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了解非洲猪瘟防控背景下城市消费者猪肉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以青岛市黄岛区350位消费者调查数据为样本,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交叉列联表分析、卡方检验分析,采用多项Logistic模型对消费者购买猪肉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逐步回归法剔除不显著变量。结果发现:家庭常住人口数越大、家庭人均月收入越多、对食品安全的评价越高的消费者对猪肉购买意愿越强;认为猪肉会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消费者则不愿意购买猪肉;年龄、性别、学历等因素对消费者购买猪肉意愿的行为影响不显著。这提示应加强生猪稳产、保供复养工作,加大猪肉市场监管力度,增强消费者安全意识,提升品牌企业责任感。本研究为优化管理政策及措施提供了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调查非洲猪瘟全国性爆发背景下普通消费者对非洲猪瘟基本情况的认知以及对生猪产品消费意愿的变化,从而为相关部门和生猪行业从业者提供消费端数据,作为政策制订及科普宣传的参考依据。本次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根据便利抽样法,共调查来自全国不同省市的普通消费者280人。结果表明,对非洲猪瘟是否人畜共患问题的正确认识率为42.5%,仅有36.4%和30.4%的消费者明确表示非洲猪瘟不会降低他们对生鲜猪肉和其他生猪产品的购买意愿。不同年龄、学历、地区、职业和家庭成员数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非洲猪瘟的认知情况和对生猪产品的消费意愿。加强针对高中以下文化水平、产业工人和无业者、家庭成员在5人及以上和40岁以下消费者群体的科普宣传力度,可能会对重塑现阶段消费者对生猪产品的消费信心、拉动其消费意愿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济南市722个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消费者购买安全生鲜猪肉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是否愿意选择购买安全生鲜猪肉受其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消费者是否有未成年孩子、消费者对安全品牌猪肉的认知程度以及安全猪肉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同因素对消费者购买安全猪肉意愿的影响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提高消费者对安全猪肉的认知水平和增强消费者选择购买品牌猪肉意愿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雒健艳 《猪业科学》2018,(10):142-14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以素食为主的饮食习惯正在逐步改变。饮食中肉类的比重慢慢增加,而在我国民众的肉类消费中,猪肉占据主体地位,是中国消费者日常饮食中最重要的肉类。两个月前,非洲猪瘟袭击我国,这是我国首次发生非洲猪瘟。这次疫情造成我国巨大的经济损失;生猪调运困难,且近期疫情的连续发生使得解禁时间遥遥无期;生猪及猪肉价格波动较大。非洲猪瘟带来的影响一时成了养猪业、社会及政府关注的焦点。不止我国,近来非洲猪瘟的肆虐,也使其他很多国家深受其害。  相似文献   

5.
防控非洲猪瘟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肉是我国主要的消费食品之一,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会对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仅给生猪养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相关工作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兽医导刊》2019,(1):78-79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猪肉年消费量超过5000万吨。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不少消费者担心,“还能不能好好吃猪肉了”,一些食堂甚至暂停了猪肉食品供应。非洲猪瘟疫情到底会不会影响猪肉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对此,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王守伟明确表示,非洲猪瘟疫情不会影响猪肉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我们可以放心食用猪肉及其制品。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发病后致死率100%。我国是世界上第一生猪养殖和猪肉产品消费大国,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直接影响了我国的肉类产量。本文以东莞市为例分析了当前非洲猪瘟疫情对猪肉市场的影响,并对非洲猪瘟防控措施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以便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2018年8月3日,中国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通报了一起非洲猪瘟疫情。这是我国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非洲猪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笔者就非洲猪瘟的发病情况、病原、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进行介绍,以期提高民众对非洲猪瘟的正确认识,缓解恐慌的心理,并指导消费者正确理性进行猪肉消费,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9.
以"绿色食品"认证猪肉这一安全食品为例,本文根据北京市993个消费者的调查数据,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框架下实证考察影响消费者安全食品购买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认证猪肉的意愿不强,消费者对质量安全信息的关注程度、风险感知、对认证食品的认知,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对其购买"绿色食品"认证猪肉有影响显著。据此,应建立食品安全的有效保障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多渠道推广认证食品,促进其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海峰 《猪业科学》2019,36(12):114-117
<正>1非洲猪瘟对我国生猪市场的影响1.1生猪供给短缺,猪肉价格上涨2019年预计非洲猪瘟造成猪肉供给缺口1 250万吨左右。目前非洲猪瘟疫情仍在持续,部分地区生猪生产者担心疫情不敢补栏。同时严格的调运监管措施影响了正常的流通秩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肉类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对猪肉的需求量已达峰值。2019年我国猪肉消费量同比下降11.60%,远超近年下降幅度,主要是非洲猪瘟造成的猪肉供应下降所致,2019年来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也体现了猪肉整体需求仍较高。此次新冠肺炎在春节期间暴发,恰逢猪肉消费旺季,因疫情的来源和传播与猪无关,疫情除了对供给造成冲击外,本身不会影响居民消费意愿。1疫情期间,  相似文献   

12.
2019年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我国生猪产能大幅下滑,2019年猪肉产量为4 255万吨,同比下降21.26%;2019年全国生猪出栏量为54 419万头,同比下降21.57%,年末生猪存栏31 041万头,同比下降27.5%。受供给紧缺影响,2019年生猪价格显著上升,生猪月度平均价格为21.30元/kg,同比上升64.53%;猪肉月度平均价格为33.95元/kg,同比上升51.22%。受非洲猪瘟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影响,预计2020年上半年猪肉产量同比有明显下降,下半年将逐步恢复,在新冠肺炎疫情和非洲猪瘟疫情风险逐步得到控制后,预计2021年我国生猪产能将恢复到非洲猪瘟疫情之前的水平。国内供给偏紧带动猪肉进口增加,我国猪肉供给紧缺造成价格的上涨,同时也引起了牛、羊、鸡肉等猪肉替代产品的需求上升和价格上涨,最后导致牛、羊、鸡肉进口量的上升。2020年我国猪、牛、羊、鸡肉进口量将保持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13.
非洲猪瘟疫情导致中国生猪生产供应遭受很大冲击,国内生猪价格受到供需关系影响继续上涨。随着猪肉价格的起伏不定,猪肉问题渐渐成为国民的关注重点。猪肉行业的消费观与消费模式在不断改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目前国内猪肉市场良莠不齐,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针对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打造高品质、高营养健康猪肉品牌是生猪产业的必由之路,功能性猪肉随之应运而生。本文探讨了功能性猪肉在非洲猪瘟大背景下的"点对点"调运单向运输问题,分析了功能性猪肉的营销环境,提出了在城市递进市场环境下的全网营销模式及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兰州市展开调查,了解当前品牌猪肉消费情况,针对兰州市消费者个人信息和对某品牌猪肉的消费现状与了解程度及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设计问答题,然后对调查结果数据进行统计,采用二元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对购买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由统计结果和回归分析结果可得消费者的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购买喜好、价格因素、品牌了解程度对猪肉购买意愿影响较大,其中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品牌的了解程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宋志霞 《中国猪业》2022,17(3):81-83
自2019年非洲猪瘟在我国首次出现以来,该疫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造成国内生猪存栏急剧减少,猪肉产量降低,国内猪肉价格升高,对我国生猪养殖业和猪肉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非洲猪瘟疫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猪只大量死亡的一类烈性传染病,因此了解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非洲猪瘟病毒的特征,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方面十分重要。本文对非洲猪瘟病毒的病毒学特点和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特点等进行综述,为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相关抗非洲猪瘟病毒的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生猪价格的走向引发着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一方面猪肉是我国居民生活消费的必需品,另一方面猪肉价格的波动对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物价水平有着尤为显著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突发性动物疫情事件频发,尤其是非洲猪瘟疫情的产生,使得生猪价格异化更为严重,波动更加频繁。文章以2015年1月-2018年7月我国生猪月平均价格为建模基础,借助ARIMA时间序列模型深入剖析突发性动物疫情事件对生猪市场价格的冲击作用,并为其提供科学的量化结果。研究显示:突发性动物疫情事件一般是通过降低生产者饲养能力与打击消费者购买信心等渠道影响供需,进而对生猪价格产生强烈冲击,并且这种冲击效应存在时滞性与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生猪养殖产业链结构、生猪消费市场结构及猪肉贸易等方面均发生重大变化,繁殖母猪存栏量显著下降,生猪养殖数量和规模受到重创,同时猪肉进口量创新高。现阶段我国国务院及农业农村部等相继出台一系列的非洲猪瘟防控政策和方案,保障疫病良好控制及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科学恢复,猪肉畜牧产品价格获得一定的回落。该文将对现阶段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市场的供需情况,非洲猪瘟疫情下我国生猪养殖市场中价格波动特点及下一阶段非洲猪瘟的防控对策和建议等进行介绍,促进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消费者在食品消费中对产品品质和产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市场对纯生态绿色食品的需求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为生态猪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当前生态猪肉市场的拓展程度却明显不足。为了探索提升消费者对生态猪肉购买意愿的营销策略,笔者以哈尔滨市城市部分生态猪肉消费者为调查群体,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的方法对问卷调查所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影响消费者生态猪肉购买意愿的营销组合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因素、经济因素和宣传因素依次对消费者生态猪肉购买意愿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营销组合策略角度提出了提升消费者生态猪肉购买意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剧烈传染性、高致死率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种疾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过程短、致死率高的特点。我国将非洲猪瘟划定为一类重特大传染性疾病,发病后通常不需要治疗,应该进行紧急封锁隔离,进行严格的扑杀卫生处理。2018年8月,辽宁省沈阳市首次报告了非洲猪瘟。疫情随后逐渐向黑龙江、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传播蔓延。疫情发生后,农业部紧急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相邻的省份暂停生猪调运,关闭相关疫情省份的所有生猪交易市场,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蔓延。笔者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非洲猪瘟对国内猪肉市场产生的影响,然后论述了对河南省猪肉市场产生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非洲猪瘟的暴发在亚洲和欧洲等地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高度关注。我国也面临严峻的非洲猪瘟防控形势,该疫情一旦暴发,会导致大规模猪只死亡,使猪肉产量急剧下降,对猪肉供应和市场稳定性造成巨大压力。此外,非洲猪瘟的传播还会对社会经济稳定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防控生物安全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防控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可以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科学有效的策略,并为其他类似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