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两阶段法为基础,研究了两种酶解法对12种粗饲料的消化情况,结果表明:(1)中性洗涤剂+纤维素酶法的测值与两阶段法所测消化率之间虽相关显著(P<0.01),但方程的离回归标准误转大,预测值的变异系数也较大(对青干牧草、枯草和秸秆以及将三者组合统计时,变异系数分别为18.35%,7.29%,33.66%),说明应用此法估计消比率的可靠性较差;(2)以纤维素酶+胃蛋白酶法估计消化率较为可靠。该法的测值与两阶段法显著相关(P<0.01),离回归的标准误也小,估计值的变异系数对青干草、枯草和秸秆分别统计时,仅12.37%和8.36%。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配制羊草、秸秆日粮的利用率和促进秸秆类粗饲料的推广应用,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对精补颗粒料、羊草、玉米秸秆等体外发酵的产气规律及影响瘤胃发酵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点(2,4,8,12,18,24,36,48小时)的产气量差异极显著(P<0.01);在48 h内,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增加,产气量的平均值逐渐增加;48 h以后平均产气量的增加逐渐平缓(P>0.05),并与体内消化试验结果相似。说明应针对低质粗饲料营养特性适当补饲易发酵、高蛋白牧草,以提高粗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豌豆秸秆、蚕豆秸秆、苜蓿干草、小麦秸秆、燕麦青干草、青贮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先采用概略养分法和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进行6种粗饲料养分含量的化学分析,再利用体外产气法进一步评价6种粗饲料在牦牛瘤胃内的发酵产气参数,为以上粗饲料在牦牛养殖中的应用提供重要基础数据。结果表明:苜蓿干草CP、CNSC含量最高,NDF含量最低,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是优质粗饲料;小麦秸秆CP、CNSC含量最低,NDF含量最高,营养价值较差;青贮玉米秸秆和燕麦青干草CC和PC含量较低,营养价值优于豌豆秸秆、小麦秸秆、蚕豆秸秆;6种粗饲料48h积累产气量和有机物消化率由大到小依次为青贮玉米秸秆燕麦青干草苜蓿干草豌豆秸秆小麦秸秆蚕豆秸秆,代谢能由大到小依次为青贮玉米秸秆苜蓿干草燕麦青干草豌豆秸秆小麦秸秆蚕豆秸秆,苜蓿干草和燕麦青干草ME没有显著差异; CNCPS测定指标较多,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动物对饲料利用情况,对饲料营养价值的评价更精确;青贮玉米秸秆有益于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发酵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通过饲草分级指数(GI)优化牦牛日粮粗饲料营养组合。选取5种不同GI (7.03、6.21、5.38、4.55、3.72)的苜蓿(Medicago)干草–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秸秆组合进行牦牛瘤胃体外发酵试验,每个样本设3个重复,共发酵48 h。结果表明:发酵3~48 h,GI为6.21组...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利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评价川西北舍饲牦牛养殖区常见粗饲料营养价值并探究不同类型粗饲料的组成规律。分别从汶川、茂县、小金和金川等川西北地区采集5类13种23份舍饲牦牛养殖区常见粗饲料进行常规营养分析,再利用CNCPS法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类粗饲料中,青贮氨化类、秸秆类和干草类碳水化合物(CHO)含量显著高于酒糟类和鲜草类(P0.05);淀粉和果胶占碳水化合物(CB1/CHO)比例在5类粗饲料中差异不显著(P0.05);酒糟类不可利用纤维占碳水化合物(CC/CHO)比例显著高于青贮氨化类、秸秆类和干草类(P0.05),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占碳水化合物(NSC/CHO)比例显著高于秸秆类和干草类(P0.05),糖类占碳水化合物(CA/CHO)比例显著高于秸秆类(P0.05);秸秆类可利用纤维占碳水化合物(CB2/CHO)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粗饲料(P0.05);不同类型粗饲料中蛋白质组分结构相似,仅酒糟类和秸秆类中不可降解蛋白质占粗蛋白质(PC/CP)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粗饲料,其余4种可降解蛋白质差异不显著(0.05)。由此可见,川西北舍饲牦牛养殖区常见粗饲料中CHO含量较高,CHO中以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为主,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中主要是CB2,粗蛋白质中以非蛋白氮(PA)和中速降解蛋白质(PB2)为主。综合分析本试验多项指标,提示鲜草类和干草类中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中各组分比例更符合牦牛等反刍动物的消化特性,而酒糟类和秸秆类在牦牛等反刍动物饲粮中使用时应控制其用量。  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利用体外法研究绒山羊常用粗饲料的瘤胃发酵特性。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通过体外三步法比较了6种粗饲料(玉米秸秆、谷草、苜蓿、玉米青贮、燕麦草、羊草)的体外瘤胃发酵参数,每种饲料作为一个处理,以玉米秸秆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体外瘤胃pH以苜蓿最高,玉米青贮最低(P<0.05);BCP浓度苜蓿显著高于谷草、羊草和玉米秸秆,其中以玉米秸秆最低(P<0.05),体外瘤胃NH3-N浓度以玉米青贮最高,玉米秸秆最低,谷草也较低(P<0.05)。原虫数量以玉米青贮最高,苜蓿最低(P<0.05)。不同的粗饲料体外瘤胃培养液TVFA浓度以玉米青贮和苜蓿较高,玉米秸秆较低(P<0.05);产气量以玉米青贮和苜蓿草较高,玉米秸秆和谷草较低。不同粗饲料多项组合效应值中,玉米青贮和苜蓿的MFAEI值较大,谷草次之,玉米秸秆最低(P<0.05)。说明绒山羊对玉米青贮和苜蓿具有较好的体外瘤胃发酵效果,玉米秸秆和谷草较差。  相似文献   

7.
应用体外发酵产气技术,评价了玉米、小麦秸秆和苜蓿干草分别以0:100、25:75、50:50、75:25和100:0进行两两组合时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组合人工瘤胃pH值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比例组合氨态氮(NH3-N)浓度、产气量(GP)、理论最大产气量(A)、产气速率常数(b)及产气延滞时间(LAG)变化趋势不同;苜蓿干草与玉米秸秆按50:50的比例或苜蓿干草与小麦秸秆按50:50、75:25的比例组合时的组合效应明显好于其它组合。结论认为,生产实践中应针对低质粗饲料营养特性,适当添补易发酵或高蛋白牧草,提高粗饲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评价青稞秆和青稞面的营养价值,笔者采用体外产气法研究饲喂苜蓿草块的中甸牦牛和黄牛对青稞秆和青稞面的产气量和产气速率,并与黑麦草、苜蓿草块、稻草、竹叶等4种粗饲料进行系统比较。结果表明,中甸牦牛和中甸黄牛对青稞面在不同时间的产气量和总产气量都明显高于其他饲料;两种动物之间对各种饲料潜在降解部分产气量(a+b)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苜蓿(P=0.053)和竹叶(P=0.056)这2种饲料显示了较高的产气速率,而对其他4种饲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青稞秸秆的产气量显著高于稻草。由此表明,中甸牦牛和黄牛在同等日粮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消化能力相当,青稞秆和竹叶是两种营养价值与苜蓿草块相当的本土反刍家畜粗饲料。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青海地区油菜秸分别与小麦秸、蚕豆秸、豌豆秸、马铃薯秸和青贮玉米秸组合的产气发酵特性,以加快该地区作物秸秆类粗饲料的科学利用。试验采集青海省西宁市周边农牧交错区的油菜秸、小麦秸、蚕豆秸、豌豆秸、马铃薯秸等作物秸秆,以牦牛为瘤胃液供体动物,进行油菜秸分别与5种作物秸秆组合的体外产气试验。结果表明:油菜秸秆与其他五种作物秸秆以不同比例搭配组合后,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正负组合效应,且油菜秸分别与小麦秸、豌豆秸以50∶50比例组合较为合适,与马铃薯秸、青贮玉米秸以25∶75比例组合较为合适,与蚕豆秸以75∶25比例组合较为合适。通过作物秸秆类粗饲料间营养组合互补能有效提高牦牛对单一作物秸秆的体外消化率,为该地区农牧交错带牦牛冷季补饲的粗饲料合理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结合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和体外发酵产气技术,主要测定了青海省农牧交错区的农作物秸秆(小麦秸秆、豌豆秸秆、蚕豆秸秆、油菜秸秆及马铃薯秸秆)、优质补饲饲草(青贮玉米秸、苜蓿青干草、燕麦青干草)和天然草地型(线叶嵩草、高山柳+黑褐苔草、金露梅—珠芽蓼及藏嵩草)冷季牧草等牦牛12种常用粗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及体外发酵产气参数等营养评价指标,结果表明,5种农作物秸秆除豌豆秸秆和蚕豆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8.5%、9.75%,其余秸秆均低于8%,有机物质消化率在40%~65%,代谢能在4.0~9.0MJ/kg;4种天然草地型冷季牧草的粗蛋白质均低于8%,有机物质消化率在48%~70%,代谢能在6.0MJ/kg~10.0MJ/kg的范围内;3种优质补饲饲草苜蓿青干草、燕麦青干草和青贮玉米秸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1.36%、8.79%、5.25%,有机物质消化率在42%~70%,代谢能在5.0~11.0MJ/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