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猪附红细胞体感染SD大鼠模型的建立和免疫学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SD大鼠人工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动物模型,并检测相关的免疫学指标。[方法]用猪附红细胞体阳性血样,腹腔注射SD大鼠,通过光镜检测和PCR鉴定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并对SD大鼠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T淋巴细胞百分率检测及淋转试验的检测。[结果]SD大鼠感染猪附红细胞体后CD35明显升高,BBC-C3b和RBC-IC花环率明显降低,外周血ANAT+T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差异不明显。[结论]猪附红细胞体人工感染SD大鼠动物模型成功建立,并可引起SD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
猪附红细胞体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及相关指标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猪附红细胞体小鼠感染模型,研究了感染后血液常规指标,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旨在为附红细胞体病跨种间感染机制研究以及免疫功能变化研究提供借鉴。研究采用分离纯化的猪附红细胞体为感染源,以尾静脉注射方式人工感染SPF小鼠,感染后通过血液压片镜检,PCR检测及透射电镜检测鉴定模型建立成功。同时检测对照组和试验组小鼠的血液常规指标变化,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和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变化,发现试验组小鼠红细胞总数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红细胞比容降低,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下降,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猪附红细胞体小鼠感染模型,研究了感染后血液常规指标,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旨在为附红细胞体病跨种间感染机制研究以及免疫功能变化研究提供借鉴。研究采用分离纯化的猪附红细胞体为感染源,以尾静脉注射方式人工感染SPF小鼠,感染后通过血液压片镜检,PCR检测及透射电镜检测鉴定模型建立成功。同时检测对照组和试验组小鼠的血液常规指标变化,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和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变化,发现试验组小鼠红细胞总数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红细胞比容降低,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下降,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陈萍  毕可东  王兆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47-8248
选择5头感染温氏附红细胞体的奶牛和5头健康奶牛,分别进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免疫复合物花环率、B淋巴细胞EA花环率、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转化率的测定。结果表明,感染温氏附红细胞体的奶牛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免疫复合物花环率、B淋巴细胞EA花环率、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低于健康奶牛,且二者在0.01水平上有差异。这说明温氏附红细胞体对奶牛的免疫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现阶段延边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的致病性,以注射地塞米松和摘除脾脏的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以腹腔注射方式人工感染猪附红细胞体,通过临床症状观察、血液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及PCR方法对BALB/c小鼠感染猪附红细胞体情况进行鉴定,并进行血液常规检测。结果表明,注射地塞米松组、摘除脾脏组和正常感染组BALB/c小鼠在感染后8~10d相继达到高峰,正常感染组BALB/c小鼠在感染后第24天猪附红细胞体消失,注射地塞米松组在感染后第32天消失,而摘除脾脏组在试验结束时仍具有较高的感染率。经血液常规检测,各组BALB/c小鼠在感染猪附红细胞体后,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P<0.01),淋巴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红细胞比容显著下降(P<0.01)。因此,猪附红细胞体对低免疫力的BALB/c小鼠具有一定感染性,并表现出典型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附红细胞体对红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从河南省新乡市某猪场选取了4头感染附红细胞体阳性猪和4头无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健康猪,进行血涂片染色镜检,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显示:红细胞出现凹陷或变形,甚至形成空洞,这就有可能使其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甚至出现破裂溶血现象.感染附红细胞体病猪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都显著下降,说明附红细胞体侵袭红细胞的同时,破坏了红细胞膜表面的C3b受体,游离状态的C3b受体数量明显减少,导致机体红细胞的免疫黏附活性降低,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破坏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整个免疫系统功能的协调,从而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为其他病原菌的侵入打开了门户.  相似文献   

7.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人或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等处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以发热、贫血和黄疽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在流行病学特点上,附红细胞体病具有发病动物种类广泛、隐性感染率高的特点。附红细胞体相对宿主有特异性,也有互感性,如猪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小鼠、兔;绵羊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人;牛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小鼠[2]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接触性、血源性、垂直性及媒介昆虫4种[3]。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猪附红细胞体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比较免疫增强剂对患猪免疫能力的调节作用,试验选择20头健康大白仔猪,随机分为5组,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人工感染附红细胞体,3个试验组分别给予免疫增强剂防风多糖、黄芪多糖及左旋咪唑,另一组作为阴性对照组,然后测定实验动物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结果表明:猪感染附红细胞体病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均下降。比较3种免疫增强剂的作用,黄芪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附红细胞体对仔猪免疫水平的影响,选择4头附红细胞体病仔猪和4头健康仔猪,每周采血1次,连续4次,测定T淋巴细胞Ea花环率和B淋巴细胞EAC花环率.比较结果表明,附红细胞体病仔猪的Ea花环率和EAC花环率均明显低于健康仔猪,且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仔猪患附红细胞体病后,机体的免疫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人工感染的方法构建羊附红细胞体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将注射地塞米松的昆明小鼠以腹腔注射方式人工感染羊附红细胞体,通过镜检、巢式PCR检测、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及病理形态学观察对感染情况进行鉴定。[结果]羊附红细胞体小鼠模型已成功建立。[结论]可以用昆明小鼠建立羊附红细胞体实验动物模型,不仅有助于该病的诊断,而且为羊附红细胞体流行病学、致病力、免疫学以及有效药物筛选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合适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了解新疆绵羊群体中绵羊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流行情况.[方法]实验采用鲜血压片、血涂片染色镜检和PCR方法,检测新疆7个绵羊主要养殖区绵羊血样850份.[结果]新疆绵羊群体中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很高,采用鲜血压片、血涂片染色镜检感染率达到97;,PCR检测感染率为75;;一年四季均有感染,季节性流行不明显;区域之间感染率无明显差异;感染强度多为中、轻度感染,而重度感染有两个小高峰,分别在5月到6月和11月到12月.[结论]新疆绵羊群体中绵羊附红细胞体存在严重感染;季节转换和饲草料结构的变化是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避免使用抗生素而使机体内正常菌群区系遭到破坏、免疫机能降低、药物残留、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等副作用,研发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方法]研究将寡糖、柠檬酸及中药联合应用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测定初、中、后期平均增重、饲料转化率,检测了免疫功能。[结果]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0.2%寡果糖、0.1%柠檬酸、0.2%中药对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机能的作用最明显。[结论]该研究为替代抗生素的无公害饲料添加剂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12条健康幼犬经血液学检查确认无附红细胞体感染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消化道接种组,将奶牛附红细胞体阴性菌血和阳性菌血分别经呼吸道接种对照组和消化道接种组各犬,逐日采血,测定其红细胞感染率,并在红细胞感染率最高的时候,测定其生理指标、血液常规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本试验结果表明,消化系统接种组接种前后各犬体温、脉搏、呼吸、血红蛋白和一分钟胆红素无明显差异(P>0.05);红细胞感染率、红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和总胆红素差异显著(P<0.05),红细胞感染率最高可达30%。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消化道可以感染该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犬附红细胞体抗原特性。[方法]对犬附红细胞体进行体外培养,培养后对解离的犬附红细胞体经超声波裂解,制备粗提抗原并提纯,对所提抗原进行SDS—PAGE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犬附红细胞体抗原在电泳图谱上出现了3条主蛋白带,其分子量分别为66、32和25kD,其中32和25kD的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性,且不与犬附红细胞体阴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结论]该研究为犬附红细胞体的抗原成分及犬附红细胞体病的免疫学诊断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骆驼蓬子、常山、狼毒3种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抑制猪附红细胞体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中草药提取物的高剂量组(4000μg·mL-1,2000μg·mL-1)5min后均可完全使附红细胞体从红细胞上脱落,红细胞感染率均为0;中剂量组(1000μg·mL-1)5min后可以使部分附红细胞体脱落,红细胞感染率为15%~30%;低剂量组(500μg·mL-1)无明显药效作用,5min后红细胞感染率仍为70%~85%;而对照组红细胞感染率为90%以上.表明猪附红细胞体对3种中草药提取物的中高剂量组较敏感,低剂量组不敏感.  相似文献   

16.
耿晓照  谢达莎  刘良丽  李原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920-13920,13942
[目的]初步探讨参芪肺宝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碳廓清率法、血清素测定法进行分析,观察参芪肺宝对正常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结果]参芪肺宝可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并增加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结论]参芪肺宝具有一定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席进华  耿娟  王永才  陈丽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09-13110,13131
[目的]研究免疫乳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即抗大肠杆菌免疫乳组、抗沙门氏菌免疫乳组和对照组,10头/组,分别饲喂抗体滴度均为28抗大肠杆菌免疫乳、抗沙门氏菌免疫乳和普通常乳。饲喂方法为经口灌服,20ml/次,2次/d,持续2周。2周后,测定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IgA、IgM和IgG含量、血清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免疫乳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IgA、IgM和IgG的含量,血清中抗体水平以及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结论]口服免疫乳可明显增强仔猪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