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文成 《油气储运》1997,16(8):22-25
标准体积管是原油动态计量时,流量计在线检定的标准器。要减小流量计的示值误差,提高原油交接计量的准确性,就应提高标准体积管的精度。根据原油在管壁内结蜡的理论,推断出当环境温度,管壁温度较低时体积管标准管段内将会结蜡,结蜡厚度对流量计在线检定时的示值误差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巨洪  冯庆善  兰浩  范立志  刘罡 《油气储运》2012,31(10):785-789
以铁大原油管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动火改造现场管道的实际结蜡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合10年来输送工艺和输送介质的变化,初步确定了管内石蜡沉积物的分布规律。管内原油与周围环境间的热量交换是决定管道结蜡厚度、分布和强度的重要因素。管道沿线油温、环境、保温效果等差异是造成管内结蜡分布不均匀的重要原因,脱落蜡块的随机漂移与堆积增强了管内石蜡沉积物分布规律的不规则性。局部管段严重蜡堵导致管道平均蜡厚显著增加,对于局部结蜡严重的管段,仍需借助割管观测、加密开孔测压等传统手段确定管道的实际结蜡情况。此外,大致推算出目前管道内的存蜡量。  相似文献   

3.
田远  刘靓 《油气储运》2014,(3):340-342
仪长原油管道自2006年5月全线投产直至2012年9月从未进行过清管作业,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管道的运行状况,先后进行两次清管作业。首次清管采用YY—RGQ型软体清管器,以降低清管风险,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第二次清管采用站场自配的安装有跟踪设备的YY—JDQ型清管器。阐述了清管作业过程,包括收发球操作和清管技术要求。清管结果表明:首次清管杂质较多,有加热炉运行的管段,结蜡量相对较少;第二次清管清除的蜡和杂质虽然明显少于首次清管,但蜡沉积已经对管道的经济运行产生了影响,说明清管周期不合理。为此建议:易结蜡管段采用加热输送工艺,使输油温度高于析蜡点;确定最佳清管周期,制定合理的清管计划。(图1,表1,参6)  相似文献   

4.
丁华清  秦海洋 《油气储运》2003,22(12):38-39,59
输油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变化,导致原油中的蜡析出,用体积管检定容积式流量计时,由于蜡吸附,体积管基准管段标准容积减少,严重影响流量计检定结果。分析了蜡析出过程和析出条件,以实例说明体积管内壁结蜡对流量计检定结果和计量准确度的影响,提出了避免体积管结蜡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新楼 《油气储运》2003,22(2):10-15
针对中银输油管道冬季运行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收集运行数据及相关计算,描述了加热炉投用前后的管道压力波动情况,分析了加热炉投用前后管道的运用压力变化以及管道当量结蜡厚度变化的原因。指出该管道投用加热炉后,解决了2号阀室至银川管段的压力波动问题,有效地延长了清管周期,但同时有两段管道发生了严重结蜡,给清管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提出了在中银输油管道2号阀室安装收发球筒装置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热油管道输送过程中,结蜡现象严重影响原油输送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合理制定热油管道清蜡周期是确保管道正常运行的关键。通过分析不同含蜡量、含胶量、含水率的原油结蜡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拟合出温度与结蜡强度抛物线的关系式,结合析蜡温度建立了热油管道结蜡强度通用抛物线数学模型和清蜡周期计算公式,可实现对不同含蜡量、含胶量、含水率、析蜡温度下热油管道清蜡周期的量化计算,进而为原油特性相近的热油管道制定合理的清蜡周期,确保输油管道正常运行。该方法在西吐孜科尔油田—库木克尔油田的热油管道进行了实例应用,合理调整了管道清管周期,管道运行安全可靠,为热油管道清蜡周期的确定提供了技术支持。(图3,表1,参22)  相似文献   

7.
库鄯输油管道清管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特 《油气储运》1999,18(4):20-27
库尔勒-鄯善输油管道是我国第一条大落差并设有减压钻的常温输送管道,首次在该管道上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清管作业,掌握了库鄯输油管道结蜡及原油分层沉积规律,并对管道运行过程中结蜡的速度和以后清管周期进行了分析,找到了避免堵塞的方法,为以后的管道清管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针对塔河油田一号联合站至雅克拉集气处理站凝析油输送管道结蜡严重的问题,探讨了结蜡层厚度的计算方法、模型及其优劣。利用列宾宗公式反算平均蜡层厚度可大致掌握管道的实际结蜡情况;黄启玉模型的参数确定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撑,计算量和误差较大;双曲正切结蜡模型对含蜡油品热输管道的结蜡分布模拟适用于工程计算。运用双曲正切结蜡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分析了该管道的结蜡情况,给出了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证明了整条管道结蜡的不均匀性。根据分析结果,该凝析油输送管道可长期不清蜡,且不会影响其停输再启动操作。  相似文献   

9.
万周输油管道结蜡分析及清防蜡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万周输油管道的主要输油参数有原油物性,针对万周输油管道结蜡的情况,对结蜡原因及蜡晶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采用实际运行数据对结蜡厚度进行了理论计算。通过分析该管道热洗清蜡的效果,提出了对此类管道清防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热含蜡原油管道经济清蜡周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热含蜡原油管道低输量下运行现状,在原有经济清蜡周期模型基础上考虑余蜡厚度的影响,建立了含清蜡周期和余蜡厚度两个自变量的最优清蜡周期模型.指出在求解出给定余蜡厚度和清蜡周期下管输油品的单位总能耗后,采用对分法计算某一余蜡厚度下的最优清蜡周期,再通过改变余蜡厚度方法,可以确定最优余蜡厚度和管道的最优清蜡周期.  相似文献   

11.
管道沿线结蜡分布不均匀对蜡层厚度计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原油管道的结蜡规律,分析了蜡层分布不均匀对管道蜡层厚度计算的影响。在管道直径长度相同、沿程摩阻增加相同的条件下,随管道结蜡段长度的减少,有效平均结蜡厚度减小。根据站间压降反算得到的水力学平均蜡层厚度,并不能说明管道的实际结蜡情况。对于压降上升较快的管道,利用压降反算得到的蜡层厚度会夸大管道结蜡的严重程度,而忽视某些区段的潜在隐患。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终冷温度对加剂改性原油蜡沉积规律的影响,保持油壁温差相同,控制不同的终冷温度,采用搅拌槽蜡沉积装置、流变仪、差热扫描量热仪等试验仪器,对添加纳米降凝剂的大庆油、添加EVA降凝剂的大庆油以及大庆空白油进行静态蜡沉积对比试验与动态剪切对比试验。同时,结合分子扩散、胶凝等机理,分析不同试验条件下加剂改性大庆油的结蜡规律。结果表明:当终冷温度较低时,加剂油结蜡总量明显高于空白油,但结蜡总量中含凝油多、蜡晶结构较弱;空白油结蜡总量低,但蜡晶结构较强;随着终冷温度升高,加剂油与空白油的结蜡量逐渐降低并趋于一致。终冷温度较低且剪切剥离强度较弱时,添加降凝剂会增加管输蜡沉积量;一旦经过高剪切或提高终冷温度,加剂油的结蜡量将明显降低,管输安全性提高。  相似文献   

13.
蜡沉积速率模型的最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蜡沉积的动力学机理,针对管内壁的剪切应力、温度梯度、蜡分子浓度梯度和原油的动力粘度等影响蜡沉积速率的因素,选用幂律模型作为结蜡速率模型,并用二阶微粒群算法对该蜡沉积速率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处理,结果证明,采用微粒群算法获得的数学模型的准确性优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  相似文献   

14.
原油标准体积管的应用现状与应用改进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目前我国原油交接用标准体积管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原油交接用体积管的现状,指出了在用原油体积管在非标生产、未许可生产、检定周期和结蜡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高凝成品油管壁结蜡规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成品油管道常温顺序输送中的析蜡问题是影响管道安全运行和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试验,探讨了高凝成品油输送温度和管壁温差对管壁结蜡层厚度的影响,得出了输油温度和温差与结蜡层厚度的函数关系,对于预测结蜡规律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结蜡厚度与土壤总传热系数相关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铁大线低输量运行开展了管道结蜡的预测及与土壤总传热系数相关性影响研究,给出了铁大线低输量运行条件下的经济结蜡厚度以及结蜡厚度与土壤总传热系数的相关式,确定了各站间的总传热系数和管道的安全最低输量,提高了管道在综合处理工艺条件下的热力校核的准确性,为铁大线低输量运行热力系统改造节约了费用.  相似文献   

17.
艾慕阳 《油气储运》2005,24(6):58-58
本文提出了用结蜡分布函数对埋地热油管道管壁结蜡厚度的分布进行模拟计算的方法,介绍了两种结蜡分布函数的应用表达式,指出模拟计算方法比通常采用的平均化处理方法更准确。《管道科学技术论文选集》文摘(十一) 埋地原油热输管道结蜡层厚度的模拟计算@艾慕阳  相似文献   

18.
埋地原油热输管道结蜡层厚度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艾慕阳 《油气储运》2000,19(1):13-16
提出了用结蜡分布函数对埋地热油管道管壁结蜡厚度的分布进行模拟计算的方法,介绍了两种结蜡分布函数的应用式,指出模拟计算方法比通常采用的平均化处理方法更准确。  相似文献   

19.
在管道全线配泵方案不变的情况下,漠大原油管道输量异常下降,由2 300 m~3/h逐渐降低至2 100 m~3/h,管道运行效率降低,影响输油任务。通过计算各管段单位摩阻损失,发现摩阻异常增大出现在漠河站与加格达奇泵站之间,对比分析了油品物性、管道沿线油温、地温数据、减阻剂添加效果和站场工艺变更等影响因素,经过现场调研,确定原因为:1为塔河站新投用的轴流式单向阀对减阻剂产生剪切导致减阻剂失效;2该管段存在结蜡。通过采取切换塔河站流程和站间清管两方面措施,管道输量恢复正常状态,降低了漠河首站库存增加的风险。基于上述,针对管道冬季定期清管,以及俄油冬季动火施工引起结蜡和增输改造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着重介绍了中洛复线加降凝剂输送3次现场试验,通过热力与水力计算,说明中洛复线可采用隔站点炉运行方式;根据对管道等效结蜡厚度变化规律的讨论,评述了低输量加剂输送管道结蜡规律和清蜡措施;分析了等效结蜡厚度与管道传热系数的关系,认为随着等效结蜡厚度的增加管道的传热系数将随之降低。采用加剂综合处理工艺以降低原油的凝点和粘度,保持一定的结蜡凝油层厚度以降低管道的传热系数,是实现安全降低原油的凝点和粘度,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