇、木耳生产量将达2亿袋。但随着食用菌生产规模扩大和木制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木材资源越来越匮乏,已远远不能满足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需要。为促进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发展,我们开展了利用象草、芒秆等草本植物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龙泉市从2002年开始发展代料黑木耳生产,至2009年,黑木耳年生产量已超过1亿袋,已成为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黑木耳生产每年产生1.5万~2.4万吨干菌渣,如不能及时有效利用,不仅会成为害虫、杂菌的滋生源,严重影响下一季食用菌生产,而且也破坏了环境。利用黑木耳废菌渣生产毛木耳,平均每袋(15厘米×55厘米)成本只需0.7元,产毛木耳125克,每千克价格在20~30元,平均袋产值2.5~3.7元,净产值1.8~3.0元。且毛木耳生产  相似文献   

7.
《浙江食用菌》2010,(2):25-25
从龙泉市农业局获悉,2009年龙泉生产代料黑木耳1.1亿棒,代料香菇7000万棒,段木灵芝4100立方米,全年总产值达4.6亿元,生产规模弄口产值均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8.
黑木耳营养丰富,兼具药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我国黑木耳产量居世界之首,是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由于林木资源的相对短缺,椴木栽培食用菌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利用杂木屑、麸皮、棉籽壳等农副产品资源进行代料栽培,已成为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的新途径。黑木耳916为浙江省主要黑木  相似文献   

9.
<正>食用菌产业是浙江省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多年来,食用菌产业在取得高速发展,有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也遇到了土地紧张、农药残留等瓶颈问题,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探索和发展新的生产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黑木耳立体式栽培模式因具有保温效果好、对空间的利用率高、管理效率高、抗灾能力强和省水、省地、省工等特点,在北方早已大面积推广。2013年,龙泉市从黑龙江省东宁县引进该项技术,经过两  相似文献   

10.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传统上为段木栽培,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功开展代料栽培后,代料栽培成为黑木耳的主要栽培方式。尤其是21世纪初创新的露地全日光代料栽培技术,颠覆了食用菌必须遮光栽培的传统,使黑木耳栽培在各地得到迅速推广。截止2010年,我国黑木耳产量已经达到120万吨以上,成为继平菇、香菇之后的第三大食用菌。  相似文献   

11.
我所系小兴安岭林区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 ,国家林业部 (现国家林业局 )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中试基地。1997年全国食用菌双交会被授予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科研教学单位。服务项目 :一、利用快速养菌法袋栽黑木耳高产稳产新技术培训黑木耳代料栽培 ,用规格 1 7cm× 33cm的塑料袋  相似文献   

12.
龙泉市地处浙西南山区,是一个以栽培代料香菇为主的地区,近几年随着全国各地代料香菇的迅猛发展,代料香菇量多价跌,菇农增产不增收现象日益严重。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我们引导当地农民试种了袋料黑木耳获得了成功,但在栽培过程中发生烂棒现象较为严重,轻者造成减产,重者绝收。笔者根据多年的试验和观察,将黑木耳菌棒发生烂棒的原因和应采取的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龙泉市地处浙西南,森林资源蓄积量1456万立方米,覆盖率达79.1%,居浙江省之首,素有“浙南林海”之称。近年来,食用菌已成为龙泉山区高效生态农业的主导产业,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源泉,与青瓷、宝剑一同被誉为“龙泉三宝”。为探讨食用菌的进一步发展及其所带来的生态问题,笔者以龙泉市黑木耳生产规模最大的乡镇———锦溪镇14个行政村200余农户为对象,剖析黑木耳产业的发展现状。1基本情况1.1自然经济概况锦溪镇地处龙泉市西部,距城区12千米,辖14个行政村,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全镇总户数3173户,总人口10683人,其中农业人口10313人,农民人均年收入4181元,其中黑木耳收入占1/2以上。全镇土地面积16200公顷,耕地面积为713.9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67公顷,其中水田658.3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2.2%。一半以上的水田采用水稻与黑木耳轮作。1.2森林资源概况锦溪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13493公顷,人均林地面积1.263公顷。活立木总蓄积486787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8.7%。林分结构以针阔混交林为主,纯针叶林、纯阔叶林为辅;林龄结构为中、幼龄林占20...  相似文献   

14.
叶松梅 《食药用菌》2012,(6):330-331
浙江省龙泉市是世界香菇人工栽培的发源地,食用菌是龙泉市农村经济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产值已连续数年超过2亿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1/4~1/3,当地农民收入的近1/3来自于食用菌生产。新时期如何保持龙泉市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可持  相似文献   

15.
小孔袋栽培黑木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黑木耳是著名的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之一,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产业。近年来,代料栽培黑木耳形成了一套栽培技术措施,在产量上、经济上均获得较大的突破。但仍常出现菌袋出耳期刺孔烂袋率较高,减产甚至绝产的现象。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进行了小孔袋栽培黑木耳新工艺试验。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品种供试菌种为浙耳508,此品种由武义牛头山野生黑木耳菌株经人工驯化育成,2015年通过浙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代料黑木耳产业在龙泉市迅猛发展,但由于南方适宜黑木耳生产的季节比较短,若培养基中氮源比例高,菌棒易烂且生物转化率低;氮源比例低,又影响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为探索适宜在本地气候条件下栽培的标准培养基配比,我们在充分调查培养基的配制与产量质量关系的基础上,选择5个培养基配方进行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17.
沈晓红 《食用菌》2016,(6):56-57
正浦城县位于福建省最北部,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独特的自然气候较适宜中温型食用菌的生长。浦城县年均代料栽培黑木耳2000万袋,占食用菌生产总量的29%,是菇农增收的主栽品种之一。代料栽培黑木耳过程中极易发生流耳,轻则减产,重则绝收,严重影响菇农的经济效益。因此,预防黑木耳流耳对提高菇农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1"流耳"症状黑木耳的"流耳"又名"水烂耳"是细胞充水破裂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
<正>浙江省黑木耳栽培量仅次于香菇,是第二大类食用菌,主要生产区是丽水市。"十二五"以来,庆元县黑木耳产业取得长足发展,2013年、2014年代料黑木耳栽培量分别为4 500万袋和3 500万袋,成为继香菇之后的第二大主栽食用菌。由于黑木耳菌丝抗性较弱,接种成活率和菌棒成品率低下是黑木耳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通过研发黑木耳胶囊菌种,改变传统黑木耳制种和接种技术,促进菌种生产向  相似文献   

19.
黑木耳代料地栽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全国黑木耳总产量1441047t,居世界首位。黑龙江省占全国总产量的37.73%,年栽培量至少20亿袋,给黑龙江省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我省黑木耳栽培以代料地栽为主,现将代料地栽黑木耳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又称木耳、细木耳,是一种食用兼药用价值较高的山珍食品,也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我国的黑木耳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年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其中尤以东北地区的黑木耳量多、质好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食用菌产品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保健食品和健康食品,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食用菌产业现已成为许多县域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但是,要实现黑木耳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必须掌握黑木耳的生长发育规律,才能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