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苹果目标的准确识别是苹果机械化采摘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基于YUV颜色空间模型,提出了一种结合色差分量与高斯自适应拟合算法的苹果目标分割方法。该方法采用首先将苹果目标由RGB颜色空间转换至YUV颜色空间,并利用色差分量V建立果实与背景分割的高斯分布拟合模型,根据拟合结果自动获取分割阈值,以实现自然场景下苹果目标的准确分割。为了验证文中算法的有效性,利用多幅图像进行了试验并与Otsu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文中算法得到的苹果果实的平均检出率达87.08%,识别率领先Otsu算法9.91%。因此,对于着色度较为均匀的苹果目标,采用高斯自适应拟合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其识别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香梨褐变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锋  何勇  龚向阳  刘飞 《农业机械学报》2013,44(12):169-173,147
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相结合,对香梨内部褐变进行了检测。在磁共振T2加权图像中选取果核区域作为感兴趣区域,提取出反映褐变特性的10个微观纹理特征参数,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识别研究。针对BP神经网络模型存在的不足,利用遗传算法对网络模型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通过验证性试验发现:对于4组香梨样本,优化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平均正确识别率为92.50%,比未优化模型的平均正确识别率80.83%,提高了11.67个百分点;同一组香梨样本相比较,优化后模型的识别效果也均优于未优化模型,每组香梨的识别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可以实现香梨内部褐变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3.
基于改进Hu矩和遗传神经网络的稻飞虱识别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稻飞虱识别实时性差和BP神经网络分类有一定误差的问题,设计了1种基于DSP硬件平台和遗传神经网络算法的稻飞虱识别系统.系统硬件以AT89S52单片机控制拍摄移动装置,以DM6437处理器作为算法处理平台;系统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基于改进Hu矩的特征值提取和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识别算法.系统通过CCD摄像机拍摄稻飞虱视频信号传送到DSP识别系统,从中提取图像,识别图像中的稻飞虱.实验对稻飞虱、水蝇和潜蝇等80个样本进行了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遗传神经网络对稻飞虱的正确识别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4.
采摘机器人基于支持向量机苹果识别方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针对目前苹果采摘机器人果实识别过程误差大、处理时间长等问题,应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对苹果果实进行识别.首先采用矢量中值滤波法对苹果彩色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运用区域生长算法和颜色特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图像分割,最后分别对苹果彩色图像的颜色特征、几何形状特征进行提取,并用支持向量机的模式识别方法识别苹果果实.实验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识别方法的识别性能优于神经网络方法;综合颜色特征和形状特征的支持向量机识别方法对苹果果实识别的正确率高于只用颜色特征或形状特征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人工识别种蛋受精误差和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SP硬件平台和遗传神经网络的识别系统。系统以DM6437处理器搭建硬件处理平台,系统识别软件是遗传神经网络算法。它通过拍摄装置获取200枚种蛋图像,图像信息输入DSP系统的处理算法,提取图像的色调(H)分量颜色特征,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找出色度分量中4个主成分特征,他们的总贡献率超过90%。最后利用遗传神经网络算法输入4个色度主成分特征,预测输出是孵化种蛋的成活性。训练神经网络并用测试集样本验证神经网络。实验结果是遗传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检测正确识别率分别是93%和86%,表明遗传神经网络的准确率较高,可以实现自动检测种蛋受精和成活。  相似文献   

6.
自然场景下低分辨率苹果果实病害智能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自然场景下低分辨率苹果果实病害的智能识别,对获取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改进的水平集交互式分割方法提取病斑。根据病斑特点,提取H,S,V等3个通道的2个低阶颜色矩作为颜色特征,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提取8个特征参数作为纹理特征,提取病斑的Hu不变矩作为形状特征。在对特征进行优选的基础上,构建支持向量机病害识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用优选的15个特征和支持向量机识别模型,对3种病害的平均正确识别率达到90%,可以有效识别苹果果实病害。  相似文献   

7.
基于激光扫描三维图像的树上苹果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消除不同光线和复杂背景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自动识别树上苹果的算法.使用激光视觉系统获取果树局部的三维图像,参考设定的场景知识对图像背景进行简化;采用基于平滑频率曲线的自动阈值检测方法实现图像的二值化;通过轮廓跟踪技术记录目标边界的走向,据此计算链码和与链码差,并根据两者在果树各部分的变化规律确立相应的准则,以提取苹果的轮廓像素点;利用随机圆环法获得果实的形状特征完成对苹果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当枝叶遮挡面积小于40%时,果实的正确识别率高于93.75%,且识别效果不受光照条件与果实表面颜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自然环境下的成熟苹果彩色图像,结果表明:成熟苹果颜色与背景色大都存在明显差异。从颜色空间角度来说,目标和背景分布于不同的区域。根据这一特点,提出了基于样本颜色空间的目标提取算法。首先,由苹果样本图像在L*a*b*空间中构建样本颜色空间,并用数学形态学对样本颜色空间进行优化;然后,依据样本颜色空间对苹果彩色图像进行目标识别,对于远景深小目标物和严重遮挡的目标物,在样本空间识别的基础上进行二值化,运用形态学结构元素法进行处理;最后,得到了理想的分割效果,识别率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轮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孔、缩松、缩孔、裂纹和夹杂缺陷进行识别检测研究。对经过预处理操作后的缺陷图像运用布谷鸟算法结合大津法的CS-Otsu算法,寻找最优阈值T以便缺陷部分与背景分割。通过提取不同类型缺陷的特征数据构建样本数据库。基于萤火虫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的GSO-BP算法优化权值及阈值,并结合构建的缺陷数据库实现对轮毂缺陷类型的检测。通过结果可知运用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正确识别率为95%,高于传统遗传算法,能够满足缺陷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机器视觉的苹果识别和形状特征提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提出了利用色差R-G和色差比(R-G)/(G-B)相结合的苹果识别方法.在顺光、逆光等不同情况下对拍摄的苹果图像进行了识别,并对识别后的图像进行消除噪声、区域填充等预处理,获得苹果的轮廓图像.针对轮廓图像,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形状特征提取.采取多次运行遗传算法,并依次转换目标轮廓点为背景点的方法,处理果实图像邻接、重叠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苹果识别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阴影、逆光、土壤等影响,识别率达97%.基于遗传算法的形状特征提取方法,可对邻接、重叠图像进行有效分割,快速、准确地实现苹果图像圆心坐标和半径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遗传模糊神经网络的植物病斑区域图像分割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植物病斑区域图像边界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利用模糊逻辑的推理规则和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性,提出全规则的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模型作为植物病叶图像像素归属的决策系统,并利用遗传算法对系统的可调整参数初始值进行全局优化,提高了网络训练速度,避免了传统BP算法的局部最小值。通过对马铃薯早疫病病斑图像分割的实验表明,该模型速度快且稳定,精度高且鲁棒性好,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改进级联神经网络的大豆叶部病害诊断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豆叶部病害性状特征与病种之间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神经网络智能推理技术相结合,充分挖掘大豆受病害胁迫后表现性状与病种之间的潜在规律,提出了基于改进级联神经网络的大豆病害诊断模型。首先利用自制载物模板无损采集大田大豆叶部病害数字图像,计算病斑区域的形状特征、颜色特征及纹理特征14维度特征参数;为突显各方面特征对于不同病害种类决定作用的差异性,构建各子神经网络并联的第1级网络,第2级网络的输入为第1级网络的输出,利用多维特征各自优势来自动取得病种模式推理规则,建立了用于大豆叶部病害自动诊断的两级级联神经网络模型,仿真实验准确率为97.67%;同时应用量子遗传计算优化级联神经网络参数,平均迭代次数为743,平均网络误差为0.000 995 445,提高了学习效率,实现了大豆叶部病害的高效自动诊断和精确测报,为大田农作物全面系统地开展作物病害监测、智能施药及自动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缺素症状诊断的正则化模糊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农作物冠层图像颜色特征与缺素症状之间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利用模糊逻辑能够完整地表达领域推理规则和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性,提出一种正则化的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作为作物营养诊断分类决策模型。该模型能充分利用专家先验知识给出的"if-then"规则,完善网络的推理结构,并给出了网络规则层节点的自适应选取方法和相应的反向传播学习算法。通过对大豆缺素症状诊断试验表明,该模型速度快且稳定,精度接近100%,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农业温室环境的精确建模和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方案。首先,在考虑室内外环境因素下,构建一个有效的温室环境数学模型,获得通风量、喷雾量和加热量的微分表达式;然后,利用一种自适应模糊神经推理系统(ANFIS),以温度和湿度差作为输入,通过神经网络自学习和模糊推理获得控制输出;最后,通过遗传算法优化控制器的输出比例因子,提高控制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快速且稳定地追踪环境设置值,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参数化遗传神经网络的植物病害预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混合神经网络(PFNN—FG)技术应用于植物病害预测,其输入矢量含模糊分量,遗传算法优化配置各参数。变形Sigmoid函数用于不同的隐含层,构成参数化神经网络。网络的输入层引入模糊集合理论,使网络能处理语义变量。将PFNN—FG和其他神经网络(如前向神经网络、径向基神经网络等)用于大豆基准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是PFNN—FG在精度和训练速度上优于其他网络。将PFNN—FG和前向神经网络用于2组黄瓜霜霉病数据,前者测试组的均方根误差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农村电力短期负荷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神经网络短期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将模糊系统和神经网络的优点融合在一起,并利用小生境遗传算法优化模糊神经网络参数,提升网络运算性能。某农村地区电力短期负荷预测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递阶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利用递阶结构的混合编码遗传算法与进化规划相结合优化模糊神经网络学习的新算法,利用该算法同时优化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剔除网络的冗余接点和冗余连接,提高网络的处理能力。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机械故障诊断模糊神经网络结构简洁,而且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提出的一种半对称三平移Delta-CU并联机器人机构进行误差建模和实验分析。在规划执行末端运动轨迹的基础上,采用外部直接标定和修正系统输入的方法对机构的运动学误差进行补偿。在外部直接标定的过程中,为降低系数矩阵中的随机测量误差对执行末端坐标精度的影响,利用整体最小二乘法求解坐标变换参数;以误差数据为样本,通过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将训练好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用于Delta-CU并联机器人机构的误差值预测。实验表明,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对Delta-CU并联机器人机构误差进行精准的预测,有利于提高Delta-CU并联机器人机构的补偿精度,可为Delta-CU并联机器人机构误差补偿提供参照。补偿后其绝对位置精度由1.187 mm提高到0.4 mm,重复位置精度由0.037 mm提高到0.018 mm。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玉米种子快速、准确地优选,以不同质量的玉米种子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分水岭算法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对玉米种子进行质量检测的方法。首先利用分水岭算法分割出单粒玉米种子,然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每粒种子进行质量分类,根据分水岭算法得到的单粒种子的位置,将结果在图像中进行标注,实现种子质量检测。使用改进型的InceptionV3模型进行试验,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质量良好和带有缺陷的两类种子的平均准确率为94.18%,平均召回率为94.61%,F1值(调和平均评价)为94.39%。同时为突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性能,将结果与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比较,其F1值高出LBP+SVM模型20.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