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通过对红松生物量的调查,统计出现有的森林环境中红松天然林的自然生长情况、生物量的大小、出材率的大小等等,并编制了红松生物量表.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人工林在调控全球的碳收支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样地调查和异速生长方程估算法,于信阳南湾实验林场选取不同林龄的麻栎、马尾松和杉木3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地上生物量,以探明该地区不同人工林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麻栎人工林生物量随林龄呈递增趋势,在40 a后仍保持较强生长潜力,并超过马尾松和杉木林。然而,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分别在40~50 a和20~30 a时达到峰值。因此,杉木林在短期内,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相对较高的固碳优势,若从长远考虑,麻栎林则具有更高的固碳潜力。  相似文献   

3.
Sloboda树高生长模型及其在杉木人工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德国著名生物统计学家B.Sloboda的树高生长模型。本研究将该方程应用于杉木人工林的优势高生长模拟中,获得良好的模拟效果。分析结果认为,用Sloboda树高生长方程拟合多形指数曲线,不会导致指数年龄时的树高与指数级不符的矛盾,同时能确保拐点参数的生物意义,并且用非线型二乘法解方程参数时不需要做任何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4.
以盆栽花卉粉掌为试验材料,配制不同比例的树枝生物有机肥和蘑菇肥盆栽基质,观察粉掌的生长状况。试验结果表明:盆栽粉掌以配方B(即树枝生物有机肥:泥为1:1)基质中,粉掌的生长情况最佳,与配方A(对照)相比,其冠幅相对增长量3.33cm,相对增长百分比为200.0%;其花朵数相对增长百分比为400.0%;新根的生长情况也最好。而以配方E(蘑菇肥:泥为2:1)配制的基质中,其生长情况最差,冠幅相对增长百分比为10.。0%;其对花朵数的增长效果还不及配方A(对照);新根的生长情况也最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湿地松人工林林分生长过程与收获量表茹正忠(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广州510520)根据湿地松人工林整体生长模型[1]似及估测材种出村量的有关方程[2,3],并借助湿地松人工林经营模拟系统[4],导算出广东省湿地松人工林林分生长过程与收获量表,供营...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桉树胸径的预测精度,以肇庆地区5875个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桉树小班为研究对象,利用3个经验生长方程和3个理论生长方程构建桉树的胸径基础模型;采用方差分析方法确定影响桉树胸径生长的立地因子后,在基础模型中引入立地因子构建桉树的胸径哑变量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显著影响肇庆地区桉树胸径生长的立地因子是坡向和坡度;经验方程和理论方程在拟合桉树胸径生长过程中无显著差异,最终选取Schumacher方程作为桉树的胸径生长基础模型;加入坡向和坡度哑变量后,模型的预测精度显著改善,决定系数R~2提高了0.118,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降低了1.69%。本研究基于坡向和坡度哑变量构建的桉树胸径生长模型,结构简单,预测精度较高,可为肇庆地区的桉树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已经陆续地编出一元立木材积表,材种出材量表等一系列生产经营用表。用一元材积生长量表尚属空缺。利用二要林资源调查数据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北三局原始林区兴安落叶松一元材积生长量表进行了编制。  相似文献   

8.
以相对直径为竞争指标的单木直径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选择了Richards,Logistic,Mitscherlich,Gompertz,Modified-Weibull 5个最为常用的单木直径生长理论方程作为基础方程,采取再次参数化的方法将与林木生长密切相关的地位指数(SI)、林分密度(N)、单木竞争指标——相对直径(RD)等因子引入方程,对马尾松人工林的单木直径生长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单木直径生长方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很高的预估精度,因为该方程中包含了林木的相对直径RD,当令RD等于1.0时,单木的直径生长模型就反映了林分的平均直径生长,这为从单木生长模型向全林分生长模型的耦合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实测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杉木直径和高生长方程:Z=Zmt/(K+t).此方程表达形式简单,参数生物意义确切,模拟精确度高,符合和遵循林木生长随树龄(t)变化的基本规律.方程参数Zm(直径或高生长极值)和K(林木生长特征系数)与立地指数S和密度指数n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反映了杉木生长从属于立地条件、有效空间和时间综合效应的本质关系  相似文献   

10.
橡胶树生物量估测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生物体各部分器官与测树因子之间存在着相对生长规律,以树围(G)和D2H为自变量建立橡胶树树叶、树干、小枝、树根、树头、地上、地下部分及全株生物量估测模型,经综合检验,确认以树围为自变量的模型优于以D2H为自变量的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更新橡胶林的生物量进行了估测,同时建立了橡胶树生物量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马尾松密度林各生物性状调查,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对林分枝下高生长进行回归分析,探讨马尾松人工林不同密度与枝下高生长的最优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扩张相对生长式拟合的枝下高公式,具有精度高,误差小,生产上实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相对树高随相对胸径的增大呈上升的非线性变化趋势,不同林分相对树高曲线差异不明显。基于相对树高变化规律,利用标准地胸径和树高的调查数据,建立了湿地松人工林相对树高曲线方程。研究表明,应用相对树高曲线方程配合二元材积表确定林分蓄积量,既减少了野外测绘树高曲线的工作量,又达到了较高的测定精度,在森林资源调查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区域尺度杉木生物量通用相对生长方程整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已发表的我国南方不同地点的杉木林生物量数据和方程进行整合分析(Meta-analysis),建立适合大尺度的杉木生物量估算通用相对生长方程。结果表明:通用相对生长方程拟合杉木树干、地上部分和全株生物量数据程度最高(相关系数R20.92),根生物量的拟合较好(R20.87),叶和枝的拟合较差(R20.78)。仅用胸径(D)作为自变量与引入胸径、树高因子(D2、H)相比,拟合的相对生长方程的相关系数相差不大。估算的各组份生物量叠加后,与地上部分和全株树木生物量方程估算值的相容性较好,其相关系数在0.99以上。方程检验结果与发表的全株生物量方程比较表明,整合分析数据拟合的通用相对生长方程能满足估算大尺度杉木地上部分和全株生物量的精度要求,可以用来估算区域杉木林的生物量和碳贮量。  相似文献   

14.
乔木生物量建模样本采集是编制立木生物量表的基础工作,详细准确地完成立木生物量建模样本的样木调查、样品采集、含水率测定,是编制乔木生物量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首次报道了杜仲在砂姜黑土条件下,高密度集约栽培人工矮林的生长规律,并建立了杜仲幼林的各种生长模型和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杜仲树高和胸径生长符合一元幂曲线方程,杜仲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符合三次或四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各模型的参数均与树龄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203株杨树的年龄及树高调查数据,分别采用三个理论生长方程进行拟合,得出杨树高生长的最优方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马尾松密度林各生物性状调查,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对林分枝下高生长进行回归分析,探讨了马尾松人工林不同密度与枝下高生长的最优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扩张相对生长式拟合的枝下高公式,具有精度高,误差小,生产上实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6种生长方程在杉木人工林林分直径结构上的应用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Richards等6种生长方程的数学解析性及其应用于杉木人工林林分直径结构模拟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应用此6种生长方程模拟了林分直径累积分布。发现在描述林分直径累积分布时,Richards方程绝大多数表现为Logistic型,Weibull方程的参数c均大于1,曲线存在拐点;除Mitscherlich式外,各生长方程的模拟精度均相当高,Richards、Weibull、Logistic、Gompertz、Mitscherlich、Kod等6种生长方程样本选优率依次降低;Richards、Logistic、Weibull、Gopertz、Korf及Mitscherlich等6种生长方程总体模拟精度依次降低;相对生长率表现为变量指数函数方程的精度较相对生长率表现为变量幂函数方程的精度高,且3参数方程的精度较2参数的高。  相似文献   

19.
笔者提出了饱和接近率的概念 ,可以用于描述林木间竞争的强度 ,并可用于发现那些接近于停滞生长的林木 ,以便在抚育间伐时将这些林木伐去 ;笔者还对三种常用的生物生长模型分析了内在的缺点 ,即生长速率与生物年龄无关。为了体现年龄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应在生长方程的右边乘上年龄因子t-b。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亚热带地区森林类型多样、组成结构复杂、碳吸存能力高,是我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碳库。然而,关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量和碳储量估算方法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选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3个优势树种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豹皮樟Litsea rotundifolia和木荷Schima superba为研究对象,构建以胸径(DBH)为自变量的树种各器官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结果表明:3个常绿阔叶树种各器官生物量估算相对生长方程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0 1),拟合效果好,决定系数均大于0.914 7;青冈树种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拟合效果优于木荷和豹皮樟;树干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拟合效果优于树枝和树叶。本研究结果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估算提供准确有效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