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利用气相色谱(GC-ECD)法测定了漳江口水域表层水、沉积物及水生生物中三氯杀螨醇(DCF)的残留量,并对其残留水平、来源和分布、食用安全及人体健康风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漳江口表层水中DCF的含量范围为未检出~13.5 ng·L-1,检出率为4.8%;表层沉积物(以干重计)中DCF的含量范围为未检出~2.49 ng·g-1,检出率为28.6%;11种水生生物中DCF的含量范围为未检出~7.06 ng·g-1,检出率为38.1%。漳江口表层水和沉积物中DCF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D8站(江心岛)附近为DCF残留高值区,这与当地农民施用DCF防治螨害有关,而且因DCF的使用造成D8站成为DCF型DDT污染。水生植物中DCF残留较低,水产品(鱼类、虾类和贝类)中的DCF残留较高,但低于欧盟、美国、日本的食品安全限量;参考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DCF每日容许摄入量(ADI)估算得出的DCF接触风险指数(ERI)远小1,表明漳江口水域水产品消费引起的DCF接触风险为可接受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沿黄地区不同养殖鱼类重金属残留特征,利用ICP-MS和AFS方法测定获得沿黄地区4种养殖鱼类中5种重金属含量,统计重金属残留指标,分析评价残留水平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沿黄地区养殖鱼类体内Pb、Cr、Cd、Cu、As 5种重金属元素的残留存在较大差异,其平均含量分别为0.27,0.45,0.05,1.29,0.07 mg·kg~(-1),从高到低依次表现为CuCrPbAsCd;不同鱼类重金属残留差异明显,整体上表现为上层鱼类重金属残留低于下层鱼类。与《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的污染物限量标准相比,沿黄地区养殖鱼类重金属残留水平总体较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半静态暴露染毒方式探讨了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幼鱼肝胰脏、肠、鳃和肌肉中重金属铅的积累和净化特征,暴露水体含铅量为0.506μg/L。结果表明,不同部位中铅的积累量差异显著(P<0.05),积累量为肝胰脏>鳃>肠>肌肉。建鲤移入清水后,随着净化时间的延长,不同组织中铅的含量均逐渐降低,但变化趋势不同。肠中的铅被迅速净化;肝胰脏中铅的净化速度初期较快,之后变化缓慢,呈现波浪式起伏;鳃中的铅净化缓慢,肌肉中的铅含量下降缓慢,但在净化期其铅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产品与淡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摄入风险,实验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市售的12种海产品和8种淡水产品,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铅、镉、汞、砷、铬共5种常见重金属,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Pi)和金属污染指数(MPI)评价其污染程度,比较不同水产品重金属含量差异及污染状况,并通过靶标危害系数(THQs)评价其健康风险。检测结果显示,海产品与淡水产品中,铅含量范围为ND~1.100 mg/kg,铅超标率为1.4%,各品种铅均值含量无显著差异。镉含量范围为ND~1.600 mg/kg,镉超标率为2.8%,长牡蛎、海湾扇贝镉均值含量高于其他品种。总汞含量范围为ND~1.900 mg/kg,蓝鳍金枪鱼总汞均值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其他品种总汞均值含量无显著差异。总砷含量范围为0.004~4.100 mg/kg,淡水鱼(乌鳢除外)总砷均值含量低于其他品种。铬含量范围为0.010~32.000 mg/kg,铬超标率为2.3%,鳙铬均值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单因子污染指数显示:不同品种的水产品都有一定的污染。重金属污染指数显示:污染指数呈现...  相似文献   

5.
2014年至2015年,在陕西省的西安市、渭南市、宝鸡市、汉中市、安康市、榆林市和铜川市采集草鱼、鲤、鲫、鲢、鳙、罗非鱼、乌鳢、俄罗斯鲟、鲶、虹鳟和大鲵等11个水产品品种共计274份样品,分别检测Zn、Cu、Hg、As、Cd和Pb 6种重金属(含类金属As)含量。这6种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水产品肌肉中残留量分别为2.49~25.15、0.1L~2.15、0.000 15L~0.364 3、0.01L~0.161 9、0.000 1L~0.031 5和0.002 5~0.4 mg/kg(鲜重)。6种重金属在11种水产品中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我国限量标准,综合污染指数等级为Ⅳ级,污染程度属无污染,重金属含量总体状况良好。不同养殖品种间重金属的含量水平有一定差异,大鲵体内Zn的含量水平最高,其次为鲤、鲫、鲶及罗非鱼;鲫体内Cu的含量水平显著高于其它鱼类,其次为鲤;Hg在乌鳢体内含量水平明显较高,其次为大鲵、鲢、鳙和俄罗斯鲟;As在虹鳟体内含量水平最高,其次为俄罗斯鲟和鲢。Cd和Pb的含量在11种水产品间无明显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养殖水产品重金属含量目前虹鳟、俄罗斯鲟、鲢和鳙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相对较高,潜在污染风险相对较大,重金属指标中As和Hg的潜在污染风险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石角水库位于广东省北江清远水利枢纽和飞来峡水利枢纽之间,是北江干流第一座梯级电站河道型水库。由于水坝阻隔及其他人类涉水活动影响,库区渔业资源呈严重衰竭趋势。为了解其鱼类资源现状,采用分裂波束渔探仪EY60(120 k Hz,200 W)于2015—2016年对库区鱼类资源及种群行为特征进行调查评估。结果显示,鱼类密度、鱼类行为及垂直分布均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且鱼类个体呈现小型化。2015年12月、2016年3月和2016年6月鱼类平均密度分别为(0.008±0.0125)ind/m3、(0.1601±0.1123)ind/m~3和(0.0405±0.0449)ind/m~3。不同季节鱼类密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冬春季节(12月、3月)鱼类主要集中于库首区域,夏季(6月)库尾为高密度区域。从垂直分布来看,鱼类主要分布于4~12 m水层,且不同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同季节鱼类洄游行为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夏季鱼类主要从库首向库尾水平洄游,垂直方向为向下洄游,而冬季则相反。本研究初步探明石角水库鱼类资源分布及其行为特征,也表明声学方法在研究较大空间尺度鱼类行为方面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北江渔业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贵州省贵定县、松桃县和江口县共36尾大鲵的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探究贵州省内不同地理种群大鲵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36个序列的碱基平均组成为T(33.8%)、C(22.2%)、A(30.0%)、G(14.0%),其中T的含量最高,C的含量最低;A+T含量(63.8%)显著高于G+C含量(36.2%)。江口种群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551,贵定种群及松桃种群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均为0。3个地理种群相比,江口种群大鲵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3个种群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436,其中贵定种群与江口种群达到了种群的分化水平(P0.01)。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贵定种群先与松桃种群聚为一支,再与江口种群聚为一支。3个种群大鲵的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低,遗传分化程度也低。  相似文献   

8.
于2005-2007年夏季采集闽东沿岸生态监控区68个经济水产品样品,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六六六(BHCs)、滴滴涕(DDTs)的残留量,并对其残留水平、分布趋势和组成特征,以及污染现状、食用安全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探讨与评价。结果表明:贝类、虾类、蟹类和鱼类的BHCs的残留范围分别为未检出~1.53 μg/kg、未检出~0.830 μg/kg、未检出~1.21 μg/kg、未检出~4.02 μg/kg(湿重),DDTs的残留范围分别为0.184~66.9 μg/kg、未检出~2.87 μg/kg、8.04~126 μg/kg、0.891~310 μg/kg(湿重)。BHCs污染指数均小于0.5,未受到BHCs的污染;71.2%的样品DDTs的污染指数在0.581~31.0之间,不同程度受到DDTs的污染。与国内外其它海域相比,闽东沿岸生态监控区经济水产品中BHCs残留量处于较低水平,而DDTs残留量处于国内邻近海域中等水平、亚太等国外海域较高水平。贝类和鱼类的p,p′-DDT的含量较高,p,p′-DDT/DDTs平均含量比分别为43.8%和49.1%,推测有新的DDTs类污染物输入。闽东沿岸生态监控区经济水产品中BHCs、DDTs的残留量符合我国的无公害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低于欧盟、美国、日本的食品安全限量;参照美国环保局(US EPA,2000)推荐的危害参考剂量RfD和可疑化学物质致癌斜率因子的接触风险指数ERI和致癌风险指数CRI分析表明,闽东沿岸生态监控区经济水产品消费引起的BHCs、DDTs的接触风险和潜在致癌风险均为可接受风险。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流溪河光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群落结构,分析不同河段、不同季节鱼类群落多样性的变化,于2017年12月-2018年10月对保护区上、中、下游的鱼类开展了每个季度一次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鱼类57种,隶属于5目14科50属,其中鲤形目43种、鲈形目6种、鲇形目5种,合鳃鱼目2种,鳉形目1种;计算57种鱼类的相对重要性指数,结果显示,尼罗罗非鱼、越南■及鲤鱼为2017-2018年度优势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计算结果显示,下游鱼类群落的多样性及均匀度最高,夏季鱼类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及均匀度最高;各监测点之间的种类相似性系数显示,保护区上中游、上下游之间鱼类种类组成为中等不相似,中下游种类组成为中等相似,春夏、春冬、夏冬及夏秋季节鱼类种类组成为中等不相似,春秋、秋冬季节为中等相似;ABC分析结果显示,春、夏及冬季鱼类群落处于稳定状态,秋季处于中度干扰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为初步了解博罗县主要养殖水产品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摄入风险,该研究采集了该地区各镇主要养殖鱼类,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肌肉中Cr、Cu、Pb、Zn和Cd等5种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食用安全性评价其污染程度及安全性。结果表明,目前博罗县养殖水产品5种重金属含量均在限值范围内,均未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水产品中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ZnCuPbCrCd,但均未检测出有超标样品;Pi结果显示,博罗部分地区水产品Pb的Pi值已达到轻污染水平;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博罗县水产品5种重金属摄入量均未超过PTWI值。总体而言,博罗县养殖水产品重金属的食用安全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大亚湾海洋生物体内铅的含量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讨论了大亚湾海洋生物体铅(Pb)的含量与变化特征。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亚湾海域生物体Pb的含量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值为(0.33±0.10)mg·kg^-1。甲壳类Pb的含量明显高于头足类和鱼类。根据风险评估的4个步骤,确定Pb的毒性,描述了Ph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采用粗略的点评估方法计算了Pb的膳食暴露量,并简述了Ph的风险。结果表明,大亚湾海洋生物体Pb的膳食暴露量处于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3年1月和7月对闽南沿海地区(厦门、漳州、泉州)水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的调查,探讨该地区不同类型水产品中PAEs的残留水平和分布特征,并对PAEs的污染状况及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海水鱼类PAEs总量为2.45×102?1.13×103 µg/kg(湿重,下同),均值为6.78× 102 µg/kg;淡水鱼类PAEs含量范围为4.36×102?1.37×103 µg/kg,均值为8.73×102 µg/kg;虾类PAEs含量范围为3.22×102?1.27×103 µg/kg,均值为7.76×102 µg/kg;蟹类PAEs含量范围为6.17×102?1.20× 103 µg/kg,均值为7.91×102 µg/kg;贝类PAEs含量范围为9.77×102?1.35×103 µg/kg,均值为1.22×103 µg/kg。所有水产品中均未检测出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残留,其他4种PAEs的残留量按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顺序递减。PAEs在不同类型水产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留,表明环境中PAEs在水产品体内的富集已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针对食用水产品进入人体的DEHP和DBP,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该地区水产品中的接触风险指数ERI均小于1,表明闽南地区通过食用水产品途径暴露于PAEs的接触风险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3.
菲律宾蛤仔对石油烃的污染动力学和阈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食用菲律宾蛤仔为研究对象,采用半静态动力学富集实验方法,探讨双壳贝类对石油烃的污染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经过4d石油烃在贝体和水环境之间达到稳态平衡;生物富集系数(BCF)为545;浓度为0.068 mg/L的石油烃水体组,富集平衡后贝体内的石油烃含量高于贝体内的石油烃异味阈值(25~30mg/kg)。参考USEPA、GB18421-2001等关于双壳贝类中石油烃限量的规定,根据石油多环芳烃的毒力机理,把菲律宾蛤仔对石油烃污染的安全阈值定为0.03~0.05mg/L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0-2011年舟山市初级水产品质量监测结果,分析并评价了舟山市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结果表明:舟山市初级水产品质量基本符合相关标准,食用安全。但仍存在海捕鱼中含有微量甲醛,焦亚硫酸钠在渔船上普遍使用,养殖贝类中铅、镉少量超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调研水产品在流通、加工、贮藏和零售四个产业链环节的损耗情况,对不同类型水产品损耗原因和差异进行分析,提出降低我国水产品产业链损耗的建议措施.单一水产品品种的损耗率数据通过调研直接获得,水产品(整体)及各品类产业链损耗率基于2008-2019年水产品品类及品种产量结构加权计算所得.结果显示:2008-2019年,...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越鳠的食物组成、摄食强度和摄食形态学。样本251尾,2008年6月~2009年5月采自云南元江。结果表明:越鳠的食物由水生昆虫幼虫和小型鱼类等15类组成,水生昆虫幼虫和小型鱼类的出现率分别为73.8%和64.2%,所占比重分别为40.0%和46.9%,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幼虫为越鳠的主要食物。随着体长增加,食物类别减少,摄食强度降低;水生昆虫幼虫的出现率降低,成虫出现率增加;体长160 mm以上个体胃中出现陆生昆虫且其出现率持续上升。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明显,摄食强度的季节变化不明显。越鳠是一种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主要摄食底层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幼虫。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三峡水库小江流域常见草食性、浮游生物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肌肉的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2018年1月(枯水期)和7月(丰水期)在小江流域7个设定断面,采集4种食性的鱼类样品,测定其生长特性指标,分析鱼类肌肉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相关性。结果表明,鱼类肌肉C、N、P元素含量为34.75%~58.71%、 7.00%~15.45%、0.89%~8.21%,C:N、C:P和N:P为3.62~9.75、16.92~136.95、2.14~35.31,其中磷元素含量变化最大且是导致N:P变化的主要原因。小江流域不同食性鱼类肌肉元素组成差异不明显,其中仅草食性鱼类、浮游生物食性鱼类 的N含量和N:P显著大于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P<0.05),其他元素及比例在各食性鱼类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采样断面的鱼类肌肉元素含量及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小江流域鱼类肌肉N和 P含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除草食性外,各食性鱼类的N含量均与水体NO-3-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对深入了解大坝干扰下水生态系统食物网营养关系及营养循环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水产品是农产品的一种,水产品供给受价格的影响,不同时期的供给价格对水产品的供给影响是不同的。本文采用1978-2009年我国渔业产量和价格指数的年度数据,运用Neflove模型对我国的水产品供给反应进行了动态的分析。结果表明,水产品供给的短期弹性为0.6994〈1,弹性较低,表明水产品供给受短期的价格影响不大;水产品的长期供给弹性为13.9323,表明水产品的长期供给具有弹性,水产品的供给受长期价格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水产品这种供给弹性特征的分析,提出要保障渔业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加快技术投入推广和提高技术转化率以及加大对渔民的教育培训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