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袋鼠粗颌病是动物园饲养袋鼠的一种常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成年袋鼠。该病是由多种细菌感染,葡萄球菌、链球菌、放线菌等均可引起此病的发生。该病病程长,治愈后易复发,如不及时治疗,常因采食困难,上颌骨骨髓炎、下颌骨骨髓炎及全身败血症或毒血症而死亡~([1])。1发病情况2012-2017年东莞市香市动物园饲养的红颈  相似文献   

2.
山羊羊舍隔栏修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隔栏饲养是指在山羊羊舍内根据山羊数量按家庭式或个体设置间隔栏,供山羊补饲和休息所采取的一种饲养技术,可避免山羊在大圈舍内因个体差异出现打斗和追赶而发生应激所造成的损失,且便于分栏免疫用药、补饲等。现将山羊羊舍隔栏修建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1羊舍隔栏面积每只羊占用面积:种羊1.5~2.0 m2(大型羊最多4.0~6.0 m2);怀孕前期羊0.8~1.0 m2,怀孕后期和  相似文献   

3.
正南宁市动物园自2005年开始饲养袋鼠,通过10年研究,总结出圈养袋鼠饲养管理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摸索出一套适合南宁市气候环境下的饲养管理技术,为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积累了经验。1袋鼠及其引入我园的情况袋鼠原产澳大利亚草原或热带稀树干草原地带,是有袋类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动物种,对于帮助人类研究有袋类动物的生理、生态、遗传等具有珍贵价值。大袋鼠以奇特的育儿袋、滑稽可爱的动  相似文献   

4.
目前,袋鼠生理结构、功能以及其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已经比较透彻,但是在人工饲养下袋鼠种间杂交行为这一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研究通过观察南宁市动物园2008年-2011年间四种袋鼠20余只之间的繁殖行为,并对四种袋鼠的杂交行为在种间和种内作比较,为保护袋鼠繁育和种群维系提供资料。经观察记录,在人工饲养下,不给予袋鼠舒适的生活环境及营养供给,袋鼠种间可能形喊远缘杂交,甚至生殖隔离。  相似文献   

5.
袋鼠原产于澳大利亚。在中国,动物园内所饲养的各种袋鼠大多采用高栅栏、窄范围圈养,这种圈养的方式不利于袋鼠生活,也不利于游客观赏。目前,动物散养已成为动物园发展的一种趋势,但对圈养的澳洲袋鼠进行  相似文献   

6.
南宁动物园从2005年开始引进袋鼠,通过10年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取得了44只大袋鼠个体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生长、发育、繁殖的经验。本文旨在通过观察2006年至2016年间从饲养环境变化、饲料投喂变化、繁殖及死亡情况等方面回顾本园袋鼠饲养的历程,通过对比种内及种间的差异分析,研究讨论圈养袋鼠对南宁市动物园的环境适应情况,以探索出一套在南宁市气候环境下的饲养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昆明动物园饲养的雄性大赤袋鼠采用复方氯胺酮,盐酸唉托酚(M99)两种麻醉药对其进行麻醉手术,治疗各两次,整个麻醉过程平稳、有序,经过对比盐酸唉托酚(M99)效果更好,对袋鼠伤害较小.后期精心护理,食物多样,松软适口对袋鼠的术后恢复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昆明动物园于2007年从天津引进赤大袋鼠2只,赤颈袋鼠5只。通过6年的不断探索与发展,逐渐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基本上掌握了袋鼠的生理习性和饲养管理方法,也解决了一些饲养中的常见问题。本文主要从饲养环境变化、饲料投喂变化、卫生防疫、繁殖及死亡情况等方面回顾了我园袋鼠饲养的历程,并对一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反思。  相似文献   

9.
我国饲养的袋鼠群长期以来流行一种以顽固性牙周炎,颌部肿胀坏死,继发窦道或瘘管为特征的口腔炎综合征,该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高,严重影响袋鼠正常展出。为此,我们于1996年对该病的病原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 本病多呈散发性流行。每年我园饲养或引进的各种袋鼠约10只,发病3~5只,死亡2~3只。发病率为30%~50%,病死率为50%~100%。发病袋鼠不分性别、品种、年龄,但以体质差、新引进、幼老龄袋鼠易感。1995年,我园饲养和引进的各种袋鼠17只,发病15只,死亡15只。发病率为88.2%,病死率100%。本病无明显季节性。病程呈慢…  相似文献   

10.
尤氏袋鼠(Malropus Eagenll)原产地澳大利亚,在袋鼠家族中体型较小,一般坐高35~50 cm,体重3~5 kg,成小群生活,听觉灵敏,善于跳跃,喜欢与人接近,在当地常被当成宠物饲养,我园于1996年从国外引进10只,均为成年。入园后,2年内先后有6只出现鼻窦蓄脓症状,其中4只经治疗无效死亡。表  相似文献   

11.
幼猩猩的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园1994年7月12日从深圳引进幼龄猩猩2只 雄性20月龄,雌性18月龄,这是我国第一次在高纬度地区异地饲养猩猩。经一年饲养,幼猩猩已从蹒跚爬行的幼子变成能攀高爬梯活泼可爱的小玩童了!现将其饲养状况总结如下。 1 饲养环境 内圈一间20m~2,水泥地面,设有3m~2木床,另一间面积35m~2,为木制地板,高度均为4.5m。圈内设有铁链式秋千,一面为网,可供猩猩攀爬游戏。外圈为56m~2运动场两处,高7~8m,水泥地面,设有木床、铁链、排球、轮胎供猩猩游戏。冬季室内阳光较少,用紫外线灯补充光照。外圈周围有大树环绕,遮阴较好,没有烈日  相似文献   

12.
广州动物园原饲养四只澳洲小袋鼠。其中三头为雌性,只有一头为雄性。本病例就是这头雄性袋鼠。众所周知,袋鼠虽然也有四条腿,但它的两个前肢是非常短小纤细的。平时站立和走路,主要是靠比前肢粗大且长几倍的后肢来承担的。如今断了一侧后肢,而且非得截断不可,究竟术后效果如何?将来能否站立和行走?还能不能进行交配?这些问题都无  相似文献   

13.
袋鼠属有袋目、袋鼠科动物 ,原产于澳大利亚。袋鼠主要以灌木嫩枝叶、青草和柔软植物为食物。在袋鼠的动物园圈养过程中 ,其口腔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国内外都有过相关报道。由于其发病率及复发率都较高 ,已广泛受到重视。我园在多年的袋鼠饲养过程中发现 ,口腔疾病是袋鼠危害最大最广的疾病 ,往往由于牙周炎继发上颌骨或下颌骨骨髓炎及全身毒血症而死亡。在MurrayE .Fowler主编的《动物园与野生动物医学》一书中将此病定名为“粗颌病” ,本文沿用此名。笔者将本园多年来袋鼠“粗颌病”的发病及诊治资料进行整理 ,并总结成文…  相似文献   

14.
晁华  王当 《山东饲料》2013,(36):103
采用辽宁省铁岭地区昌图、开原、铁岭、西丰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年~2010年的冻土日数、最大冻土深度和2004年~2012年0.8m、1.6m、3.2m处的地温,分析了铁岭地区冻土的变化特征,0.8m、1.6m和3.2m深处地温变化特征,地温与最大冻土深度的相关性分析等。结果表明:年平均冻土日数分别为149.0天、156.6天、161.9天、173.7天;0.8m、1.6m和3.2m深处年平均地温比较接近,均在8.1℃~10.3℃之间;昌图、开原、铁岭、西丰站0.8m处1~3月的平均地温与最大冻土深度的相关性较好,且前三个站最大冻土深度与2月地温的相关最好,而西丰站则以与3月地温的相关最好,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冻土较实际气温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15.
许天赐  何洪荣 《野生动物》2011,32(3):158-159
江苏常州武进淹城野生动物世界从2007年10月至2011年3a多的时间所饲养的袋鼠中,共发生6例齿槽感染,4例呈急性经过,2例呈慢性经过。1例急性感染病例感染部位发生在上颌右侧分支后缘,其余5例均发生在下颌分支后缘。齿槽感染是动物园养殖袋鼠的一种常见病。上下颌均可感染,其中下颌齿槽感染的病例较上颌齿槽感染的多;急性感染病例若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其预后一般较好;慢性经过病例预后通常不好。发病袋鼠不分性别,发病率和复发率都较高。  相似文献   

16.
灰大袋鼠(Macropus major)为澳洲特产动物。现国内动物园已有饲养,但对其繁殖生态还未见报道,本文就其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繁殖灰大袋鼠自1979年来我园,已成功地繁殖四胎,见表(1): 发情与交配成熟的公袋鼠,随时都表现有性行为,并进行交配。母袋鼠在妊娠期及幼仔离袋前不发情。幼仔离袋后即可见发情。发情时母袋鼠阴部稍有红肿,并舔抓阴部和袋口,表现烦燥,主动接近公袋鼠;公袋鼠舔触母鼠的尾部,母袋鼠抬其后臀部,尾基部稍翘,并接受公袋鼠的爬跨。公袋鼠跨上母袋鼠的背腰部,用前肢紧抱母鼠。交配时间为5~25分  相似文献   

17.
<正>鹿场选址是养好梅花鹿的前提,饲养良种梅花鹿是提高效益的根本,科学饲养、精心管理是养好梅花鹿的核心,适时采茸、科学采茸是提高鹿茸产量的关键。1鹿场搭建搭建鹿场要选择地势偏高、背风朝阳、水源方便的地方。鹿活动量较大,每头鹿舍的占地面积应在2~3m2,运动场应有8~10m2。用砖头铺地,这样粪便容易清扫。鹿场周围要设置栏杆(高2.5~3 m),以防鹿逃走。  相似文献   

18.
发展养鹿业要以市场为导向,适度发展,要实行科学饲养,加强卫生防疫工作,降低死亡率,做到高产、低耗、优质、高效。马鹿又名赤鹿,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和内蒙地区,是草食反刍药用动物。驯养马鹿经济效益显著,以鹿茸为例,一头中等鹿每年两茬茸,每茬重约0.8千克,每千克价格为3 500~4 000元,扣除饲养成  相似文献   

19.
袋鼠产生澳洲。澳大利亚也以此为骄傲,您看,在他们的国徽上不是有一只站立的袋鼠吗?!这就足以说明澳洲人对袋鼠的推崇。美国也有袋鼠,但不像澳洲袋鼠那样大。袋鼠是胎生动物,但胎儿在子宫里的时间并不长。一般一胎怀一仔,怀孕期很短;就拿澳大利亚最大的大袋鼠来说,怀孕有5—6个星期,就分娩了;袋鼠的胚胎,在母兽的子宫内,还可以暂时停止发育,这当然是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影响所致。这个时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水貂舍细菌气溶胶和气载内毒素对环境的污染及对饲养人员健康的潜在危害。[方法]采用Andersen-6空气收集器和AGI-30液体冲击式采样器对市郊不同饲养条件的2个水貂场6栋养殖舍内的细菌气溶胶和气载内毒素进行定期检测。[结果]两个场舍内气载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浓度分别介于4.17×101~2.43×103 CFU/m3之间和4.27×101~5.1×103 CFU/m3之间,以大肠杆菌科为主,假单胞菌属和巴斯德氏菌属次之;从革兰氏阴性菌在Andersen-6空气收集器层级上的分布规律来看,主要分布在Ⅲ级(36.9%),气溶胶颗粒直径在2~6 mm之间。两个场舍内的气载内毒素浓度分别介于2.92×102~2.15×103 EU/m3之间和2.67×101~2.56×102 EU/m3之间。[结论]水貂舍内气溶胶颗粒可以进入到动物和人的支气管、细支气管,甚至肺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貂和饲养人员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气载内毒素的浓度部分超出了对人体无影响的推荐标准(1.0×102 EU/m3),可对水貂饲养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舍内气载革兰氏阴性菌与内毒素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表明空气中气载内毒素含量不能用空气中气载革兰氏阴性菌的含量来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