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犬心丝虫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犬心丝虫病(canine filariasis)或犬恶丝虫病,是由犬恶丝虫(Dirofilaria immitis)的成虫寄生于犬的右心室、肺动脉内,导致患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遭受损害而发生的寄生线虫病。雌虫产出的幼虫——微丝蚴(microficaria)进入并寄生在患犬的外周血液循环中,当蚊子等中间宿主吸血时,  相似文献   

2.
犬恶丝虫病又名犬心丝虫病,是由犬恶丝虫的成虫寄生于犬的右心室、肺动脉导致循环障碍、呼吸困难及腹水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血液寄生虫病。 1 病原 该病病原是双瓣科、恶丝属的犬恶丝虫,寄生于犬的右心室及肺动脉等处,可使犬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遭受严重损害,严重时可引起死亡。雌虫产出的幼虫——微丝蚴进入并寄生在患犬的外周血液循环中,  相似文献   

3.
<正>犬恶丝虫病又称恶心丝虫病、犬血丝虫病,是由双瓣科恶丝虫属的犬丝虫寄生于犬的右心室和肺动脉所引起的一种丝虫病。临床主要为血液循环障碍、呼吸困难、贫血、皮肤有结节等症状。猫、狐、狼、猩猩及人体也可感染。1犬恶丝虫生活史犬恶丝虫是一种微白色细长的线虫。犬恶丝虫需要蚊虫作为中间宿主,其幼虫微丝蚴,也可在猫蚤与犬蚤体内发育。成熟雌虫产生微丝蚴,后者进入宿主的血液循环系统。蚊虫吸血时,微丝蚴随血液进入蚊体内,2周内发育为  相似文献   

4.
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病是双壳科(Dilepididae)复殖孔属的绦虫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的小肠内引起的疾病,也可感染人,尤其以感染儿童较多[1]。成虫可在犬、猫的小肠内寄生,其孕节单独或数节相连从链体上脱落,自动逸出宿主肛门或者随粪便排出。环境中存在的虫卵可被其中间宿主蚤类幼虫吞食,六钩蚴在其血腔内经18 d发育为似囊尾蚴,并随幼蚤羽化为成蚤而寄生于成蚤体内。  相似文献   

5.
一例犬恶丝虫病的防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病情况一犬三岁,突然咳嗽,不愿意活动,整天趴在家里,主人强行驱赶时咳嗽加剧,听诊心音不正常。经过诊断确认为万事具备恶丝虫病,经及时治疗,犬很快康复。2发病原因该病分布非常广泛,凡有犬的地方均有此病,犬的自然感染率为10 ̄30%。犬恶丝虫寄生于犬的右心室及肺动脉(少见于胸腔、支气管内)引起循环障碍、呼吸困难及贫血等症状。犬恶丝虫完成生活史需犬蚤、按蚊或库蚊作为中间宿主。寄生在右心室的雌虫产出能自由活动的微丝蚴,进入血液,蚤、蚊吸血时把微丝蚴吸入体内,发育成感染性幼虫,进入蚤、蚊的口内,当蚤、蚊吸血时,幼虫从口逸出钻入…  相似文献   

6.
●一、流行病学原理● 犬心丝虫的中间寄主为中华按蚊、白纹伊蚊、淡色库蚊等多种蚊,犬类由于被含有感染性幼虫的蚊叮咬而感染.心丝虫之成虫寄生于犬心脏与肺动脉处,成虫会产下幼虫,在血液中循环,蚊子叮咬感染心丝虫症的犬后即携带心丝虫之幼虫,幼虫在蚊子唾液腺蜕变成为具感染力的幼丝虫,再经由蚊子叮咬其他犬和人类而感染.犬可重复感染...  相似文献   

7.
犬血丝虫病是由犬血丝虫寄生于犬类动物右心室或肺动脉引起的犬类动物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病,以循环障碍、呼吸困难、贫血为主要特征。犬血丝虫又叫犬心丝虫或犬恶丝虫,犬为其终末宿主,蚊、蚤等吸血昆虫是中间宿主。当寄生的虫体影响心脏器质功能(比如三尖瓣或肺动脉瓣功能不全)时,患犬会出现呼吸困难、胸腹水、下体浮肿等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发生急性死亡。诊断本病以外周血中查到犬血丝虫的幼虫微丝蚴为主。治疗本病则以驱虫为主,补血、输液等对症治疗作为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8.
羊包虫病包括多头蚴和棘球蚴。多头蚴俗称脑包虫,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羊脑内;棘球蚴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包括无头棘球蚴、人型棘球蚴及多房棘球蚴,主要寄生于羊的肝脏、肺脏,人亦可感染。多头蚴与棘球蚴的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等终未宿主的小肠内,其孕卵体节脱落后,随粪便到体外。  相似文献   

9.
脑多头蚴病的病原体是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引起的,广大养畜户习惯称之为脑包虫病。脑多头蚴的成虫在终末宿主犬等肉食兽的小肠寄生,幼虫寄生在绵羊、山羊等有蹄兽的脑内,有时在羊脊髓和延脑中可发现,有报道人也能感染本病。它是严重危害绵羊和犊牛的寄生虫病,对养羊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8美贝霉素肟(Milbemycin Oxime)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作为杀微丝蚴药预防犬恶丝虫引起的心丝虫病。也可控制钩虫和蛔虫感染。对鞭虫、鼻螨(犬拟肺刺螨Pneumony—ssoidescani—num)、蠕形螨也有效。对猫的犬恶丝虫幼虫感染也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山羊斯氏多头蚴是带科犬多头绦虫的幼虫期(即多头蚴期)。多头蚴寄生于山羊、绵羊、西伯利亚大角野山羊、麋和骆驼等的皮下、肌肉中,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等犬  相似文献   

12.
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所引起的,主要寄生在牛羊的肝脏中,所有的哺乳动物均可感染;它的成虫—细粒棘球绦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等肉食动物的小肠里。为了掌握同仁县牛羊棘球蚴病的感染情  相似文献   

13.
脑包虫,又名脑多头蚴,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即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羊脑部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成虫寄生于狗、狼等肉食动物的小肠里。1流行特点多头绦虫的成虫寄生在犬小肠里,其成熟的孕卵节片或者虫卵随犬粪便排出,污染牛、羊的饲草或者饲料被牛、羊吃入后,  相似文献   

14.
羊脑包虫病又称羊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牛羊等动物的脑和脊髓中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人亦可感染.多呈地方性流行,可致动物死亡,是危害羔羊和犊牛的重要寄生虫病.多头蚴的成虫是寄生于犬小肠的多头绦虫,原头蚴直径为2~3毫米,数目为100~250个,中绦期为多头蚴,呈囊泡状,囊体由豌豆到鸡蛋大,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囊内膜附有许多原头蚴. 多头绦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终末宿主)的小肠内,孕节片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节片与虫卵散布于草场,污染饲草料、饮水,被羊只(中间宿主)吞食而进入胃肠道.六钩蚴逸出,钻入肠黏膜血管内,其后随血液被带到脑脊髓中,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六钩蚴在羔羊体内发育较快,感染后2星期发育至粟粒大小,6星期后囊体2~3毫米.含有多头蚴的脑被犬类动物吞食后,多头蚴的头节吸附于小肠壁,发育为成虫.  相似文献   

15.
脑包虫病又称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脑包虫)引起的,它是危害绵羊严重的寄生虫病,尤以二岁以内的绵羊最易感。多头绦虫成虫寄生在终末宿主犬、豺、狼、狐狸的小肠内;幼虫寄生在绵羊、  相似文献   

16.
多头蚴病的病原体是寄生于犬、狼、狐小肠内的带科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犬、狼、狐的小肠中.幼虫期寄生在牛、羊等反刍动物中间宿主的脑部,也有寄生在其它部位的病例.  相似文献   

17.
犬心丝虫病是通过蚊子传播给犬类的一种线虫病,成虫通常寄生于犬的右心室、肺动脉内,导致患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遭受损害。心丝虫病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病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可以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微丝蚴的观察、听诊、胸腔X-光摄影检查与评估、心电图、心脏超声波检查、血液学检查、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该病进行诊断,其中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其在犬心丝虫病的诊断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防治该病主要有药物防治、手术治疗和综合防治等措施。加强犬舍内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止蚊虫孳生,是预防本病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1病原犬心丝虫病是由丝状科恶丝属的犬心丝虫寄生于犬的右心室、肺动脉、肺气管、支气管及大动脉管内壁,而引起的一种以循环障碍,呼吸困难,贫血,消瘦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又称犬血丝虫病或犬恶丝虫病。犬心丝虫虫体呈黄白色细长粉丝状。雄虫长12~18cm,尾部数回盘旋,雌虫长25~30cm,尾部较直,微丝蚴长220~360μm,在新鲜血液中作蛇形或环形运动。中间宿主为蚊。2症状感染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病情发展,病犬出现疲劳,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被毛粗乱,贫血等症,有的出现瘙痒、脱毛等皮肤病变。病犬心悸亢进,脉搏微弱…  相似文献   

19.
包虫病也被称作是称棘球蚴病,是由棘球蚴绦虫的幼虫寄生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这种疾病主要是寄生在犬、猫等食肉类动物的小肠中,会对动物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随着犬只饲养量的增加,疾病的危害也变得日益严重,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众多的负面影响。1流行特点棘球蚴主要寄生于牛、羊、犬等动物的肝脏和其他器官,也会对人体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以至会死亡。犬是比较常见的包虫病寄主,包虫会在犬的小肠中寄生繁殖,严重时可达几万条,对犬造成极大的危害。犬包虫病主要发生在广大农村养殖户中,因为大部分的犬都是散养的状态,没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容易感染该病。棘球绦虫的成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在肠道内发育产卵,虫卵会随粪便排出,散布到周围的环境中,污染饲料和饮水等,增加人和牲畜的感染机会。另外,棘球绦虫虫卵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对温度不敏感,对化学物质有很强的抵抗力,但受阳光直射容易出现死亡,因此需要对养殖环境卫生状况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犬眼虫病也称吸吮线虫病,是由结膜吸吮线虫寄生于犬眼而引起眼的机械性损伤,导致结膜炎和角膜炎。犬、猫、兔及人都可被结膜吸吮线虫感染。成虫寄生于终末宿主的眼结膜和瞬膜下,产生的虫卵浮在泪液和眼分泌物中,当被某些蝇类舐食后,在蝇体内发育为感染性幼虫,并逐渐移行至蝇口器,再舐食宿主眼分泌物时,感染性幼虫侵入终末宿主的眼内逐渐发育成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