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0 毫秒
1.
不同果桑品种资源的生长结实特性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果桑品种在汉中市的生长结实特性,对大10等12个果桑品种资源的叶片性状特性、桑椹及产量性状等进行了调查、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果桑品种资源间鲜果单果质量差别较大,大10、台湾72C002、四季果桑、中椹2号、苏蕾1的鲜果单果质量较大,分别为3.76、3.46、3.27、2.98、2.87 g;苏白椹、云龙桑的鲜果单果质量较小,分别为0.83、1.02 g。而四季果桑、中椹2号、台湾72C002、云果桑1号、红果2号的每667 m2果桑园的桑椹产量较高,分别为1 264、1 136、860、772、692 kg;大10、苏蕾1号、中椹1号、白玉王的桑椹产量次之,分别为296、292、252、100 kg;苏白椹的桑椹产量最低,为40 kg。大10、苏蕾1号、中椹1号、831A、红果2号可以作为果叶两用的品种栽植;四季果桑、台湾72C002、云果桑1号、中椹2号可以作为果用的品种栽植;云龙桑可以作为叶用和观赏的品种栽植;苏白椹的桑椹产量低,生长势弱。  相似文献   

2.
1999年,我所分别从广东省、陕西省引进果桑品种大十、红果1号、红果2号、红果4号、白玉王桑苗各50株,在本所基地进行果桑品种栽培试验.种植第二年红果2号、红果4号、大十就挂果,桑树生长旺盛;红果1号、白玉王没有挂果,桑树长势很差.种植第二年红果1号、白玉王表现桑树矮小、桑果产量很低、桑果果形小;而红果2号、红果4号、大十表现桑树树形高大、产果量高的特点.为此,我们初步认定红果2号、红果4号、大十为适宜我省区域果桑栽种品种,相应开展了果桑品种生物学性状的调查和丰产栽培技术等研究.  相似文献   

3.
《四川蚕业》2017,(1):15-17
在四川省对10个果桑品种(品系)生长发育过程的物侯期、经济性状、质量性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0份果桑种质资源的平均座果率75%~96.15%、果长径2.05~5.46cm,果横径1.03~1.89cm,单果重0.89~5.59g,米条产果量44.29~697.37g、1000g桑果粒数179~1129粒,其中"无核大10"、"嘉陵30号"、"蜀椹1号"、"红果2号"、"台湾果桑72C002"、"白玉王"等几个品种的产量表现优良,可以进行大规模扩繁鉴定,为我省果桑推广提供优良品种(系)。  相似文献   

4.
桑果的理化性状及营养活性成分含量等与桑果食品、保健品的加工类型选择和产品品质直接相关。以广东省主栽的6个果桑品种的新鲜桑果为材料,采用常规的果品加工特性分析方法,对供试桑果的加工品质性状进行检测,分析品种之间的差异,筛选桑果适合深加工的果桑品种。结果表明,不同果桑品种桑果的各项品质性状指标差异较大:大10的桑果出汁率最高(69.85%),桑籽也最少;云桑2号的桑果出汁率也较高(68.47%),果实的硬度最大(1 392.00 g),可溶性固形物、灰分及主要营养活性成分的含量均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及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14.03%和0.67%,总糖质量浓度为101.03 g/L,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84%,总多酚质量浓度为4 628.13 mg/L,总花色苷的质量比为4.57 mg/g,并且对DPPH·的清除作用最强。进一步结合基于桑果主要营养保健品质指标对6个果桑品种的聚类分析结果,初步评价云桑2号的桑果加工品质性状优于其他5个品种,其余5个品种的桑果加工品质性状的优劣依次排列为大10、果桑1号、塘10、粤椹28号和红果2号。云桑2号、大10和果桑1号的桑果适合用于加工桑果汁或桑果酒。  相似文献   

5.
为了调查不同桑树种质资源在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地区的适应性,以30份引进种质资源及2份本地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统计果实农艺性状,包括结果枝条数、单芽坐果数、坐果率、单株产果量、单果质量、果长和果径,检测果实理化性状,包括总糖含量、pH、桑椹红色素含量和出汁率.结果表明,坐果率>95%的品种有21份,单果质量>4 g的种质资源有12份,果汁总糖质量分数>20%的种质资源有1份.经主成分分析发现,四季果桑、大兴4、72C002、大兴1号、嘉陵30号、云果桑1号、一串红、粤椹大10、46C019等品种生长良好,性状稳定,综合表现较好,在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地区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果桑为桑科桑属落叶乔木,喜光耐旱耐寒耐修剪,生产上株高一般控制在2米左右,适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栽种.果桑的果实桑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自古享有"民间圣果"、"中华果王"之美称,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桑果的营养价值日益被人们认识,已逐渐成为开发功能性食品的优质原料,开发利用果桑资源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逐步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为了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和鲜果采摘体验项目,于2009年引进和栽培果桑品种共20亩.笔者对引进的果桑品种大十、台果46C019、白玉王、台果72C002和红果2号共5个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几个果桑品种的引种栽培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引进了中椹一号、粤椹大十、日本果桑、8632、绿椹子、冀桂花共6个果桑品种,经过4年的观测调查,初步了解和掌握了这几个果桑品种在山西晋城地区的生长发育情况。本文介绍了以上几个品种的性状表现,对其桑椹商品性状和丰产性能进行了调查分析,最后对本地区果桑栽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北方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6个果桑品种和8个地方品种资源,概述了这些品种的生长性状、果实性状和栽培特点。  相似文献   

9.
新疆果用桑种质资源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产果性能较高的果桑资源材料,采用生物学调查和生理生化学测试方法,对12份新疆桑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性、产果性能、桑果品质等遗传基因性状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为;新疆药桑产果性能高、桑果成熟期较晚、果期长、桑果品质优良、可在我区作果用专用桑品种推广,新桑1号、洛玉1号品种材料产叶量、产果量高,叶果品质优良,可在我区作果叶兼用桑。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新疆种植的果桑品种,对17个果桑品种进行栽培试验,调查各果桑品种的产量相关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椹1号”“8632”和“红果1号”3个品种单株产量较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等,丰产性较好,适合在南疆地区露地栽培。“红果2号”“台湾2号”“一串红”和“四季果”,单株产量最低,适应性较差。新疆本地品种“和田白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口感浓郁,但是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桑树资源考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朝吉  江靖 《蚕业科学》1995,21(4):209-213
1992~1994年在云南考察收集到8个桑种1个变种共128份材料,其中白桑39份;鲁桑2份;长果桑25份;长穗桑7份;华桑3份;广东桑4份;蒙桑7份;鸡桑19份及蒙桑的变种鬼桑21份。其中发现2个新桑类型,如毛叶长花柱和桑椹并联的种质以及桑椹特长的长果桑单株和作果用的桑树资源。  相似文献   

12.
广东桑种果桑资源的桑椹性状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收集保存的 83份二倍体广东桑种的果桑种质资源和人工诱导广东桑实生苗获得的 2 2份四倍体果桑种质材料进行了桑椹经济性状和理化性状初步研究。最早熟品种的成熟期为 2月 15日~ 3月 10日 ,最迟熟品种的成熟期为 3月 2 5日~ 4月 2 0日 ;单芽座果数 2~ 12粒 ,果长 2 8~ 7 5cm ,果径 1 2~ 3 0cm ,单果重 2 0~ 17 0g ;桑果出汁率、糖度、酸度、pH和色素含量除与品种特性有关外 ,还受气候条件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疆桑品种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分属于白桑、黑桑、雄桑、粉桑、药桑类型的58份新疆桑品种资源的染色体倍数性和结实性以及10份新疆桑品种资源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桑类型中有23个材料为三倍体,药桑为二十二倍体,其余材料均为二倍体。从每椹种子数和发芽率来看,粉桑的结实性高于黑桑,黑桑高于白桑;二倍体材料的结实性高于四倍体,四倍体又高于三倍体。用淀粉凝胶电泳法分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发现第6酶带为特征酶带,各品种酶谱有一定的相似性和相异性、这些研究结果为探讨新疆桑品种资源的起源、进化、分类和亲缘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台湾果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蚕业转型早,在果桑研究领域起步快,成果较多.培育了出了大果形、产量高的46C019和72C002两个果桑品种.在果桑园管理、繁育技术和拓宽果桑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特别是产果期调节研究,对果桑加工企业进行周年生产,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桑椹在畜牧业中应用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椹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功能性物质及桑椹红色素.桑椹在食品和医药方面得到了重视和合理开发.本文通过对桑椹的化学组成、功能特点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在目前饲料原料紧缺和提倡发展绿色畜牧业的时期,桑椹在畜牧业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以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果用性状好为引种育种目标,从引进品种中筛选出若干优良的叶果兼用桑品种,其中人工三倍体桑品种丰田16号的中试结果表明:与标准二倍体对照种荷叶白相比,全年单位桑园面积产叶量增加29.8%,桑叶养蚕的万头蚕茧层量提高6.5%,100kg桑产茧量提高8.1%;与三倍体叶果兼用桑品种大10相比,单位桑园面积产果量增加9.5%,产叶量提高24.7%,表现出三倍体桑叶片肥大,桑果大,生长旺盛,品质优,抗性强等优良特性,是一个叶果综合经济性状和抗逆性良好的高效桑品种。  相似文献   

17.
桑椹的药用价值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桑椹化学成分复杂,营养丰富。桑椹可以入药,其药理作用广泛。本文概括了桑椹的营养成分、药理作用及药用等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几种农药对桑椹小粒性菌核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椹菌核病是果用桑树的重要病害,为高效、安全控制该病对桑果生产的危害,进行了大田农药防治筛选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硫磺粉剂5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桑叶和桑椹无明显药害;70%甲基托布津粉剂1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倍和3 000倍液以及40%嘧霉胺粉剂1 000倍液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果桑大棚栽培试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棚覆膜栽培,桑果可提早13~20天成熟,使果型增大、大小均匀,达到增产、增效;并延长了桑果供应期,同时使大蚕期错开果桑旺采期,还可利用大棚养蚕.  相似文献   

20.
对分离到的桑椹缩小性菌核病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并进行病原对抑菌药剂敏感性的室内试验,为有效防控该病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在对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的基础上,通过与已知近缘菌株核糖体大亚基rRNA序列的比对,明确该病原菌在分类上属于核盘菌科(Sclrotiniaceae)核地杖菌属(Scleromitrula S.Imai)核地杖菌(Scleromitrula shirai-ana)。该病原菌的主要形态与生物学特性为:子实体单个子囊内的8个子囊孢子在未成熟期排列为2列,随着子囊孢子的生长发育,排列方式逐渐由2列变为不规则的线性排列;病原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菌丝及菌核的致死温度为50℃;病原菌生长的适宜pH范围为5~8,最适宜生长的pH为7。80%百菌清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为0.012 0 mg/mL,可选择百菌清对桑椹缩小性菌核病进行化学防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