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黏附素是具有黏附宿主细胞能力的细菌表面结构的统称,是直接介导细菌对宿主细胞黏附的物质,故又称定居因子(colonization factor)。在禽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侵袭宿主组织并引起宿主发病的过程中,黏附是病原菌接触和感染细胞的第一步,因此,黏附素黏附宿主上皮细胞并使宿主致病的作用机理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论文通过对禽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黏附素的组成成分、黏附机制、种类、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相应的黏附素受体等进行相关综述,为研究禽大肠杆菌病的发病机理及对该病进行免疫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病原细菌引起人或动物机体发生感染是一个复杂的细菌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细菌致病的第一步是对粘膜上皮细胞的黏附,本文介绍了参与黏附的物质——黏附素和受体的种类、结构及细菌黏附上皮细胞的过程,阐明病原细菌的部分致病机理,并对影响细菌黏附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病原细菌引起人或动物机体发生感染是一个复杂的细菌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细菌致病的第一步是对粘膜上皮细胞的黏附,本文介绍了参与黏附的物质——黏附素和受体的种类、结构及细菌黏附上皮细胞的过程,阐明病原细菌的部分致病机理,并对影响细菌黏附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9,(7):1403-1409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引起婴幼儿和幼畜腹泻的主要细菌性病原,初生幼畜感染后常因剧烈腹泻脱水而死亡。菌毛黏附素和肠毒素是ETEC目前研究最多的2类毒力因子,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一些新型毒力因子不断被发现,如鞭毛、非菌毛黏附素、肠聚集性耐热毒素(the enteroaggregative heat-stable toxin1,EAST1)、自转运黏附蛋白、细胞溶血素等。本综述主要针对猪源ETEC的主要毒力因子以及新型毒力的结构功能及致病性进行阐述,为进一步深入探索ETEC的致病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引起犊牛腹泻的重要病原菌。ETEC的致病过程是细菌依赖黏附素,在肠道内定居、繁殖,然后释放细菌毒素引起细胞坏死和肠道紊乱,进而导致急性腹泻[1]。黏附素、肠毒素、溶血素等是与其致病过程有关的致病因子[2],某些血清型也与大肠杆菌的致病性有关。国外有关于大肠杆菌的O抗原血清型与肠毒素和黏附素类型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检测了分离自牦牛腹泻样品  相似文献   

6.
病原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是引发感染的第一步.分泌到革兰氏阴性菌表面的自转运黏附素调节着细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是重要的毒力因子.本文综述了自转运黏附素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并且评价了自转运黏附素用于疫苗的潜力,有望为研制防御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疫苗提供新的设计靶位.  相似文献   

7.
正当肠上皮防御屏障结构被破坏后,细胞外基质暴露,一些细菌利用表面成分黏附素与细胞外基质结合而进行黏附;同时可溶性细胞外基质结合到细菌表面形成伪装层,使宿主免疫系统不能识别而逃避免疫杀灭,细菌得以定植而感染。一、肠道的黏膜屏障功能胃肠道为机体抵御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肠道固有的防御屏障包括微生物屏障、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和免疫屏障。物理屏障中肠道的完整性可阻止大的饲料颗粒、微生物和微生物毒素从内腔渗透入黏膜固有层,肠道完整性为主要由连续的上  相似文献   

8.
细菌黏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黏附(bacterial adherence)是一种普遍存在和十分重要的生物现象,也是细菌寄生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细菌黏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细菌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细菌表面的黏附素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之后,细菌便能牢固地黏附于宿主细胞上,并在该局部组织定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或侵入深部,损伤或破坏组织,引起疾病或造成隐性感染.细菌的黏附作用需有许多物质参与,但最基本的物质是黏附素和受体.  相似文献   

9.
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 1.1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 大肠杆菌通过菌毛、黏附素(细菌表面头发样结构)黏附或定居在肠上皮细胞,并产生肠毒素,使水和电解液大量流入肠内,从而引起腹泻。  相似文献   

10.
王娜  姜中其  由昭红 《养猪》2006,(2):41-43
黏附素(adhesion)是仔猪腹泻性大肠杆菌的一种毒力因子。大肠杆菌只有依靠黏附素黏附到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才能避免肠蠕动和肠液分泌对其的清除作用,并得以在肠内定居和繁殖,进而分泌肠毒素,导致腹泻。此文从黏附素主要类型、黏附素的表达条件、对肠黏膜黏附的特异性及其疫苗在仔猪腹泻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阐述了致仔猪腹泻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最常见的几种黏附素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1.
正菌毛是细菌表面一种特殊的细丝状结构,其顶端的粘附素蛋白可以结合宿主的特定组织细胞,是细菌黏附、定植致病的关键蛋白。同时,菌毛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1]),在疫苗的研制和诊断试剂的研发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某些菌毛存在对细胞的侵袭和促进生物被膜形成能力~([2]),因此菌毛研究领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黏附素是其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关键因素之一,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奶牛乳房中定植有关的的黏附素主要是ClfA、FnBPA和FnBPB3种。曾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素表达调控的研究发现,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早期主要表达黏附素,之后才表达毒素和荚膜,所以人们认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黏附进行干预,可以减少或阻止毒素和荚膜的表达,而以黏附素作为靶位进行疫苗研制可能是预防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的有效途径。国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黏附素的研究历史相对较久,并且也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而国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相对滞后。因此,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素对预防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主要毒力因子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因子很多,包括黏附素,肠毒素,溶血素等,其中黏附素与肠毒素在发病学和免疫学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对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的主要毒力因子作一综述,并介绍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各类黏附素疫苗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用扫描电镜观察健康鸡嗉囊黏膜表面正常菌群与黏膜细胞结合的状态,结果发现,嗉囊黏膜表面覆盖着大量的乳酸杆菌,将乳酸杆菌放大可见,其表面以伪足样丝状物与嗉囊黏膜细胞紧密结合。用透射电镜观察乳酸杆菌黏附消化道上皮细胞(CaCo-2cell)的状态发现,上皮细胞与乳酸杆菌相结合后其结构没有变化,菌体结构也完好无损。另外,用透射电镜对乳酸杆菌表面黏附物质被提取前后的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细菌被提取蛋白后,细菌细胞壁变薄、透明、凹凸不平,而未提取蛋白的细菌表面结构正常,表明乳酸杆菌表面存在着某种蛋白物质,这种物质就是上皮细胞发生结合的黏附素蛋白。  相似文献   

15.
细菌素是细菌自身生产的一类杀菌物质,由基因编码、核糖体合成,是自然界中细菌用于调节自身菌群结构的一类重要活性物质。细菌素的来源广泛、结构多样,对各种动物致病菌都具有高效抑杀作用,这些特点为细菌素开发成为一种新型抗菌药物提供了可能。作者对近年来在细菌素生物学特征的发展、分类更新及其应用研究等进行了综述,希望能为中国新型细菌素类动物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主要黏附素Aha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性,本试验克隆了A.veronii TH0426主要黏附素Aha1基因片段,构建了Aha1基因序列进化树,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疏水性、信号肽、跨膜区、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并进行了Aha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的检测。结果显示:Aha1基因全长1 038bp,编码345个氨基酸。TH0426株Aha1与A.veronii属同一分支,具有信号肽,跨膜区,二级结构以β折叠、无规则卷曲为主。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Aha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且其能被鼠抗黏附素阳性血清识别,表明Aha1蛋白具有一定的反应原性。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ha1蛋白的结构功能Aha1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庞瑞鹏 《中国奶牛》2014,(15):46-48
乳酸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重要的益生菌。益生菌进入肠道后,能够黏附定植并形成黏膜生物屏障,帮助肠道抵御各种致病菌的感染,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乳酸杆菌的黏附是由其表面蛋白、脂磷壁酸和胞外多糖等黏附素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的过程。为深入研究黏附机制,本文主要对乳酸杆菌黏附肠道上皮的黏附素和受体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致羔羊脑炎粪肠球菌分离鉴定及毒力因子基因的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新疆部分地区羊场近年来发生的以脑炎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死羔羊体内分离出2株细菌,经鉴定为粪肠球菌。经链球菌A-G乳胶分型诊断液检测后确定为D群链球菌。该菌对小鼠和羔羊有较强的致病性,人工感染可引起小鼠的死亡,感染羔羊能够复制出与自然感染相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从感染发病和死亡羊的脑、心血、肝脏中再分离到相同细菌,分离菌对万古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肟钠、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敏感,根据GenBank中粪肠球菌主要毒力因子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1株细菌明胶酶(GelE)、聚合物质(Asa1)、心内膜炎抗原(efaA)、胶原蛋白黏附素(Ace)、新的表面蛋白1(EF3314)等毒力因子基因阳性;另1株细菌溶血素激活因子(CylA)、表面蛋白(esp)、聚合物质(Asa1)、心内膜炎抗原(efaA)、胶原蛋白黏附素(Ace)、2种新的表面蛋白1和2(EF0591和EF3314)等毒力因子基因为阳性。  相似文献   

19.
瘤胃纤维分解菌多纤维素酶体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够有效地降解粗饲料,瘤胃细菌特别是纤维分解菌在此过程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只有与饲料颗粒相黏附的细菌才直接负责纤维物质的降解,可见黏附是瘤胃细菌降解纤维物质的关键步骤。多纤维素酶体是某些厌氧细菌和真菌产生的、能使微生物细胞与纤维物质发生黏附并高效降解纤维物质的多酶复合体。本文综述了多纤维素酶体的分子结构、瘤胃中主要纤维分解菌的多纤维素酶体及其类似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三聚体自转运黏附素(TAAs)的功能,以GenBank登录的APP血清5b型自转运黏附素基因5'端的3875bp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的方法首次获得APP血清8型运黏附素N端的基因序列片段,测序结果与已知血清型的基因序列和氨基酸推导序列分别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与血清7型自转运黏附素N端同源性达到93%,氨基酸推导序列同源性达到97%;与血清5b型自转运黏附素N端同源性达到92%,氨基酸推导序列同源达到100%.经软件分析获得的序列含有与细菌的黏附、聚集和侵入密切相关的Hep_Hag基序,应用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在线分析TAAs的基序和蛋白域的软件daTAA,进行预测并证明所得序列为TAAs,并且具有完整的N段头部序列,有重要功能区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比对的结果为寻找研究APP的定植基序和毒力因素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