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金盾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093-1095,1097
以杉木、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更新层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包括环境适应性、抗逆性、生长特性、经济性状、生态恢复等5个方面,覆盖了耐庇荫能力、耐贫瘠能力、耐干旱能力、抗火性能、抗病虫害能力、速生和丰产性能、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干材特征、改良土壤能力和生态结构稳定能力等11个评价因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南方常见的34个造林树种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结果表明,南方红豆衫、闽楠、紫楠、黑壳楠、栲树、甜槠、光皮桦、西南桦和红锥等9个树种为林下更新I级(最适宜)树种;木荷、火力楠、枫香、乳源木莲、深山含笑等18个树种为林下更新Ⅱ级(较适宜)树种;柳杉等7种树种不适宜林下更新。  相似文献   

2.
闽南沿海沙地引种树种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闽南沿海沙地10种引种造林树种的速生性、丰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了闽南沿海沙地引种树种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10种引种树种中,厚荚相思速生丰产性和适应性得分量高,综合评价值量大。纹荚相思综合评价值居第2,柠糠桉综合得分值量低;厚荚相思、纹荚相思和巨尾桉为闽南沿海沙地1级量适宜造林树种。刚果12号桉、大叶相思和马占相思为2级次适宜造林树种,毛娟相思、肯氏相思、卵果松和柠糠桉为第3级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3.
南京珍珠泉风景区林相改造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裔琪  刘兴剑  郭忠仁  刘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92-4693,4831
针对南京珍珠泉风景区主景点自生杂木林结构混乱、林相单一、缺乏层次和季相变化、观赏效果差的林相现状,提出了4种林相改造模式:景区道路两侧的改造,改造行道树及其道路两侧配置的观赏灌木和地被植物;近水区域林地植物配置,在近水面区域种植耐水湿、观赏性较高的树木、耐水湿乡土树种、开花或观叶地被植物及蕨类植物;离岸区域林相改造,保留原有骨干树种,根据景观需求和树种特性进行适当修整;远景的林相改造,即以现有自然植物群落为基础,加以人工辅助措施,加速其自然演替进程。最后对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灌木是风景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生物量较小,但在提高林下景观质量、群落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风景林下植被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生态适应性、观赏价值以及应用潜力3个准则层和11个因子的评价指标,对分布于珠三角风景林下灌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0种灌木划分为3个等级,其中Ⅰ级13种、Ⅱ级20种、Ⅲ级37种.在风景林下植被景观营造中,处在Ⅰ级种类应该优先开发利用,适宜作为灌木层的基调树种;Ⅱ级种类比Ⅲ级具有一定的优势性,适宜作为灌木层的骨干树种;Ⅲ级的种类适宜作为灌木层的一般树种,观赏价值较高的可作为灌木层特色树种.  相似文献   

5.
石矿区周边区域现有植被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泉州地区石材采挖区周边现有植被的调查结果表明,采石区原有的林分类型主要由耐干旱贫瘠的松类树种和相思类树种组成,林分生长不很理想;林下植被种类较少,大多由耐干旱贫瘠的芒萁骨、五节芒、木荷、桃金娘和拔契等组成。采石区植被绿化只能选择适应性较广且生长快的热带亚热带树种如相思、松树,以及能在较短时间内覆盖地表的爬藤植物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6.
闽北耐寒相思种源选择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澳大利亚引进9个耐寒相思树种共33个种源,育苗及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各树种在适应性和生长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夹竹桃叶相思具有很强的耐贫瘠、耐干旱能力及早期速生特性,其抗寒性、抗病虫性明显优于其它树种,以17147、16929为表现最优的种源,前者的干形更为通直.此外,夹竹桃叶相思14742、榕叶荆15841、黑荆15850、16623和16626都具有较好的速生特性.银荆适合于高海拔地区的生产,在海拔较低地段表现不佳,灰木相思、黑木相思和迪氏荆的各种源与其它引种树种相比,在3年期间,尚无明显的生长优势,需作继续观测.  相似文献   

7.
福建平潭岛沿海防护林综合生态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平潭岛沿海防护林实地观测数据,以改良土壤、固碳释氧、调节气候和水源涵养为准则层,以降低风速、固碳量、土壤容重等10项测定数据为指标层,建立沿海防护林综合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原理对平潭岛木麻黄、黑松、湿地松、台湾相思4个主要防护林树种的综合生态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个防护林树种均有较强的生态防护功能,但各树种综合生态效益差异明显,综合生态效益指数排序为木麻黄湿地松黑松台湾相思。此研究结果将为平潭岛沿海防护林工程规划、布局、树种选择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茜  陈月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5,(2):178-180,190
针对桃花岭景区林相单一、季相变化不明显、空间利用不充分、群落结构简单、缺乏防护林,存在安全隐患等林相现状,提出2种林相改造模式:①人流集散处的植物配置改造:入口区以桃花为主题,搭配其他春季开花植物营造春天花海景观;园路两侧采用乔灌草多种搭配方式组合,营造富于变化的植物景观;溪流、水库周边种植耐水湿、观赏性高的乡土树种、开花或观叶地被植物及蕨类植物;服务用房区应结合建筑物东南西北不同的面进行植物配置.②山体林相改造:洪寺庵水库周边山体增种或补种秋色叶树种;腊八寺周边山体增种或补种耐水湿且观赏价值高的植物;临城市道路周围山体增种或补种当地常绿阔叶林的建群树种和秋色叶树种.最后对长沙市桃花岭景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对闽南沿海贫瘠地马尾松低效林进行改种成马占相思和木荷混交林试验,通过对8年生混交林生长、土壤肥力、林下枯枝落叶以及林相状况等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混交林中马占相思和木荷长势都很好,林分保存率达90%,郁闭度达85%,混交林中马占相思平均树高、胸径分别达9.81 m和8.53 cm,木荷树高、胸径分别达7.42 m、6.56 cm。而未改造的马尾松低效林26年生平均树高5.25 m、平均胸径4.91 cm,郁闭度45%;混交林土壤肥力、林分小气候以及林相状况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改造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台湾相思耐干旱瘠薄,能够改善土壤条件,且具有一定的材用价值。该文通过调查水源涵养林台湾相思为优势种群落的土壤,研究其土壤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台湾相思林分中的土壤含水率较低,土壤相对贫瘠,土壤紧实度相对较低,因而该树种适宜种植在干旱荒芜地区。  相似文献   

11.
南阳市兰营水库生态防护林造林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阳市兰营水库生态防护林为研究对象,以树种的适生性、景观特性和防护功能作为生态防护林树种选择的主要依据,确定了树种保存率、生长速度、土壤适应性和抗病虫性等10个树种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对研究区15种绿化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为研究区的生态防护林树种选择提出了1个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量化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居民小区景观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究居民小区景观林林内景观质量的影响机理,为居民小区景观林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内14个居民小区为研究样地,以150个林内景观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响林内景观质量的平均胸径、林下灌草覆盖度等17个指标构建景观林林内景观质量特征指数,建立林内景观美景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居民小区景观林林内景观质量主要取决于林木个体大小指数、景观色彩指数、景观垂直结构指数、景观近自然指数、林木个体空间指数和景观林木密度指数等林内景观特征指数。清晰的树木冠形和干形、整齐的林相、强烈的林分色彩对比、高比例的多季相树种和较高的林分自然程度均有利于提升林内景观质量。以林内景观美景度为因变量,林内景观特征指数为自变量建立美景度与林内景观质量指数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模型拟合度较好,适用于居民小区四季景观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科学地营建高质量的居民小区景观林过程中,应注重彩色植物和多季相树种的使用。增加景观林的层次丰富性,通过控制密度和树种组成营建近自然的林分是建设高质量居民小区景观林。  相似文献   

13.
城郊风景林兼具重要生态和景观功能,山体风景林是城郊风景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山体植物林相的树种规划对实现山体林相改造有着重要指导作用。以长沙梅溪湖片区桃花岭景区山体林相改造为研究对象,研究山体林相改造树种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森林群落结构是形成森林景观效果的物质基础。在浙江省淳安、金华和东阳等地采用典型选样法选取了30个景观林样地,采用样地法进行森林群落结构及其景观效果调查,用物种多样性、林分密度、群落丰富度、垂直层次性、种群分布格局等特征因子表征森林群落结构,用树木高度、郁闭度、枝下高、草本层盖度、色调、树种组成、分布状况和采伐剩余物等森林景观因子表征森林群落的整体景观效果,并对森林群落结构因子与森林景观因子之间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每个森林群落结构因子只与森林景观的个别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森林景观因子由相应的森林群落结构因子所生成,森林景观效果是森林群落整体结构特征和经营管理状况的综合体现。图1表2参16  相似文献   

15.
防火林带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所有的森林植物都有可能着火燃烧,防火林带实质上只是其在遇到林木时与其它林木相比不易点燃。防火林带阻火机理有三个层次:防火树种、结构合理的防火林带及其形成的火环境。枝叶茂盛的树冠能有效阻挡火陷的蔓延;良好的林带结构易于形成不利于可燃物燃烧的环境,并使可燃物呈不连续分布;防火林带组成的网格还对大面积的针叶纯林有机械隔离的作用。理想的防火林带树种要求具有较强的阻火能力,且适应性强,常绿、树冠结构紧密、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攀枝花市26个绿化树种的含水量、饱和含水量、比叶面积、多汁度、自然饱和亏、致死饱和差、致死饱和亏、相对干旱指数、耐热性等9项生理指标的测定,评价主要绿化树种的耐旱性、耐热性,结合攀枝花市乡土树种调查,推荐出适合攀枝花城市森林建设的树种。  相似文献   

17.
杭新景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林改造规划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速公路沿线景现林建设对发展高速公路经济、展示市(县)面貌、提升休闲旅游业和减少森林灾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杭新景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林存在着树种单一、林相单调、遗留废弃地多,村庄绿化滞后,造成景现林效果差等问题,结合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林改造特点,提出景观林改造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构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竹林、村落绿化景观林、废弃地植被景观林、茶园景观林和边坡景观林8种景观林类型以及更新造林、补植改造、疏伐改造、封育保护和复合经营5种高速公路沿线景观林改造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8.
台湾相思抗风性强,树形优美,花色金黄,是闽东南海岛山地最主要的防风与景观树种。为探讨影响海岛台湾相思林景观质量的因子,以平潭岛君山、王爷山、牛寨山为研究区域,以平潭岛春季盛花期的台湾相思林为对象,选取2017-2019年拍摄的该区域台湾相思林春季照片42张,运用美景度评判法(SBE)对其景观质量进行评判,并对台湾相思林景观进行要素分解,分成11个项目,每项再分成2~4个类目,共34个类目。接着通过相关性和回归性分析,逐步剔除了对台湾相思林景观效果影响较小的6个因子。结果表明,保留的5个因子按贡献率大小依次为灰色比(34.7%)、枝条杂乱度(33.8%)、枯枝断梢(16.8%)、林冠面特征(8.8%)、主色彩比例(5.9%),构建了福建闽东海岛台湾相思林春季景观质量的评价模型,为海岛生态景观林质量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空间生态位的分析方法在森林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选择黑龙江省东部典型天然次生林和接近原始阔叶红松林两个区域的森林类型,采用空间生态位理论的分析方法,对组成这两个森林群落类型的主要种群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和地理矩进行了定量测定。并对森林资源进行了空间生态位的划分。从而反映出森林群落的演替动态及趋势。结果表明:在帽儿山次生林区,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色木械,榆树,水曲柳和黄波罗等硬阔叶树种,白桦,山杨等软阔叶树种的生态位宽度正在缩小。森林群落进入了以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