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利用ZigBee和无线传感技术完成农田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节点软、硬件设计和数据无线传输。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选用CC2430为节点主控和无线收发模块,通过SPI总线进行数据通信和命令发送;利用Z-Stack协议栈实现程序的设计,整个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组网迅速等特点,在无线传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周光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173-13175
分析目前常见的监控系统的缺点,通过引入GSM模块,设计基于GSM的温室监控系统,实现了温室监控系统的无线传输,优化监控系统的运行流程,设计整个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最后通过系统的运行与多次测试,验证了系统架构的合理性、可靠性及实时性。  相似文献   

3.
设施农业中温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温室大棚温湿度采集和实时信息查询,开发完成了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设施农业环境监测系统。本系统集成GSM/GPRS模块、无线传感器节点、嵌入式控制器和web服务器等模块;采用Zig Bee的无线传送数据方案,避免了传感器布设的受限问题;嵌入式控制器通过GPRS模块接入Internet网,实现数据上传至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提供实时数据在线查询、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等,并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快速获取参数的实时信息。  相似文献   

4.
游洪  严文强  李雪冬  黄桂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901-4903,4906
为实现对鸡舍环境中温湿度、二氧化碳和氨气浓度的实时监测,设计了基于UTC4432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模块。该模块是以无线透传模块UTC4432为收发模块,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信息传送给主控芯片STM32进行处理,再经无线模块发送给主节点,实现数据的监测和发送。该节点模块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实时性强等特点,同时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近年来频发的汽车被盗现象,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的GSM汽车防盗系统,并给出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方法研究以STC89C51单片机和GSM移动网络技术为核心,结合Keil、Altium Designer等软件,设计汽车安全防盗系统。该系统主要由STC89C51单片机、GSM模块、振动传感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和液晶数据显示模块组成。结果通过振动传感器检测车辆异常信号,实现汽车的声光报警,同时利用GSM模块通过通信网络将报警信息发送给指定用户,实现汽车的远程报警。设计通过软件程序和硬件电路相结合,具有系统误报率低、安装和配置容易、使用方便、模块成本低、功耗低等优点。结论该设计克服了传统的报警系统报警范围小的缺点,车主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及时获得报警信息,在汽车防盗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当前农业物联网中IPv6和单一无线传感网络智能网关的不足,提出1种基于IPv6和异构型无线网络农业物联网智能网关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结合3种无线传感网络对智能网关进行整体设计,接着利用TUN服务实现了智能网关的无线模块设计,并且实现异构无线网络通信设计,接着定义感知层通信协议,并实现感知层的采集类节点和控制类节点设计,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经该智能网关设计的物联网系统能有效监测农业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农业环境信息,并进行相应设备的自动控制;验证了IPv6异构型智能网关在农业物联网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构建农业物联网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架构和GIS的森林火灾监测模式,利用无线传感网芯片CC2430和GPRS模块MC35i完成了传感器节点、协调节点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并对无线传感网和地理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做了初步研究。实现森林火险信息的自动采集、无线传输、实时监测、定位、网络发布和远程参数设置等功能,为火灾监测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气象信息系统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等多系统的整合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潘  丁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5,(20):356-358
针对当前大型果园智能无线传感设计中人为设定无线网中终端节点和路由节点的功能在节点数量多的网络中使用和维护很不方便这一技术问题,设计、研究1款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节点.该方案以TI公司的CC2538为主控芯片来分别设计网络节点的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测试结果表明,该节点能自动检测并设定节点功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通信效率,可以满足果园农业信息传输和组网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ZigBee和GSM的农产品物流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产品运输环节实时监测的需要,提出了基于ZigBee和GSM的农产品物流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利用ARM11处理器控制ZigBee无线传输模块和GPS模块接收数据,将采集的数据通过GSM网络传输到数据管理中心。结果表明,基于ZigBee和GSM的农产品物流信息采集系统具有高效、稳定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实现了嵌入式车载信息的有效采集。  相似文献   

10.
针对林区局地环境监测实时性差、长期监测困难等不足,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林区局地环境监测系统。系统运用无线网络协议ZigBee搭建无线传感器网络,结合GPRS通讯技术将获取的数据发送至监控中心,实现数据的实时显示、存储、分析与可视化。系统主要由传感节点、路由器、网关与监控中心组成,结构简单实用,节点放置位置灵活,不受地理环境限制,能够较好的监测空气中温湿度、大气压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含水率等林区关键环境因子。通过太阳能供电系统,采用CC2530和CC2591无线通信模块,并将多传感器集成到传感节点,较好解决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林区应用过程中的节点能量不足、通信距离短以及监测参数不全等问题,实现了对林区局地环境的实时监测。试验表明,节点在空旷地方有效通信距离最大可达510.6 m,在树林中有效通信距离最大可达177.5 m;在太阳能与锂电池共同供电下,节点能量能够自给自足;在组网测试中,整个网络收包率为96.7%,能够满足林区环境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年来蔬菜大棚因为降雪而出现的大面积减产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和LabVIEW的蔬菜大棚积雪量检测系统。系统的传感器节点、路由节点、协调器节点都以CC2530为核心,分别分布在不同位置的终端节点,采集积雪厚度后,通过路由节点将数据传送到协调器节点;协调器通过以太网网关将数据发送到上位机检测;上位机界面采用LabVIEW开发,可实现实时检测、历史数据查询及报警等功能。实地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数据采集准确、低功耗、安装简便、可扩展性强和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芝麻纵向不同部位的开花结蒴规律和蒴果发育特性,以郑芝98N09为研究对象,于芝麻盛花期将其植株纵向划分为下部节位(8节位以下)、中部节位(9~20节位)和上部节位(20节位以上),调查了各部位的开花结蒴特性和蒴果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节位的增加,郑芝98N09开花和结蒴数目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在第15节位开花数目达最大值,为9.3朵/节;在第12节位结蒴数目达最大值,为4.2个/节位。不同部位结蒴能力比较,中部节位结蒴能力最高,开花结蒴率为45.1%;上部节位次之,为30.1%;下部节位仅为25.0%。中部蒴果的长度、宽度、鲜质量和籽粒的鲜质量、干质量以及果皮干质量均高于下部蒴果和上部蒴果;下、中、上部蒴果平均灌浆速率分别为0.003 5、0.004 4、0.003 0g/(蒴.d),表明在蒴果发育过程中光合物质优先供应中部蒴果。  相似文献   

13.
田立国  李猛  刘玥  胡山  李韶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74-17576
农田水势软测量网络由多个农作物生长微环境信息测量节点组成。针对农田信息采集对低功耗及成本的要求,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以低功耗单片机Atmega8L和无线射频芯片CC2530为核心,选用红外测温传感器,设计一种用于采集农作物冠层温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够对环境因子冠层温度进行实时、准确检测。结果证明,该节点工作状况良好,能够有效进行数据采集和无线传输,从而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型粮库粮食存储环境监测点分散的现状,设计一种树状拓扑结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央监测系统。该系统以ZigBee无线传输技术为核心,结合温湿度传感器模块,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检测子节点。系统能够对现场环境实时检测,同时通过路由节点将检测到的数据上传给上位机,其中路由节点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与终端节点进行通讯,使得现场检测到的数据能够实时传送给中央监控计算机,最终实现粮库内部的多点检测及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跳无线网络中机会路由的副本传输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机会路由协议。提出的策略不再简单采用单跳广播的方式转发数据,而是通过节点间的距离确定转发开销,再让数据包携带下一跳候选节点信息并根据候选节点的ACK选择下一跳节点,从而保证了每个数据包只有一个候选节点进行转发。仿真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案能减少不必要的传输行为,有效改善了网络吞吐率。  相似文献   

16.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 find wide applications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AC protocols play a vital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a WSN. It tells the network when and how to access the medium.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es (TDMAs) are well suited for these real time applications. Because it prevents radio interference, and reduces energy consumptions. In this paper a TDMA based MAC protocol was used to collect environmental data such as soil moisture and temperature of an irrigation system. The base station was collecting the data in a particular area using the sensor nodes. All nodes in the network were homogenous and energy constrained. TDMA scheduler assigned the time slots for each node and those sensor nodes turn ON/OFF their radio according to the schedule to save energy. If the collected data was less than the threshold value, the base station would inform the controller by setting the corresponding bit to perform a motor control action. In this paper two methods based on TDMA scheduling were used. The first one was a direct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which each node transmitted the data directly to the sink. The second method used data fusion (aggregation) method in which nodes were grouped into clusters to save energ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ggregation method was providing a 10% increase in the residual energy and 13% increase in the throughput.  相似文献   

17.
节点自定位技术是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较高的覆盖概率能够提高节点自定位的精度。节点定位精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采用感知概率模型模拟传感节点测量概率分布模型,再对覆盖概率较高的传感器节点进行定位误差迭代,最后采用遗传算法对定位误差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覆盖概率受感知半径和迭代次数影响,定位误差受信标节点密度影响,采用遗传算法的优化能够实现水下传感器节点的自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8.
中晚熟大豆品种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早中熟和中晚熟大豆品种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等,结果表明: 中晚熟品种(王中王、吉育35等7个)中后期叶面积指数比早中熟品种(黑农41、吉育67)大,峰值高,持续时间较长,群体光合势大,净同化率较高,总干物质积累量大;与早中熟品种相比,中晚熟品种主茎总节数增加2~5节,中部节间长,株高过高,并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导致籽粒产量不高.中晚熟品种具有结荚节数多(增加2~3节),生长期延长10 d左右,植株较粗壮、高大,总干物质积累量大的增产优势.发挥其增产潜力需要合理密植,控制株高,防止倒伏.  相似文献   

19.
选用南京蛇形丝瓜为试验材料主蔓 2 1~ 30节、 31~ 40节、 41~ 49节留种 ,以主蔓 2 0节以下留种作对照 ,比较不同节位段种子的千粒重、单瓜种子数、单瓜种子重量、发芽率、发芽势、酶活性及种子种植后第一雌花节位。试验结果显示 :随着主蔓留种节位段的升高 ,种子千粒重呈下降趋势 ,而单瓜种子数 ,则呈上升趋势 ,单瓜种子重量以 41~ 49节最高 ,其它节位段则无明显差异。田间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对照最高 ,其次是 31~ 40节 ,不同节位段种子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苯丙氨酸转氨酶 (PAL)活性差异性不一致 ;不同节位段种子种植后第一雌花节位无显著差异 ,在生产上可留 2 0节以内的种瓜作原种 ,留 30节以内的种瓜作生产用种。  相似文献   

20.
为实时监测热带花卉环境参数,本文设计了一种热带花卉环境参数无线监测系统。系统各节点以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网络,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以多跳方式发送给汇聚节点,由汇聚节点传送至监测中心。节点以MSP430F149单片机为核心,选用AM2306温湿度传感器、NHZD10AI光照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nRF905射频芯片实现无线传输。节点软件以IAR Embedded Workbench为开发环境,采用单片机C语言开发,实现节点数据采集与处理、无线传输和串口通信等功能。监测中心软件采用VB6.0开发,为用户提供形象直观的实时数据监测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