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螭霖鱼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差异,研究其与其肠道内共生微生物的协同进化关系。提取螭霖鱼的肠道内容物及粪便微生物DNA样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16S V4区域扩增子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共得到250 958条序列。基于97%的样本相似度,样本优化聚类为1200个OTU(Operational taxonomical unit),共涉及13门24纲42目56科75属。在属水平上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44.72%)、蓝黑紫色杆菌属(Janthinobacterium)(14.08%)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9.29%)为主要优势菌群,其余菌种所占比例不大。螭霖鱼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组成较为相似,无统计学意义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达氏鳇肠道微生物组成特征,采集6尾喂养人工配制饲料4周的达氏鳇后肠内容物分别提取DNA,并利用16S r RNA V3-V4变异区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达氏鳇幼鱼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多样性。结果显示:6个样本共获得541575条有效序列,73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73个OTUs隶属于7个门,其绝对优势菌群在门、目、科、属分类水平上分别为厚壁菌门(98.253%)、梭菌目(98.216%)、梭菌科(98.137%)、狭义梭菌属(92.892%)。序列注释发现,梭菌属中绝大部分为具有降解糖类为短链脂肪酸功能的Clostridium colicanis。此外,还分布有少量的分节丝状菌(3.99%)、鲸杆菌属(1.22%)等菌群。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南海岛礁海域金带齿颌鲷(Gnathodentex aurolineatus)鳃组织和肠道菌群结构及其肠道菌群对碳源的利用特征, 从南海 3 个岛礁海域采集优势岛礁鱼类——金带齿颌鲷的鳃组织和肠道样品,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利用 Biolog Eco 微板法分析可培养肠道微生物的碳代谢功能。结果显示, 各海域金带齿颌鲷鳃组织和肠道样品微生物菌群存在较高相似性, 但门和属水平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所有样品共有可操作分类单元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数为 151 个, 其中永暑礁肠道样品的 OTU 数高达 1022 个, 琛航岛肠道样品 OTU 数仅 492 个; 门水平上, 鳃组织和肠道样品共有的优势菌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厚壁菌门(Firmicutes), 特有的优势菌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 属水平上, 鳃组织共有优势属为埃希氏-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拟杆菌属(Bacteroide)、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Marispirillum 属、Pandoraea 属; 肠道样品中共有优势属为埃希氏–志贺氏菌属和拟杆菌属, 其他优势属存在显著差异。肠道菌群的代谢活性和对氨基酸、糖类、脂类 3 类碳源的利用率由高到低均为渚碧礁组(ZB)、永暑礁组(YS)、琛航岛组(CH), 3 组间差异显著(P<0.05); 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代谢类相关功能基因所占比例高, 对 3 类碳源的利用与可培养菌群碳源利用规律一致。研究表明, 金带齿颌鲷肠道微生物菌群具有较高的碳源代谢能力, 后续可尝试从肠道微生物中挖掘高产酶菌株。  相似文献   

4.
采用MiSeq 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构建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工厂化人工育苗模式下仔稚幼鱼阶段6个不同发育时期18个样品的16SrRNA基因测序文库,共获得7462个OTU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分类为42个菌门972个菌属.对肠道菌群的形成过程及结构多样性变化分析显示,牙鲆初孵仔鱼的菌群组成多样性丰富,体内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9日龄和21日龄摄食轮虫(Rotifer)和卤虫(Artemia sp.)幼体样品中,肠道的优势菌群结构较单一,变形菌门成为此时期肠道的优势菌群;45日龄摄食配合饲料后,肠道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大,成为肠道菌群的优势菌群.在属水平的菌群结构中发现,牙鲆仔稚幼鱼肠道优势菌群的种类和数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在9日龄和21日龄时期肠道中弧菌属(Vibrio)相对丰度最高,到45日龄后相对丰度锐减到最低水平;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普氏菌属(Prevotella)在80日龄后达到较高水平,成为肠道优势菌属;厚壁菌门的8个菌属在80-115日龄时期均发展成为优势菌属,定植于牙鲆的肠道.本研究揭示了工厂化人工育苗模式下牙鲆仔稚幼鱼肠道菌群结构及演替规律.  相似文献   

5.
采用MiSeq 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构建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工厂化人工育苗模式下仔稚幼鱼阶段6个不同发育时期18个样品的16S rRNA基因测序文库,共获得7462个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分类为42个菌门972个菌属。对肠道菌群的形成过程及结构多样性变化分析显示,牙鲆初孵仔鱼的菌群组成多样性丰富,体内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9日龄和21日龄摄食轮虫(Rotifer)和卤虫(Artemia sp.)幼体样品中,肠道的优势菌群结构较单一,变形菌门成为此时期肠道的优势菌群;45日龄摄食配合饲料后,肠道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大,成为肠道菌群的优势菌群。在属水平的菌群结构中发现,牙鲆仔稚幼鱼肠道优势菌群的种类和数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在9日龄和21日龄时期肠道中弧菌属(Vibrio)相对丰度最高,到45日龄后相对丰度锐减到最低水平;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普氏菌属(Prevotella)在80日龄后达到较高水平,成为肠道优势菌属;厚壁菌门的8个菌属在80–115日龄时期均发展成为优势菌属,定植于牙鲆的肠道。本研究揭示了工厂化人工育苗模式下牙鲆仔稚幼鱼肠道菌群结构及演替规律。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健康斑点叉尾(鱼回)肠道及其与养殖池塘水体中菌群结构的关系,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考察其肠道和养殖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鱼回)肠道菌群丰度和菌群多样性均较养殖水体低。斑点叉尾(鱼回)肠道中有69.57%的运算分类单元与水体中一致,水体中优势菌群主要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蓝藻门,而肠道中的优势菌群为拟杆菌门、梭杆菌门和厚壁菌门,说明肠道和养殖水体中的优势微生物种群的组成和丰度无明显的相关性,肠道中菌群组成有一定的独立性,其优势菌群结构几乎不受养殖环境菌群的影响。PICRUSt预测细菌表型发现,斑点叉尾(鱼回)肠道中以厌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为主;从生物膜形成和致病潜力表型可知,肠道和水环境中均存在大量条件致病菌。试验结果表明,池塘养殖健康斑点叉尾(鱼回)肠道微生物中的优势益生菌主要为鲸杆菌属和拟杆菌属,平均相对丰度高达36.60%和15.82%。本试验将为斑点叉尾(鱼回)的健康养殖和益生菌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林能锋  龚晖  许斌福  潘滢  曾红 《水产学报》2022,46(9):1701-1712
为探究海水养殖石首鱼类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及宿主遗传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采用基于Illumina Hiseq2500测序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福建宁德三都澳养殖的5种石首鱼类(大黄鱼、黄姑鱼、状黄姑鱼、和眼斑拟石首鱼)的肠道菌群进行16S rDNA V3~V4区测序分析。各样本得到unique tags的数目为20 351~43 347个,上述5种鱼类分别得到479、626、603、518和556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分类注释结果显示,这些OTUs可划归33门273属。5种石首鱼类肠道内容物和肠道壁样品均以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细菌为主要优势菌群,约占总菌量的70%,在大黄鱼肠道菌群中,螺旋菌门细菌占比达26.19%,也是其主要优势菌群。在属分类水平上,芽孢杆菌属、发光杆菌属、弧菌属、金黄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及假单胞菌属等属细菌是5种养殖石首鱼类的主要类别。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分析表明,Shannon多样性指数:黄姑鱼>状黄姑鱼>眼斑拟石首鱼>>大黄鱼,这些养殖石首鱼类的肠道内容物菌群的多样性均高于肠道壁。对上述鱼类种间的肠道菌群差异性分...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养殖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采用Illumina Hiseq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福建宁德三都澳网箱养殖花鲈的肠道内容物及肠壁菌群16S r DNA V3-V4区进行测序。肠道内容物和肠壁样品分别获得456和293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分属22个门120个属。花鲈肠道菌群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细菌为主要优势菌群,分别占其肠道菌群数量的47.2%、25.8%、14.4%和10.3%。在属分类水平上,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梭菌属(Clostridium)及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等属细菌是主要类别。对养殖花鲈的肠道内容物与肠壁菌群进行比较分析显示,肠壁菌群多样性略高于肠道内容物。肠道内容物中,发光杆菌属、梭菌属及鲸杆菌属等是主要菌属,其中鲸杆菌属和梭菌属分别占肠道内容物菌群总菌数的17.8%和12.5%,为主要标志性差异种类;在肠壁样品的菌群中,乳球菌属(Lactococcus)、真杆菌属(Eubacterium)、Lachnoclostridium、弓形菌属(Arcobacter)和Flavonifractor为丰度较高的菌属,其中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为主要标志性物种,占肠壁菌群总数的5.6%。在花鲈肠壁上定殖着格氏乳球菌(L. garvieae)和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 damselae)等条件致病菌,因此,在养殖中需要注重饵料及环境的管理,避免致病菌大量增殖引起暴发性鱼病。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Illumina Hi Seq测序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肠道及其养殖池塘水体、底泥中细菌种类及丰度进行了研究。测序结果显示,3个样品共获得有效序列234575条,可聚类于2812个分类操作单元(OTUs),归属于拟穴青蟹肠道、养殖水体、池塘底泥样品的操作分类单元(OTU)个数分别为453、706和2547,其中有184个OTU均能在3个样品中检测到,在青蟹肠道和养殖水体、青蟹肠道和池塘底泥中分别检测到197和309个共有OTU。物种注释结果显示,拟穴青蟹肠道中优势细菌种类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9.96%)、柔膜菌门(Tenericutes)(23.09%)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16.58%);养殖水体中优势细菌种类为变形菌门(63.02%)、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4.96%)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8.41%);池塘底泥中优势细菌种类为变形菌门(75.23%)、拟杆菌门(5.72%)和放线菌门(3.83%)。此外,对各样品中丰度最高的前10位OTU分析显示,不同样品中占优势地位的10种细菌在数据库(SILVA)缺乏相关已知序列,并且各样品中的优势细菌种类完全不同。实验结果表明拟穴青蟹肠道与其池塘养殖环境中菌群结构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但肠道菌群同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优势细菌种类与养殖环境中优势细菌种类无关。本研究旨在为拟穴青蟹健康养殖和微生态调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不同生理状态下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体表黏液与生境微生物组成差异,本研究比较了健康和亚健康中华鲟体表黏液菌群的群落结构差异,探讨细菌群落结构与中华鲟生理状态的相关性。本研究采集健康与亚健康中华鲟的体表黏液和养殖水体,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菌群结构。结果表明,亚健康组微生物多样性与丰富度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序列的统计分析表明,相较于水体,黏液样本存在大量的独有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且与水体的共有OTU数目因中华鲟生理状况而发生变化。根据组间的相似性与差异分析,不同组之间的主成分与主坐标分析显示出较强的分离趋势,且组内样本相对距离较小。在门和属水平下,中华鲟体表黏液和水体群落组成和优势种有显著差异。水体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1.84%)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24.37%);健康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55.23%)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1.00%);亚健康组的变形菌门(40.23%)占比相较于健康组有所下降,但酸杆菌...  相似文献   

11.
海洋沉积物对铅吸附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铅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其在黄海海域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铅在沉积物上吸附前后的浓度变化,从而可以根据平衡浓度(Ce)和在沉积物上的吸附量(qe)的关系来推测铅在沉积物上的吸附机理。研究表明:铅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可以很好地用Langmu ir吸附等温式来描述,说明其吸附行为比较复杂。同时,通过改变吸附条件,发现铅吸附行为受沉积物中泥沙含量、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并且随着沉积物浓度的升高,单位质量的吸附量降低,但总的吸附容量升高。时间和pH值对铅的释放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主要研究阿维拉霉素添加在鱼用复合饲料中对鲫鱼生长的影响,并和黄霉素(Flavomycin)的作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5mg/kg或2.5mg/kg浓度的阿维拉霉素均能够促进鲫鱼生长、控制鲫鱼的死亡率,其中添加浓度为5mg/kg的试验组效果最好;比较试验显示:阿维拉霉素对鲫鱼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黄霉素。  相似文献   

13.
长江口渔场中国对虾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如柏  叶惠恩 《海洋渔业》1992,14(3):105-110,104
<正> 一、前言发展增殖渔业,走“海洋牧场化”道路,是渔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之路。世界上先进的渔业国家,在合理利用、依法保护渔业资源的同时,均在探索人工增殖以改善和增加海域资源量的途径。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沿海省市自北而南先后开展中国对虾的人工增殖放流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Fish on the line     
  相似文献   

15.
大蒜素对淡水白鲳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25、50、75、100mg/kg的大蒜素进行淡水白鲳饲养试验。40d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增重率分别提高57.49%、91.25%、101.26%和87.74%,成活率分别提高8.13%、2.09%、7.5%、14.59%,饲料系数分别降低8.79%、12.13%、9.62%和1.67%,试验组鱼体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3.82%、6.00%、17.69%、18.38%,粗脂肪含量分别降低了5.74%、3.95%、2.75和1.24%。综合考虑大蒜素对淡水白鲳生长性能的影响,认为大蒜素在淡水白鲳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应为51.86-74.15mg/kg。  相似文献   

16.
陈佩君 《福建水产》2012,34(3):249-254
本文阐述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定义和实施背景,分析了传统水产品质检实验室在日益严峻的食品监管形势下面临检测效率提升难、后勤事务管理难、统计分析工作难、样品状态跟踪难等问题,而LIMS把分析检测实验室整体环境作为管理对象,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完善实验室工作的全面管理,与传统人工管理模式相比,具有管理科学、提高检测效率和结果可靠性、加强数据安全性、协调实验室各类资源、实现量化管理等优势。本文从系统架构方面对LIMS应包含的功能模块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具体实施该系统时实验室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规范管理制度,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完成工作模式的逐步转变,从而实现LIMS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万建荣  胡梅 《海洋渔业》1987,9(5):204-207
<正> 自从60年代初日本的西谷等人开发冷冻鱼糜制造技术以来,鱼糜制品在日本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日本冷冻鱼糜年产量100万吨左右,鱼肉香肠、鱼肉火腿年产量10万吨左右。近年来,鱼糜制品技术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欧洲和亚洲的泰国、南朝鲜,我国台湾等都在研究开发鱼糜制品。鱼肉火腿,鱼肉香肠作为鱼糜制品中的  相似文献   

18.
环境缺氧(Hypoxia)及其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缺氧不仅会引起鱼类形态结构的改变还使其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对鱼类的各种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环境缺氧的因素、适应的类型及其对鱼类呼吸、摄食、生长和游泳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鱼类生理生态相关研究、渔业养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韩萍 《河北渔业》2011,(4):53-53
<正>《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三条规定,海域属于国家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海域所有权。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必须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权。本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对海域使用权的取得方式作了规定。其中,第二十条规定:"海域使用权除  相似文献   

20.
长江口渔场渔业生物资源动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本文用 2 0 0 3年在长江口渔场 3个航次的调查数据 ,对该水域的渔业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三个调查航次共捕获渔业生物 79种 ,其中鱼类 4 9种 ,隶属于 11目 ,30科 ,4 5属 ;虾蟹类共有 2 0种 ;头足类共有 10种 ,隶属于 3目 ,6科 ,6属。三个调查航次都是以鱼类的资源量指数最高 ,资源尾数密度表现为虾蟹类高于头足类 ,资源重量密度除 6月份虾蟹类低于头足类外 ,4月和 9月 2个航次都高于头足类。鱼类和虾蟹类的资源量指数值在 9月份达到最大 ,而 6月份为最低 ;头足类的资源量指数以 4月份最高 ,9月份最低。优势种组成的变化表现为 :4月份为黄鲫和小黄鱼 ,6月份为、黄和太平洋褶柔鱼 ,9月份为带鱼和小黄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