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不同保种技术对肉用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试图寻找出适合水禽保种的新方法。通过采用小群繁育技术(公鸭40只,母鸭200只)和常规大群保种方法,开展临武鸭、巢湖鸭、靖西大麻鸭3鸭种的2世代遗传效应、表观性状变化、生产性能、环境友好度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方法保种,同一品种试验鸭群体世代间近交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且2个世代的近交系数都为0.017~0.020,近交增量为0.000 7~0.003 0,变异系数为0.087~0.094;试验鸭群表观性状的所有指标在世代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均在正常许可范围内;对3个鸭种生产性能测定表明在同一品种内运用不同保种方法其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品种之间显示靖西大麻鸭总体上产肉性能优于临武鸭和巢湖鸭;而在环境友好度测评中,小群繁育技术在部分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大群保种(P0.05)。通过对不同保种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小群繁育技术在保持品种特性外,对环境的友好程度较高,可用于水禽遗传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绍兴鸭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绍兴鸭是我国著名的蛋鸭品种,为进一步阐明其群体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状况,采用了18个微卫星标记对该鸭种自然群体中30个个体进行多态性屯泳检测.结果表明,18个微卫星座位共检出6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3.3个,基因频率分布在0.017~0.60,绍兴鸭群体的平均杂合度为0.73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99.表明绍兴鸭群体遗传变异大,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cyte fatty-acid binding protein,A-FABP)基因在不同鸭品种、世代间的突变情况,以山麻鸭、巢湖鸭、金定鸭(3个世代群体)等9个鸭品种为材料,设计2对引物,用SSCP方法检测A-FABP基因多态性,比较不同鸭品种之间、金定鸭3个世代群体之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群体遗传参数。结果显示,9个鸭品种中共形成A、B、C、D 4个等位基因,对不同基因型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在内含子1中有6个单核苷酸突变。在9个鸭品种中,B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A、C、D。大部分鸭品种之间基因型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金定鸭3个世代群体之间基因型频率无明显差异。所有鸭品种的群体杂合度都在0.4以上,山麻鸭、攸县麻鸭、广西小麻鸭、金定鸭3个世代群体均为中度多态,其他鸭品种为高度多态。除山麻鸭和临武鸭外,其他鸭品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可见,鸭不同品种中A-FABP基因具有丰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小群保种方式,金定鸭A-FABP基因多态位点形成的基因型频率在世代间无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微卫星标记特点,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探讨畜禽保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变化过程。【方法】选择30个均匀分布于基因组、具有4—10个等位基因的标记位点,位点间无相互作用;模拟产生的畜禽保种群公母比例为1﹕5、随机交配、各家系随机等量留种、群体规模保持世代恒定,世代间无重叠,群体有效大小分别为Ne=10、20、50、100和200,保种繁殖50个世代,1 000次重复。采用多态性位点数(num-p)、平均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Ae)、观测基因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稀有等位基因数(RA)、缺乏丰富位点数(NRP)作为遗传多样性度量指标。【结果】保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总体趋势随保种世代而逐渐降低,不同群体规模遗传多样性的降低速度差异显著,相比基础群,Ne值越大,num-p、Na、Ae、Ho、He和 RA的下降速率越慢,且当Ne=100和200时,num-p基本维持50个世代不变,RA则分别增加0.86%和2.49倍;而Ne值越大,NRP的增加速率越慢。【结论】遗传漂变导致了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的丢失。小群体中遗传漂变导致的遗传多样性丢失速度比大群体更高,发生在闭锁群体水平上的有效群体规模的减少将加快基因漂变速度,从而降低保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福建蛋鸭品种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7个微卫星标记对福建3个地方蛋鸭品种和1个引进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7个微卫星位点上共检测到了4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上平均为5.714 2个,各位点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3.494 9;各群体平均杂合度较高(0.514~0.668);根据Nei氏标准遗传距离,采用UPGMA方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将康贝尔鸭和金定鸭归为1类,莆田黑鸭和山麻鸭归为1类。  相似文献   

6.
运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某保种场采用小群体保种法保种的四川白鹅3个世代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3个世代间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差异比较;同时对3个世代进行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遗传距离及相似度分析。结果表明:3个世代在所选取的7个微卫星位点上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474 1,0.486 6,0.471 8,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38 7,0.551 1,0.529 5,这3个群体间在优势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PIC)、期望杂合度(He)上差异不显著;3个世代间相似性最小为0.970 4,最大遗传距离为0.030 1,表明保种群体的遗传结构没有分化,保种效果良好。但经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表明,群体的遗传结构处于一个逐渐不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中国10个地方蛋鸭品种遗传多样性及动态保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资源调查,查明了我国11个地方蛋鸭品种的保存现状,发现文登鸭已濒临灭绝,其他10个蛋鸭品种均处于正常保种状态。利用筛选出的28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对我国10个地方蛋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根据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各群体的平均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群体间的Ds遗传距离。结果表明:28个微卫星位点中有26个微卫星位点在10个鸭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各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10个鸭品种中,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514~0.617,各品种的杂合度均较高,最高的为三穗鸭,最低的是金定鸭;用UPGMA法对Ds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0个蛋鸭品种被聚为3类,福建省的山麻鸭、莆田黑鸭、连城白鸭聚为一类;湖北省的荆江麻鸭、恩施麻鸭和贵州省的三穗鸭聚为一类;山东省的微山麻鸭、湖南省的攸县麻鸭和浙江省的绍兴鸭聚为一类。根据调查结果及遗传多样性检测数据,分析了10个地方蛋鸭品种的保存状态,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9对高度多态的微卫星引物,运用STR自动化分析技术,对浙东白鹅、皖西白鹅、四川白鹅和太湖鹅等4个地方鹅种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微卫星分析。根据等位基因频率计算有效等位基因数、群体杂合度等群体遗传参数,分析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并与上一世代保种群体的遗传信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9个座位上共检测到74个等位基因;群体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05 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53 8。群体间遗传分化差异显著,遗传分化系数为0.043 7。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33 2~0.111 0,基因流动值为5.820~16.703。两世代遗传多样性无明显差异,表明基因库保种切实保持品种自身的种质特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蛋鸭品种资源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卫星作为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种分子标记,可有效的进行基因鉴定和系谱分析,并可估算群体间的遗传距离。通过筛选的28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检测了我国13个地方蛋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了各群体的遗传参数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采用邻近法构建了NJ聚类图。结果表明:我国所有蛋鸭品种全部群体的平均杂合度较低,其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各保种场(区)要加强多样性的保护;各品种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的高低与群体平均杂合度的顺序完全一致;遗传距离的计算说明了13个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13个地方蛋鸭品种被聚类为3个类,微山麻鸭、攸县麻鸭、淮南麻鸭、广西小麻鸭、荆江麻鸭聚为一类;巢湖鸭和恩施麻鸭聚为一类;福建省的鸭种连城白鸭、莆田黑鸭、金定鸭、山麻鸭与三穗鸭、绍兴鸭聚为一类。聚类结果的分析表明了各蛋鸭品种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与其育成史和地理分布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江西省3个地方鸡种的遗传多样性,为江西省家禽群体遗传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依据,利用飞行质谱分型技术对宁都黄鸡、白耳黄鸡、安义瓦灰鸡3个群体(463只个体) 1号染色体上的2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计算每个SNP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表观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群体间Nei氏标准遗传距离。结果显示,所有位点在3个群体中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1.636、0.367和0.291,其中白耳黄鸡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最高(1.684、0.387和0.303),安义瓦灰鸡最低(1.562、0.328和0.262)。遗传距离和系统聚类结果显示,3个群体的遗传相似性都比较高,安义瓦灰鸡和白耳黄鸡2个群体聚为一类,宁都黄鸡单独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1.
利用前期双重抑制PCR技术分离得到的10个鸭微卫星标记,分析了13个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Nei氏遗传距离(DA)等遗传参数,并用类平均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座位中有7个具有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各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7个微卫星座位在13个品种中共检测到51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5~12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02 3~0.601 5;各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407 0~0.707 0,说明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采用DA/UPGMA法聚类分析,13个鸭群体聚为3类:Ⅰ类为8个家鸭品种和樱桃谷鸭;Ⅱ类为野鸭类;Ⅲ类为番鸭独成一类。结果提示:各类鸭群体间的聚类关系与其来源、分化、地理分布基本一致,而且绿头野鸭和斑嘴鸭在家鸭品种形成过程中均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利用26对黄牛微卫星引物,对分别来自云南省泸水县凤凰山大额牛保种区和贡山县独龙野牛种源保护基地的2个大额牛群体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研究其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结果共检测到105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从2~6不等,所有座位平均等位基因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期望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4.0385±0.9999,3.1393±0.9507,0.6490±0.1246和0.5904±0.1334,表明大额牛群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F统计量、基因流、Nei氏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等值反映出两个群体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分化不明显,遗传一致性较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采用8对微卫星引物对凡纳滨对虾3个亲本群体(OI Q、SIS Q、Kona Bay Q)及其子一代(OI Z、SIS Z、Kona BayZ)共计120个个体进行遗传分析。计算6个群体在8个微卫星位点上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观测杂合度(Ho)、平均期望杂合度(He)、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平均Hardy-Weinberg平衡指数(D),以上各参数均采用群体遗传学分析软件POP-GENE3.2处理,同时根据Nei的方法计算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运用MEGA3.0软件,采取UPGMA方法根据6个群体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结果表明:8对微卫星引物在6个群体中共检测到28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 ~6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5;各位点的期望杂合度均比观测杂合度高;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为0.479 4 ~0.769 9,说明这8个位点在凡纳滨对虾中具有较高的信息含量。在亲本和子代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中,子代的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等指标均略低于亲本群体,但子代的遗传多样性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仍保持较好的遗传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广西7个地方猪种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关系和群体的遗传结构,利用4对微卫星引物(SW2415、SW2623、SW742、SW1118)对7个广西地方猪种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群体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和遗传距离进行了检测研究。4个微卫星位点在广西7个地方猪群中共检测出49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12.25个,观测杂合度范围为0.5473~0.7039,预期杂合度范围为0.6294~0.7754,群体内近交系数Fis0,这表明种群处于杂合度缺失状态。F统计量的3个固定指数Fis为0.1142,Fit为0.2042,Fst为0.1016,总群体属中度分化,总群体近交系数平均值为20.42%,10.16%的遗传变异是由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引起,而89.84%的遗传变异是由于种群内个体间的差异引起。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构建了UPGMA和NJ系统发生树,将7个广西地方猪种群体分为两大类,第Ⅰ大类是陆川猪、隆林猪和东山猪聚为一小类,再与桂中花猪和徳保猪聚成一个大类,第Ⅱ类是环江香猪和巴马香猪聚为一大类。Structure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系统发生树的构建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保护和利用惠阳胡须鸡遗传资源,监测保种场保种效果,随机采集96只惠阳胡须公鸡血样,提取总DNA,选用18对微卫星标记进行PCR扩增,并对其基因片段进行扫描,利用Pop Gen 32软件分析扫描结果,结果表明,18个微卫星标记在惠阳胡须鸡群中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0.61个,平均杂合度H为0.596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4。说明惠阳胡须鸡保种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  相似文献   

16.
利用7个微卫星标记结合高分辨率全自动核酸分析系统,对四川和上海两个不同地区生产的SD大鼠封闭群进行遗传检测,计算并分析其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在两个SD大鼠群体中共发现等位基因40个,每位点等位基因数4~8个,平均5.714 3个;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06 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63 4。两个群体分别检测到38和36个等位基因;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06 9和0.697 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55 1和0.646 1;两个群体分别有4个位点和5个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两群体间Nei(1972)遗传同一性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268 2和0.764 8,Nei(1978)无偏遗传同一性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238 1和0.788 2,不同微卫星位点的平均Fst值为0.090 5,表明两个种群的遗传分化程度为中等分化。试验结果表明,两个种群都符合封闭群动物的群体遗传特征,是比较理想的封闭群。  相似文献   

17.
通过资源调查摸清了我国8个重点保护地方鸭品种(建昌鸭、攸县麻鸭、北京鸭、绍兴鸭、高邮鸭、连城白鸭、金定鸭、莆田黑鸭)的保种现状,并选用28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建昌鸭已经濒临灭绝,其他7个鸭品种均处于正常保种状态;28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PIC为0.472,除APL23、APL79为中度多态外,其余26个微卫星均为高度多态;8个地方鸭品种中,有些品种有特异性片段和特异性缺失片段;群体平均杂合度建昌鸭最高(0.588),金定鸭最低(0.514)。8个地方鸭种被聚类为3个类群,类:攸县麻鸭、北京鸭和建昌鸭;类:绍兴鸭和高邮鸭;类:莆田黑鸭、金定鸭和连城白鸭。  相似文献   

18.
《天津农业科学》2016,(9):63-66
小群保种是我国家禽遗传资源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假定汶上芦花鸡保种群体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群体内实行家系等量随机留种,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一对等位基因(PRL基因)在群体内的实际频率和假设不同基因频率、不同群体规模保种群体内一对等位基因座位的遗传漂变。模拟试验共进行了800个世代。结果表明:汶上芦花鸡保种群体(群体实际有效含量为102)20世代后等位基因的丢失或固定率达5.34%。在假设群体中,群体规模越大,基因由于随机遗传漂变而发生丢失或固定的概率也越低。群体规模太小以及基因的初始频率过低或过高,均会增加基因丢失或固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5个绵羊群体(160只个体)的遗传多态性,对5个微卫星座位(BM2113,ILSTS0004,GC101,Bulge5,471U)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发现了82个等位基因,其中在471 U座位的等位基因数最多(23个),ILSTS0004座位的等位基因数最少(13个).多态信息含量、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分析表明,5个绵羊群体均存在遗传多态性,各座位等位基因均较丰富.德国美利奴羊和滩羊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蒙古羊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以Nei氏遗传距离(DA)构建NJ系统发育树,蒙古羊和滩羊、德国美利奴羊和德美寒杂交一代分别先聚为一类,最后才与小尾寒羊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20.
地方鸡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检测了山东省3种地方鸡种:汶上芦花鸡、济宁百日鸡和日照鸡的遗传多样性,在40种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丰富且扩增条带清晰稳定的6个引物。统计分析了各群体的等位基因数(NA)、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杂合度(H)、群体间的遗传距离(DS)和相似系数(I)。采用UPGMA法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3个地方鸡种在6个微卫星位点上共发现了15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3个;每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5、2.2和2;大小在110~300bp之间,期望杂合度与观测杂合度比较接近。芦花鸡(W)多态信息含量最大,为0.3075;日照鸡(R)中最小,为0.2915。以Nei氏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百日鸡(J)与日照鸡(R)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为0.9832;遗传距离最小,为0.0170。3个品种鸡可聚为2类,百日鸡(J)与日照鸡(R)聚为一类,芦花鸡(W)独立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