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离鉴定发病鹌鹑的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方法:从发病鹌鹑的肝脏和心脏等组织,分离细菌,进行纯化培养、生化试验、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经过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用13种常用抗菌药物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复达欣、新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沙门氏菌对复达欣、新霉素、氟哌酸等药物高度敏感。结论:药敏试验结果为规模化鹌鹑养殖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鹌鹑沙门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病死鹌鹑的肝脏和心血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动物接种试验,确定为沙门菌。在水井、禽舍输水系统处采取的两处水样中,同样分离鉴定出了上述细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从脏器中分离到的沙门菌比从水样中分离到的沙门菌致病力更强。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脏器中分离的沙门菌对强力霉素、多黏菌素B敏感,水样中分离的沙门菌对卡那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3.
对某鹌鹑养殖场送检的病、死鹌鹑进行实验室诊断,在血液中检查到附红细胞体;同时从心血、肝脏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经显微镜观察、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鉴定,确认为大肠杆菌,该菌可致死小白鼠,对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肟钠等敏感。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一鹌鹑养殖场产蛋鹌鹑自42日龄起突然出现大规模发病、死亡,为探究其发病原因,本研究对病死的鹌鹑进行病理剖检观察。结果显示,发病鹌鹑气管环出血,肠道黏膜脱落呈弥漫性条带状出血,卵泡液化,卵黄性腹膜炎,肝脏充血坏死,心脏呈纤维素性心包炎。结合临床症状和发病规律,初步判定为大肠杆菌感染。采集发病鸡肝脏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对分离的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合分离菌株的培养特性、革兰染色观察以及质谱检测结果,确定该起鹌鹑发病是因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导致。药敏试验显示,分离大肠杆菌株对阿米卡星敏感,可用于后续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河南省原阳县某大型规模化养猪场育肥猪发生急性死亡的病因,采集病死猪的肺、心血、关节液、脑等组织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以及动物试验。结果从该猪场病死猪心血中分离到猪丹毒丝菌,血清型为1a型,分离的猪丹毒丝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哌酮、青霉素最为敏感,其次对头孢唑林、头孢拉啶、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药物敏感。该分离菌对仔猪具有强毒力,采用敏感药物治疗和疫苗免疫结合的方法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天门市某养鸽场采集发病鸽的心血、肝、肺等组织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并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人工感染动物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菌株对蒽诺沙星、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氯霉素、青霉素、四环素和磺胺二甲嘧啶不敏感。  相似文献   

7.
雏鹌鹑葡萄球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来,江西省部分鹌鹑养殖场多次发生雏鹌鹑在出雏房内发病并大面积死亡的病例。2008年4月,江西农业大学动科院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对南昌县某鹌鹑养殖场雏鹌鹑在出雏房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进行调查,剖检死亡雏鹌鹑并且从死亡雏鹌鹑肝脏和卵黄液中分离到两株细菌,通过对所分离到两株细菌的形态、培养特征观察、生化试验鉴定以及利用分离菌株对雏鹌鹑进行人工致病实验,最终诊断结果为葡萄球菌病,在实行综合治疗措施后病情得到迅速控制。  相似文献   

8.
睢宁某鸡鸡场饲养的肉鸡于10日龄开始发病,怀疑为大肠杆菌感染.采取病死鸡的心血、肝脏进行病原菌的分离,获得1株细菌.通过细菌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鉴定为大肠杆菌.药敏实验表明该菌对阿米卡星、链霉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敏感,对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诺氟沙星、新诺明、红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钠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对送检脏器触片观察、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和药敏试验等方法,对赤峰市某鹿场病死鹿的小肠、肝脏、肺脏等组织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细菌为魏氏梭菌,该菌对氧氟沙星、左氟沙星、菌必治、舒普深、阿莫西林高度敏感,对氯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氟苯尼考、强力霉素中度敏感,对阿米卡星、新霉素、庆大霉素有耐药性[1]。  相似文献   

10.
无菌取病鸽的心脏、肝脏、肺脏、脾脏及肾脏等组织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结合临床症状和剖解病变,确诊病鸽为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该菌对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等敏感。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江西部分鹌鹑养殖场多次发生雏鹌鹑在出雏房内大面积发病死亡的病例。2008年4月,江西农业大学动科院预防兽医实验室对江西省南昌县某鹌鹑养殖场雏鹌鹑在出雏房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进行调查,剖检死亡雏鹌鹑并且从死亡雏鹌鹑肝脏和卵黄液中分离到两株细菌。通过对两株细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观察和生化鉴定以及利用分离到的细菌进行人工雏鹌鹁发病复制实验,最终诊断为葡萄球菌感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肠炎沙门氏菌感染鹌鹑的细菌学和血清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价了试管凝集试验,泄殖腔拭子和粪便样品的细菌分离结果对检测肠炎沙门氏菌感染鹌鹑的可靠性。试验中以1×10 ̄(10)CFV的肠炎沙门氏菌培养物经口接种健康鹌鹑,然后以不同的时间间隔采取泄殖腔拭子、粪便和血清进行细菌分离和试管凝集试验。结果表明,肠炎沙门氏菌感染鹌鹑呈间歇排菌,而且排菌主要集中在感染的早期阶段,随后排菌率下降。所以,泄殖腔拭子和粪便样品在感染的早期分离率高,随后分离率下降,细菌分离结果不能说明鹌鹑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状态,为提高细菌分离结果的可靠性,必须多次采集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凝集反应中,鸡白痢沙门氏菌‘O’抗原的凝集反应滴度比肠炎沙门氏菌‘O’和‘H’抗原更一致、敏感、持续时间长,与肠炎沙门氏菌‘H’抗原结合时,对感染肠炎沙门氏菌鹌鹑,尤其是过去感染的诊断具有实际意义。血清学和细菌学试验相结合将会大大提高诊断的可靠性。本试验为感染肠炎沙门氏菌鹌鹑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为确定鸽场发病病原,对病死鸽子进行细菌分离,并通过常规鉴定细菌方法以及结合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等对分离菌进行鉴定。从病死鸽子的肝脏和肺脏中分离出大肠杆菌。分离菌对试验动物小白鼠有很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氟苯尼考等较为敏感,对阿米卡星等其他20种药物低敏甚至不敏感。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某养殖场鹌鹑死亡原因,对病死鹌鹑进行剖检,采集发病鹌鹑肝、心、肺及肠道等组织,分离纯化,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及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从鹌鹑的肝、心、肺及肠道等组织都分离到同种细菌,其16SrRNA基因与已知的禽类大肠杆菌16SrRNA基因同源性为97.8%~99.6%,结合培养特征,判定分离菌为埃希氏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某养牛场死亡的10头初生犊牛进行剖检,观察器官病理组织变化,并无菌采集腹泻致死犊牛的肝脏、心血、肾脏、等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分离出一株病原菌,将其以口服方式接种小白鼠,小白鼠死亡率100%,说明分离到的病原菌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对分离到的病原菌通过培养特性鉴定、细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鉴定等方法,被鉴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用K-B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林可霉素、青霉素、大观霉素、强力霉素、卡那霉素6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他定、磺胺间甲氧嘧啶、头孢拉啶6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6.
某一羊养殖场,150日龄的羊出现食欲废觉,严重腹泻,有的羊只出现了神经症状,有的羊突然死亡.为了鉴定引起150日龄的羊腹泻与突然死亡的病原菌,对突然死亡的患病的150日龄的羊进行剖检,无菌采集150日龄的突然死亡的肝脏、肺脏、肾脏、心血等病料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在采集的150日龄的突然死亡病料组织中分离一株病原菌,对分离到的病原菌通过细菌的培养特性鉴定、细菌革兰氏染色观察细菌形态学、生化试验鉴定等方法,分离菌株被鉴定为大肠杆菌.将分离到的大肠杆菌通过口服方式攻毒给小白鼠,结果显示,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对小白鼠具有很强的致病性,感染率100%,死亡率100%.用K-B药敏纸片法对分离的致病性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他定、磺胺间甲氧嘧啶、头孢拉啶6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林可霉素、青霉素、大观霉素、强力霉素、卡娜霉素6种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17.
从浙江省某规模猪场病死仔猪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通过细菌形态和培养特性观察、动物攻毒试验、生化鉴定表明该分离菌株为变形杆菌。药敏试验表明,该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敏感,对大多数抗菌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采集新干县一规模化鸡场疑似患大肠杆菌病的死鸡及病鸡肝脏,用琼脂平板划线法从病鸡及病死鸡的肝脏中分离病菌。经涂片染色镜检、培养性状观察、细菌生化试验证实病原菌为大肠杆菌。最后对该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仅对阿奇霉素高度敏感,对壮观霉素和青霉素中度敏感,对卡那霉素、硫酸新霉素、甲氧苄啶等低度敏感或不敏感。  相似文献   

19.
无菌采取病死鸵鸟心血、肝脏、肺、肾,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动物试验与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此次发病由大肠埃希菌引起,分离菌对小白鼠和雏鸡有较强致病力;该菌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高度敏感,对卡那霉素和阿米卡星中度敏感,对氧氟沙星、四环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等抗菌药物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患病鸭群7只病死雏鸭进行了剖检,无菌采取鸭心血、肝脏、脾脏等病变组织,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分离到4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和4株大肠杆菌。初步确定这起雏鸭死亡的原因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细菌分离培养、培养特性鉴定和生化试验,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症.制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