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分析资本下乡确保农民利益的典型模式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资本下乡确保农民权益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确保农民在乡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落实法律法规赋予农民的利益、进一步完善农民核心利益表达机制、切实保护好村民和村集体的发展权、完善乡村空间资源的价值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
声音     
《新农业》2013,(2):15
当前中国农村再次掀起鼓励资本下乡的高潮,但从农业效益上说,农业规模经营并无优势,资本恐怕很难赚到钱。农业利润也相对固定,在政府支持下就算资本下乡赚了钱,也是瓜分农民此前的利益。——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三农"永远都不会消失。只要人吃饭就要有农业;只要有农业,就一定有农民;只要有农民,乡村就不会消失。未来  相似文献   

3.
正架设好必要的"防火墙",建立更加牢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想尽一切办法振兴乡村、发展农业、造福农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资本下乡,让资本扎根土地、服务"三农",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必要之举。然而,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下乡资本"跑路"、涉农项目烂尾;土地流转出现纠纷,农民利益受损;流转土地出现"非粮化""非农化"现象。这让人思考,如  相似文献   

4.
正增加农民收入涉及城乡要素配置和利益调整,需要从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高度来推进。促进农民增收,一方面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在农村务农的农民增产增效,腰包鼓起来;另一方面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增加其就业的稳定性和社会保障。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要激发农村资源资产要素活力。眼下,工商资本下乡已成一大热门。既要鼓励资本下乡,发挥其带动引领作用,给农民带来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致富手段;也要鼓励工商资本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整合集体土地、闲置农房等资源,发展新型商业模式,增加农  相似文献   

5.
工商资本下乡看起来很美的背后是其窘迫的发展状况,目前工商资本下乡面临着三大困境,分别是:"非农化"、"非粮化"的非议与种粮不赚钱的矛盾,损害农民利益的指责与实际利益受损的矛盾,圈地、套取财政补贴的嫌疑与陷入"补贴陷阱"的矛盾。基于经济学的视角,文章分析了困境产生的原因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界定不清。在对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市场主体,营造良好市场环境;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构建长效机制;明确政策要求,走出"认识误区"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6.
促进农民增收最缺乏的是什么?是资金。改变农村面貌最缺乏的是什么?是资全。发展现代农业最缺乏的是什么?还是资金。如此,对资本进入农村(资本下乡),我们应该热情鼓呼。可是且慢,在中央有关文件中对资本下乡的政策是:不提倡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民的承包地。在学界,对此的争议更大,问题的核心是,面对外来的强势资本,分散而弱势的农民能否保障自身的权益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7.
<正>家庭农场,一个充满着美好生活想象的词语,在现实中却面目模糊,并遭遇产权、资金等诸多难题。家庭农场到底是什么?现实状况又如何?记者采访发现,由于中央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家庭农场依然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而各地兴起的热潮,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农民自己成为农场主,二是城里人下乡圆农场梦,三是城市资本下乡。城里人下乡记“这能让我内心安静。”王菲  相似文献   

8.
工商资本下乡的演化历程及其影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婷  费罗成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7):181-186+191
从城乡统筹发展视角出发,通过梳理中国工商资本下乡的政策演化及发展现状,结合文献研究,揭示中国工商资本下乡产生的多元主体效应。研究表明,工商资本下乡的政策演化经历了限制、放宽、引导与规范3个阶段,现已形成多主体、多模式的基本特征;工商资本下乡会对农户、基层政府、村集体、工商资本等主体产生多元效应,同时会显露出资本下乡的“双刃剑”属性;具体来说,可增加农户收入、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也会损害农户利益、制约农户自身长效发展;可激活退化的村集体组织机构功能,也对基层治理带来了一定冲击;可提升基层官员政策执行绩效,也易造成职能缺位引发执政风险;有益于企业发展,同时也使企业面临经营风险。在资本下乡的背景下,应针对不同主体特点采取不同的优化路径来规范和引导,以实现多元主体共享收益、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9.
工商资本下乡促进了农地流转吗?——来自CLDS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推进工商资本下乡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工商资本下乡行为异质性的视角,从租赁农地和提供机耕服务两个方面梳理工商资本下乡影响农户农地流转的可能路径,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工商资本下乡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44.46%和25.01%的调查农户所在村有工商资本下乡租赁过农地和提供过机耕服务;21.17%和72.06%的调查农户所在村有工商资本不止一次下乡租赁过农地和提供过多元化惠农服务。工商资本下乡租赁农地显著降低了农户的农地转入概率,对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影响不显著;工商资本下乡提供机耕服务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农地转入概率,降低了农户的农地转出概率。户主年龄、性别、家庭实际耕地面积和村居劳动力年龄结构等因素也能够促进农地流转。随着工商资本下乡租赁农地强度的增加,将降低农户农地转入和转出概率;若工商资本下乡提供多元化惠农服务,将显著提高农户的农地转入概率,降低农户的农地转出概率。因此,需加强对农地流转的监督和管理,警惕工商资本下乡过程中大量"圈地"导致的土地"非粮化"和"非农化"现象,加快建立工商资本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10.
7.问:农民应在哪里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如何识别家电下乡指定销售网点? 答:农民可在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指定的销售网点购买家电下乡产品.为了便于农民更好的识别家电下乡指定销售网点,商务部、财政部专门制定了统一的家电下乡销售门店标识.要求销售网点在明显位置悬挂,并张贴统一的家电下乡产品公示栏和农民购买须知.  相似文献   

11.
农民利益表达权的缺失与保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益表达权,是指一定的阶层或集团为实现自身利益和保护自身利益而向社会及有关部门作出的反映、宣示与运行的权利。农村实行村民自治以来,一些地方农民的利益表达权得到了一定的落实和改变,但仍然有相当多的地方不容乐观,农民利益表达权的缺失还相当严重,漠视乃至侵犯农民利益表达权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还造成了一定的恶果。因此注重和保护农民的利益表达权势在必行。1农民利益表达权缺失的表现1.1无法表达有些农村基层干部民主意识差,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对农民反映的意见、批评以及涉及农民利益的各种问题,均视为损害领导和政府部门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工商资本大规模下乡经营农地源于农业产业链整体上利润较高、政府政策大力扶持与现代农业发展对资本的需求等外部动力,也包含资本的逐利性、抢先拥有农业资源与工商资本存量大等内部动力,其具体方式包括直接进入方式与间接进入方式,同时也规定了其具体准入领域。工商资本下乡能来带规模经济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与社会组织效应,又会产生投资的盲目性、非粮化与非农化倾向、增加农民风险以及土地流转关系不稳定等问题。为此,应当从构建以家庭农场为企业的组织形式、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实行风险保证金、租金预付制度与工商资本下乡投保制等风险保障制度以及加强监管制度等方面,探索工商资本下乡经营农地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大举措。在乡村社会结构分化的背景下,一般农业型地区的留村青壮年农民,积极流转土地形成适度规模经营,面向市场,兼职副业,逐渐发展成中坚农民群体。在日渐空心化的村庄内部,他们是组织小农户进行市场化生产、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维护乡村秩序和坚守本土传统文化礼俗等的重要力量。工商资本下乡在为地方农业创造新局面的同时,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也客观证明现阶段工商资本并不能完全适应或主导乡村的生产生活,反而挤占了普通农户和中坚农民的发展空间和利益。  相似文献   

14.
《农家科技》2008,(4):4-5
<正>全国"家电下乡"试点工作日前在山东、河南、四川三省正式启动。三省的农民购买补贴范围内的彩电、冰箱、手机类产品,将获得销售价格13%的财政补贴。这项政策究竟能给农民带去多少实惠?农民有没有购买欲望?企业会不会把落后、淘汰产品简单地推向农村?农民能不能真正拿到补贴?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相似文献   

15.
王瑶 《新农业》2014,(8):26-27
<正>又是一个春天,12316金农热线"金色田野下乡行"活动所到之处,又是怎样的一番场景呢?培训?指导?会诊?参观?集会?对头,上面这些内容都有。但是,与往年相比,今年热线下乡活动更精彩、更喜庆。对于农民朋友来说,学技术、抓生产固然是头等大事,搞好业余文化生活也很重要啊!  相似文献   

16.
社会资本失范是中国农民组织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因为差序格局的农村社会网络关系分散;因为信任缺失以致组织契约基础丧失;因为互惠匮乏以致利益矛盾突显;因为共同价值迷失以致组织精神困乏。农民组织化在维护农民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资本可以促进组织的发展,是组织运行的深层社会基础,因而,可以通过重构网络关系,加强教育宣传,重构结构合理、功能积极的社会资本,提高中国农民组织化的低水平状态。  相似文献   

17.
<正>资本下乡要带动老乡,不能代替老乡,更不能剥夺老乡。农家乐关键还得让农民乐。"五一"小长假乡村游火了。不少城里人就近来到农村,吃农家菜、住农家院、看农村景——体验清新田园成为假日首选。红火的农家乐让老板赚得盆满钵盈,可是,农民的钱袋子跟着鼓起来没有?这个问题更应该关心。时下,人们有钱有闲,体验性服务性消费不断升级,休闲农业发展迎来好时机。去年,全国乡村游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乡村游成为农村快速增  相似文献   

18.
<正>下足"绣花"功夫,让农民群众"心热起来、行动起来",感受到发展的温度,才能激发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也就是说,干好乡村的事,不光要懂农情,还要有感情。这些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接连出台,农村成了投资热土。各路资本纷纷跨界务农,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优质非农资源要素流向农村十分困难。而随着国家对乡村发展的大力扶持,资本下乡成为一股热潮,资本下乡的现象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资本下乡为乡村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乡村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首先对关于“资本下乡”的国内研究概况进行介绍。随后从资本下乡的阶段划分以及目前学术界对资本下乡所研究的不同聚焦点两方面对“资本下乡”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正>农业部等四部门日前发布《关于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的意见》,备受各方关注。目前我国工商资本租用农地状况如何,四部门为何要出台意见,资本下乡面临哪些政策禁区,对资本违规大肆圈地,国家又将如何监管?针对以上问题,农业部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