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局部及全身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凝胶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更昔洛韦胶囊(部分患者予静脉给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23/30)(P0.05);(2)观察组HSK患者畏光消退时间、眼干涩不适消退时间以及角膜虹膜睫状体炎消退时间均分别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3)对照组出现眼部刺激感2例,异物感1例,观察组出现眼痒1例,异物感1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局部治疗比较,更昔洛韦全身用药治疗HSK的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IM患儿30例(IM组)更昔洛韦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正常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IM患儿外周血中CD4^+、CD4^+/CD8^+、CD(16+56)^+、CD19^+CD23^+比健康组均明显下降(P〈0.05),CD3^+、CD8^+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更昔洛韦治疗后CD4^+、CD4^+/CD8^+、CD19^+CD23^+比初期升高(P〈0.05),CD3^+、CD8^+比初期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B病毒感染引起机体免疫功能改变是IM发病的关键,更昔洛韦对其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注射,2组同时给予相应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的消退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痊愈率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疗效好,短期应用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盐酸阿夫唑嗪口崩片,考察其体外溶出特性,并对影响其体外溶出度的因素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以体外溶出度为考察指标,对盐酸阿夫唑嗪口崩片进行处方筛选,最后考察可能影响体外溶出度和崩解时限的因素.结果 按优化处方制备的口崩片体外溶出度较好,崩解较快.结论 制备的口崩片溶出度好,影响体外溶出度的主要因素为PVPP用量、PVP浓度及压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和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04例均为单眼发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采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患者52例为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患者52例为观察组,疗程3周,随访1a,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浅层型、深层型、混合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治疗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和阿昔洛韦滴眼液均是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有效药物.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的治疗效果更好,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的效果。方法62例HSK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2例(32眼)采用昔洛韦眼用凝胶滴患眼;对照组30例(30眼)采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滴患眼。两组同时服用抗病毒口服液和消炎痛,用药14d后检查,记录患者的眼部刺激症状及角膜的情况;随诊12个月,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好转6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5.591,P<0.05);且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8.1%vs50.0%,χ2=5.350,P<0.05)。随诊12个月,治疗组的复发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HSK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巨细胞病毒肝炎的患儿49例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采用高剂量、长程更昔洛韦治疗(诱导期7.5 mg·kg-1),每隔12 h静滴1次,连用14 d;维持治疗剂量10 mg·kg-1静滴,隔天静滴1次,维持3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黄疸消长情况及肝脏大小、谷丙转氨酶(ALT)、血CMV-IgM,血CMV-IgG变化.结果治疗组CMV-IgM全部转阴,对照组转阴率为42.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ALT下降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以对二甲胺基苯甲醛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克拉霉素胶囊的溶出度,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测定波长485 nm,线性范围10~40 μg/mL(n=7,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0.5%。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匹多莫德片溶出度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Eco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甲醇-异丙醇(97∶2∶1),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25℃,外标法定量.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溶出度测定方法之桨法,采用RCZ-6B2药物溶出度仪,以水为溶出介质测定溶出度.结果表明此方法在270~63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n=5),检测限为3.125 ng/mL,中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值分别为0.35%,0.56%.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蛇床子素分散片处方,并建立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以崩解时限、分散均匀性为指标对蛇床子素分散片处方进行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散片中蛇床子素的溶出度,测定波长为322nm。结果最佳处方为蛇床子素10%,崩解剂交联聚维酮20%(外加),填充剂微晶纤维素和乳糖分别为30%和40%,黏合剂为75%乙醇进行湿法制粒压片,优选处方的崩解时间小于10s,分散均匀且全部通过二号筛;蛇床子素在为6~16μg.mL-1(n=6,r=0.999 9)时,线性关系良好,蛇床子素分散片60min内累积溶出百分率为88%。结论蛇床子素分散片制备工艺简单,溶出度高,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相关规定,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条简便可行的盐酸缬更昔洛韦合成路线,路线以单乙酰更昔洛韦为起始原料,在羰基二咪唑和缚酸剂三乙胺的作用下和叔丁氧羰基保护的缬氨酸进行单酯化反应,然后再经过"一锅煮"分别脱去其侧链缬氨酸上的保护基和更昔洛韦的羟基上保护基得到目标产物,路线总收率为35.2%,目标产物纯度为98.9%,符合USP35标准规定。该方法具有路线短、操作简便、原料易得等优点,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妇科养容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胶囊中的当归、麦冬、白芍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胶囊中芍药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空白样品无干扰;芍药苷在0.126~0.757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2%,RSD为1.15%(n=5)。结论该方法简便、精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建立格列本脲HPLC分析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方法进行溶出度检查。结果发现,不同厂家生产的格列本脲片溶出度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有关规定,但溶出行为存在差异。结果为部分企业产品批间溶出行为有较大差异,反映出产品的工艺稳定性和均一性较差,其体内生物利用度及副作用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硝唑沙奈肠溶缓释颗粒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方法,为控制肠溶缓释颗粒剂的质量及提高硝唑沙奈(NTZ)治疗畜禽肠道疾病的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转篮法[转速75r/min,温度(37.0±0.5)℃,释放介质前2h为750mL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0.1mol/mLHCl溶液,后加入250mL2%CTAB0.2mol/ml膦酸盐缓冲溶液,pH6.8,总体积1000mL]进行硝唑沙奈肠溶缓释颗粒的溶出试验,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取样,以高效液相色谱一紫外检测(HPLC-UV)法测定峰面积,计算硝唑沙奈的体外累积释放度,并对释药模型进行拟合。【结果】硝唑沙奈及替唑尼特在2%CTAB0.1mol/mLHCl和2%CTAB磷酸盐缓冲液(pH6.8)两种介质中的卵论塔板数均大于3000,分离度均大于2.0。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释放度均一性试验等均表明,HPLC-UV法适用于硝唑沙奈肠溶缓释颗粒体外释放度的测定。硝唑沙奈肠溶缓释颗粒在前2h内的累积释放量〈10.0%,至24h 时释放度大于90.0%,符合药品释放度检测要求。硝唑沙奈肠溶缓释颗粒体外释放的最佳拟合模型为Higuchi模型。【结论】HPLC-UV法是测定硝唑沙奈肠溶缓释颗粒体外释放度的有效方法,具有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同收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溶出试验(disslution test)是指测定固体制剂溶出度或释放度的过程,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人体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方法。笔者单位使用的ZRS-4智能溶出试验仪上的温度控制电路系统出现故障而致不能恒温。目前市场上该仪器经多次升级,本款式电路系统已被淘汰,维修恢复原配件难求,更换升级换代的电路板价格不菲。笔者以市场上普通的TDW-2002型温度控制仪为主要材料,改造ZRS-4智能溶出试验仪上的温度控制系统,经检查,恒温效果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溶出度测定法的规定,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万军  闫翠起  翟羽佳  贾程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501-20502
[目的]比较9个厂家不同固体剂型元胡止痛制剂的溶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延胡索乙素的吸光度值,转篮法测定溶出度,并以威布尔分布模型拟合溶出参数。[结果]9个厂家不同固体剂型中元胡止痛片剂和胶囊剂的溶出度、崩解时限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T50与崩解时限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研究所用方法简便、快速、稳定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药品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8个厂家不同固体剂型银翘解毒片剂、胶囊剂和丸剂的溶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的吸光度值,转篮法测定溶出度,并以威布尔分布模型拟合溶出参数。[结果]8个厂家不同固体剂型中银翘解毒片剂、胶囊剂和丸剂的溶出度、崩解时限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T50与崩解时限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稳定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药品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李水清  马鹏  舒俊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700-17701
[目的]为马齿苋的综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乙醇浸提法测定马齿苋中类黄酮含量,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马齿苋中单宁的含量。[结果]建立了计算马齿苋中类黄酮含量的线性方程:y=0.1112x-0.0005(y为吸光度;x为芦丁溶液浓度),相关系数R=0.9991;计算单宁含量的线性方程:y=0.0741x+0.0033(Y为吸光度;z为单宁酸标准溶液浓度),相关系数R=0.9995。两者的浓度和吸光度之间都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并测定出马齿苋中类黄酮及单宁的含量分别为(12.05±0.18)、(10.64±0.26)mg/g。[结论]该结果可为充分利用马齿苋这一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2例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视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详细分析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病例的临床情况。结果:1例早发现,给予及时治疗,疗效满意;另1例因发现较晚,治疗不及时,治疗效果差。结论:某些药物如OKT3/ATG/ALG,或激素、硫唑嘌呤会增加CMV视网膜炎发病机会,更昔洛韦治疗有效。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对CMV视网膜炎的治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一种测定莽吉柿胶囊中α-倒捻子素(alpha—mangostin)含量的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色谱条件:Diamonsil^TM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3:17),流速为1.0mL/min,柱温:25℃,紫外检测波长:317nm。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符合精密度、准确度、线性(r=0.9995)的基本要求,加样回收率为100.9%,RSD为1.82%。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莽吉柿胶囊中alpha—mangostin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