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鲵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随着野生资源量的减少,加强大鲵的人工繁殖和幼苗培育势在必行。通过1992-1993年连续两年的幼苗培育观察,证实幼苗喜食动物性饵料,不食植物性饵料,幼苗最适生长水温在10-24℃范围,幼苗的适宜放养密度为120-200尾/m^2,同时还报道大鲵幼苗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2.
大鲵,即人们常说的娃娃鱼。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从事大鲵的人工养殖和繁殖,并正朝产业化开发迈进。大鲵白苗种开食时就以肉食性饵料为食物,而且不同生长阶段对饵料的种类与大小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供食不及时、数量不能满足或不适口,大鲵就会自相残食而被咬死、卡死,或凶饥饿而死亡。因此,必须根据大鲵对饵料的需求,有计划地供给饵料,及时驯化摄食,做到时间配合、数量满足、规格配套、品种适宜,才能保证养殖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科学养鱼》2015,(1):48
<正>最近,从张家界市大鲵保护与发展科了解到,2014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大鲵养殖规模将首次突破100万尾大关,全市大鲵养殖量到达103.4万尾。据统计,2014年张家界市完成商品鲵加工销售9.86万尾,人工繁殖大鲵幼苗30.7万尾,培育能繁亲本1.73万尾,全市开发大鲵深加工产品95个。配套饵料鱼养殖基地3241.5亩山塘水库和79口网箱,已经提供饵料鱼600吨。大鲵养殖重点乡镇53个,千尾以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大鲵人工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喜食饵料的选择成了大鲵养殖者最关注的问题。目前在大鲵养殖中主要投喂鲜活饵料或冰冻饵料,包括鱼、沼虾、昆虫幼虫、鸡肉、猪肝等。我们根据养殖场常用的饵料,筛选出麦穗鱼、沼虾、鳙鱼肉和虹鳟鱼肉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大鲵对四种饵料的喜食率,寻求大鲵喜食饵料,以减少饵料浪费,降低养殖成  相似文献   

5.
大鲵的诱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0种不同组成、形状和加工方法制成的饵料以不同的投饵方式对大鲵进行诱食试验,水温135~27℃,结果表明,以上设计均影响大鲵的采食,大鲵喜食泥鳅、猪肝、猪肉等天然饵料,对半天然人工颗粒饵料以及对以鱼粉、豆粕为主的人工饵料也均能正常摄食,但后者鱼粉含量不宜过低。大鲵主要在水中摄食,很少在岸上摄食,饵料形状以长条形为宜。  相似文献   

6.
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大鲵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立成 《淡水渔业》1994,24(1):39-40
三年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大鲵幼体均重30克.成体均重500克;结果大鲵年净增重分别为90克和1150克;饲料系数分别为3.2和2.8。试验亦表明大鲵幼体饲料蛋白质适量为42.3-45.6%,成体饲料蛋白质适量为43.8-48.9%.饲料中添加1%的花粉有促进大鲵生长发育的作用.配合饲料比动物饵料养殖大鲵幼体和成体,其生长速度分别提高33.3%和37.5%。  相似文献   

7.
不同饵料种类喂养大鲵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报道了用鲻鱼、黄带鲱鲤及黄鳝作为饵料鱼饲喂大鲵的比较试验结果。饲喂黄带鲱鲤及黄鳝的大鲵,其生长比饲喂鲻鱼的大鲵为快,用三种饵料鱼轮换喂养的大鲵,比用三种饵料鱼分别单独饲喂的大鲵,生长要快。  相似文献   

8.
诱发大鲵吐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大鲵吐食时有发生,生产实践证明:诱发大鲵吐食不外乎由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病理因素等引起,发现大鲵吐食如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便可形成习惯性吐食,这样不仅浪费饵料,污染水质,更为严重的是可导致大鲵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身体消瘦虚弱,还易感染其他疾病。为预防大鲵吐食的发生,现将诱发大鲵吐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分别介绍如下,以供养鲵同仁参考。一、诱发大鲵吐食的因素1.环境因素(1)水质的影响:自然界中大鲵常生活在较为潮湿的深山密林的溪流间,水源为天任何污染的山泉水,水质爽活,最适宜大…  相似文献   

9.
笔者1997年7月18日~1998年7月18日在广州进行常温常态大鲵人工养殖试验,所用饵料包括小鱼虾、鸡内脏、猪肉、猪肠。经过一年的养殖,大鲵群体增重8.00kg,尾均增重216.2g,增重率最高月份为11月-1月,5月-9月有减重现象。大鲵在水温10.8℃-29.1℃对各种饵料均有摄食,其生长速度与水温、放养密度有关系。本文是试验的初报。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用大鲵试验用动物为广州市渔政野生动物保护站下达我单位进行救护的大鲵37尾,产地不详,规格为0.12—1.23kg,平均尾重0.37kg。2养殖试验场所广州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番昌市钟村…  相似文献   

10.
<正>二、结果1.投饲量、摄食量和喜食率投饲量是指每天投入养殖池供大鲵摄食的饵料重量;摄食量是指一次投饲大鲵所吃的食物量,即摄食量=饵料初重-饵料末重;喜食率(%)=摄食量÷投饲量×100%。在这四种饵料中,试验大鲵对麦穗鱼的喜食率最高,达到67.82%;沼虾次之,为33.03%;虹鳟肉为10.62%;鳙鱼肉最低,仅为7.91%。如表2所示。  相似文献   

11.
汪锇铭 《内陆水产》2000,25(5):39-40
诱发大鲵吐食的因素较为复杂 ,特别是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大鲵吐食行为时常发生。生产实践证明 :大鲵吐食如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便可形成习惯性 ,这样不仅浪费饵料 ,污染水质 ,更为严重的是可导致大鲵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身体消瘦虚弱 ,还易感染其它疾病 ,如大鲵亲本发生吐食行为时 ,可延缓大鲵性腺的成熟而直接影响受精率和孵化率。因此 ,在人工养殖大鲵过程中 ,应及时预防大鲵吐食的发生 ,现将诱发大鲵吐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分别介绍如下 ,以供参考。1诱发大鲵吐食的因素1.1环境因素1.1.1水质的影响自然界中大鲵常生活…  相似文献   

12.
诱发大鲵吐食的因素较为复杂,特别是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大鲵吐食行为时常发生。生产实践证明:大鲵吐食如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便可形成习惯,这样不仅浪费饵料,污染水质,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大鲵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身体消瘦虚弱,还易感染其他疾病,如大鲵亲本发生吐食行为时,可延缓大缩性腺的成熟而直接影响受精率和孵化率。因此,在人工养殖大鲵过程中,应及时掌握大鲵吐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一、诱发大鲵吐食的因素1.环境因素①水质的影响自然界中大鲵常生活在较为潮湿的深山密林的溪流中,水源是无任何污染的山泉…  相似文献   

13.
邹叶茂  张崇秀 《水利渔业》2006,26(4):45-45,50
利用水蚯蚓培育胭脂鱼、黄颡鱼、大鲵等特种水产苗种,成活率达80%,生长速度比用其它饵料快1倍以上。水泥池培育水蚯蚓年产量可达40 kg/m2;自然条件下,人工采集水蚯蚓方法简捷高效。  相似文献   

14.
大鲵南移珠海人工养殖及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锦涛 《淡水渔业》1995,25(1):33-35
中国大鲵南移珠海花岗岩地区繁养4年多,结果为:大鲵改变了冬眠的习性;大鲵群体生长,发育优于野生大鲵的生长,发育;雌雄体精卵人工培育业已成熟,并经人工催产产卵排精;为保护、增殖、利用其资源提供科学依近。  相似文献   

15.
分别对大鲵(Andrias davidanus)自然产苗点和鱼类和两栖类仿生态培育产苗点进行生境水温研究。自然产苗点水域中的鱼类和两栖类饵料丰富,常随季节、天气、河水流量的变化而波动。各出苗点水体有浊度和微量溶解固体,溶解氧含量高,水质可满足大鲵的生长繁育条件。选择连续多年批量出苗的仿生态培养池为监测对象,经过连续1年不间断的水温测定,查明了适于大鲵繁殖的水温条件。水温变幅为6.023~24.195℃,平均水温13.718℃,全年最高水温出现在秋季,最低水温出现在冬季;白昼温差较大,黑夜温差较小;全年的昼夜温差相当,适合大鲵生长,表明人工仿生态养殖环境也可实现大鲵的繁殖。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大鲵人工养殖所投喂的饵料多以鱼块为主,以鲜活小杂鱼虾、蛋白质饲料等为辅。本试验探究了投喂死饵和活饵对大鲵生长性能的影响,对不同饵料条件下大鲵的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大鲵高效健康养殖提供参考和借鉴。一、材料与方法1.大鲵成鲵体长(30.50±2.00)厘米,体质量(0.29±0.02)千克,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强。成鲵养  相似文献   

17.
黄颡鱼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鲜鱼虾肉、自制配合料为饵料,在室内和室外水泥池内进行黄颡鱼亲鱼培育;采用DOM、PG、LHRH-A2、HCG不同剂量组合进行人工催产;采用静水和微流水两种方法进行孵化。在孵化网箱内进行鱼苗培育。结果表明:黄颡鱼亲鱼喜食新鲜饵料,也易驯食配合饲料,室内和室外人工条件下均能获得成熟亲鱼;用DOM+HGG+LHRH-A2或PG+HCG+LHRH-A2的混合剂人工催产,微流水孵化效果较好,催产率为50%-1005,受精率为60%-90%,孵化率达70%-90%;小网箱培育鱼苗,成活率高,规格整齐。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大鲵野外生态环境条件,通过模拟建造人工溪流和洞穴、采取调控水质、提供活性生物饵料等措施,强化亲鲵培育并促进性腺发育成熟,为大鲵保护开发提供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幼鲵生长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随机选取体质健康、体重100g/尾左右的2龄幼鲵,分别添加占基础饵料重量0.20%、0.40%、0.60%的配比复合益生菌进行拌料投喂试验,并设置空白对照组,每组设置三个重复组,共12组,试验期180d。试验结束时测定各组大鲵的生长及摄食指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血清抗氧化酶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显示三个试验组大鲵终末体重、平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指标数据说明以复合益生菌拌料投喂有利于大鲵的生长;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鲵血液中的总蛋白(TP)及白蛋白(ALB)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低剂量组;试验组大鲵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均高于对照组,这显示出复合益生菌拌料投喂对大鲵的非特异性免疫有促进作用;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鲵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及低剂量组。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添加日常饵料重量0.40%、0.60%的配比中剂量、高剂量组不仅能促进大鲵的生长发育,同时还能促进大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从而增强体质,提升疾病抵抗力。  相似文献   

20.
《内陆水产》2005,30(2):44-44
音乐养鱼 日本许多养鱼场让鱼听音乐.以促进鱼的生长。每次喂幼鱼饵料时,都播放一种音乐,使幼鱼养成听到音乐就到进食地点进食的习惯。将幼苗放在大面积鱼池进行饲养后,每次投食,继续播放这种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