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对奶牛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乳房炎的病原有细菌、霉形体、真菌、病毒等经乳腺管进入乳腺组织,而引发此病。奶牛乳房炎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认为临床型占30%,隐性型占70%,我国奶牛养殖水平较高的上海、北京等地调查,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临床型乳房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相似文献   

2.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大力发展,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数极高,多数乳房炎在临床上不表现任何症状,必须借助生化化验或细菌检查方可查出异常,称为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严重影响到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质量,还易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影响奶牛的利用年限,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很高,尤其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高、危害大。20世纪90年代初,有59%以上的乳牛都感染有隐性乳房炎,有25%~45%的乳区感染有隐性乳房炎。1隐性乳房炎的发病原因隐性乳房炎是病原菌已侵入乳房,但在临床上尚未出现肉眼可见的任何症状,乳汁经肉眼观察…  相似文献   

3.
旨在研究乳房炎及病原菌组成对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泌乳性能及体细胞数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于2009年9月对江苏某奶牛场140头成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检测和DHI测定,同时对隐性乳房炎阳性乳区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分析了不同乳房炎类型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对测定日泌乳性能和乳中SCC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牛场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正常奶牛比例分别为10.00%、51.10%和37.90%,其中隐性乳房炎以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最多(19头,占26.00%),其次为链球菌单独感染(17头,占23.30%).由1种细菌单独感染的比例为26头(占36.11%),2种或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为44头(占61.11%).乳房炎类型对测定日产奶量、乳糖含量、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4个指标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日产奶量和乳糖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奶,同时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正常奶,而临床乳房炎奶和隐性乳房炎奶在所有检测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但临床乳房炎奶比隐性乳房炎奶体细胞数高出约100万·mL-1.不同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其它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混合感染奶牛测定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同时乳中体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乳房炎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趋势有显著影响(P<0.01),正常奶牛维持较低SCC的能力较强,隐性乳房炎奶牛在下一泌乳月体细胞增加的可能性较大.不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无显著影响.奶牛生产中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危害性也最大,不同病原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隐性乳房炎对测定日产奶量和乳中体细胞数影响最大.该结果为奶牛场采取合理措施,降低隐性乳房炎发生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奶牛隐性乳房炎调查及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和多发性疾病,依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无明显临床症状,不易引起养殖户的注意,但发病率高,这就给奶牛养殖业带来危害.因此,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规律,定期进行检测并及时治疗,从而缩短发病奶牛的感染时间,降低经济损失[1].本试验对隐性乳房炎进行调查分析,并应用疗程较短、方便、快捷的中药外用新制剂乳肿消膏对隐性乳房炎患牛进行了治疗,为中药在防治隐性乳房炎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乳房组织及乳头发炎的一种疾病,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1].奶牛隐性乳房炎若治疗不当还可能转为临床乳房炎[2].为了探索疗效显著、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的中药疗法,试验采用中药制剂蟾蜍注射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性疾病,一般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类型。隐性乳房炎由于无明显临床症状,不易觉察,可在牛群中普遍流行,给奶牛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隐性乳房炎致病菌的分析是防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关键环节。1材料与方法1.1隐性乳房炎的检测从奶牛场选取无乳房炎临床症状的奶牛采集奶样,用SMT法(上海乳房炎检测法)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1.2样品收集对检测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常规挤奶消毒后,再用70%酒精棉球消毒乳头和挤奶人员手指。每乳头废弃头三把奶后,收集5ml奶于经…  相似文献   

7.
刘宏义 《兽医导刊》2020,(4):193-193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产后常见疾病,其症状表现为乳房实质、间质的炎症,诸如病原体感染、乳腺感染、机械性刺激等均有可能成为发病诱因,对于奶牛产奶量与养殖效益具有重要影响。选取乳酸链球菌素用于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对于临床型乳房炎与隐性乳房炎均可收获较好的治疗效果,恢复奶牛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8.
奶牛隐性乳房炎呈隐性感染,临床症状不明显,是奶牛生产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普遍存在于牛群中,隐性乳房炎不仅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降低乳脂和乳汁质量,而且危及消费者健康,并给养牛业造成较大损失.采取科学预防措施,可有效防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增加奶牛饲养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很高,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更高、危害性更大。根据国际奶牛联合会的统计,20世纪70年代,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是2%,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为50%。在我国,同期几个大城市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为20%-70%。20世纪80年代,有60%以上的乳牛都感染有隐性乳房炎,有30%-50%的乳区感染有隐性乳房炎。近年来奶牛隐性乳房炎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乳房炎是指乳腺受到物理、化学或微生物的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疫病,发病率高,是影响世界奶业健康发展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奶牛感染发生乳房炎后会使产奶量和奶品质下降,给奶牛饲养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牛奶中的病原菌可能感染人,对乳制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奶牛乳房炎临床上有显性和隐性感染,显性感染通过奶牛乳房的红、肿、热、痛及触诊硬块可以临床直接确诊,而隐性感染,外观变化不明显,需要通过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11.
乳房炎是导致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分为临床型与隐性型.而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的高低和致病菌的种类可反映出牛群质量好坏及生产管理水平(包括营养、环境卫生、日常管理、挤奶操作等)高低.为了解金华某牧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流行情况及病原感染状况,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并对其主要致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为该场养殖户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奶牛隐性乳房炎调查情况奶牛隐性乳房炎,又称非临床型乳房炎,是奶牛乳房疾病中发病较高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牛奶产量和品质,并潜伏着随时暴发为临床型乳房炎的危险。据国际奶牛联合会资料,奶牛患临床型乳房炎占成母牛的2%,患隐性乳房炎的母牛则高达50%。另据河南农业大学刘道钦等人报道,郑州、开封、洛阳三市患隐性乳房炎的产奶牛占成母牛的  相似文献   

13.
乳制品关系着消费者的健康,目前乳制品中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优质的原料是确保乳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奶牛乳房炎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和隐性型两种。隐性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一旦感染,难以在短期内治愈,加之其症状不明显,经常被忽视,给奶业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大约有70%是隐性乳房炎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从而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有效防治和合理用药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兰州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试剂(ILMT)方法对神木县某奶牛场51头奶牛200份奶样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选取强阳性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经革兰染色,生化试验鉴定,对主要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31.37%(16/51),乳区阳性率为17.5%(35/200);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杆菌3大类,且有两种病原菌的混合感染,其中耶尔森菌属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对3大类病原菌都敏感的抗生素药物有环丙沙星、四环素、头孢哌酮、庆大霉素、万古霉素5种药物,目前在临床上可选用此类药物治疗奶牛的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5.
奶牛隐性乳房炎呈隐性感染,临床症状不明显,是奶牛生产中常见病之一。隐性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为38%~62%。隐性乳房炎不仅产奶量下降,奶品质量降级,病牛的乳含有大量的致病性微生物,使乳汁易于酸败变质,影响人的健康安全。同时饲养这样的病牛既要增加饲养管理成本,严重时还可转变成临床型乳房炎而停止产奶,以至于使奶牛  相似文献   

16.
<正>奶牛乳房炎发病范围广、发病率高、临床上常见。乳房炎分为临床型,亚临床或非临床,即隐性乳房炎和慢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病牛主要表现临床症状为乳房肿胀、乳汁变性等;慢性乳房炎多是因对急性临床型乳房炎病牛没有及时治愈或因持续感染,而使乳腺组织渐进性发炎变性,通常没有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不明显;隐性乳房炎的乳房和乳汁均没有肉眼可见的变化,在临床中不表现任何症状,是奶牛乳房炎中发生最多、造成损失最严重的类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奶牛乳房炎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养殖实践中以隐性乳房炎居多,奶牛一旦发病,产奶量下降,牛奶质量降低,直接影响奶牛养殖效益,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危害最大的疾病,及时诊治乳房炎对奶牛健康养殖尤为重要,奶牛乳房炎诊治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诊治,能够标本兼治,减少治疗后副作用,病牛痊愈后能快速恢复产奶量。笔者结合临床病例对奶牛乳房炎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兽医工作者诊疗奶牛乳房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引起的,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严重的一种疾病,病因复杂,临床变化多样,临床治疗药品繁多,特别是隐性乳房炎,除导致奶牛乳产量和质量的降低、医疗费用增加外,还可能传染给其他奶牛,甚至导致慢性感染奶牛的淘汰和死亡。因此对隐性乳房炎进行监测是奶牛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奶牛乳房的炎症,其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以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非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以隐性型多发,据我国奶牛养殖水平较高的上海、北京等地调查,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因隐性乳房炎症状不是很明显,故在部分...  相似文献   

20.
乳房炎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较大的一种疾病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由于隐性乳房炎患牛乳房和乳汁无明显的肉眼可观变化 ,临床上很难被发现 ,故常常不被人所重视。然而隐性乳房炎却给奶牛户带来了产奶量下降、细菌超标等问题 ,如不及时防治极易转化为临床型乳房炎 ,给奶牛场 (户 )带来更大的损失。为能够做到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2 0 0 2年 8月 ,我们运用河北远征制药厂生产的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液 ,对我区某奶牛场 32头临床健康奶牛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 :1 操作方法现场采取待检奶牛乳区中段奶样 2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