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甘蓝型油菜下胚轴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为进一步通过基因转化获得预期优良性状的甘蓝型油菜提供借鉴。[方法]以甘蓝型油菜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苗龄、不同基因型、不同预培养条件以及各种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油菜外植体高频率再生的影响。[结果]试验中,7 d苗龄的甘蓝型油菜下胚轴再生频率可达35.83%;经3 d预培养处理的油菜下胚轴芽再生频率可提高至57.78%,油菜品种史力丰下胚轴的芽分化率较高,达35.00%,其次是N481-1,而N370-1的芽分化率最低;其最高分化率的激素组合为6-BA 3.0 mg/L+NAA 0.05 mg/L+TDZ 1.0 mg/L,达38.89%。史力丰品种6~8 d无菌种子实生苗的下胚轴在预培养基MS+2,4-D 1.0 mg/L+蔗糖30 g/L+琼脂4.5 g/L上预培养3 d,在最适分化培养基MS+6-BA 3.0 mg/L+NAA 0.05 mg/L+TDZ 1.0 mg/L+AgNO35.0 mg/L+蔗糖30 g/L+琼脂4.5 g/L中培养,再生频率最高。[结论]建立了甘蓝型油菜下胚轴离体培养高频率再生植株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甜瓜离体再生体系进行优化研究。[方法]以优良甜瓜品种南湘91023为试验材料,以其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在不同组织培养阶段添加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以筛选出简单有效的甜瓜再生培养基配方。[结果]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增殖以MS+1.5 mg/L 6-BA+0.2 mg/L IAA为最佳培养基;不定芽的诱导分化以MS+1.0 mg/L 6-BA+0.2 mg/L 2,4-D为最佳培养基;幼苗的诱导生根以MS+1.0 mg/L ZT+0.2 mg/L IAA为最佳培养基,在此培养基下培养,幼苗的生根率高且根粗壮。[结论]为进一步开展甜瓜的遗传转化改良品种研究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高金秋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2,(11):2269-2272,2354
[目的]研究罗布麻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为其产业化栽培提供种苗来源。[方法]通过处理罗布麻种子获得无菌苗,切取无菌苗子叶、胚轴和茎尖置于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比较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子叶和胚轴分化、茎尖快繁、再生芽快繁和快繁苗生根的影响。[结果]子叶和胚轴分化形成再生芽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2.0mg/LBA+0.03mg/LNAA和MS+0.07mg/LNAA;MS+2.0mg/LBA+0.02mg/LNAA为茎尖快繁的最佳培养基;MS+1.9mg/LBA+1.7mg/LNAA为再生芽快繁的最佳培养基;1/2MS+0.6mg/LNAA为快繁苗的最佳生根培养基。[结论]该研究筛选出了罗布麻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培养基激素配比,为罗布麻产业化栽培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高金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77-11580
[目的]研究罗布麻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为其产业化栽培提供种苗来源。[方法]通过处理罗布麻种子获得无菌苗,切取无菌苗子叶、胚轴和茎尖置于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比较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子叶和胚轴分化、茎尖快繁、再生芽快繁和快繁苗生根的影响。[结果]子叶和胚轴分化形成再生芽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2.0 mg/L BA+0.03 mg/L NAA和MS+0.07 mg/L NAA;MS+2.0 mg/LBA+0.02 mg/L NAA为茎尖快繁的最佳培养基;MS+1.9 mg/L BA+1.7 mg/L NAA为再生芽快繁的最佳培养基;1/2MS+0.6 mg/LNAA为快繁苗的最佳生根培养基。[结论]该研究筛选出了罗布麻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培养基激素配比,为罗布麻产业化栽培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影响山杏下胚轴再生的有关因素,首次获得了山杏下胚轴再生植株。结果表明,经15d的暗培养,山杏下胚轴切段在附加TDZ2mg/L+NAA0.5mg/L的改良MS培养基(1/2NH4NO3)上,愈伤组织诱导率(100%)和再生频率(37.5%)均最高,细胞分裂素用TDZ效果优于6-BA,再生获得的不定芽在改良MS+IBA0.2mg/L培养基上生根率为75.8%。  相似文献   

6.
基于BA/IAA的麻风树离体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麻风树无菌苗下胚轴、子叶和叶柄为外植体, 在含有不同浓度的BA 和 IAA MS培养基上进行麻风树再生芽的研究. 结果表明, 最佳外植体为下胚轴; 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BA+2.0 mg/L IAA, 不定芽诱导率达100%; 最佳不定根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IAA, 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7.
国槐植株再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秀云  张仙云  马杰  桑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18-11419
[目的]筛选国槐组织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建立国槐植株再生体系。[方法]将灭过菌的国槐种子分别接种到4种无菌苗诱导培养基上,待苗长出2~4片真叶时,将叶、下胚轴、子叶分别接种于4种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然后将子叶产生的愈伤组织分别接种在2种芽分化培养基中,再将继代培养获得的有效苗转入生根培养基,对国槐种子进行无菌苗萌发和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培养基的激素配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大;6-BA能促进愈伤组织的产生;最适宜的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为MS+2.0mg/L6-BA+0.2mg/LNAA+0.5mg/LKT;芽诱导培养基MS+6-1.0mg/LBA+0.1mg/LNAA;生根培养基为1/2MS+0.3mg/LNAA,活性炭不利于国槐的生根培养。[结论]种子的萌发率与国槐的种子质量有关,与培养基的种类关系不大。子叶最适合诱导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8.
以7个萝卜品种为试材,开展下胚轴离体培养研究,通过基因型筛选确定具有较高再生频率的萝卜品种进行后续试验,探讨AgNO3浓度、激素配比、琼脂浓度等因素对萝卜下胚轴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萝卜下胚轴再生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1.8 mg/L 6-BA+0.8 mg/L NAA+5 mg/L AgNO3+0.9%琼脂+30 g/L蔗糖,不定芽再生率高达78.3%,玻璃化率仅为2.8%。  相似文献   

9.
徐春波  王勇  赵海霞  米福贵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161-7163,7170
[目的]建立苜蓿植株再生体系和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方法]以"猎人河"苜蓿品种为受体材料,对影响苜蓿植株再生和遗传转化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为改良SH+4.0 mg/L 2,4-D+0.5 mg/L 6-BA,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O+0.5mg/L NAA+1.0 mg/L 6-BA+1.0 mg/L AgNO3,而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苜蓿植株再生的最佳外植体是下胚轴。苜蓿农杆菌遗传转化的选择压确定为60 mg/L卡那霉素(Kan),最适宜的抗菌素为350 mg/L羧苄青霉素(Carb),农杆菌菌液的最适OD600为0.6,最佳侵染时间为10 min。[结论]该研究为今后苜蓿的基因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孜然芹下胚轴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孜然芹下胚轴为外值体,研究了在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处理下产生愈伤组织,经继代增殖成胚性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得到了再生植株.结果表明:下胚轴在光照时间16 h/d,MS+2,4-D 0.5 mg/L的愈伤组织诱导启动培养基中,20 d愈伤诱导率达100;,继代培养基为MS+NAA 0.5 mg/L+6-BA 2 mg/L培养基中,增殖率达80;,在MS+6-BA 3.0 mg/L+NAA 0.5 mg/L培养基中光照16 h/d培养30 d,可见再生植株,再生率为18.75;.  相似文献   

11.
在以抗生素为筛选标记的基因转化中,确定适宜的筛选压力是提高基因转化率的前提。本研究以卡那霉素为筛选标记,在10、20、30、50和100mg/L的筛选压力下,根据金鱼草下胚轴外植体的生长表现、愈伤组织和芽的分化率确定适宜的筛选浓度。结果表明,适宜卡那霉素的筛选浓度为50mg/L。以此浓度为筛选压力进行遗传转化所获得的部分再生苗经Southernblot鉴定,均为转化株。  相似文献   

12.
杨洁  贾凯  闫会转  高杰 《新疆农业科学》2018,55(8):1516-1522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对芜菁再生不定芽,不定根的影响;并建立芜菁再生体系。【方法】设置2种浓度NAA激素0.1 mg/L,0.5 mg/L;和4种浓度6-BA激素0.25、0.5、0.75、1.0 mg/L处理2种新疆芜菁、1种温州盘菜的子叶、下胚轴。观察记录子叶、下胚轴的不定芽再生频率和再生根频率。【结果】三种芜菁下胚轴产生不定芽的频率为:柯坪芜菁(75.32%)>温州盘菜(73.73)%>喀什芜菁(72.55%)。NAA为0.5 mg/L时下胚轴的生根率要高于NAA为0.1 mg/L时的生根率。【结论】三种芜菁的下胚轴诱导不定芽的效果要优于子叶的诱导效果;柯坪芜菁与喀什芜菁不定芽诱导最适激素浓度为6-BA 0.75 mg/L、NAA 0.1 mg/L;温州盘菜最适激素浓度为6-BA 0.5 mg/L、NAA 0.1 mg/L。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甘蓝型黑籽油菜遗传转化中预培养环节进行优化。[方法]利用甘蓝型黑籽油菜下胚轴为外植体,对油菜下胚轴的预培养及其浸染后影响再生和分化情况进行研究,分别从苗龄、激素两方面讨论了下胚轴再生与分化频率的影响。[结果]苗龄、激素与遗传转化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农杆菌介导的油菜下胚轴预培养最佳体系是:4 d苗龄的外植体在农杆菌侵染前进行5 d预培养,预培养基是MS+2,4-D 1.0 mg/L+6-BA 4.0 mg/L。绿色抗性愈伤组织获得GUS瞬时表达,PCR鉴定再生植株为转基因植株。[结论]该研究获得了最佳的预培养条件,为建立一个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花椰菜下胚轴培养和高频率芽再生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春秋”花椰菜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影响下胚轴再生的若干因子。结果表明 ,6 d苗龄的下胚轴在附加 2~ 3m g/ L 6 - BA和 1.0 m g/ L NAA的 MS培养基上培养 ,芽分化率最高 ,达 93.33% ,平均每个外植体产芽5 .71个 ;Ag NO3对下胚轴的细胞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下胚轴的下端比上端产芽早 ,并且较易产生不定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建立新疆主栽的两个纤维亚麻品种(范妮和天鑫3号)高频率不定芽离体再生体系,为进一步筛选其体细胞耐盐突变体奠定基础。【方法】以不同消毒剂处理种子,以下胚轴段为外植体,运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诱导胚轴段再生不定芽。【结果】两种种子在10%的H_2O_2中处理10 min灭菌效果最好;范妮不定芽诱导最适宜培养基为:MS+BA 0.45 mg/L+IAA 0.3 mg~/L,不定芽诱导率达180%;天鑫3号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BA 0.6 mg/L+NAA 0.3 mg/L,不定芽的诱导率达到98%。【结论】不同的亚麻品种在下胚轴萌芽过程中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和浓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探明了范妮和天鑫3号高频不定芽发生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合和浓度。  相似文献   

16.
以扶芳藤无芽茎段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建立了稳定高效的不定芽再生体系。MS+6-BA 1.5 mg/L+IBA0.1 mg/L对诱导无芽茎段产生不定芽最为有利,再生率为82.6%。以下胚轴为外植体时,预培养50 d更有利于不定芽的诱导,中浓度的6-BA(1.3 mg/L和1.5 mg/L)对直接分化产生不定芽有利,培养基MS+6-BA1.5 mg/L+NAA0.1 mg/L上不定芽再生率最高,达到95.7%。以绵白糖和蔗糖为碳源均能达到较好的再生效果(80%以上),以葡萄糖为碳源时再生率虽然高达100%,但玻璃化严重。生根培养基以1/2 MS+IAA(0.7 mg/L)最好,生根率高达92.9%,经驯化后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以甘草下胚轴为外植体,对影响下胚轴离体再生不定芽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KT具有显著作用,与6-BAI、BA结合,可高效诱导下胚轴直接产生不定芽,优化的分化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 KT 0.5 mg/L IBA 0.5 mg/L,芽苗分化率平均为41.5%。同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基因型、预培养处理对甘草下胚轴再生的影响,结果发现:胀果甘草下胚轴离体再生频率最高,达44.7%;预培养4 d对甘草下胚轴再生不定芽具有促进作用。建立甘草下胚轴离体再生不定芽体系,为甘草基因工程品种改良及优良品种快速繁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克臣  冷超  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195-7199
[目的]对植物离体培养再生形态发生的两条途径进行研究,建立并优化亚麻离体再生体系。[方法]以10~15d不同基因型亚麻无菌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培养基对诱导影响。[结果]器官发生途径的初始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4mg/LIAA+2mg/LKT;诱导不定芽发生的最佳培养基为B5+2.5mg/LKT+1mg/LIAA;最佳生根诱导培养基为1/2B5+0.3mg/LIBA,生根率达90%。以体胚发生为目的的最佳初始诱导培养基为MS+2mg/L2,4-D+0.5mg/L6-BA;体细胞胚胎诱导培养基为MS+0.5mg/LNAA+0.5mg/L6-BA。[结论]激素在亚麻离体再生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亚麻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中,只在H14体胚诱导中得到了球形胚和心形胚,对于亚麻体胚再生途径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油菜遗传转化体系中卡那霉素浓度的筛选及抑菌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根癌农杆菌(Agri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的下胚轴转化方法,将一抗病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在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进行了卡那霉素(Km)浓度的筛选及抑菌剂的选择,以确定合适的选择压力及适宜的杀菌剂.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培养基中附加25 mg/L Km较适宜;抗性苗筛选过程中羧苄青霉素(Cb)对芽苗分化影响较小,且在500 mg/L时能够很好的抑制农杆菌的过度生长.生根培养基中添加头孢霉素(Cef)和Cb对根分化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曲静  杨金慧  王丕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852-8853
[目的]优化紫花苜蓿下胚轴的再生条件。[方法]选用不同的培养基和激素,对公农1号、公农2号、美国苜蓿王、草原1号4个苜蓿品种的下胚轴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结果]经筛选,获得了诱导愈伤组织的基本培养基为改良SH+MS有机+MS微量及铁盐+2,4-D2.0mg/L+KT0.05mg/L+蔗糖30g/L,诱导再生植株分化的培养基为MS+NAA1.0mg/L+KT0.1mg/L+水解酪蛋白25mg/L+蔗糖20g/L。[结论]得到公农1号、公农2号、草原1号3个易于诱导和分化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