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对控制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2)采用康复鸭血清、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方法:①有母源抗体的雏鸭,在7~10日龄时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②无母源抗体的雏鸭,在出壳后1日龄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1形只,或高免鸭血清及高免卵黄抗体0.5毫升/只;10日龄再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羽份/只。  相似文献   

2.
雏水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雏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某水鸭场通常在雏鸭1天龄时就接种雏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但其中一批水鸭在3天龄时仍暴发本病。该批鸭苗306只,从发病到平息历时5天,共死亡86只,死亡率达28.4%。临诊表现:病鸭精神沉...  相似文献   

3.
鸭瘟流行的新特征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鸭瘟是一种高死亡率的急性、烈性传染病 ,近年来 ,在诸暨及周边县市广泛流行。分析多年来大量临床病例资料 ,发现目前鸭瘟发生有新的流行特征。1 鸭瘟流行新特点1.1 发病低龄化 通过 5 77群鸭瘟病例分析 ,雏鸭发生鸭瘟的比例不断上升。据 2 0 0 0年 1~ 5月统计 ,30日龄内雏鸭发生鸭瘟达17.9%以上 ,最早发病在 7日龄以内。由于发病日龄小 ,给诊断和防治带来一定困难。1.2 鸭瘟弱毒疫苗免疫效果不佳 诸暨枫桥、璜山、氵里浦及绍兴、金华等地养鸭户对 15~ 30日龄雏鸭用鸭瘟弱毒苗免疫 ,30~ 70日龄时又先后发生了鸭瘟 ,目前类似情况似乎…  相似文献   

4.
我县自90年代初开始流行雏鸭病毒性肝炎,经采用抗雏鸭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以下简称卵抗)于正日龄预防注射后取得了显著控制效果。但是,以后使用卵抗或病毒性肝炎弱毒苗(以下简称病肝苗)后.发现免疫效果不稳定,有些发病死亡率仍较高,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  相似文献   

5.
免疫蛋黄液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效果好李兴成(浙江省绍兴县畜牧兽医站312000)入春以来,我县雏鸭病毒性肝炎普遍流行,给许多养鸭户带来了不少经济损失。近来,我们采用病毒性肝炎高免蛋黄液给予防治,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一、发病日龄:根据36户专业户,共5...  相似文献   

6.
2001年5月,安徽省肥东某地区许多养鸭户饲养的肉鸭发生鸭瘟。鸭群在17日龄开始发病,临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流泪和拉稀。发病后曾使用过多种抗生素和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治疗,均无明显好转。后送我所实验室经临床剖检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鸭瘟,并对发病鸭用鸭瘟弱毒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和康复鸭血清进行治疗,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诊断过程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发病疫区内的鸭群,最早于17日龄开始发病,附近的雏鸭普遍发病,死亡率最高达90%。发病后曾用过多种抗生素和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进行治疗,均无明显…  相似文献   

7.
1998年12月上旬,某养鸭户自繁自养的2800羽15日龄番鸭突然发病,3天内死亡176羽。经诊治确诊为病毒性肝炎。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1998年12月上旬,某养鸭户自繁自养3批雏番鸭7000羽和500羽种鸭均未进行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第1批雏鸭25日龄2200羽,第2批雏鸭15日龄2800羽,第3批雏鸭5日龄时2000羽。在第2批雏鸭中,340羽突然发病,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等多种抗菌药治疗均无效,3天时间死亡176羽,病死率达50.5%。第1批和第3批雏鸭正受到严重威胁,而种鸭正…  相似文献   

8.
广东新兴株Ⅰ型鸭病毒性肝炎鸡胚化弱毒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从广东新兴地区分离的I型鸭病毒性肝炎毒株中筛选出免疫原性优良SS毒株,用鸡胚传代培育出Ⅰ型鸭肝炎病毒79代鸡胚化弱毒疫苗株SS79.按弱毒疫苗规程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苗对1日龄雏鸭安全无致病性,免疫剂量为10-5.16个EID50/只.接种1日龄雏鸭后第3天可检测到抗体,7 d可产生高峰期中和抗体,并可完全保护雏鸭抵抗同型强毒的攻击,1次免疫抗体可维持4周以上.疫苗在-20℃保存6~12个月仍能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
<正>2007年5月吉林省吉林市某珍禽养殖场饲养已免疫过雏番鸭细小病毒弱毒疫苗、小鹅瘟弱毒疫苗、雏番鸭"花肝病"弱毒疫苗的28~42日龄番鸭群,陆续爆发一种以消化道和呼吸道病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造成种番鸭大批死亡。发病番鸭为同群或鸭舍临近,共饲养种番鸭1 245只,发病后多种抗生素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鸭病毒性肝炎在我县部分养鸭户所饲养的3周龄以内雏鸭中发生,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我县的养鸭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2001年1月下旬,我县张某从余姚引进1日龄雏鸭4000只,7日龄时发病,第一天死亡281只,第二天死亡330只。后经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并发沙门氏杆菌病,经采取紧急治疗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2.临诊症状有的雏鸭不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一般雏鸭发病初期表现精神委靡,羽毛松乱,缩颈呆立,眼半闭呈昏睡状。有的病鸭拉白色腥臭粪便,肛…  相似文献   

11.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发生于1月龄内的雏鸭,以3~14日龄的雏鸭多发,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为10%~90%。该病的流行给养鸭业造成巨大损失。90年代以来,虽然推广应用雏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和高免蛋  相似文献   

12.
曲霉菌病多见于雏禽,各种禽类均易感,常见急性、群发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该病的特点是在组织器官中,尤其是以肺及气囊发生炎症和形成肉芽肿结节为主。2001年南平市延平区某鸭场因使用发霉垫料后发生曲霉菌病,导致200多羽鸭死亡。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1年4月中旬延平区某鸭场从福建农林大学、龙岩分别购进1000羽和1500羽刚出壳的白羽番鸭苗,在1日龄时皮下注射鸡胚化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1.0mL,7日龄时加强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1.0mL,18日龄时肌注禽流感疫苗0.8mL,在饲料中适当添加预防大肠杆菌病和呼吸道疾  相似文献   

13.
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急性传染病。尤其是3 ̄20日龄的雏鸭发病,临床症状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前呈角弓反张姿态和病鸭肝脏肿胀,表面有出血斑点为病变特征。笔者试用鸡作为免疫蛋源,制备抗鸭肝炎病毒高免卵黄抗体,临床试用效果良好,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的制备1.1高产蛋鸡的选择选择健康高产蛋鸡50只,隔离饲养,加强饲料营养,同时加喂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观察1周,表现正常时接种疫苗。1.2DVH弱毒疫苗DVH弱毒疫苗由黑龙江省兽医卫生防疫站近期生产…  相似文献   

14.
鸭病毒性肝炎为雏鸭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其特征是肝肿大并有出血斑点。此病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高,给养鸭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主要侵害3~20日龄雏鸭,成年鸭及其他家禽不感染。1998-07-10我县胡坊镇某养鸭专业户购进刚出壳雏鸭2 200只,几天后发生雏鸭病毒性肝炎,前后死亡1 109只,现将发病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结果 11日上午雏鸭开食饮水,12~13日一切情况正常,14日下午部分雏鸭不食,晚上即死亡56只,15~16日出现死亡高峰期,15日死亡427只,16日死亡465只。养鸭户即求诊于镇兽医站,遂会同县兽医…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试验吴小林(江西省畜牧水产学校330200)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一月龄以内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潜伏期短,发病急剧,传播迅速,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1993年以来,我校附近几个乡镇的养鸭户...  相似文献   

16.
将1株新分离的鸭瘟病毒(DPV)CY07株分别接种鸭胚和7日龄雏鸭,结果40%的胚24h内死亡,剩余胚24~48h内死亡;7日龄雏鸭48h发病3只(3/7),至120h共发病6只(6/7),死亡5只(5/7)。同时用标准株血清进行病毒中和试验,血清中和价为1∶19。对鸭瘟弱毒疫苗免疫鸭进行攻毒试验,证明能够抵抗鸭瘟病毒CY07株的攻击。表明DPVCY07株是1株毒力较强的病毒株,但抗原性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马明 《江西饲料》2011,(2):45-46
1雏鸭群免疫雏鸭病毒性肝炎活苗免疫:雏鸭在出壳后3日龄左右应用该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d内须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d后免疫的雏鸭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苗或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日龄时应用单苗或二联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mL。新鸭疫(鸭流感)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  相似文献   

18.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可达90%以上),是严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流行的鸭肝炎病毒以1型DHV(DHV1)为主,以10日龄左右的雏鸭发病最多.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只发生于雏鸭,常造成雏鸭短期内大批发病及死亡;成鸭亦可感染,但不表现症状而成为隐性带毒者,能给养鸭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袁涛  聂奎 《中国家禽》2006,28(3):54-56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传播迅速、以肝炎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疾病。鸭病毒性肝炎分为各自独立的没有血清学关系的Ⅰ型、Ⅱ型和Ⅲ型。1965年英国诺福克已接种了Ⅰ型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的雏鸭发生鸭肝炎,从病鸭中分离到的病原经交叉免疫试验证明与Ⅰ型鸭病毒性肝炎不同,故命名为Ⅱ型鸭病毒性肝炎。20世纪60年代后期Ⅱ型鸭肝炎在商品鸭群中消失,但至80年代英国的诺相克再度发生该病。  相似文献   

20.
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高传播性和高致死性的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在孵化季节发病率会明显增加,其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鸭,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对于鸭病毒性肝炎,可于雏鸭1日龄时,注射弱毒苗或抗血清的方法来进行保护,对发病雏鸭通过注射高免血清来救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