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药促孕液对小白鼠生殖器官发育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甲酸雌二醇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观察了中药促孕液对21日龄雌性小白鼠卵巢发育、对成年去卵巢小鼠子宫内膜和阴道上皮结构以及阴道上皮脱落细胞角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促孕液能显著促进幼鼠卵巢发育,使其提早出现性成熟后的形态学特征;也能促进去卵巢小鼠子宫内膜和阴道上皮增生、分泌,提高阴道上皮脱落细胞的角化率,但其作用强度明显弱于雌二醇,提示促孕液具有微弱的雌激素样作用.这种作用是促孕液治疗母畜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性不孕症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壮阳促孕散对雌性小鼠生殖机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药理学实验方法,探讨了中药壮阳促孕散对雌性小鼠子宫增重、卵巢结构和对去卵巢小鼠子宫内膜、阴道上皮结构以及阴道上皮脱落细胞角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壮阳促孕散能使幼年小鼠子宫显著增重,促进幼年小鼠卵巢发育,使其提早出现性成熟的形态特征;也能促进去卵巢小鼠子宫内膜和阴道上皮增生、分泌,提高阴道上皮脱落细胞角化率,从而证明中药壮阳促孕散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3.
奶牛"子宫消炎促孕灌注液"的临床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针对奶牛慢性子宫内膜炎并发卵巢机能减退的情况,笔者研制了一种具有子宫消炎及促进卵巢上卵泡发育双重作用的子宫局部用中药制剂——“子宫消炎促孕灌注液”,对奶牛慢性子宫内膜炎合并卵巢机能减退病例进行对比治疗试验,其疗效基本达到了市售同类产品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阴道涂片和组织切片的观察和显微测量定量分析,比较研究了中药促孕灌注液及其主要组分药红花、淫羊藿、益母草对成年去势小白鼠阴道上皮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药均能引起小白鼠阴道上皮增生、角化,提示它们均有微弱的雌激素样作用。各药的作用强度与它们对子宫内膜的作用强度相同:复方的作用明显强于单味药;三种单味药相比,淫羊藿作用稍强,红花和益母草的作用稍弱。  相似文献   

5.
“壮阳促孕散”对小鼠雌激素样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药理实验方法,探讨中药壮阳促孕散对雌性幼小鼠子宫增重及血清雌二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壮阳促孕散能使幼年小鼠子宫显著增重,血清雌二醇含量明显增高,从而证明中药壮阳促孕散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针对奶牛慢性子宫内膜炎并发卵巢机能减退的情况,笔者研制了一种具有子宫消炎及促进卵巢上卵泡发育双重作用的子宫局部用中药制剂——“子宫消炎促孕灌注液”,对奶牛慢性子宫内膜炎合并卵巢机能减退病例进行对比治疗试验,其疗效基本达到了市售同类产品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运用微循环研究技术和器官运动描记技术观察中药促孕液及其组分药红花、淫羊藿和益母草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和家兔子宫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促孕液能使大鼠肠系膜微动脉、微静脉扩张,毛细血管网交点数增加,具有显著的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其中红花和益母草起主要作用;促孕液也能缓和地促进子宫运动,其中红花起主要作用。这两种作用是促孕液治疗母畜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性不孕症的部分机理。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雌激素(E2)和孕激素(P4)水平对家兔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增殖和分化的影响。采用离心法获取家兔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基质细胞,设不同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组合添加于培养液,利用MTT法间接测定不同性腺激素水平对子宫上皮和基质细胞的体外增殖的影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传代细胞是否分化为其他类型细胞。结果表明利用离心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子宫内膜上皮和基质细胞;孕激素(100nmol/L)对基质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P〈0.05),雌激素(100nmol/L)和少量孕激素(10nmol/L)对上皮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经性腺激素刺激的子宫内膜上皮和基质细胞分别对上皮角蛋白抗体和波形蛋白抗体呈阳性。研究证实适宜的性腺激素水平对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有促进增殖的作用,而且不会促使其分化为其他类型细胞。  相似文献   

9.
猪胚胎的附植是通过广泛的细胞运动和重塑发生。胚胎的成功附植主要取决于胚胎延伸和滋养外胚层与子宫内膜上皮紧密连接的成功,这种紧密连接保证了孕体摄取其存活所必需的子宫腺上皮分泌物质。这些过程需要子宫和胚胎来源的细胞因子完成子宫内膜和滋养外胚层之间的细胞重塑,营造胚胎附植时的促炎微环境,维持附植阶段免疫系统的平衡,协调子宫和胚胎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本文主要综述了猪胚胎附植时期,由子宫和胚胎来源的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IFN)、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发挥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以期为胚胎附植及发育调控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中药复方促孕灌注液的促孕效果,试验以21日龄雌性小白鼠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原促孕散组、灌注液组、雌二醇组、生理盐水组共4组,观察各组小白鼠子宫增重及卵泡生长的情况。结果表明:促孕灌注液对小白鼠子宫及卵巢的影响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原促孕散组。说明促孕灌注液具有良好的促孕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0.1、0.2、0.4 mL/d剂量的催情助孕液给21日龄小鼠灌服7d后,检测体质量、脏器指数、血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子宫组织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并与腹腔注射雌二醇4d的小鼠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雌二醇注射组比较,0.2 mL的催情助孕液能显著促进小鼠子宫发育,并增强雌激素水平及其受体基因表达,而对孕激素水平及其受体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催情助孕液对动物生殖发育与促进发情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促孕液及其加味方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新促孕液为基础方,分别添加清热、活血、补气中药组成3个加味方,通过子宫灌注治疗家兔实验性子宫内膜炎,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子宫形态、子宫内膜显微和超微结构等临床病理学变化,比较新促孕液及其3个加味方的疗效。结果表明:新促孕液的疗效显著,用药后患兔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子宫周长和子宫指数明显降低,子宫内膜的炎性变化明显消退、损伤恢复较快;方2也有较好的疗效,可以作为新促孕液的改进方。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中药复方制剂促孕散对肾虚不孕大鼠模型(ASR)的卵巢、子宫发育的影响,试验取9日龄雌性SD大鼠于颈背部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制备肾虚不孕大鼠模型,将其分为模型组、中药治疗组、正常组,从第80日龄用药,28 d后断头处死,剖腹取出双侧卵巢、子宫,将卵巢、子宫剥离干净后,称重、记录,制作石蜡切片,观察其形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模型组卵巢重(0.057±0.009)g,子宫重(0.363±0.023)g,卵泡数(6.20±0.63)个,子宫内膜面积(2.71±0.27)mm2,明显小于正常组[卵巢重(0.129±0.019)g、子宫重(0.572±0.023)g、卵泡数(23.00±1.63)个、子宫内膜面积(20.74±2.21)mm2]和中药治疗组卵巢重[(0.115±0.035)g、子宫重(0.532±0.095)g、卵泡数(20.30±2.58)个、子宫内膜面积(10.03±0.95)mm2]。说明中药复方制剂促孕散能够有效治疗肾虚不孕大鼠,增加不孕大鼠卵巢、子宫重,促进其卵泡发育及成熟。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对存在于广东云浮市境内的棕果蝠雌性生殖器官进行了大体及组织学观察。棕果蝠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阴道前庭和阴门组成。卵巢一对,位于两侧肾的后方,包于输卵管系膜内,肉眼不易区分。输卵管很短,分为漏斗部、壶腹部和峡部,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黏膜形成纵向黏膜褶,并具有宽阔的输卵管腺。子宫为双子宫类型,根据子宫内膜上皮类型,每侧子宫分为子宫角和子宫颈,子宫角内膜具有高柱状上皮,并形成类似于输卵管腺的子宫腺。子宫角较粗,外径在1 000μm以上,比输卵管外径大1倍。子宫颈内膜上皮为单层高柱状分泌型细胞。子宫颈内膜形成发达的纵行黏膜皱褶,但不形成宫颈腺或腺样隐窝;两个子宫颈后半部共同形成一个圆锥状子宫颈阴道部,相当发达,顶端向后,其外表面也具有一层高柱状分泌型上皮细胞。两个子宫颈管未能抵达子宫颈后端,而是分别开口于子宫颈阴道部中间段(前后向上)的腹侧面上,分别开口于阴道。阴道穹窿长而深,其最前部形成一对盲管,分别位于左右两宫颈管的外侧。阴道长而宽阔。其前端形成阴道穹窿。阴道黏膜为厚而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阴道后腹侧有雌性尿道的开口。阴门呈椭圆孔状,未形成左右两个阴唇。  相似文献   

15.
新型中药促孕灌注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及促孕效果验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以原中药促孕灌注液为基本方,研制新型中药促孕灌注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并验证其对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性不孕症的疗效。结果表明,新促孕液对子宫内膜炎有较好的疗效,与抗生素和氯前列烯醇的效果接近;对卵巢静止、持久黄体的疗效亦较确实。  相似文献   

16.
取25只处于乏情期的雌性银狐,随机分成5个实验组,每只肌注1000IU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然后分5个阶段观察卵巢和子宫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后,卵巢发育加快,卵泡迅速增大,子宫也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对兔雌性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 2 1只处于间情期的雌兔 ,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每只肌注 1 m L( 1 5μ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然后分 7个阶段取材观察卵巢和子宫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 ,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兔卵泡发育、成熟及排卵 ,加速黄体形成 ,促进子宫内膜增殖和内膜腺的发育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19,(12):2467-2471
旨在研究纯中药制剂"益母散"是否对小鼠子宫有直接作用并影响小鼠的发情和雌激素受体的表达。以性成熟雌性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手术去除小鼠卵巢,用"益母散"进行灌胃试验,试验期间每天进行阴道涂片,检测小鼠的发情情况,试验结束后取出子宫,测子宫质量,同时对子宫组织HE染色观察子宫的组织形态,通过PCR检测子宫雌激素受体表达,并测定发情期血清雌激素水平。结果表明,"益母散"可明显抑制去卵巢小鼠子宫的萎缩(P0.01),并能促进去卵巢小鼠子宫发育、维持子宫正常组织形态、促进雌激素受体ERαmRNA表达,使去卵巢小鼠出现发情表现。这表明"益母散"具有一定的类雌激素样作用,可通过上调雌激素受体表达,使去卵巢小鼠在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出现发情表现。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EF)、颗粒细胞及子宫内膜细胞共培养体系对小鼠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将小鼠体内受精2 -细胞与这些体细胞共培养的方法.结果表明,第3代MEF共培养组的桑囊胚发育率、囊胚孵化率及囊胚细胞数显著高于第1或第6代MEF共培养组(P<0.05);颗粒细胞、子宫内膜细胞或第3代MEF共培养组的过...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从毒性病理学角度探讨双酚A(BPA)暴露对青春期前雌性大鼠生殖器官发育的影响,为研究BPA雌激素样作用提供组织形态学依据。选用21日龄雌性大鼠,经不同浓度的BPA暴露后,检测大鼠脏器指数、血清雌二醇水平,观察子宫和卵巢形态结构。结果显示,BPA给予7 d后与对照组比较,BPA 180 mg/(kg·bw)组大鼠子宫和卵巢指数升高(P<0.05),血清雌二醇水平降低(P<0.05)。光镜观察发现,BPA试验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子宫内膜增厚、内膜细胞形态改变,卵巢初级和次级卵泡数量增多。病理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 BPA 180 mg/(kg·bw)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内腔面积及外腔直径、总卵泡数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BPA短期大剂量暴露可促进青春期前雌性大鼠子宫和卵巢发育,其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