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测定了烟台黑猪与鲁育杜洛克、鲁育大约克和长白猪杂交商品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结果表明,大约克×烟黑组合日增重最高为717.37 g,料重比最低为2.97,与杜洛克×烟黑、长白×烟黑和烟黑×烟黑相比,日增重分别提高7.93%(P〉0.05)、16.22%(P〈0.05)和21.31%(P〈0.01),料重比分别降低11.08%、3.88%、21.43%。4个组合的胴体性能及肉品质差异显著。其中,屠宰率以杜洛克×烟黑最高,比大约克×烟黑提高11.69%(P〈0.05);眼肌面积也以杜洛克×烟黑最大,比烟黑×烟黑提高31.33%(P〈0.05);瘦肉率以大约克×烟黑最高为60.24%,比烟黑×烟黑提高22.09%(P〈0.01);大理石纹评分以烟黑×烟黑最高,其次是杜洛克×烟黑,分别比大约克×烟黑、长白×烟黑提高10.67%(P〉0.05)、38.02%(P〈0.05)和9.15%(P〉0.05)、36.12%(P〈0.05);pH1以大约克×烟黑最高为6.66,其次是烟黑×烟黑组合为6.29,分别比杜洛克×烟黑、长白×烟黑提高14.63%(P〈0.01)、17.25%(P〈0.01)和8.26%(P〈0.01)、10.74%(P〈0.01);失水率以杜洛克×烟黑最低,比长白×烟黑降低51.49%(P〈0.05)。4个组合的背最长肌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烟黑×烟黑组合最高,分别比大约克×烟黑和长白×烟黑提高10.07%(P〈0.01)和6.17%(P〈0.05)、9.55%(P〈0.01)和6.17%(P〈0.05)、11.18%(P〈0.01)和6.79%(P〈0.05)。背最长肌棕榈酸含量以杜洛克×烟黑最高,比大约克×烟黑提高10.59%(P〈0.05);硬脂酸也以杜洛克×烟黑最高,分别比大约克×烟黑、长白×烟黑和烟黑×烟黑提高18.62%(P〈0.01)、20.5%(P〈0.01)和20.20%(P〈0.01);油酸以烟黑×烟黑最高,比杜洛克×烟黑提高11.96%(P〈0.05)。  相似文献   

2.
研究测定了鲁育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差异不显著,达100kg活体瘦肉率长白猪最高,为65.22%,比大约克、杜洛克分别提高2.31%(P〈0.01)和2.48%(P〈0.01)。3个猪种胴体性能差异不显著,肉质性状差异显著。杜洛克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最高,滴水损失最低,肌内脂肪含量最高,肉质良好。每100g背最长肌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大约克最高,但3个猪种差异不显著;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也以大约克最高,且与长白猪差异显著,比杜洛克和长白猪分别提高0.94%(P〉0.05)和1.00%(P〈0.05)。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3个猪种差异显著。棕榈酸和油酸含量都以大约克最高,分别比杜洛克和长白猪提高4.48%(P〉O.05)和16.73%(P〈0.05)、23.89%(P〈0.05)和56.19%(P〈0.01),杜洛克油酸含量比长白猪提高26.07%(P〈0.05);亚油酸含量长白猪最高,比大约克和杜洛克分别提高183.08%(P〈0.01)、63.94%(P〈0.01)。  相似文献   

3.
研究测定了鲁烟白猪及鲁烟白猪与鲁育杜洛克、一般杜洛克杂交商品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生长肥育性能以鲁育杜洛克X鲁烟白猪组合最高,与一般杜洛克X鲁烟白猪和鲁烟白猪X鲁烟白猪组合相比,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3.80%(P〉0.05)、6.55%(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0.35%(P〉0.05)、3.75%(P〉0.05)。3个组合的肥育猪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差异显著。其中,鲁育杜洛克×鲁烟白猪组合的瘦肉率最高、背膘最薄,与一般杜洛克×鲁烟白猪和鲁烟白猪×鲁烟白猪组合相比,瘦肉率分别提高1.87%(P〉0.05)、4.75%(P〈0.05),背膘厚分别降低5.32%(P〉0.05)和13.98%(P〈0.05);肉色评分以鲁育杜洛克×鲁烟白猪最高,但组合间差异不显著;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都以一般杜洛克×鲁烟白猪组合最高,分别比鲁育杜洛克×鲁烟白猪和鲁烟白猪×鲁烟白猪提高21.09%(P〈0.05)、24.67%(P〈0.05)和29.39%(19〉0.05)、69.54%(P〈0.05)。背最长肌17种氨基酸含量组合间差异显著。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也都以鲁育杜洛克×鲁烟白猪组合最高,分别比一般杜洛克×鲁烟白猪和鲁烟白猪X鲁烟白猪提高5.16%(P〈0.05)和5.11%(P〈0.05)、4.46%(P〈0.05)和4.68%(P〈0.05)、4.81%(P〈0.05)和4.66%(P〈0.05)。4种脂肪酸含量组合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研究测定了鲁烟白猪及鲁烟白猪与鲁育大约克、长白猪杂交商品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大约克×鲁烟白猪组合平均日增重最高,比长白×鲁烟白猪和鲁烟白猪×鲁烟白猪分别提高3.63%(P>0.05)和6.26%(P>0.05),长白×鲁烟白猪的饲料报酬较高,料重比分别比大约克×鲁烟白猪和鲁烟白猪×鲁烟白猪降低4.03%(P>0.05)和12.27%(P>0.05)。3个组合的胴体性能差异不显著,肉质性状除失水率和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外,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其中,失水率以鲁烟×鲁烟最低为3.38%,即肌肉保水性最高,分别比大约克×鲁烟和长白×鲁烟降低27.16%(P<0.05)和5.32%(P>0.05),长白×鲁烟比大约克×鲁烟降低23.06%(P<0.05);蛋白质含量以长白×鲁烟组合最高,分别比大约克×鲁烟和鲁烟×鲁烟提高6.21%(P<0.05)、4.50%(P>0.05)。背最长肌17种氨基酸含量除谷氨酸、丙氨酸和精氨酸组合间差异显著外,其它14种氨基酸含量组合间差异不显著。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都以长白×鲁烟组合最高,组合间差异显著,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4种脂肪酸含量组合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研究测定了莱芜猪与鲁育大约克猪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腰大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猪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较高,30~100kg日增重663.89g,料重比3.34。宰前活重101.78kg,胴体瘦肉率50.94%,肉色3.83、大理石纹3.75,pH5.97,肌内脂肪3.68%。每100g背最长肌、腰大肌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差异显著。硬脂酸和亚油酸含量以腰大肌较高,分别比背最长肌提高6.34%(P〈0.05)和133.08%(P〈0.05),油酸、蛋白质和干物质以背最长肌含量较高,分别比腰大肌提高19.40%(P〈0.05)、8.01%(P〈0.05)和10.49%(P〈0.05)。  相似文献   

6.
郭建凤  王继英  张印  武英 《养猪》2009,(3):25-27
研究测定了专门化品系ZFY猪肥育性能、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腰大肌、后腿肉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ZFY系猪30—100kg日增重818.87g,料重比2.40;胴体性能较高,肉质良好,屠宰体重103.43kg,胴体瘦肉率67.75%,肉色3.45、大理石纹3.45,pH6.60,肌内脂肪1.55%。每100g背最长肌、腰大肌及后腿肉的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都以背最长肌最高,分别比腰大肌和后腿肉提高2.70%(P〉0.05)和1.95%(P〉0.05)、1.03%(P〉0.05)和1.66%(P〉0.05);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比例都以腰大肌最高,分别比背最长肌和后腿肉提高0.19%(P〉0.05)和0.66%(P〉0.05)、1.79%(P〉0.05)和1.50%(P〉0.05)、2.85%(P〉0.05)和1.42%(P〉0.05)。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4种脂肪酸含量3个部位间差异不显著。肌肉脂肪以后腿肉含量最高,分别比背最长肌和腰大肌提高91.94%(P〈0.05)、112.5%(P〈0.05);肌肉蛋白质含量以腰大肌最高,分别比背最长肌和后腿肉提高0.22%(P〉0.05)、1.64%(P〉0.05);肌肉干物质含量以后腿肉最高,比背最长肌和腰大肌分别提高5.19%(P〉0.05)、4.67%(P〉0.05)。  相似文献   

7.
大蒲莲猪生长肥育性能和胴体及肉品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了山东省优良地方猪种大蒲莲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试验猪25~90kg阶段平均日增重461.01g,料重比3.84;屠宰体重95.67kg,胴体瘦肉率42.24%;肉质优良,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分别为4.14、4.02,pH1为6.57,滴水损失较低为1.09%,肌内脂肪含量高为7.60%;大蒲莲猪每100g背最长肌胱氨酸含量较高,-9腰大肌差异极显著;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以腰大肌较高为41.23%,与背最长肌差异极显著;棕榈酸、油酸、肌内脂肪和干物质都以背最长肌含量较高,分别比腰大肌提高4.80%(P〈0.05)、21.71%(P〈0.01)、256.81%(P〈0.01)和15.29%(P〈0.01);硬脂酸和亚油酸以腰大肌含量较高,分别比背最长肌高20.91%(P〈0.01)和68.23%(P〈0.01)。  相似文献   

8.
体重相近的杜洛克生长母猪54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研究脆茎全株水稻(3个水平0、10%和20%)用于生长肥育猪日粮,对猪的生长性能、养分消化、胴体品质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猪阶段(29~52kg)对照组、10%组和20%组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肥育猪阶段(54~85kg)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2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0%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生长猪阶段10%组和20%组各种养分的消化率都低于对照组;而肥育猪阶段,两组NDF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它养分消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10%组和20%组屠宰率有所下降,而瘦肉率提高,眼肌面积增大,背膘厚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10%组和20%组的背最长肌蛋白含量增加,脂肪含量降低,其中20%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滴水损失和大理石纹及肉色评分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0%组宰后24h的p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系优质鸡胸肌肌苷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取大恒3个优质鸡品系与2个杂交组合的7013龄和91日龄鸡各100只,对胸肌肌苷酸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胸肌肌苷酸和鲜味氨基酸在不同品系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日龄间,胸肌肌苷酸未达显著水平(P〉O.05);鲜味氨基酸中除S05未达显著水平外(P〉0.05),其余鲜味氨基酸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性别间,胸肌肌苷酸S01、S05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余胸肌肌苷酸含量也达到显著水平(P〈0.05):鲜味氨基酸未达显著水平(P〉O.05)。  相似文献   

10.
分光光度法与肉眼评分评定猪肉肉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挑选不同品种猪24头,宰后取其眼肌(背最长肌)。用肉眼评分法给出各个肉样的评分。然后,分别将每个肉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出12h、24 h和48 h的色素含量。分析不同品种猪宰后同一时间的肉色差别和同一品种猪宰后不同时间肉色变化,并比较肉眼评分法与分光光度法的准确程度。试验结果表明:长白纯公猪的评分和色素总含量最小。约克纯公猪的评分最大。其余各品种猪肉肉色差异不大。在宰后12 h和48 h各品种猪的肉色差异显著(P〈0.05),宰后24 h长白纯公猪、约克纯公猪、约克纯母猪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并和其他品种之间的差异也显著(P〈0.05),但其余几个品种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杜约杂母猪、长白纯母猪和约克纯公猪在宰后12 h和48 h的肉色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24 h差异显著(P〈0.05)。长白纯公猪宰后12 h和24 h肉色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48 h差异显著(P〈0.05)。长大杂公猪和约克纯母猪宰后各时间肉色差异都不显著(P〉0.05)。大长杂母猪和杜洛克纯母猪宰后各时间肉色差异都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宰前安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于2010年11月和2011年6月分别在济南绿环托佩克种猪场和济南绿安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两批试验。第1批试验:随机选取120头体重100kg左右的托佩克健康肥育猪分成3组,试验1组30头,屠宰前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宰前安饲喂1d,每头剂量为10mL/d;试验2组29头,屠宰前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宰前安饲喂2d,每头剂量为10mL/d;对照组61头,采用基础饲粮饲养。结果表明:试验2组即屠宰前饲喂宰前安2d的试验猪肉质性状显著改善,宰后肉色、大理石纹和pH最高,分别为3.44、2.88和6.18;失水率、L值和b值最低,分别为6.83%、49.06和5.08;与对照组相比,pH极显著升高,失水率极显著降低。为验证试验结果的重复性,2011年6月在第1批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第2批试验:随机选取60头体重100kg左右的托佩克健康肥育猪分成2组,试验组30头,屠宰前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宰前安饲喂2d,每头剂量为10mL/d;对照组30头,采用基础饲粮饲养。结果表明,肉色、大理石纹、pH、a值试验组比对照组高6.71%、11.64%、3.48%(P〈0.01)和2.34%,滴水损失、失水率、L值和b值试验组比对照组低3.91%、26.65%、4.02%(P〈0.01)、9.32%(P〈0.05)。在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甘氨酸以对照组较高,比试验组提高3.53%(P〈0.01);酪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以试验组较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33%(P〈0.01)、4.94%(P〈0.01)和9.23%(P〈0.05);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以对照组较高,比试验组提高0.46%(P〈0.05)。硬脂酸含量,对照组比试验组提高6.81%(P〈0.01);亚油酸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9.77%(P〈0.05);肌内脂肪,对照组比试验组提高28.02%(P〈0.05);蛋白质含量,试验组比对照组高2.83%(P〈0.01)。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选择松辽黑猪新品系后备育成猪和长白山野猪与松辽黑猪的杂交一代育成猪各20头,开展饲养试验、屠宰测定、肉质分析以及氨基酸、脂肪酸、血液相关指标的测定比较。结果表明,日增重:松辽黑猪新品系要比长野猪杂交一代高5.49%,差异不显著(P〉0.05);料肉比:提高19.15%,差异显著(P〈0.05)。长野松杂交猪的瘦肉率比松辽黑猪新品系低3.8%,差异显著(P〈0.05),肌内脂肪含量松辽黑猪则比长野松杂交猪提高32.25%,有极呈著差异(P〈0.01)。饱和脂肪酸(硬脂酸)含量松辽黑猪比长野松杂交猪高15.43%,差异显著(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的含量松辽黑猪则比野松杂交猪高23.15%,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中三碘甲状原氨酸(T3)含量,长野松杂交猪比松辽黑猪提高了98.4%,差异极显著(P〈0.01);而血清白蛋白和谷草转氨酶含量长野松杂交猪显著高于松辽黑猪(P〉0.05),胆固醇含量长野松杂交猪则比松辽黑猪降低了10.91%,但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研究测定了烟台黑猪及烟台黑猪与鲁育杜洛克、大蒲莲猪杂交商品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生长速度以大蒲莲猪×烟台黑猪组合最快,平均日增重比烟黑×烟黑提高8.45%(P<0.05);饲料报酬以杜洛克×烟台黑猪组合最高,料重比分别比大蒲莲猪×烟黑和烟黑×烟黑降低5.75%、13.73%。3个组合肥育猪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除脂肪率、骨骼率、L(亮度)值和剪切力组合间差异显著外,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其中,脂肪率以烟黑×烟黑最高,比杜洛克×烟黑提高32.07%(P<0.05);骨骼率以杜洛克×烟黑最高,比烟黑×烟黑提高20.76%(P<0.05);杜洛克×烟黑L值最大,说明其肉色差,比大蒲莲猪×烟黑和烟黑×烟黑分别高6.27%(P<0.05)、5.51%(P<0.05);剪切力以杜洛克×烟黑最小,其次是大蒲莲猪×烟黑,分别比烟黑×烟黑降低38.78%(P<0.01)、35.40%(P<0.01)。背最长肌17种氨基酸含量除苏氨酸、谷氨酸、蛋氨酸和亮氨酸含量组合间差异显著外,其他13种氨基酸差异不显著。其中,苏氨酸、谷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杜洛克×烟黑最高,分别比大蒲莲猪×烟黑和烟黑×烟黑提高13.21%(P<0.05)和10.09%(P<0.05)、14.05%(P<0.01)和6.23%(P>0.05)、7.81%(P<0.01)和4.55%(P>0.05)、11.46%(P<0.01)和8.70%(P<0.01)、6.56%(P<0.05)和2.93%(P>0.05);其他组合间差异不显著。4种脂肪酸含量除亚油酸外,组合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杂交组合F1羔羊屠宰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引进的国外优质肉用萨福克羊与本地绵羊进行杂交,对杂交羔羊屠宰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萨土杂交一代羔羊的宰前活重(40.74kg)、胴体重(23.2kg)、屠宰率(56.9%)、肉骨比(3.89)、眼肌面积(15.50cm^2)显著高于本地土种羊(P〈0.05);萨细组合宰前活重(34.72kg)、胴体重(18.9kg)、屠宰率(54.4%)、肉骨比(3.03)、眼肌面积(13.50cm^2)显著高于本地细毛羊(P〈0.05)。结论:利用萨福克羊杂交改良本地绵羊,在提高屠宰性能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研究测定了不同性别杜长鲁烟三元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生长性能以杜长鲁烟阉公猪稍高,平均日增重比杜长鲁烟母猪提高1.08%(P〉0.05);不同性别杜长鲁烟猪的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差异不显著,其中,平均背膘厚、脂肪率和骨骼率都以杜长鲁烟阉公猪较高,分别比杜长鲁烟母猪提高13.00%(P〉0.05)、19.18%(P〉0.05)和1.03%(P〉0.05);瘦肉率以杜长鲁烟母猪较高为66.90%,比杜长鲁烟阉公猪提高3.10%(P〉0.05)。背最长肌17种氨基酸含量两者间差异不显著。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都以杜长鲁烟阉公猪组较高,分别比杜长鲁烟母猪组提高1.62%(P〉0.05)、1.75%(P〉0.05)、1.76%(P〉0.05)、0.16%(P〉0.05)、0.15%(P〉0.05);4种脂肪酸含量两者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选用二元长大(L×Y)、三元杜长大(D×LY)、四元皮杜长大(PD×LY)三个杂交组合猪群为实验动物,进行生长发育性能、胴体品质性状测定,旨在为优质肉高效配套杂交组合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PD×LY日增重、料肉比及屠宰率最优,日增重、屠宰率与L×Y差异显著(P〈0.05);PD×LY眼肌面积、后腿比例分别为48.09cm2、34.23%,为三组合中最高,并与L×Y差异显著(P〈0.05),与D×LY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健肽风味速肥散对育肥猪的生产性能、胴体肉质及营养指标的影响。选用(60.25+037)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肉猪60头,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对照组(基础日粮组)和试验组(基础日粮+06%中草药健肽风味速肥散),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栏,每栏(3m×3m)6头,饲养周期为55d。研究结果显示,添加0.6%健肽风味速肥散试验组的三元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健肽风味速肥散的添加对育肥猪的胴体参数和肉质也有显著的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屠宰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试验组的瘦肉率和肌内脂肪含量分别提高了4.81%和4.5%(P〈0.05).脂肪率、板油重和背膘厚分别降低了3.09百分点、0.28kg和0.45cm(P〈0.05);添加0。6%健肽风味速肥散组的肉质嫩度、风味、多汁性和大理石纹也有明显改善(P〈0.05),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背肌蛋白含量和肌间脂肪含量也显著增加,总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蛋白质比例也显著提高(P〈0.05),有效地改善了育肥猪肉质。  相似文献   

18.
选40头20kg左右的“杜洛克&#215;长白&#215;嘉兴黑”三元杂交猪,公母各半,分成4组,每组10头。研究了黑麦草替代10%(T1)、15%(T2)、20%(T3)的精料对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胴体组成、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麦草替代10%~20%的精料对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没有影响;T1、T2、T3组分别比全精料组(C)的屠宰率降低了6.4%(P〈0.01),10.5%(P〈0.01),9.9%(P〈0.01),T1、T2、T3组的肌肉中胆固醇的含量分别比C组降低10.5%(P〈0.01),10.9%(P〈0.01),16.4%.(P〈0.01);3个加草组背膘中胆固醇的含量分别比C组降低9.1%(P〈0.05),12.5%(P〈0.05)和18.9%(P〈0.01);与C组相比T1、T2、T3组猪肉中肌苷酸的含量分别提高13.7%(P〉0.05)、42.8%(P〈0.01)和52.3%(P〈0.01)。黑麦草替代10%~20%的精料对其它屠宰指标和肉质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选用60头平均体重28.3kg的杜长大杂种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30头。在生长期(28~58kg)每组分成3圈(重复),每圈10头;在肥育期(58~95kg)每组分成6圈(重复),每圈5头。试验组饲粮中添加植酸酶750FTU/kg(FTU为植酸酶的活性单位),对照组饲粮中不添加植酸酶。生长期和肥育期饲粮钙磷比分别为1.15:1和1.18:1。试验结果显示,(1)饲粮中添加植酸酶使生长期、肥育期和生长肥育全期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2)添加植酸酶对胴体和肌肉品质的影响不明显(P〉0.05);(3)添加植酸酶对生长期养分(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灰分、钙、磷)的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肥育期养分的消化率(P〈0.01);(4)添加植酸酶未能提高生长期养分的吸收量(P〉0.05),但显著提高肥育期粗灰分(P〈0.01)和磷(P〈0.05)的吸收量;(5)添加植酸酶使生长期粪中铜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对其他养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植酸酶对肥育期粪中养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6)添加植酸酶对生长期粪中养分的排泄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减少铜排泄量的趋势(P〉0.05),添加植酸酶使肥育期磷的排泄量显著降低(P〈0.05),并有降低氮和金属微量元素(铜、锌、铁、锰)排泄量的趋势(P〉0.05)。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促进猪生长肥育期的增重,提高肥育期对养分的消化利用,降低生长期粪中铜的含量,减少肥育期粪中磷的排泄量;添加植酸酶对胴体和肌肉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测定了大蒲莲猪、长蒲二元猪及杜长蒲三元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大蒲莲猪眼肌面积最小,分别比长蒲猪和杜长蒲猪低36.45%(P〈0.01)、31.04%(P〈0.05);后腿比例杜长蒲比大蒲莲猪高8.89%(P〈0.05);皮率以大蒲莲猪最高,分别比杜长蒲及长蒲高88.36%(P〈0.01)和54.63%(P〈0.01);瘦肉率以杜长蒲最高,分别比长蒲和大蒲莲猪高2.75%(P〉0.05)和16.19%(P〈0.05)。大蒲莲猪肉色评分比长蒲二元猪高14.29%(P〈0.05);肌内脂肪含量以大蒲莲猪最高,分别比杜长蒲和长蒲高106.67%(P〈0.01)和103.76%(P〈0.01)。背最长肌胱氨酸含量以大蒲莲猪最高,分别比杜长蒲和长蒲猪高7.14%(P〈0.05)和8.25%(P〈0.01);蛋氨酸含量长蒲猪比大蒲莲猪高10.65%(P〈0.05)。背最长肌硬脂酸以杜长蒲猪最高,其次是长蒲猪,分别比大蒲莲猪高18.43%(P〈0.01)、10.88%(Pl〈0.05);油酸以大蒲莲猪含量最高,分别比杜长蒲和长蒲高10.26%(P〈0.05)和7.03%(P〉0.05)。关键词:大蒲莲猪;杂交组合;胴体性能;肉质;氨基酸;脂肪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