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2015,(1)
系统分析了广西灵芝产业的发展优势、野生灵芝资源和人工栽培灵芝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广西特色的灵芝品牌、拓宽灵芝产业的发展新模式等发展灵芝产业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谢荣 《食用菌》2017,(5):59-61
<正>市场上的灵芝或者灵芝产品主要是赤芝(Ganoderma lucidum)、紫芝和松杉灵芝。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是新发现的种类~([1])。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开展的白肉灵芝活性物质分析与功效研究[5],目前白肉灵芝药效作用也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2,3])。为实现西藏白肉灵芝产业品牌化发展,规范化繁育菌种和标准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持,笔者总结  相似文献   

3.
紫灵芝是“世界长寿之都”广东省梅州市极具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通过对梅州紫灵芝产业现状及优势进行阐述,分析在栽培管理技术、菌棒制作原料、产品深加工、经营主体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梅州紫灵芝产业特点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实现紫灵芝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葡萄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了中国葡萄栽培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指出葡萄产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节本、优质、高效、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促使葡萄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葡萄生产大国向葡萄生产强国的转变;提出葡萄产业发展应树立品种优良化、栽培区域化,苗木生产标准化、无毒化,土肥水管理科学化、高效利用经济化,栽培管理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栽培方式的设施化和重视葡萄休闲和健康栽培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灵芝的需求量较大,发展灵芝产业有一定的前景,但我国目前栽培灵芝产量不稳定。为此,笔者对灵芝栽培管理作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现将人工袋栽赤灵芝的高产稳产技术介绍如下:(一)栽培季节的确定赤灵芝属高温型真菌,对环境因子有特殊的要求,尤其是温度。菌丝体在9~35℃均能生长,最适为25~28℃;子实体在18~30℃均能分化,最适为26~28℃。若完全利用自然温度进行栽培,各地区应根据灵芝生长、分化的适宜温度和本  相似文献   

6.
总结龙泉市灵芝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龙泉市栽培灵芝在历史文化、环境气候、栽培技术和原材料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及广阔的发展前景,提出更好地发展灵芝产业的措施为:做优一产,提升灵芝产品的质量;做精二产,增加灵芝产品的附加值;做特三产,提高灵芝产业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7.
大樱桃经济效益高,市场潜力大,但目前我国大樱桃栽培面积较小,总产量较低,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山东省是我国最早栽培且适宜栽培大樱桃的省份之一,也是截至目前大樱桃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省份。本文从面积产量、分布区域、栽培模式及市场营销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山东省大樱桃的产业现状,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大樱桃产业目前存在的诸如品种搭配不合理、标准化水平低、设施栽培比例小、采后技术落后、产业化水平低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山东省大樱桃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了将安全完善的种植管理规范逐步引入灵芝产业,在道地灵芝的种植过程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段木赤灵芝的种植模式;在分析道地灵芝栽培现行流程的基础上,阐述了道地灵芝的关键因素以及关键技术创新,并探索了组织管理及种植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9.
灵芝是我国传统食药用菌,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三萜等一直是医药、保健领域的研究热点,已被证实在改善癌症、糖尿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现代疾病方面具有潜力,因此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段木栽培的灵芝品质好,有效成分含量高。本文对段木灵芝的高效栽培、生物活性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灵芝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灵芝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真菌,林下栽培灵芝不仅可发展灵芝生产,保护生态,还可发展当地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产业。但灵芝林下栽培过程中常受到一些害虫的为害。为此,阐述林下栽培灵芝主要害虫白蚁、蛞蝓和夜蛾的为害特性、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害虫方法,实现害虫的安全控制,为灵芝林下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苹果的产业现状分析及节本增效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苹果产业现状,包括苹果的种植面积、产量和贸易情况;探讨了我国目前苹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产业结构、标准化生产、农药化肥使用、采后处理和生产成本等问题;以及未来我国苹果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苹果产业节本增效的关键技术,包括品种与砧穗的选择、轻简化栽培措施和轻简化生产农机设备等。  相似文献   

12.
灵芝的工厂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5,(3)
我国的灵芝栽培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大棚栽培方式上,采用传统灵芝栽培方法生产的灵芝在质量和产量方面已难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一些有条件的生产企业已开始灵芝的工厂化栽培。详细介绍了灵芝工厂化栽培的特点及实际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5种来源不同的灵芝菌株进行母种和原种、出芝试验,对相关生物学指标和灵芝三萜含量进行相关评价,并得出以下结论:南韩灵芝芝盖厚而大、菌柄长、长芝整齐、芝型好、生物转化率高、栽培周期短,可作为以整株灵芝子实体销售为目的栽培优选菌株;信州灵芝的芝小而朵多,芝盖厚、结构密实、边缘整齐、菌柄长、菌盖和菌柄结构分明,长芝整齐、芝型好、生长周期短,可作灵芝盆景栽培的优选菌株;大红灵芝gy栽培周期最短39天,生物转化率为55.8%,故可作为以灵芝子实体的粗加工保健品和提取灵芝有效成分为目的栽培优选菌株;美国灵芝在母种和菌袋的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均是所有品种中最快的,仅次于大红灵芝gy,故美国灵芝可作为灵芝菌丝深层发酵的优选菌株。以上的菌株可作为广西灵芝产业发展所选菌株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灵芝(Canoderma lucidum)俗称仙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它具有保肝、抗炎、抗肿瘤,促进新陈代谢、防止细胞衰老、增强体质等功效【1】。目前人工栽培灵芝已有较大的规模,成为部分地区发家致富的重要产业。灵芝产业的发展随着林木资源的不断减少而受到严重制约,2006年前后的优质椴木价格每千克约0.15元,到了2010年后涨至约0.25元。  相似文献   

15.
以诸多对灵芝不同品种的化学成分、活性成分和三萜类化合物细胞毒活性的实验检测结果为依据,指出不同品种灵芝的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很大,栽培基地、企业需认真检验及选择有效成分含量高、疗效好的品种,监管部门更须严格确立标准。同时指出影响灵芝栽培质量的可能因素,应予以研究确定。对比中美药典对灵芝子实体的质量标准,提出我国现行的标准有待完善。针对灵芝孢子粉、灵芝孢子油产品存在的活性成分不一、含量低、差异大的问题,提出亟需制定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6.
桂西北野生灵芝和人工栽培灵芝多糖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桂西北地区几种人工栽培灵芝和野生灵芝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人工栽培赤芝的多糖含量均比野生赤芝的多糖含量高;人工栽培赤芝的多糖含量也比部分野生黑芝的多糖含量高。分析了不同样品灵芝多糖含量差异的原因,并探讨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用人工栽培灵芝替代野生灵芝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总结2014年甘肃省食用菌产业现状、产业发展特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目前甘肃省食用菌栽培种类20多种,年总产量120 000 t,年总产值6.6亿元。产业发展呈现多种类、区域性、规模化发展方向;栽培模式、栽培方式多样化并存,生产周年化。产业发展中存在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当地农作物资源开发利用不够,栽培设施简陋,技术人才少,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建议增加投入,加强研发,培养技术人才,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动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多糖是灵芝的重要功能成分。通过对大段木、小段木、袋料3种不同栽培方式的灵芝多糖含量和化学性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大段木灵芝、小段木灵芝、袋料灵芝的灵芝多糖含量分别为14.67 mg·g~(-1)、11.96 mg·g~(-1)、5.35 mg·g~(-1);大段木灵芝多糖组分分子量高达4 688kDa;大段木灵芝多糖、小段木灵芝多糖和袋料灵芝多糖分别含有8种、5种和7种单糖,组成比例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大段木栽培的灵芝多糖具有一定优势,为灵芝多糖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灵芝又称林中灵,可提高免疫力,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有抗癌防癌之功效。对各种肝病都有一定的疗效,可改善肝功能,使各项指标趋于正常。随着健康产业的发展,灵芝也备受推崇,梅州作为山区农业大市,种植灵芝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选择灵芝进行人工栽培,产量高,品质可控,效益明显,现将灵芝栽培的生产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总结,以期对灵芝人工栽培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灵芝与林业     
灵芝与林业关系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培育灵芝要损耗木材,但灵芝产业的发展,提高了林业的价值和作用,林农得到实惠,从而更加重视、保护、发展林业,又促进了林业生态的发展。笔者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直在灵芝生产第一线,经历了龙泉人工栽培灵芝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产业发展全过程。龙泉灵芝能在短短十八年(1993--2011)形成规模产业,最主要的原因是灵芝提高了林业资源价值,产业发展有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