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病原微生物的抗原编码基因进行克隆重组,导入植物细胞生成转基因植物,其表达产物作为口服疫苗可激发粘膜免疫,以此制备的口服疫苗具有价廉、质优、安全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转基因口服疫苗植物的建立、口服疫苗介导的免疫反应及其发展现状和展望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转基因技术构建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口服疫苗是目前新兴的研究领域。与其他疫苗生产方式相比,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生产技术具有高效、经济和简便等特点。根据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特点,人和家畜家禽摄食方式的不同,应用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预防集约化饲养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研究热点逐渐由人的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向家畜和家禽的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方向转移。文章就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优点、人口服的转基因植物疫苗、家畜饲用的转基因植物疫苗及禽用的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养禽业的集约化发展,免疫接种在疾病防控中的重要性越来越体现出来,而适合群体免疫接种且省力、省时、应激小的口服免疫途径越来越受到养户的青睐,其在实践应用中的作用效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口服免疫在养禽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从口服免疫的机制、影响因素和禽类口服免疫的研究现状及应用等方面综述禽类口服免疫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口服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饮水进行疫苗口服接种吸引着养猪业界的注意,而口服疫苗接种将成为业界抵抗猪回肠炎的首选方法。当你要开发一种能预防某种重要疾病的疫苗时,你不能仅仅考虑其应用的方便或实验室试验的复杂性。你应该了解其在实践中的效果究竟如何,疫苗应该适合于现代的集约化生产和有关动  相似文献   

5.
<正> 对青霉素这种药物,大部分人认为,不管是人还是兽用,都只能用作注射而不能口服。这是不准确的。青霉素不能口服,只是对人和单胃家畜而言。因为青霉素在口服后容易被胃酸破坏而失效人和单胃家畜(如:猪、马、驴、骡等)如果口服青霉素,药物可直接进入有胃酸的胃中而遭到破坏,所以不能口服青霉素。多胃家畜(如:牛、羊)只有第四胃  相似文献   

6.
动物口服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动物口服疫苗的意义,作用机理和研究现状,以及应用口服疫苗需注意的问题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口服补液盐(ORS)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几经研究于1967年制定的配方,并在人医上推广使用,可以补充钠、钾及体液,调节水及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治疗体内失水。《养猪》杂志1999年第四期刊发主编张永泰教授推荐口服补液盐的文章——《腹泻脱水:不妨试试口服补液》,首开先河,倡导将口服补液盐用于防治仔猪腹泻。推荐者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和肽类药物口服时易在胃肠道和肝脏内被降解,限制了其应用,随着材料科学及纳米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蛋白质和肽类药和折口服吸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这类药物的口服吸收部位,机制、存在的障碍及促进该类药物口服吸收的常用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口服补液盐(ORS)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几经研究于1967年制定的配方,并在人医上推广使用,可以补充钠、钾及体液,调节水及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治疗体内失水。《养猪》杂志1999年第四期刊发主编张永泰教授推荐口服补液盐的文章——《腹泻脱水:不妨试试口服补液》,首开先河,倡导将口服补液盐用于防治仔猪腹泻。推荐者  相似文献   

10.
口服补液盐(简称ORS)是通过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溶液来补充营养,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治疗方法。畜禽的许多疾病如严重损伤、大出血、高热、消化道疾病等,都可引起水、电解质丢失和酸碱平衡紊乱,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循环  相似文献   

11.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内科学在实验教学中设置了动物给药方法这一章节,而且安排在最前面授课并进行实验操作,这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说一个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到生产一线工作,连针都不会打、口服给药也不能顺利完成,要想受到欢迎是很难的。因此,笔者觉得有必要在这方面给予重视。本文重点介绍了笔者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的一套小动物口服给药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对于临床兽医学特别是临床诊断与治疗以及动物医学专业教学与实验教学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1常用动物给药方法动物给药方法最常用的有4种:口服给药、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和皮肤外用。口服给药中的片剂口服给药多数是畜主根据动物医师的医嘱自行投给,这就给畜主出了难题。因为这种古老的给药方法从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速康解毒口服溶液整体稳定性进行评价以及计算速康解毒口服溶液贮存的有效期,试验采用温度湿度加速试验、光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对3批中试生产的速康解毒口服溶液中的4种药物成分硫酸镁、正磷酸钠、酵母甘露聚糖、L-鼠李糖的含量变化进行测定,并考察了速康解毒口服溶液形状、色泽、pH值、澄清度和各组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批供试品性状、微生物限度、相对密度、pH值和4种药物成分含量均未见明显变化,并最终根据鼠李糖的稳定性数据确定速康解毒口服溶液贮存有效期为15.67个月。说明速康解毒口服溶液在避光、密封、阴凉的环境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1961年10月某公社联盟生产队,有一头牛拉稀,由附近门诊部的兽医师进行治疗。该门诊部有一批快要失效的土霉素,给拉稀的牛口服了这种土霉素,同时给健康的八头骡、九头牛和二头驴也同时口服了这种土霉素。土霉素为华北制药厂出品,黄色,结晶性粉末,沒有用法说明。兽医师给骡和牛的一次口服量为12克,驴为9克,约加150毫升的常水灌服。用药后发生了中毒与死亡,现将中毒  相似文献   

14.
寄生虫病严重影响全球人类、动物的健康安全,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因此,有必要研制针对寄生虫病的疫苗,以阻断寄生虫病在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类之间的传播。寄生虫存在多种免疫逃避机制,已开发的亚单位疫苗、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均未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且商品化疫苗多为针剂疫苗,普通针剂疫苗操作繁琐、运输储藏要求高且易使动物发生应激,直接影响经济成本,因此在实际生产当中需更多操作简单、便于储存、免疫成本更低的新型疫苗,以有效防控寄生虫病。诸多研究表明口服疫苗操作方便,只需通过口服方式投喂且宿主获得的抗体效价水平较高,有望成为预防寄生虫病的有效手段。口服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依靠宿主的黏膜免疫系统来产生作用,即通过机体黏膜表面接种便可同时诱导机体产生持久的黏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为宿主提供高效的免疫保护。与传统疫苗相比,口服疫苗最显著的优点就是便于接种且应激小,还能形成强大的黏膜免疫屏障。但胃肠道的环境及易形成免疫耐受等因素也为口服疫苗的开发带来很大的挑战。笔者就黏膜免疫系统与口服疫苗作用机理、近几年寄生虫口服疫苗的研究进展及优点与挑战进行综述,以期为寄生虫口服疫苗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1.口服免疫适用于大型鸡群,此法省时省力,简单方便,反应也最小.   2.口服疫苗必须是活苗,灭活疫苗免疫力差,不适于口服.   ……  相似文献   

16.
病猫呕吐、腹泻、发热,拒食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由此引起的脱水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治脱水是提高猫病治愈率的关键.作者用口服补液盐纠正病猫脱水.通过临床129例的观察,有效率为89.3%.口服补液盐(ORS)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广的口服补液方,目前用于人、某些家畜和家禽脱水症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在1987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狂犬病病毒CAV2-ΔE3-CGS口服疫苗在流浪犬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探索抗体产生规律,选取上海市收容的12只流浪犬开展口服疫苗免疫试验,按照免疫程序采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狂犬病病毒免疫抗体.结果显示:CAV2-ΔE3-CGS口服疫苗一免和二免后平均抗体水平分别达到0.23和0.81 IU/mL;口服疫苗平均...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的基因序列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并就其主要抗原位点与国内外现用狂犬病疫苗生产毒株进行比较,明确其作为口服疫苗株的分子基础,本试验通过RT-PCR方法对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的N、P、M、G、L基因分别进行克隆,并分别连接于pMD19-T载体,经酶切、测序鉴定后,用DNAStar软件对全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与11株目前生产用狂犬病疫苗株进行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和主要抗原位点的比较.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N、P、M、G、L基因序列与其他毒株的序列同源性为81.8%~100.0%,由全基因组进化树可知,SRV9毒株与所有疫苗株在同一个大的分支内,均属于基因Ⅰ型,其中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与ERA、SAD B19、SAG-2等口服疫苗株的进化距离最近,而与疫苗生产毒株aG、RC-HL 之间的进化距离则较远.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与各疫苗株的糖蛋白不同结构区的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与SAD B19、SAG-2、ERA口服疫苗株的膜外区、跨膜区和膜内区的同源性最高.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的基因组结构和抗原基因位点特征均与目前生产用口服疫苗株相似,这为今后狂犬病口服疫苗的研制和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基因重组弱毒疫苗株的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补液疗法在抢救重危患畜,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有静脉补液、腹腔补液、灌肠补液及皮下注射补液,而口服补液很少有人报道。我们于1982年将口服补液应用于兽医临床,并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的基因序列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并就其主要抗原位点与国内外现用狂犬病疫苗生产毒株进行比较,明确其作为口服疫苗株的分子基础,本试验通过RT-PCR方法对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的N、P、M、G、L基因分别进行克隆,并分别连接于pMD19-T载体,经酶切、测序鉴定后,用DNAStar软件对全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与11株目前生产用狂犬病疫苗株进行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和主要抗原位点的比较。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N、P、M、G、L基因序列与其他毒株的序列同源性为81.8%~100.0%,由全基因组进化树可知,SRV9毒株与所有疫苗株在同一个大的分支内,均属于基因Ⅰ型,其中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与ERA、SAD B19、SAG-2等口服疫苗株的进化距离最近,而与疫苗生产毒株aG、RC-HL之间的进化距离则较远。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与各疫苗株的糖蛋白不同结构区的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与SAD B19、SAG-2、ERA口服疫苗株的膜外区、跨膜区和膜内区的同源性最高。狂犬病口服疫苗SRV9毒株的基因组结构和抗原基因位点特征均与目前生产用口服疫苗株相似,这为今后狂犬病口服疫苗的研制和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基因重组弱毒疫苗株的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