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兽用抗生素和微量重金属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用于畜禽养殖业,但超量使用是导致畜禽粪便中高浓度抗生素和重金属残留的根本原因。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畜禽粪便中残留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和重金属(铜、锌、砷)及其复合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针对这种状况,总结了我国四环素类抗生素(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和微量重金属元素(铜、锌、砷)在畜禽粪便中的残留量及其区域分布特征,并概述了这两类物质在畜禽粪便生物处理过程(堆肥和厌氧消化)中的转化、降解及其影响。畜禽粪便中残留的抗生素和重金属可导致环境中出现耐药菌与抗性基因,是环境与健康领域的又一重大挑战,其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洱海流域畜禽粪便、饲料和土壤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状况。[方法]以云南省洱海流域养殖业链为研究对象,采样分析了11个饲料样品、10个粪便样品、21个土壤样品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状况。[结果]饲料中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100%、50%,其中猪饲料中土霉素、金霉素含量最高,其次是鸡饲料,奶牛饲料添加的抗生素相对较低;粪样中土霉素检出率为100%,四环素检出率为80%,金霉素检出率为90%,其中鸡粪中残留的抗生素最高;土壤抗生素残留较低,金霉素的检出率为66.6%,四环素、土霉素均未检出。[结论]洱海流域养殖业残留抗生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发光细菌Photobacterium kishitanii为模式生物,通过发光抑制试验研究了5种重金属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发光细菌的急性单一毒性与联合毒性。利用毒性单位法(TU法)表征联合毒性,并采用浓度加和模型(Concentration addtion,CA模型)与独立作用模型(Independent action,IA模型)预测二元混合体系对发光细菌的联合急性毒性。研究表明:单一毒性大小排序为硝酸铅>七水硫酸锌>氯化镉>盐酸土霉素>盐酸金霉素>盐酸强力霉素>盐酸四环素>五水硫酸铜>重铬酸钾。重金属之间的联合毒性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重金属与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联合毒性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和拮抗作用,四环素类抗生素之间的联合毒性主要表现为拮抗作用。研究表明,重金属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共存会对发光细菌产生不同的毒性效应,因此在评价环境复合污染时应考虑联合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4.
施肥方式对蔬菜地土壤中8种抗生素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浙江省杭州、嘉兴和绍兴等3个地级市采集了4种不同施肥方式下(分别为施用畜禽粪+化肥、商品有机肥+化肥、沼渣+化肥和单施化肥)的蔬菜地表层土壤样品44个,分析了4类8种抗生素(包括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恩诺沙星,磺胺类抗生素的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甲噁唑及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的泰乐菌素)的残留情况,探讨了施肥方式对蔬菜地土壤中抗生素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地土壤中抗生素的检出率和残留含量与施肥方式密切相关。8种检测的抗生素中土霉素的检出率和残留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种类的抗生素,土霉素的平均含量占8种抗生素总量平均值的67.03%。抗生素的检出率和平均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土霉素>磺胺二甲嘧啶>恩诺沙星>四环素>磺胺甲噁唑、泰乐菌素>金霉素>磺胺嘧啶;四环素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土壤中各类抗生素的检出率及含量均为施用畜禽粪的蔬菜地>施用商品有机肥的蔬菜地>施用沼渣的蔬菜地>单施化肥的蔬菜地,施用畜禽粪的蔬菜地土壤中抗生素残留量明显高于其他蔬菜地。试验结果表明,畜禽粪是蔬菜地土壤抗生素的主要来源,商品有机肥和沼渣的施用对蔬菜地土壤中抗生素的残留也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以花生壳、木屑这些天然纤维材料制备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通过探讨改性剂种类、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吸附材料并优化改性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吸附剂对抗生素废水均有较高的吸附效率,其中碱改性花生壳的吸附效果最好,最佳改性方案为1 mol·L-1 NaOH室温下改性5 h,对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去除率分别为土霉素67.27%、四环素79.08%、强力霉素87.40%。同时,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碱改性花生壳结构特性进行表征,推断碱改性花  相似文献   

6.
【目的】铜、锌离子和土霉素作为养殖业中常用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粪便和污水中大量残留,形成了复合污染。本文在铜、锌离子的胁迫下筛选出降解土霉素的菌株。【方法】通过选择培养基,从养殖废水中筛选分离出1株土霉素降解菌DJI,优化其降解条件,测定DJ1菌株对其他四环素类抗生素和氯霉素的耐受性。【结果】通过菌株形态学特征及18S rDNA序列比对分析,确定DJ1菌株为Cutaneotrichosporon cutaneum。该菌在pH7、温度30℃、装液量50 mL(使用250 mL三角瓶)、底物质量浓度200 mg/L、接种量为1%(φ)的条件下,培养5 d后对土霉素的降解率为78.83%。在低质量浓度(50 mg/L)土霉素的培养基中,添加50 mg/L Zn~(2+)抑制了土霉素的降解;而在高质量浓度(200mg/L)土霉素培养基中,添加50 mg/L Cu~(2+)抑制了土霉素的降解。菌株DJ1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及氯霉素具有高耐受能力,耐受均超过700 mg/L,能在抗生素与重金属铜、锌离子二元交叉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具有耐抗生素与重金属的双重抗性。【结论】菌株DJI具有高耐受四环素类抗生素、氯霉素、铜和锌离子的能力,能高效降解土霉素,可在环境抗生素污染防治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四环素和金霉素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由于抗生素在养殖业和畜牧业中的长期滥用,其对水环境的污染胁迫已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选取大型潘(Daphniamagna)、斑马鱼(Danio rerio)和鲫鱼(Carassius auratus)作为受试生物,探讨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Tetracycline,TC)和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CTC)对以上3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从而初步评价四环索类抗生素对水生生物的哪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四环素对鲫鱼和斑马鱼96h-LC50值分别为322.8mg·L-1和406.0mg·L-1,对大型潘的48 h-EC50值为617.2mg·L-1.金霉素对鲫鱼和斑马鱼96 h-LC5值分别为34.68mg·L-1和61.15mg·L-1,对大型潘48h-EC50值为137.6mg·L-1.3种水生生物对四环素和金霉素的毒性敏感顺序均为:鲫鱼>斑马鱼>大型溞,金霉素的毒性明显高于四环素.根据毒性分级标准判定,四环素对3种水生生物均属低毒,金霉素对大型溞属低毒,对于斑马鱼和鲫鱼则属中毒.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家庭养殖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我国农村地区家庭养殖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特征,选取天津市蓟州区20户家庭养殖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分析了4大类37种兽用抗生素在畜禽粪污中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周边农田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4大类抗生素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均有检出,废水中检出率(0~80.0%)>粪便中检出率(0~74.4%)>土壤中检出率(0~35.0%),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检出率高于其余3类抗生素。猪粪中抗生素总浓度的平均值(75.78 mg·kg^-1)分别为鸡粪(5.80 mg·kg^-1)和牛粪(0.26 mg·kg^-1)的13.1倍和291.4倍,猪场废水中抗生素总浓度的平均值(549.85μg·L^-1)是牛场废水总浓度平均值(5.27μg·L^-1)的104.3倍。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猪粪中抗生素残留的研究结果显示,肥猪粪(156.59 mg·kg^-1)>仔猪粪(49.38 mg·kg^-1)>母猪粪(23.97 mg·kg^-1)。对养殖场周边土壤研究表明,粪肥施用是土壤中抗生素污染的主要来源,且猪场周边土壤中抗生素污染倍数最高。研究表明,家庭养殖环境介质中抗生素污染非常普遍,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各环境介质中残留水平均为最高。抗生素的残留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生态风险,粪肥的还田利用可增加土壤中抗生素的生态风险,且废水中抗生素风险高于土壤中抗生素风险。  相似文献   

9.
三类抗生素在两种典型猪场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解规模化养猪场中废水处理工艺对抗生素的去除效果,选取了天津两家典型规模化猪场,采集各个处理单元出水,分析三类典型兽用抗生素(磺胺类SAs、喹诺酮类FQs和四环素类TCs)在不同处理工艺水相中的分布迁移(生猪养殖场F1工艺:原水-暂存池-固液分离后-CSTR/UASB-初沉池-A池-O池-二沉池;生猪养殖场F2工艺:原水-三级沉淀池-固液分离后-折流厌氧池-好氧曝气池-植物塘),并比较了养殖场进、出水中抗生素总承载量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各抗生素残留浓度在不同处理单元中残留规律差异较大,F1养殖场废水共检测出10种抗生素,原水中磺胺二甲嘧啶(SMN)残留浓度最高为45.78μg·L-1,不同种类抗生素总去除率范围为-53.32%~99.33%,对于F1处理工艺,UASB单元对SAs、TCs去除效果最好,O池对FQs的去除效果较好,抗生素在进出水中总承载量分别为9 854.43 mg·d-1和1 214.49 mg·d-1;F2养殖场废水中共检测出5种抗生素,原水中恩诺沙星(ENR)残留浓度最高为8.86μg·L-1,不同种类抗生素总去除率范围为-6.95%~78.80%,其中三级沉淀池对SAs、FQs处理效果较好,植物塘对TCs去除效果较好,抗生素在进出水中总承载量分别为2 014.90 mg·d-1和1 527.96 mg·d-1。总之,F1工艺对抗生素去除效果较为明显,且厌氧、好氧处理单元对F1和F2养猪场废水中抗生素去除相对有效,因此建议猪场废水工艺中采用厌氧和好氧工艺交替处理对水相中抗生素进行去除。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三维电极的电解氧化法对模拟养殖废水中抗生素、激素的去除影响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对抗生素、激素去除率的影响大小顺序表现为电解时间,初始pH和曝气时间.最优试验参数条件为电解电压5V,电解时间2 min,初始pH值为9,曝气时间3h.最优条件下,喹乙醇、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去除率分别为99.1%,90.8%,97.7%和90.7%.少量的柠檬酸(0.02 mol/L)、乙酸(0.175 mol/L)能够提高去除效果;加入0.02 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能够显著提高喹乙醇去除效果,但是会对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去除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5种中草药和9种抗生素对养殖鳗鲡主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及最低抑菌浓度。[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5种中草药(五倍子、石榴皮、大黄、虎杖、黄芩)和9种抗生素类药物(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链霉素、青霉素钠、阿莫西林、诺氟沙星、土霉素、磺胺甲噁唑)对12株养殖鳗鲡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5种中草药对12株主要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平均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为0.063~6.000 mg/ml。9种抗生素类药物中有3种抗生素对12株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分别是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和诺氟沙星,其MIC≤10 mg/L。12株致病菌对硫酸庆大霉素敏感(MIC≤8 mg/L)的有10株,占83.3%;对硫酸阿米卡星敏感(MIC≤8 mg/L)的有4株,占33.3%;对诺氟沙星敏感(MIC≤8 mg/L)的有7株,占58.3%。[结论]五倍子、石榴皮、大黄、虎杖、黄芩5种中草药以及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诺氟沙星3种抗生素类药物对12株养殖鳗鲡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植物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的抑制作用及其苗期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植物不同部位的70%乙醇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的抑菌效果,其中,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茎叶与辣椒(Capsicum annuum Linn)茎叶的乙醇提取液均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当浓度为20 mg/mL时,其抑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厌氧消化方法促进有机磷农药降解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城市园林绿化废弃物作为发酵底料,同时向厌氧消化系统中滴加有机磷农药——氧化乐果,采用气象色谱仪检测发酵系统中农药的浓度。[结果]厌氧消化系统内农药的浓度越低,其降解速度越快;在厌氧消化系统负荷下,140 mg/L氧化乐果是该系统能够消解的极限。氧化乐果浓度达到60 mg/L以上时,逐渐开始出现对厌氧消化系统产沼气的抑制作用,系统的产沼气能力降低,氧化乐果浓度在100 mg/L以上时对产气造成了严重抑制。随着反应的进行,pH稳步升高,最终稳定在6.5~7.3,该pH适宜于甲烷的生长。[结论]利用城市绿化废弃物发酵降解有机磷农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水葫芦沼气利用的新工艺。[方法]水葫芦经固液分离后,设计水葫芦渣批量干发酵以及水葫芦汁常温、中温批量发酵等系列厌氧消化试验。[结果]水葫芦渣可以进行干发酵,TS=20%的原料产气率为385 ml/g TS,明显高于TS=25%(343 ml/g TS)和30%(288 ml/g TS)的原料产气率;水葫芦汁常温批量发酵的产气潜力为2.2 ml/g,COD的降解率高达91.27%,COD产气值为332 ml/gCOD,发酵时间为32 d;水葫芦汁恒温批量发酵的COD降解率为86.43%,COD产气值为312 ml/g COD,发酵时间为25 d。[结论]水葫芦沼气利用的新工艺可有效避免直接发酵导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抗菌素半合成生产废水厌氧处理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解酸化工艺处理含有较多硫酸盐及青霉素、头孢霉素等无机、有机毒物的抗菌素半合成生产废水的可能性及其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浓度为5000~6000 mg/L,水解酸化池HRT为7 h,UASB的HRT为14 h时,COD容积负荷达到10.62 kg/(m3*d),COD去除率70%~80%,符合后续好氧处理的进水要求,反应机理符合有毒物抑制时的Monod方程修正式.其动力学常数vmax在0.1~0.3 d-1之间,Ki在2.3~3.0 mg/L之间.为抗菌素半合成生产废水处理的最优化设计和运行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测定特戊酸柠檬酯的抑菌活性,采用生长速率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该物质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并分析了其对病原菌菌丝和孢子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物质对所测6种病原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在338.72~829.20 mg/L之间,其中对辣椒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338.72 mg/L;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在59.63~131.69 mg/L之间,其中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率最高,EC50为59.63 mg/L。比较了该物质与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对番茄早疫病菌及梨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抑制2种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虽稍高于甲基托布津,但接近或低于多菌灵。同时经特戊酸柠檬酯处理后的病菌菌丝隔膜不明显,原生质浓缩,菌体扭曲变形、断裂;孢子不能正常萌发,部分畸形,出现疱疹样突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吡虫啉有机废水的厌氧技术可行性。[方法]在20~25℃条件下利用5L自制的UASB反应器处理吡虫啉高盐有机废水,当吡虫啉有机废水COD浓度为4000—5000mg/L、容积负荷为4~5kgCOD/(m^3·d)时逐步提高吡虫啉废水中NaCl浓度,研究盐分对UASB处理吡虫啉有机废水的影响。[结果]当Cl^-浓度从2000mg/L增加到6000mg/L时,COD去除率从大于90%降到50%左右;当Cl^-浓度进一步提高到6500mg/L时,COD去除率急剧下降到20%以下。[结论]厌氧茵对吡虫啉有机废水盐分的耐受性具有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球藻(Chlorellasp.)对3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他啶3种常用抗生素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以确定分离、纯化微藻时对藻细胞无害并能抑制伴生杂菌生长的抗生素浓度。[结果]小球藻对青霉素较为敏感,而对氨苄青霉素和头孢他啶敏感性较弱,低浓度(1.0 mg/L)的氨苄青霉素对微藻细胞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氨苄青霉素可用于小球藻纯化过程中抑菌,其适宜浓度为1.0 mg/L。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絮凝剂对藻类后续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对不同含固率条件下水华藻类的产沼潜力及聚合氯化铝絮凝剂对藻类消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水华藻类的产甲烷潜力较高,含固率为6.0%时单位有机质累积甲烷产量可达147.03 mL/g VS,但脱水过程中使用的聚合氯化铝会严重抑制厌氧消化过程,在较低含固率3.0%条件下,铝离子浓度达984 mg/L,产气量低于潜力值的60%。[结论]该研究为藻类厌氧消化处理提供参考,同时为调整藻类采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糖类基质产甲烷是厌氧发酵技术的重要内容,如秸秆等许多复杂有机物都是首先水解为可溶性糖溶 液,进一步产酸产甲烷。以葡萄糖为碳源对糖类基质溶液产甲烷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有机浓度、碱度、接种量等进行 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高于10 000 mg/L 初始浓度时,产气量明显下降,系统酸化难以获得稳定的产甲烷条 件;通过添加碳酸氢钠提高溶液碱度值对增进产甲烷十分有效,在8 000 mg COD/L 初始浓度下,初始碱度值为600 mg CaCO3/L 时可顺利进入产甲烷阶段,在1 500~3 300 mg CaCO3/L 的碱度范围,碱度值增加对提高甲烷产量无显著 影响。影响产甲烷的显著性因素依次为,接种量>初始碱度>初始C/N;初始C/N 与总产气量和甲烷产量的相关性均 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