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吉林省畜禽粪便污染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伟  赵新颖  高星爱  祝延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012-13014,13030
基于畜禽养殖数据,估算分析了吉林省畜禽粪便污染物排放量及污染现状,概述了吉林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其采用的循环利用技术,分析了吉林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吉林省畜禽粪便污染和实现高效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循环农业中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概述了循环农业中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现状,涉及的利用技术包括畜禽粪便的干燥处理技术、好氧堆制技术、厌氧发酵技术、诊断施用技术、动物消化分解处理技术、饲料化再利用技术、能源化再利用技术等,分析了循环农业中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畜禽粪便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如何合理处理畜禽粪便关系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该文从畜禽粪便的一种利用方式--饲料化利用,即从畜禽粪便的营养价值、饲料化利用途径、饲料化利用的效果、饲料化利用的安全性四个方面对畜禽粪便饲料化利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有机废弃物产生、利用现状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与《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年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粪便两大可循环利用资源的理论与实际产排量,并分析了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粪便的主要利用途径,预测了2015年上述两大资源的可能产排量,这对改变内蒙古自治区不合理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减少可循环利用资源的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陕西省规模化养殖场迅速发展,畜禽粪便产出量随之剧增。大量的畜禽粪便若不加以合理利用,会带来土壤污染和水污染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养殖业畜禽粪便的规模化利用是实现循环农业的必备条件之一,尤其是畜禽粪便产出量较大的涉农公司,更应该首先实现粪便的规模化利用。以陕西省武功县某涉农企业为典型个案,对其展开实地调查,总结该企业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其在畜禽粪便规模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市场、政策、技术3个方面剖析影响畜禽粪便规模化利用的社会障碍,最后尝试提出克服这些社会障碍的措施,从而促进陕西省农业废弃物规模化利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已逐渐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股趋势和潮流。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是循环农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当前畜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难题,如何突破和解决这一难题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以宁夏现行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为例,分析宁夏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及保障措施,以实现畜禽粪便变废为宝,促进宁夏农业绿色、健康发展,改善宁夏生态环境,增强农业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畜禽粪便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模式和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畜禽养殖的发展状况和集约化畜禽养殖的现状,根据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原则,阐述了畜禽粪便资源再利用的模式和技术,为畜禽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我国畜禽粪便污染的现状,指出畜禽粪便的多种利用方式,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为降低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泰兴市畜禽养殖密集村居采用"户用蓄粪池+田头蓄粪池+大田利用"模式,开展畜禽粪便集中资源化利用,并通过农牧结合的方式,解决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最后一公里"难题,既可消除畜禽养殖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又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益。现结合泰兴市畜禽养殖密集村居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工作实践,就泰兴市畜禽养殖密集村居如何进一步加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种养平衡——农业污染减排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种植业与养殖业缺乏协调规划导致“种养分离”日趋明显,由此影响了种养系统间物质循环利用过程,导致畜禽粪便过量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为此,从种养系统间物质循环与农业污染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提出“种养平衡”发展模式,分别从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的角度探讨了种植业与养殖业平衡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以种定养”是从种养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合理规划养殖规模,防止畜禽粪便过量产出增加环境压力;“以养促种”是通过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科学合理地还田利用等手段,降低畜禽粪便资源化的环境风险。通过建立“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的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从而缓解农业污染减排压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畜禽粪便管理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畜禽粪便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不同粪便管理方式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差异显著,科学分析我国畜禽粪便管理温室气体排放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畜禽粪便管理和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禽低碳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国家信息通报中报告的1994—2014年畜禽粪便管理温室气体排放变化,结果表明:我国畜禽粪便管理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农业源温室排放总量的比例逐步提高,2014年占比达到17.7%。基于第一次和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畜禽规模养殖场清粪方式以干清粪为主,粪便管理以固体粪便贮存、液体粪便贮存和厌氧发酵后沼液还田为主;比较分析了不同清粪工艺和粪便管理方式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全链条技术创新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畜禽低碳养殖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肉多、蛋多、奶多,畜禽粪便也多了。如何合理地利用畜禽的排泄物,这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其实不难发现,自然界中的鸟类和野生动物,经常从家畜粪便中摄取营养,从而给人们以新的启示,畜禽粪便可以作饲料,进行循环利用,从而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畜牧生产的经济效益。畜禽粪便为什么可以作饲料呢?这是由于动物在采食饲料以后,其中的营养并没有全部被吸收、利用,还有相当一部分养分随着粪便排到体外了,这就为粪便的再利用提供了可能。在畜禽粪便中含养分最丰富的,要算鸡粪。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堆积如山的畜禽粪便会污染环境,而利用畜禽粪便发电,不但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变废为宝,更为重要的是,还可发展下游产业,形成一条循环产业链……人们一提到节能减排,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这当然是问题的关键,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努力.如果能把类似畜禽粪便这样的废物利用好,也可以大大减轻节能减排的现实压力.在人们的印象里,畜禽粪便除了用作肥料,好像没有什么其他价值,可如今,畜禽粪便有了身价.近几年,从国外传入我国的利用畜禽粪便发电技术,不但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变废为宝,尤为重要的是,还可发展下游产业,形成一条循环产业链.昔日的畜禽粪便正在变成"香产业",据报道,我国已有养殖基地利用畜禽粪便发电,并把生产中的残渣加工成有机肥.整个处理过程无需额外能源消耗,且污染物零排放.这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大好商机,为节能减排另辟了一条新路,值得有关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畜禽养殖由散户向规模化集中养殖转变后,养殖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仍较严重。畜禽粪便中富含N、P、K等多种营养元素和有机质,是重要的有机肥源。为了加快推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笔者首先分析了畜禽粪便随意排放带来的风险,然后介绍了当前流行的几种粪便资源化利用方式。我国目前对畜禽粪污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除臭和固液分离,资源化利用方面主要有厌氧发酵和肥料化利用,也有将畜禽粪便气化后作为能源利用的尝试,但因能源化利用成本较高而难于推广;肥料化利用操作简单、成本低,且应用效果显著。笔者着重阐述了畜禽粪便堆肥技术以及畜禽粪便肥料对土壤改良的效果,并提出今后应着重解决堆肥过程中重金属和抗生素污染问题,加强鸡粪、鸽粪、猪粪、牛粪等不同来源有机肥的系统性对比研究,以更好地推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5.
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是让大部分养殖户发愁的问题,也是今年农业部和环保部门重点关注和攻克的难题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本地区畜禽粪便生态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利用现状和清洁化处理技术。并着重介绍了适合本地区推广的畜禽立体循环养殖技术、生态发酵养殖模式探索、组建养殖业协会、畜禽粪便有机饲料化技术等有效解决畜禽粪便污染问题的新思维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就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利用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畜禽粪便的有机肥化再利用,畜禽粪便的饲料化再利用,畜禽粪便的能源化再利用,畜禽粪便的栽培食用菌利用等。当前我国对畜禽粪便的利用主要是传统方法,新技术和新方法利用较少,应在思维和技术上结合实际,大胆创新,例如,利用畜禽粪便发电和栽培食用菌,热解技术利用,乙醇化利用等。同时,在利用过程中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越来越受到环境污染。总结发达国家畜禽粪便对环境的危害,畜禽粪便处理技术和资源利用方式,畜禽污染防治政策和畜牧业环境管理措施,以及控制畜禽污染的预防建议和环境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苏中地区农村固体废弃物的处置现状及治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表明,苏中衣村地区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秸秆、畜禽粪便和生活垃圾,其中秸秆、畜禽粪便占到总量的99%。生活垃圾中有害物质的随意扔放、秸秆燃烧、畜禽粪便的随意堆放是影响苏中农村环境的三大因素。因此,加强对苏中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中有害物质的回收和集中处理,政府加大政策扶持,提高利用现代技术处理处置秸秆、畜禽粪便的力度,是实现苏中农村地区农业固体废弃物循环使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每年会产生约38亿t畜禽粪便,造成了畜禽粪便的累积和环境污染,是构成我国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我国饲料蛋白原料严重短缺,80%以上依赖进口,年进口价值超过2 000亿元,是全球蛋白原料最大进口国。昆虫可高效转化畜禽粪便,同时消减温室气体排放,并产生优异的虫体蛋白、脂肪和虫沙,实现养分流动循环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以黑水虻为代表的昆虫生物转化畜禽粪便具有低耗能、低排放及良好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是治理畜禽粪便污染、解决这一困境的最有潜力的策略之一。近年来,黑水虻转化畜禽粪便产业发展迅速,本文从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及资源问题、黑水虻生物转化产生的有益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发展黑水虻转化畜禽粪便这一低碳畜牧产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协调农牧结合系统中的种养生态平衡关系,充分利用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等废弃物资源,根据养分平衡理论,分析作物秸秆—畜禽和畜禽粪便—农田的养分循环利用过程,建立作物的秸秆载畜量和作物的农田纳畜量定量化数学模型。针对不同作物种植模式、秸秆营养特点、作物需肥量及畜禽营养需求量和排放量,定义单位面积土地消纳畜禽粪便能力和提供畜禽饲料能力的家畜标准单位,为更加精确地"以地定畜"、建立区域畜禽养殖规模与农田容纳量之间的平衡与匹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