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不同机插密度对不同品种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吴中区水稻机械化生产配套技术的深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选用"南粳46"(常规稻)和"甬优8号"(杂交稻)两个品种,进行了相同水肥条件下不同机插密度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插株距大(插秧机行距固定为30cm)、机插密度低,虽有利于机插水稻分蘖,但有效穗数达不到预期目标,进而影响最终产量;"南粳46"以每667m~2插1.8万穴左右为宜,"甬优8号"以每667m~2插1.6万穴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
机插密度对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适宜的杂交稻机插株距及种植密度,选取中浙优8号及甬优12为材料,设置14、16、18和21cm4个机插株距,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机插株距的增大,2个水稻品种植株个体虽然均生长健壮,单株茎蘖数增加,但群体总茎蘖数下降,且后期茎蘖消减较快,最终茎蘖成穗率出现一定的下降趋势;同时,机插株距的增大引起植株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减小,其干物质主要转运至茎叶部位,穗部干物质积累比例未有明显提高。从最终产量表现来看,机插株距的增大导致田间有效穗数显著降低,产量也随之减少。综上可以看出2个水稻品种均需要一定的种植密度才能保证高产,最适株距应调节至14~18cm,种植密度保持在18.5~23.8穴/m2。  相似文献   

3.
水稻软(硬)质塑盘机插育秧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水稻软(硬)质塑盘机插育秧试验研究,摸索塑盘机插育秧播种密度、土层厚度与秧苗素质、大田机插漏穴率及产量之间的关系,探索最佳的育秧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杂交粳稻“甬优8号”在机插栽培条件下不同移栽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机插“甬优8号”高产栽培技术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目前晚播晚栽形势下,从成本投入等方面综合考虑,机插“甬优8号”每667m2移栽密度在1.7万穴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杂交稻甬优12的特征特性及机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甬优12的特征特性,总结其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秧、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该品种水稻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南粳9108为生产上优质食味超级稻。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研究大壮苗育秧技术及常规中小苗育秧技术两种方式下,不同栽插密度对南粳9108田间茎蘖动态变化及其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常规中小苗育秧技术,大壮苗育秧处理下适当降低机插密度易使南粳9108攻取高产。行穴距30 cm×13 cm是南粳9108大壮苗育秧机插获得高产的较优配置。  相似文献   

7.
以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品种泰优058为材料,研究了2个播期、3种插植密度、2种种植规格和2种土壤类型处理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泰优058在高产插植期内,插植越早越好,并提倡大小行插植;泰优058生产上应推广合理密植技术,油菜茬宽行(等行)窄株29.9~33.3 cm×16.7 cm插植,插植密度18.0万~19.5万穴/hm~2,大小行采取(33.3 cm+19.9 cm)×16.7 cm的株行距,插植密度19.5万穴/hm~2;小麦茬宽行(等行)窄株29.9 cm×16.7 cm插植,插植密度19.5万穴/hm~2;大小行采取(33.3 cm+19.9 cm)×16.7 cm、(39.9 cm+19.9 cm)×16.7 cm的株行距,插植密度19.5万~22.5万穴/hm~2;随着插植时间的推迟,插植密度应有所增加,但最高不能超过22.5万穴/hm~2。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探索"甬优12"高产栽培技术,2013年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试验基地进行了"甬优12"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2"在衢州市采用手工移栽和机插栽培产量较高,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抛秧栽培的产量表现较好,可作为机插栽培和手工移栽的一种补充栽培方式酌情应用;直播栽培产量较低、穗粒数较小,不建议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烟后稻最佳的机插密度,以广8优165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不同机插密度对烟后稻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插密度为30cm×14cm (处理D)时产量最高,达10 152.0kg·hm~(-2),极显著高于30cm×21cm(处理A)、30cm×18cm (处理B)、30cm×12cm (处理E)。机插密度在15.873~23.805万穴·hm~(-2)范围内,随着栽培密度加大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显著增加,产量也相应提高,每穴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等因素却呈下降趋势;超出一定范围则栽插过密,就会影响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中熟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甬优11号",表现为强根、壮秆、厚叶、大穗,具有高产性、稳产性,是象山县杂交晚稻主栽品种之一.本文介绍了"甬优11号"在象山试种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以及育秧技术和机插大田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针对烟后稻生产中种植品种多、移栽密度越来越低、氮肥用量过高导致产量下降的现状,以三系杂交籼稻、两系杂交籼稻和籼粳三系杂交稻为试验材料,设置品种、机插密度与施肥量正交试验,研究品种、机插密度和施肥量三因素对烟后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机插密度与施肥量对烟后稻产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影响程度表现为种植品种>机插密度>施肥量。单一因素比较可知:品种以甬优7860(籼粳三系杂交稻)产量最高,为10 500.5 kg/hm2;机插密度以18.525万丛/hm2(行株距30 cm×18 cm)产量最高,为9 967.1 kg/hm2;施肥量以纯N 180 kg/hm2产量最高,为9 900.5 kg/hm2。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决定因素是品种,结实率的决定因素是机插密度。在本试验条件下,烟后稻产量最高的组合为品种甬优7860(籼粳三系杂交稻)、机插密度18.525万丛/hm2(行株距30 cm×18 cm)、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机插水稻叠盘暗出苗育秧技术的具体应用效果,以单季晚稻"甬优538"为试材,进行了叠盘暗出苗育秧对水稻秧苗生长情况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插水稻应用叠盘暗出苗育秧与应用常规塑盘育秧相比,其成秧率较高,出苗更均匀,漏插率更低,种植后有效穗数更多,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种植密度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单本种植密度30.0 cm×20.0 cm、30.0 cm×23.3 cm时,甬优12的有效穗、每穗粒数等产量构成因子较优,灌浆期光合产物的积累量、齐穗至成熟期的转运量,以及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在衢州地区单季籼粳杂交稻甬优12单本种植密度以30.0 cm×20.0 cm、30.0 cm×23.3 cm较适宜,可获得利于高产的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14.
甬优1540在张家港地区超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甬优1540在张家港市地区不同栽培密度种植试验,得出采用常规6行高速插秧机机插,每667m2栽密度1.27万穴能获得较高的成穗数和产量,并总结了该品种适合本地区的超高产栽培技术和注意点。  相似文献   

15.
甬优12水稻双本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2栽插密度为9.00万~12.86万丛/hm2,均能获得高产,达13 500 kg/hm2以上,以12.86万丛/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4 116.20 kg/hm2。各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籼粳杂交组合甬优12在双本插栽培条件下,分蘖能力受到一定的抑制,最高苗与种植密度呈正相关,成穗率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有效穗数与栽插密度无相关性,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呈负相关,处理间差距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6.
甬优12水稻双本插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甬优12水稻双本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2栽插密度为9.00万~12.86万丛/hm2,均能获得高产,达13 500 kg/hm2以上,以12.86万丛/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4 116.20 kg/hm2。各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籼粳杂交组合甬优12在双本插栽培条件下,分蘖能力受到一定的抑制,最高苗与种植密度呈正相关,成穗率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有效穗数与栽插密度无相关性,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呈负相关,处理间差距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田间不同栽插密度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2"综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通过设置30cm×27cm双本、30cm×27cm单本和40cm×30cm双本3个处理,进行了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增大行株距后,"甬优12"营养生长期有所延长,主茎总叶龄有随基本苗数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因此,"甬优12"栽插密度以行株距30cm×27cm双本较为适宜,有效穗数较多、结实率高、每穗总粒较多、产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早稻品种"中组143"的最佳机穴直播密度,同时比较相同种植密度下机穴直播栽培和机插栽培间的种植差异,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中组143"的最适机穴直播密度为25 cm×(10~14)cm;同时,在25 cm×14 cm的种植密度下,机穴直播栽培比机插栽培更具产量和经济效益优势,表明"中组143"较适合机穴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中籼常规稻黄华占为供试品种,分别在露天湿润育秧和大棚旱育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和秧龄对黄华占机插栽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质量方面,T2处理即100 g大棚地面育秧(秧龄25 d)漏插穴数较低,T1即100 g大棚立体育秧(秧龄25 d)全漂率和勾秧率最高;产量方面,T7即70 g盘播量大田育秧母剂湿润育秧(秧龄34 d)理论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甬优13号强化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组合甬优13号在单季强化栽培条件下具有超强的分集能力,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稳定,插种密植规格为30.0cm×20.0cm~33.3cm的各处理(密度为0.67万~1.11万丛/667m2),以30.0cm×33.3cm(密度为0.67万丛/667m2)处理产量最高,但处理间产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