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对广东不同地区15个集约化猪场10~20日龄哺乳仔猪及30~40日龄保育仔猪的球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仔猪球虫平均阳性率为7.57%(58/766),阳性场占86.67%(13/15);各阳性场仔猪球虫阳性率从2.00%~19.57%不等,感染强度不均;10~20日龄哺乳仔猪的球虫平均阳性率(9.79%,32/327)明显高于30~40日龄保育仔猪(5.92%,26/439);感染球虫种类主要为猪等孢球虫;不同地区的猪场仔猪球虫感染情况的季节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仔猪贫血症由缺铁引起,是严重危害2~4周龄哺乳仔猪的一种微量元素缺乏症。集约化大规模养猪场、水泥地面的猪舍、关闭饲养。不合理的饲喂技术等又是导致仔猪缺铁性贫血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由于该病严重地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对养猪业可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患贫血症的仔猪主要集中发生在2-4周龄,在此期间如果及时给仔猪补充一定量的铁,就能有效地防止仔猪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据我县兽医站试验结果表明:哺乳仔猪于4日龄肌肉注射和口服补铁后,60日龄时再肌注补铁,比对照组平均每头多增重295kg,比口服补铁头均多增重1.45kg,增重率…  相似文献   

3.
目前,哺乳仔猪腹泻是母猪场最常见的一种疫病,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对福州地区哺乳仔猪腹泻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道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 1.1 调查对象 1996~1999年我们对福州地区新店镇、日溪乡、鼓山镇、部队养猪场、马尾、连江、福清、长乐及我所试验猪场等近20个母猪场约10万头仔猪进行了调查,其母猪主要是长大二元母猪,公猪多为杜洛克公猪。1.2 发病日龄、发病率、病死率 经调查2日龄至断奶仔猪均有发病,但该病主要发生在2周龄以内的乳猪,随着日龄增大,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2~5日龄发病率达44.6%,病死率达51.9%…  相似文献   

4.
仔猪缺铁性贫血又称为仔猪营养性贫血,是指15日龄至1月龄哺乳仔猪由于缺铁所发生的一种营养性贫血性疾病。该病多发生于冬末及春初的舍饲仔猪,特别是以木板、水泥或石板为地面的猪舍及不采取补铁措施的集约化养猪场  相似文献   

5.
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蚴虫寄生于牛、羊脑(偶尔也寄生于延脑和脊髓)中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主要侵害2岁龄以内的绵羊和犊牛。多头蚴外观为豌豆大到鸡蛋大小不等的囊包,囊膜半透明,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内膜上长出如同菜花状的很多白色头节。  相似文献   

6.
仔猪球虫病的病变及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本病主要发生于小猪,且多发于6~15日龄的乳猪,但是断奶仔猪也会发生,成年猪为带虫者。哺乳仔猪并不是由于摄入母猪粪便中的球虫卵囊而感染,由于球虫卵囊发育需要较高的温度,因此本病多发于春末和夏季。哺乳仔猪发病无季节性。发病主要出现在哺乳仔猪,发病率50%~70%,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7.
(一)哺乳仔猪药物保健预防这一阶段的保健预防重点是提高哺乳仔猪出生后的免疫力与抗病力,防止病毒性与细菌性腹泻的发生。据有关文献报道:从仔猪出生至断奶平均损失仔猪达25%左右,这些损失大多数(占65%)发生在1~7日龄,  相似文献   

8.
<正>1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本病主要发生于小猪,且多发于6~15日龄的乳猪,但是断奶仔猪也会发生,成年猪为带虫者。哺乳仔猪并不是由于摄入母猪粪便中的球虫卵囊而感染,由于球虫卵囊发育需要较高的温度,因此本病多发于春末和夏季。哺乳仔猪发病无季节性。发病主要出现在哺乳  相似文献   

9.
仔猪阶段通常是指从仔猪出生至70日龄这一时期,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仔猪阶段可人为分为两阶段,即哺乳阶段和断奶后的保育阶段。在合理营养和饲养管理下,仔猪生长和目标是21日龄体重6kg,35日龄10.30kg,70日龄达30kg。  相似文献   

10.
硒对猪水肿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场从1981年以来,连续三次发生哺乳仔猪的水肿病,共死亡仔猪76头,现将情况简介如下。一、临床症状本病在我场仔猪一般发病都在40—70日龄之间,以40—60日龄为最多,不分季节、性别和品种,发病的特点为在同窝中以生长快、膘情好、哺食量多的最易发病。本病发生突然,死亡率高,发病后  相似文献   

11.
1991年9月仔猪黄痢在我场爆发性发生,产后1~12日龄的哺乳仔猪发病率高、死亡惨重。由一窝开始迅速发展到数窝、几十窝。发病后数小时开始脱水衰竭死亡,24~48小时内全窝死亡。一头仔猪发病后迅速波及全窝,接着很快传染上接近的其他日龄仔猪。特点是:发病急,死亡率高,传播快、多发生在产后1~12日龄内的仔猪。据初步统计发病率高达40%,死亡率达75%,损失很大。下痢一般呈黄色稀便,有的稍带浅绿  相似文献   

12.
正新疆奎屯垦区某团场的养殖户陈某的猪场存栏267头,其中母猪35头,公猪2头,哺乳仔猪80头,断奶仔猪90头,育肥猪60头,饲喂浓缩料,哺乳仔猪在22~25日龄注射猪瘟疫苗1头份,实行35日龄断奶,每月哺乳仔猪32头,其他猪群免疫了猪瘟、伪狂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水肿伤寒等疫苗,在此之前一直生长良好。2014年11月20日从石河子某种猪场购进1头杜洛克种  相似文献   

13.
哺乳仔猪发生猪瘟后的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8月,某场哺乳仔猪发生了猪瘟。该场采用给全场母猪紧急免疫和给初生仔猪行超前免疫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发展。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8月1日早上,突然发现一窝7日龄的哺乳仔猪中有3头发病,以后剩下的同窝仔猪相继发病,发病仔猪3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14.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业的中心环节之一,由于其年龄小、体质弱,抗病能力差等弱点突出,故仔猪的死亡绝大多数是发生在30日龄内,以7日龄内尤为明显。其死亡率几乎达50%以上。众所周知,仔猪高成活率是猪场取得高存栏量及高利润的关键,然而一些小型猪场和散养养殖户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哺乳仔猪大量死亡。因此,加强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成活率在生产中处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5.
仔猪魏氏梭菌病常发生在3日龄以下的哺乳仔猪,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笔者在售后服务中,遇到某扩繁场10~25日龄哺乳仔猪发生魏氏梭菌病,经及时防治,制止了病情的扩大。1 发病情况 该场1999年9月,10~25日龄健壮乳猪发生突然死亡,这次共发病8窝,占总产窝数50%,死亡32头,占总产仔猪36%,1窝中发病死亡2~3头的较多,整窝死亡的没有,一旦发病,仔猪死亡率100%。2 临床症状 尖叫,呕吐,有些拉黄色或黄褐色稀粪,有些不拉稀,几乎没有拉红色粪便的,体温40~41℃,后期全身松软,俯卧地上死亡。3 剖检变化 共…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哺乳仔猪腹泻的发生率很高,在出生后1~3 d内腹泻发生严重,产后1日龄内的仔猪死亡率最高,特别是黄色水样腹泻几乎死亡率100%;其次部分仔猪在7~9 d开始拉稀,15日龄不得不断奶;有些仔猪在哺乳后期腹泻。据报道:自2010年4月我国的两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场连续出现猪瘟,不少哺乳仔猪因感染猪瘟病毒而发病死亡。为此,我们在发生猪瘟的猪舍内做了不同日龄的哺乳仔猪和初生仔猪哺乳前进行免疫接种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哺乳前免疫,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利用这一方法和采取其它措施,很快控制猪瘟的发展。现将这试验报告如下: 试验动物的选择:一组选自不同出生日龄的无病的哺乳仔猪,共59头;另一组选自刚出生未吃初奶的仔猪,共67头。试验方法:在正在发生猪瘟的母猪栏  相似文献   

18.
高死亡率哺乳仔猪腹泻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有些地区各种抗生素与抗菌药以及抗病毒措施(干扰素、转移因子、卵黄囊抗体等)疗效极低,哺乳仔猪死亡率达到80%,甚至100%,不少猪场产房无仔猪.现将诊治情况汇报如下. 1 特点 腹泻日龄早,最早可在1日龄,多在3~4日龄. 粪便性状均是黄色稀粥样,没有特异恶臭味,没有过多的气泡,没有眼观的血液成分.未见传染性胃肠炎样水样腹泻.呕吐物为黄白色凝乳块与胃液,腹泻前多呕吐,腹泻开始呕吐停止.  相似文献   

19.
<正>仔猪腹泻是指4月龄以内的仔猪,尤其哺乳仔猪是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流行性疾病。病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给养猪业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现就该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如下分析。1病因1.1细菌性因素仔猪黄痢的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常在出生后数小时至一个星期,以1~3日龄的仔猪常见。病猪以排黄色、黄白色水样或  相似文献   

20.
《当代畜牧》2013,(8):27-29
<正>当前,哺乳仔猪腹泻的发生率很高,在母猪产后1~3d内腹泻发生严重,产后1日龄内的仔猪死亡率最高,特别是黄色水样腹泻死亡率高达100%;其次部分仔猪在7~9d开始拉稀,15日龄不得不断奶。据报道:自2010年4月我国的两广地区、福建、江西、湖北和山东,规模化猪场相继发生以哺乳仔猪呕吐和死亡为主要特征严重腹泻,任何药物处理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