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和食物中毒的现况进行了概述,对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鸽沙门氏菌病又称鸽副伤寒,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哥本哈根变种引起的传染病。病鸽的特征性症状为关节炎、F痢及运动神经障碍。 1病原 本病病原为鸽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本菌对干燥、腐败、日光具有一定抵抗力,煮沸和常用消毒剂均能很快杀死病菌。本菌有毒力较强的内毒素,能使人发生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3.
脱水蔬菜中沙门氏菌不同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自动荧光酶标分析仪和国家标准(常规方法)分别对同一种脱水蔬菜样品和沙门氏菌的标准菌株进行检测。经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运用自动荧光酶标分析仪检测脱水蔬菜中的沙门氏菌灵敏度高、速度快,完全满足检验检疫系统快速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张鲁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569-570
介绍了沙门氏菌污染的危害,并探讨了几种主要的检测方法。这些快速检测方法对于沙门氏菌的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2000年4月某水貂场发生了以呼吸急促、精神沉郁、腹泻,最后以死亡为特征的疾病.据该业主讲,他所养的水貂精神、食欲一直正常,在就诊前几天突然发病,食欲普遍下降、气喘、呼吸困难,出现腹泻,病程2~4天,几天内死亡42只,还有几只正在发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及实验室检查确诊. 1 临床症状 检查可见水貂大群剩食;发病水貂拒食,消瘦,精神委顿,被毛松乱无光,呈现腹式呼吸,两眼流泪,体温升高,喜卧于小室内,有时呕吐;粥状或水状下痢,有的混有血液;发病后期后肢常拖地而行,呈现不完全麻痹,最后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6.
沙门氏菌病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门氏菌病,又名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疾病总称.临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怀孕母畜发生流产。1885年沙氏等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故定名为沙门氏菌属。绝大多数沙门氏菌对人有致病性.是人类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之一,在医学、兽医和公共卫生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癌肿病属于一种危害性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该文介绍马铃薯癌肿病的发生症状、传播方式,并探讨其检测治理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家中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分析发病原因,采取下列三项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生物素—亲和素酶复合物—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Dot—ELISA)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该法可检出ISC液中接种的沙门氏菌。其敏感性可达104—105千个/L,比常规免疫酶法和免疫荧光法提高10—100倍。特异性检测表明,其与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未发生交叉反应。该法在24h内可报告结果,比常规法至少快3—4d。对200份食品检样进行检测,检出19份,检出率9.5%,与常规法检测结果平行比较,漏检率仅为0.5%,结果相差不显著(P>0.05)。进行3次重复性试验,结果完全相同。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便、敏感、快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适于对大批样品进行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柑橘黄龙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本文介绍了柑橘黄龙病的发生症状,分析了检测方法,并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柑橘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建立直接ELISA方法基础上,首次研制出检测沙门氏菌的单抗快速检测试剂盒。对现场分离菌株进行的双盲考核试验共做280个菌株,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94.6%。以20%的脱脂乳为冻干保护剂,经冻干后,其效价和物理性状最佳,试剂盒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小于10%,试剂盒的稳定性较好。采用本试剂盒检测了3059份人的粪样,检测出166份阳性样品,比市站多检出72份阳性样品。在对619份肉样、688份鱼粉、600份奶样、620份蛋样检测中,比常规国标方法多检出100株沙门氏菌。因此,以直接ELISA为基础构建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在沙门氏菌检验中,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选择江苏省不同地区来源的鸡蛋296枚,分别取蛋黄蛋清混合液以沙门氏菌增菌液快速增菌.取增菌培养物100 μl,离心去上清后,重新悬浮于100 μl超纯水中;以煮沸法制备可能存在的细菌DNA模板.通过对沙门氏菌毒力岛SPI-3的mgtC基因的PCR快速检测,确定其中18.24%的鸡蛋为沙门氏菌阳性.通过与细菌分离检测结果对比,揭示该方法明显提高了沙门氏菌的检出率,表明PCR是一种快速、敏感和高度特异性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值得在畜产品沙门氏菌的检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测,对2013年12月玉林某猪场发生的一起动物疫病进行诊断,确诊为猪伪狂犬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混合感染。并分析广西猪伪狂犬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情况、发病特点及提出预防治疗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沙门氏菌是食品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导致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安全和食品安全。由于其血清型繁多,传统方法检测起来耗时耗力。近年来,随着生物学的发展,新的检测技术层出不穷,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和免疫学检测技术。该文介绍了近年来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PCR技术检测熟肉制品中沙门氏菌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进行了PCR技术检测熟肉制品中的沙门氏菌的试验。电泳扩增产物表明:人工污染沙门氏菌的熟肉制品检测呈阳性,而无菌去离子水对照呈阴性。该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可快速、准确地检测熟肉制品中沙门氏菌,从而提高食品安全评估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草莓病毒的检测方法及症状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在草莓生产中病毒病的危害日趋严重。清楚地识别草莓病毒,在生产中有效地进行检测,掌握其侵染规律,是预防草莓病毒病,实行无病毒化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据有关资料报道,对草莓病毒的检测主要有4条途径,即:对栽培植株的外观性状直接观察分析判断;利用电子显微...  相似文献   

17.
空肠弯曲菌广泛分布于各种动物体内,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特别是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菌种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畜产品中空肠弯曲菌污染的危害,并探讨了主要的检测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状况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门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菌,该菌广泛存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中毒是引起我国食品中毒事件的首要因素。对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沙门氏菌的预防措施进行了陈述,为沙门氏菌中毒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1梨园蚧 1.1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梨园蚧又名梨园蚧壳虫,属检疫对象。以成虫或若虫密集在枝干、叶片、果实等处为害,引起皮层木栓化,树木组织易衰亡,果树生长受损,叶片早落,枝梢或整株死亡。1年发生4代。第1代4月上中旬至5月中旬若虫发生,第2代5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生,第3代8月中旬至9月上旬发生,第4代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变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食物中毒及其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