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从江香猪、苏太猪不同杂交组合繁殖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从江香猪的繁殖性能,试验选择苏太猪对其进行正交和反交,比较不同杂交组合和纯繁组母猪的产仔及哺育成绩,探索不同杂交组合母猪的繁殖性能,包括母猪产仔数、仔猪初生窝重和个体重、仔猪21日龄窝重和个体重、仔猪断奶窝重和个体重、断奶头数等指标。结果表明:从江♂×苏太♀正交组合(香苏猪)仔猪哺乳期生长性能最佳,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显著高于纯繁组和苏香猪(P0.05);21日龄个体重、21日龄窝重、断奶窝重显著高于纯繁组和苏香猪(P0.05);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但香苏猪、苏香猪指标均优于纯繁组。说明选择从江香猪和苏太猪进行正反交可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仔猪哺育成绩,从而提高从江香猪杂交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巴梅猪繁殖性能的育种进展,试验整理了2013年7月份—2015年12月份梅山猪保种场繁育实绩并随机抽取205窝,对巴梅、梅山纯繁、巴×梅杂交猪的初产、经产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21日龄育成数、21日龄个体重和21日龄窝重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表明:初产巴梅猪的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初产梅山纯繁猪和巴×梅杂交猪(P0.01);巴梅猪、梅山纯繁猪、巴×梅杂交猪的初产、经产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21日龄育成数差异不显著(P0.05);经产巴梅猪的初生窝重和21日龄窝重极显著高于梅山纯繁猪和巴×梅杂交猪(P0.01)。说明巴梅猪较好地遗传了母本梅山猪的高繁殖性能,并表现了父本巴克夏猪的生长发育优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提高宗地花猪繁殖性能的方法,试验利用宗地花猪与江口萝卜猪进行二元杂交,然后分别与宗地花猪进行回交、与黔北黑猪进行三元杂交,比较不同杂交组合和纯繁组母猪的产仔及哺育成绩,探索不同的杂交方式下母猪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江♂×宗♀二元杂交组合仔猪哺乳期生长成绩最佳,21日龄窝重和断奶窝重显著高于纯繁组(P0.05),21日龄个体重显著高于黔♂×(江×宗)♀三元杂交组(P0.05);黔♂×(江×宗)♀三元杂交组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头数分别为8.29头和7.57头,均显著高于纯繁组(P0.05);宗♂×(江×宗)♀组的窝产活仔数和仔猪育成成绩优于纯繁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选择江口萝卜猪和黔北黑猪与宗地花猪进行杂交,可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仔猪哺育成绩,从而提高宗地花猪杂交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4.
试验分别选用长白(2头)、大白(2头)和白杜公猪(2头)对青海八眉母猪(90头)进行杂交生产二元猪,杂交组合方式为长白(♂)×八眉(♀)(简称长八)、大白(♂)×八眉(♀)(简称大八)、白杜(♂)×八眉(♀)(简称杜八)随机选取二元仔猪90头(每个杂交组合30头),同时以纯繁八眉猪为对照,.对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并对杂种优势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八,大八和杜八仔猪初生重、20日龄重、35日龄重、2月龄重、4月龄重和6月龄重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纯种八眉仔猪(P0.01或P0.05),并显著高于纯种长白仔猪(P0.05)。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优势。其中,长八和大八仔猪初生重、35日龄重、2月龄重、4月龄重和6月龄重生长性能杂种优势均优于杜八,以长八的杂交优势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青海八眉二元杂种母猪的繁殖性能,试验对其杂交的繁殖性能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八眉猪产仔数显著高于长×(约×八)(P<0.05),极显著高于约×(约×八)(P<0.01);八眉猪和长×(约×八)产仔活数显著高于约×(约×八)(P<0.05);二元杂种母猪初生重和初生窝重显著高于八眉猪(P<0.05);长×(约×八)、长×(长×八)和约×(长×八)21日龄重显著高于八眉猪(P<0.05),约×(约×八)21日龄重与八眉猪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长×(约×八)、约×(约×八)、约×(长×八)和长×(长×八)21日龄窝重、断奶重、断奶窝重极显著高于八眉猪(P<0.01);各组断奶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胎次、产仔月份及纯繁/杂交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统计分析了部分非遗传因素(胎次、产仔月份及纯繁/杂交)对长白、大白和杜洛克母猪产仔性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初生窝重)的影响,旨在为后备母猪的选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2~5胎仔猪的初生窝重较重;其中2、3胎的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头胎及6胎之后的仔猪初生窝重(P<0.01)。3月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及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1),且11月份初生窝重显著低于其他月份(P<0.05)。长白纯繁母猪在产活仔数方面极显著优于大白纯繁母猪和长白×大白杂交母猪(P<0.01);在初生窝重方面,大白×长白杂交母猪的初生窝重极显著高于大白纯繁母猪和长白×大白杂交母猪(P<0.01)。第2胎与3~4胎、第3胎与第4胎的总产仔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所述,该猪场母猪3~6胎的产仔性能较好,且以1~4月份的产仔性能为佳;配种方式以长白纯繁和大白×长白杂交为宜;第2胎产仔性能可作为后备母猪选留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青海八眉猪杂交的繁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青海八眉猪的繁殖性能,对青海互助八眉猪保种场2011年春季八眉猪经产母猪纯繁和杂交的繁殖性能各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八眉猪纯繁组显著高于与长白、大白的杂交组(P<0.05);初生重杂交组显著高于八眉纯繁组(P<0.05),初生窝重杂交组虽比纯繁组有所提高,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1日龄重和21日龄窝重杂交组略高于纯繁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重和断奶窝重(长白×八眉)组和(大白×八眉)组最高,显著高于八眉猪纯繁组(P<0.05),但(长白×八眉)组与(大白×八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仔数八眉纯繁组略高于各杂交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个体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个体重及成活率的相关性,特选择一大型规模猪场2~6胎母猪在1个月内所产的118窝计1350头仔猪作为试验对象,要求所有初生仔猪均由亲本母猪带仔哺乳,且按窝产活仔数不同(6~17头)分组测定仔猪初生个体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并观察断奶成活率,同时对其相关性状作方差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间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窝产活仔数对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02、-0.851、-0.698,P0.01);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37、0.741,P0.01)。试验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越多,初生仔猪个体就越小,早期断奶也越轻,成活率也低;初生仔猪个体越大,早期断奶就越重,成活率也越高。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当控制猪窝产活仔数并提高初生仔猪个体重,能有效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并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个体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个体重及成活率的相关性,特选择一大型规模猪场2~6胎母猪在1个月内所产的118窝计1350头仔猪作为试验对象,要求所有初生仔猪均由亲本母猪带仔哺乳,且按窝产活仔数不同(6~17头)分组测定仔猪初生个体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并观察断奶成活率,同时对其相关性状作方差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间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窝产活仔数对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02、-0.851、-0.698,P〈0.01);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37、0.741,P〈0.01)。试验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越多,初生仔猪个体就越小,早期断奶也越轻,成活率也低;初生仔猪个体越大,早期断奶就越重,成活率也越高。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当控制猪窝产活仔数并提高初生仔猪个体重,能有效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并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对二花脸猪、大白猪及其杂交一代3个群体共1686窝的生产力性状资料进行了遗传分析。用公畜模型估计了初生窝重、初生仔猪平均重、20日龄窝重、20日龄仔猪平均重、45日龄窝重、45日龄仔猪平均重的表型参数和遗传参数。与大白猪相比,二花脸猪抚育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慢。前4个性状受母体影响较大,后2个性状受母体影响较小。6个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251、0.277、0.341、0.330、0.235、0.186,表明直接选择有一定效果。从6个性状中选出初生窝重和20日龄窝重来反映母猪生产力,前者反映母猪繁殖力,后者反映母猪抚育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仔猪的腹泻及其遗传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研究在统计纯民和杂种长民哺乳仔猪腹泻发生率的基础上,分析了遗传因素对仔猪腹泻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仔猪自身的近交程度还是母猪的近交程度与仔猪腹泻发生率间均无显著相关(P>0.05);但比较纯民仔猪和长民仔猪的腹泻状况发现,纯民仔猪的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长民仔猪(P<0.01)。对近交程度与繁殖性状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母猪近交程度与初生窝重间达到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而仔猪近交程度与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断奶窝重间的负相关也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2.
在17个县(市)共测7个杂交组合、2个母本对照组的940窝仔猪。结果证明,以甘肃白猪、甘肃黑猪为主体母本,用杜洛克、汉普夏、大约克和长白公猪与其杂交的组合的窝产仔数、容产活仔数与纯繁对照组相近,35日龄、75日龄育成窝仔数比纯繁对照组增加0.48头(P〈0.05)和0.5头(P〈0.05);初生、35日龄、75日龄个体重比纯繁对照组分别高0.11kg(P〉0.05)、0.8kg(P〈0.01)、3  相似文献   

13.
皖南花猪按头型可分为狮子头型、马脸型和桩头型,为研究皖南花猪母猪不同头型母猪间的繁殖性能差异,研究通过整理安徽省皖南花猪保种场以往数据,现场记录等方法,统计皖南花猪不同头型经产母猪(370窝)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35日龄窝断奶仔猪数和35日龄断奶窝重等繁殖性能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下:皖南花猪马脸型母猪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仔猪初生窝重、35日龄断奶仔猪数、35日龄断奶窝重均显著高于狮子头型及桩头型母猪(P0.05);皖南花猪桩头型母猪在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仔猪初生窝重等繁殖性能上优于狮子头型母猪,但在35日龄断奶窝重这一指标中低于狮子头型母猪。研究表明皖南花猪马脸型母猪繁殖性能与狮子头型、桩头型母猪相比更为优异,为皖南花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地方品种哈萨克羊和引进品种特克赛尔羊的杂交效果,统计了哈萨克纯繁群和4种杂交组合(杂交F1代、杂交F2代、杂交F3代和横交1代)共计798只羔羊的初生重和2月龄体重/体尺以及哈萨克纯繁和3种杂交组合(杂交F1代、杂交F2代和横交1代)共计934只羔羊的4月龄体重/体尺,利用线性混合模型进行统计分析。杂交F2代和杂交F1代的羔羊初生重极显著高于纯繁,分别提高0.55 kg和0.46 kg;2月龄分析结果发现,杂交F2代羔羊的管围极显著高于纯繁、杂交F1代、杂交F3代和横交1代,胸宽显著高于纯繁,其中,杂交F2代羔羊的管围和胸宽比纯繁提高9.34%和9.87%;杂交F1代羔羊的管围显著高于纯繁;横交1代的管围显著高于纯繁和杂交F3代。4月龄分析结果发现,杂交F1代羔羊的体重、管围和...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中梅山猪保种场中梅山猪的繁殖性能,试验以保种有限公司中梅山猪场3年所测的7个繁殖性状为依据,分析不同年份、利用方式、分娩季节和胎次对中梅山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梅山猪1~8胎平均窝产仔数13.61头,产活仔数12.92头,变异系数分别达25.44%和24.08%;中梅山猪4~8胎平均窝产仔数14.76头,产活仔数13.74头,变异系数分别达到25.80%和23.93%,变异程度均较大。纯繁时的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杂交,而杂交后20日龄和45日龄窝重极显著地高于纯繁(P0.01)。不同季节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20日龄和45日龄窝重春夏季显著高于秋冬季(P0.05)。中梅山猪4胎时窝产仔数显著高于1~3胎(P0.05),而与4胎后的其他胎次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中梅山猪繁殖性能好,杂交会降低窝产仔数,4胎时窝产仔数最高,4胎后窝产仔数稳定。  相似文献   

16.
赵祖凯  赵俊和 《养猪》1997,(1):20-22
在杜洛克、长白、大白三个纯种为基础的杂交繁育配套系中,测定了3个纯种及12个杂交组合的827头次分娩母猪的繁殖性状(产仔总数、产活仔数、初生重、21天成活数、21天个体重、窝重),明确了3个纯种繁殖性状及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表现情况。结果显示,二元杂交猪比纯种猪在产活仔数、初生重等方面有极显著的杂种优势,三元杂交猪比纯种亲本在产仔总数、产活仔数、初生重、21天成活数等性状上均有极显著的杂种优势;在各正反交组合中,YL组合比LY组合在初生重、21天个体重上有显著的差异,YL优于LY,而在三元杂交组合中,各性状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在回交组合中,L.YL组合产仔数明显优于L.LY组合,Y.LY组合21天个体重明显优于Y.YL组合,纯种中在繁殖上L略优于Y,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311窝长大母猪所产的3 148头仔猪为研究对象,探讨窝产活仔数对初生重、28日龄断奶重及哺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窝产活仔数的增加,仔猪初生窝重、28日龄断奶窝重增加,而初生个体重、哺育率降低。相近窝产活仔数间的初生重、28日龄断奶重、哺育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不同梯度间差异极显著(P<0.01)。窝产活仔数与初生窝重、28日龄断奶窝重均成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9和0.525;与初生窝均重成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44;与28日龄断奶个体重成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51;与28日龄哺育率成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63。本试验条件下,窝产活仔数在10~11头之间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对长白猪、杜洛克猪和四川白猪Ⅰ系3个品种(系)纯繁的378窝经产母猪的初生均匀度和273窝断奶均匀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初生均匀度与部分繁殖性状的相关系数进行了估计,初生均匀度与其它繁殖性能的相关分析表明,三个品种(系)的初生均匀度与70日龄育成率、70日龃难点体重和均匀度都呈正相关,其中育成率相关程度都达到极显著(P<0.01)。分别为0.2999、0.3193和0.3346;但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呈负相关,其中与总产仔数的相关程度达到极显著(P<0.01),分别为-0.6755、-0.3763和-0.4267,与产活仔数达到极显著或显著(P<0.01、P<0.05),分别为-0.3925、-0.3137和-0.1978,而与初生平均个体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分别为0.3924、0.3940和0.9229;而与20日龄性状的相关的规律性不强,这说明多产性的提高可能因初生仔猪均匀度下降造成的生长发育不良或死亡率的提高而部分抵消,因此不能单纯追求高的产仔数,而必须找到产仔数与均匀度的一个最佳点,同时必须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以提高其产猪均匀度。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探讨用波尔山羊杂交改良北川白山羊的繁殖效果,选用北川白山羊经产母羊(n=100)为母本,波尔山羊(n=3)和北川白山羊(n=3)公羊为父本,通过人工辅助配种,分别测定母羊窝产羔数及其后代的初生重。结果显示:波尔山羊与北川白山羊杂交F1代(杂交组)的初生重与纯繁北川白山羊后代(本地组)无显著差异;杂交组母羊窝产羔数为1.76只,极显著高于纯繁组(母羊窝产羔数为1.42只),提高了23.9%;杂交组平均初生窝重为4.33kg,比本地组提高了31.2%,差异极显著。本试验表明,波尔山羊与北川白山羊杂交能极显著提高窝产羔数及初生窝重,可作为对北川白山羊繁殖性能改良的优秀品种。  相似文献   

20.
《养猪》2015,(6)
以262窝PIC母猪所产的2 396头仔猪为研究对象,探讨窝产活仔数对仔猪初生重、28日龄断奶重及断奶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窝产活仔数的增加,仔猪初生窝重、28日龄断奶窝重增加,断奶成活率降低。不同窝产活仔数间的初生窝重差异极显著(P0.01),窝产活仔数9~11头间的断奶窝重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大于窝产活仔数6、7头(P0.01),断奶成活率以窝产活仔数6~11头较好(90%以上);不同窝产活仔数间的初生个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窝产活仔数6~10头间的断奶个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极显著大于窝产活仔数11头和12头(P0.01)。窝产活仔数与初生窝重、28日龄断奶窝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7和0.589;与初生个体重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05;与28日龄断奶个体重及28日龄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7和-0.581。本试验条件下,窝产活仔数在10~11头之间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