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以没食子酰基为功能性基团、纤维素为分子骨架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将没食子酸先用醋酐进行乙酰化保护酚羟基,后与酰氯化剂SOCl2或PCl5反应,制得三乙酰基没食子酰氯,得率分别为80%和90%;再以吡啶为催化剂与纤维素进行酯化反应制得三乙酰基没食子酰纤维素;然后脱去乙酰基制得功能高分子化合物没食子酰纤维素,酯化率为43.6%。功能特性试验表明,该产物具有吸附结合明胶和络合Fe3+能力,在稀酸、醇和热水中稳定并可再生。1g干产物可结合明胶65.5mg,解吸率约98%;可络合Fe3+76.5mg,解吸率约98%。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可用于酿造过程的能结合蛋白质和络合金属离子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没食子酰基为功能基团,以改性纤维素为骨架合成功能高分子材料没食子酰化改性纤维素(没食子酰基-1,6-己二亚胺基-羟丙基-纤维素,CG):先将纤维素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然后依次接上己二胺桥链和三乙酰基没食子酰基,最后将没食子酰基脱去乙酰基得到目标产物。功能试验表明,1g产物能结合明胶49.5mg,并可再生使用。1g产物络合金属离子的能力:Fe3 53.4mg,Cu2 38.7mg,Hg2 46.5mg,Mn2 6.8mg,Zn2 27.9mg,Pb2 57.2mg。产物在稀酸、稀碱、稀醇和热水中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聚乙烯亚胺-纤维素的合成及对胆红素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烯亚胺(PEI)为功能基团、微晶纤维素(MCC)为载体通过环氧氯丙烷将PEI接枝到MCC上,制得功能高分子吸附材料PEI-MCC,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对PEI-MCC进行结构表征;测定其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EI-MCC的合成条件为:在N2保护下,环氧化纤维素(EC)与PEI的质量比为1∶6,反应介质为pH值1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40 m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2 h;过滤产物,水洗至中性,40℃真空干燥24 h,得微黄色固体粉末PEI-MCC,此时结晶度为78.36%,含氮量5.27%。静态吸附测得PEI-MCC对胆红素吸附容量为9.23 mg/g,吸附达平衡的时间为4 h。  相似文献   

4.
秦特夫  阎昊鹏 《木材工业》2000,14(4):13-15,18
本文对“三北”一号杨和杉木中分离出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综纤维一纱、木质素在酯化过程中酯化能力的差异和木材抽出物对木材酯化增重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的酯化增重率较低,杉木和“三北”一号杨的纤维素酯化增生率在反应2.5h后仅为1.9%和3.2%;在乙酰化过程中半纤维素会大量水解;综纤维素的酯化增重率主要是由于半纤维系酯化的结果;木质素的酯化反应在1h内就基本完成。且杉木木质素的酯化能力比  相似文献   

5.
在离子液体中,以木质纤维素为基质,分别采用过硫酸铵和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与丙烯酸及丙烯酸丁酯反应,利用接枝聚合合成技术制备了纤维素改性吸附剂。用石蜡为分散相,经反相悬浮技术将接枝物球化。对产物进行了热重分析,并通过接枝率、接枝效率及金属离子吸附量对各个产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氧化———还原引发下制得的共聚物吸附效果最佳,且对铜离子吸收最为敏感,最大吸附量可达218.3mg/g。  相似文献   

6.
羟基保护法合成松香酰二乙醇胺及其表面活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用二氢吡喃保护二乙醇胺的羟基,与松香酸甲酯(RAME)反应制得松香酰二乙醇胺二(四氢吡喃醚)后,再经羟基解保护后制备松香酰二乙醇胺(RDEA)。二次回归正交试验优化的合成条件为:松香酸甲酯与二乙醇胺二(四氢吡喃醚)摩尔比1:1.6,反应温度93℃,反应时间4.4h,催化剂乙醇钠用量为二乙醇胺二(四氢吡喃醚)的2.5%,松香酰二乙醇胺得率为93.87%。性能测定表明,松香酰二乙醇胺的发泡能力及泡沫稳定性、乳化能力与十二烷基硫酸钠(K12)相当,临界胶束浓度较K12略大。松香甲酯化制备松香酸甲酯的最佳制备条件:松香与甲醇摩尔比1:3、反应时间1h、反应温度70℃、催化剂氢氧化钾用量为松香的2%,酯化率为95.50%。  相似文献   

7.
巯基纤维素处理重金属废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纤维素与硫代乙醇酸在乙酸酐和乙酸介质中发生酯化反应,合成巯基纤维素(SC)。含重金属的废水中加入碱调节废水pH值至9~10,静置、过滤。滤液用酸调pH值至5~7后流经SC管,去除废水中镉、铅、铜、汞等重金属。SC用稀盐酸淋洗再生。对使用和再生条件及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SC中巯基含量大于2%时,每公斤SC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大于0.2mol;处理水中镉、铅、铜、汞浓度低于0.05mg/L;SC再生后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8.
毛杨梅树皮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为局部梧酰化的聚原翠雀定,具有比原花青定抗氧化活性更强的化学结构特征。本研究以水为提取剂,通过强化提取、絮凝沉降、溶剂萃取、吸附分离等手段从树皮中提取分离得到产物,并经花色素反应定性和IR谱图鉴别。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和蒸汽渗透压法(VPO)测定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及其分布,产物中95%以上组分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为1705(相当于聚合度4-5),其余组分的Mn为798。用化学法测定目标产物分子中C-3的掊酰化度为38%。生物活性功能测定结果表明,目标产物能明显抑制油脂过氧化;络合Fe^2+金属离子能力为181mg/g;1mg目标产物对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速率为0.23mg/min,清除率为92%(试验浓度:产物与DPPH质量比为1:1.8),强于马尾松树皮原花色素试样。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毛杨梅树皮提取物可望进一步开发成为新型天然抗氧化及自由基清除荆。  相似文献   

9.
松香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松香(酸值170.54mgKOH/g)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中间产物3-松香酰氧基-2-羟丙基氯,再与四甲基乙二胺反应,制备了松香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GSRP);用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鉴定,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产物3-松香酰氧基-2-羟丙基氯的酯化率为99.18%;GSRP的合成反应条件为:摩尔比2.2:1(n中间产物:n-四甲基乙二胺),温度85℃,时间20h,产物得率为76.70%,纯度为96.10%;GSRP的分水时间为16min;临界胶束浓度为1.42×10^-4mol/L,表面张力为36.69mN/m:发泡力为200mm。泡沫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和木聚糖复合诱导合成木聚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里氏木霉(Rrichoderma reesei)为产酶菌,分别对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聚糖诱导产酶的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纤维素具有诱导木聚糖酶合成的功能;纤维素和木聚糖混合对木聚糖酶合成具有促进作用,可大幅度提高木聚酶活力。与纯木聚糖(5g/L)产酶相比,纯木聚糖(4g/L)和纸浆(1g/L)混合产酶木聚糖酶活可以提高45%。研究成果为采用富含木聚糖的植物纤维料作碳源制备木聚糖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莰烯在硫酸催化下与1,4-丁炔二醇,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反应,分别制得4-冰片氧基-2-丁炔-1-醇,2-冰片氧基乙醇,1-冰片氧基-2-丙醇,3-冰片氧基-1-丙醇,产率分别为52.7%,59.7%,42.6%和42.0%。上述产物用乙酸酐酯化后得到相应的乙酸酯,其产率分别为81.3%,78.9%,74.8%和73.6%。所制备的化合物均进行了MS、IR、^1H NMR分析和评  相似文献   

12.
松香酰谷氨酸的合成及表面活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松香酸与三氯化磷反应制得松香酰氯,收率85%以上。松香酰氯与谷氨酸钠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松香酰谷氨酸,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合成条件为:松香酰氯与谷氨酸摩经为1:0.8,反应温度25-30℃,PH7-8,反应时间2.5h,以丙酮与水体积比1:1为混合溶剂,收率84%,并对松香酰谷氨酸双钠的表面活性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3.
漆酚硅锡聚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采用漆酚与四氯化锡和四氯化硅制备漆酚硅锡聚合物的方法及其产物特性。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漆酚邻酚基上存在Si-O键和Sn-O键;质谱测定结果它存在质荷比为461的离子峰,与分子片段C21H30O2SiSn的式量相同;扫描电镜观测到含有亚微米业子和少量纳米粒子;热谱和动态机械热分析表明,它经生漆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在失量50%时相应温度为556.2℃,在20-380℃范围,模量E′均在98.6MPa以上;它还具有优良的耐化学介质腐蚀性能。产物可以通过热压成型或涂膜,制成耐热和耐腐蚀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14.
以Fe^2 /H2O2作为引发剂,将丙烯腈和木粉进行接枝共聚,得到丙烯腈/木粉接枝共聚物(PANW),再经适度水解的方法合成阳离子交换树脂-羧基木粉。研究影响接枝共聚反应的各中因素和水解条件,并讨论羧基木粉对重金属和阳离子型染料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1)在适量引发剂(FeSO4.7H2O-1g)和适当温度(60℃)作用下,可得到较高接枝增量和接枝率的PANW;(2)在PANW的水解反应中,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可得到羧基含量高的产物,但收率较低;而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则得到羧基含量低的产物。但收率较高;(3)羧基木粉对阳离子型染料-碱性桃红的吸附容量与起始浓度有关,本实验中,羟基木粉对碱性桃红的吸附容量最高可达500mg/g,对Cu^2 的吸附容量最高可达39mg/g;(4)经0.3mol/L HCl再生4次后,羧基木粉对碱性桃红的吸附因子容量保持在440mg/g以上,在含有多种金属主子的溶液中,羧基木粉优先吸附Fe^3 等硬酸型离子。  相似文献   

15.
以马尾松针叶软膏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对其中的植醇进行浓缩,然后与2,3,5三甲基氢醌经催化缩合,得到α生育酚浓缩物;再经甲醇提取、酯化及真空蒸馏制得维生素E浓缩物。主要讨论了合成α生育酚浓缩物的影响因素如原料配比、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条件等。分析表明,最终产物中的维生素E含量高于50%。  相似文献   

16.
马占相思与厚荚相思树皮抽提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马占相思树皮和厚荚相思树皮单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模拟栲胶生产小试并对制取的栲胶进行质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树皮所含单宁均属缩合类单宁;绝干马占相思树皮含单宁高达36.75%,纯度为85.9%.单宁与非单宁之比为6.10,约2.34t气干树皮可生产1t栲胶,制得的栲胶不仅单宁含量高,颜色浅.而且鞣革渗透速度快,富有弹性.皮质好.证明马占相思树皮是一种优良的栲胶原料;绝干厚荚相思树皮含单宁仅9.56%.生产1t栲胶约需气干树皮4.96t,制得的栲胶含单宁53.32%.含非单宁46.47%.测得栲胶中多酚含量接近70%,可代替部分酚类物质用于制取高分子材料,可见大量的厚荚相思树皮也有生产栲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植物酮生产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合欢基丙酮为原材料,进行选择性加氢催化反应制备植物酮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88℃,氢气压力3.3~3.8MPa,反应时间10h;生产过程简单,易于控制,仅用一步反应即可制得香料级植物酮产品,产品含量高达98.5%。  相似文献   

18.
粒状活性炭表面涂层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彪  卓方银 《林业科学》1997,33(6):563-577
对表面涂层活性炭的制造工艺及配方和产品性能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较佳配方:表面涂层剂19份,水70份,稳定剂7份,粘结剂12份。由较佳配方所研制的表面涂层炭若原料炭的碘值为680.6mg/g,吸苯率为17.7%,则制得的表面涂层炭性能为:碘值652.3mg/g,吸苯率17.9%,炭粉减少率98.8%;若原料炭的碘值为1020.3mg/g,吸苯率为32.2%,则制得的涂层炭性能为碘值981.lmg/g,吸苯率30.8%,炭粉减少率98.56%。本表面涂层技术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不影响炭的吸附性能,且成品炭表面光滑,触手后不变黑,不易磨损,性能稳定,因此扩大了活性炭使用性能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柳叶蜡梅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方式处理柳叶蜡梅种子,观察其在MS培养基上萌发和生长的状况。结果显示:98%浓硫酸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达32%,其它处理萌发率低。以种子无菌苗叶为外植体,接种于2,4-D、NAA、6-BA组合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的MS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实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NAA0.3mg·L^-1+6-BA1.0mg·L^-1的诱导率为80%,生长稳定可分化出苗。  相似文献   

20.
北京九龙要地对降雨的调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北京九龙山油松林、侧柏林、阴坡灌木林、阳坡灌木林的林冠层、枯落物层及土壤层对降雨的调蓄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种不同林地的林冠截持率为22%-32%,大暴雨下的截持率为7%-10%;枯落物层有效调蓄为0.46-2.42mm;50cm土层的快速、慢速和变化调蓄量分别为35-48mm;54-48mm,28-52mm;四种林地调蓄功能的顺序从大到小为油松林、阴坡灌木林、阳坡灌木林、侧柏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