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免疫应激对免疫功能影响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应激性刺激的免疫接种,是保护鸡群免受各种病原体侵犯,提高机体免疫力而存在的。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鸡群的生产性能。因而本文就鸡免疫应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加以探讨,力图为免疫应激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免疫是预防鸡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国内对鸡的各种疾病进行了预防接种,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免疫后发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给养鸡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并因此而引发多起民事纠纷。免疫失败的因素主要有疫苗因素、接种因素、母源抗体因素、应激因素、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因素、药物因素等多种因素,养鸡户在免疫时应当注意,合理防疫,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鸡饲喂含钼饲料(钼含量:500mg/kg),研究高剂量对其免疫器官重量、生长指数、组织学变化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ANAE阳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鸡脾脏充血、出血、萎缩;法氏囊肿胀、萎缩。3周后免疫器官的重量、生长指数、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ANAE阳性率低于对照组,5周后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说明500mg/kg饲料的钼可以抑制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活化,造成免疫器官的病理损伤,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4.
张斌  冯太兰 《畜禽业》2014,(12):30-31
试验旨在探讨黄芪多糖(APS)对免疫抑制雏鸡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进一步弄清黄芪多糖对免疫抑制雏鸡的免疫保护机制。实验选取7日龄黄羽肉鸡60只,随机分为4组,第一组肌内注射生理盐水,第24组分别按80 mg/(kg体重)剂量肌内注射环磷酰胺复制免疫抑制模型,第34组分别按80 mg/(kg体重)剂量肌内注射环磷酰胺复制免疫抑制模型,第34组分别按0.5 m L,1 m L剂量肌内注射APS,其中APS连用5 d,环磷酰胺连用3 d。分别于12、17、22日龄从各组随机剖杀鸡只采样,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及脾淋巴细胞分泌IL-2水平指标。结果表明APS能有效拮抗环磷酰胺对雏鸡脾脏免疫功能的影响,提升免疫抑制雏鸡脾脏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含氨酰胺对维护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谷氨酰胺对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以及肠道免疫系统免疫功能的影响,希望对畜牧生产尤其是应激或病理条件下的动物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疫苗接种作为预防鸡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在集约化的养鸡业中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造成免疫应激引起家禽疾病。因而本文从五个方面加以讨论,以减轻免疫应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鱼类免疫机制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鱼类免疫组织和器官、免疫细胞和体液免疫因子,并分别就这3类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做了简述。  相似文献   

8.
猪免疫应激及继发病的综合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免疫应激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影响,给强制免疫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猪免疫应激反应是指猪在疫苗接种后,机体在产生免疫应答的同时,本身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同时又继发其他疫病。引起免疫应激反应的原因,除了动物自身及疫苗因素外,与疫苗的使用、环境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普防工作中猪免疫应激反应的调查,结合实验室检验,探讨了免疫反应中致死因素,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防止鸡群免疫失败应采取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泽华 《畜禽业》2003,(2):30-31
鸡群接种疫苗产生主动免疫是鸡病防制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近年来由于新的疫病(尤其是免疫抑制性疾病)不断出现,疫苗的种类、使用的密度、注射剂量、免疫的频率也随之大幅度增加,反而鸡群免疫失败的事例却屡见不鲜。为防止鸡群免疫失败,应采取有效防制措施,以保障养鸡业的健康发展。1把好引种关,选择优良、健康的种苗引进鸡苗应选择种源未感染上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种苗,要求雏鸡具有很高、整齐的母源抗体、品种纯正、健康优良。育雏期(0~6周龄)严格封闭育雏舍,保证雏鸡健康,创造一个疫苗基础免疫应答反应良好的机体。2提高饲养…  相似文献   

10.
鱼类常用免疫指标及其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青  赵恒寿 《渔业现代化》2007,34(3):28-30,27
主要介绍攻毒成活率,免疫器官体指数,免疫细胞活性,以及组织、血液、体液中微观的免疫成分等反映机体免疫状况的指标及其检测方法。在研究鱼类免疫性能时,应采用攻毒成活率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免疫器官体指数、免疫细胞活性作为组织、细胞水平的免疫指标,检测方法相对简单易行;而微观的免疫成分检测较为复杂,可根据试验需要选择部分指标。上述指标与鱼体免疫机能正相关,检测方法在不同试验动物或试验条件下可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5,(7)
免疫是控制畜禽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几乎所有畜禽群都需进行免疫接种。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和门诊上经常遇到有些畜禽群经免疫接种后却不能抵御相应疫病的流行,造成免疫失败,给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从病原、疫苗、免疫抑制、免疫程序、饲养管理、疫苗接种几个方面对造成免疫失败原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蛭弧菌对草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梁  沈建忠 《淡水渔业》2006,36(3):41-43
用添加蛭弧菌的饲料喂养草鱼,36 d后检查草鱼的各项免疫指标。结果表明:脾脏和胸腺的免疫器官指数逐渐升高,头肾的免疫器官指数起初升高然后下降,血液中的NBT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加,血清抗菌活性与溶菌酶活性逐渐升高;用温和气单胞菌疫苗免疫后,草鱼的免疫应答水平明显提高,免疫力增强。饲料中蛭弧菌的适宜的添加剂量为5g/kg。  相似文献   

13.
<正>动物的免疫应激和热源反应是指动物经过免疫后产生的全身非正常反应和局部红肿反应。禽类免疫造成禽类免疫应激和热源反应,常导致禽类过敏性休克、食欲减退、发热,严重者可致死亡。为预防免疫应激和热源反应,我们重点规范了疫苗的保存、运输,严格免疫程序与操作规程。加强接种前的准备,并对注射部位予  相似文献   

14.
李肖霞  齐志涛  迟爽  乔帼 《水产学报》2023,47(4):049401-049401
鳃为鱼类重要的呼吸器官,是鱼类进行离子交换、酸碱调节和含氮废物排泄的重要结构基础,也是鱼类重要的外周黏膜免疫器官之一,在抵御病原微生物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免疫屏障作用。当前,硬骨鱼类鳃黏膜免疫反应是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对硬骨鱼类鳃的结构和特点进行分析,之后综述了抗菌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Toll样受体、补体等先天性免疫相关分子以及T细胞受体和免疫球蛋白等适应性免疫相关分子在硬骨鱼类鳃黏膜中的表达规律、分子功能,最后探讨了化学因素(重金属、杀虫剂等)、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以及营养物质和疫苗等对硬骨鱼类鳃黏膜结构的影响,以期为深入研究鳃在鱼类黏膜免疫反应中的角色和应答机制提供指导,为硬骨鱼类病原性疾病的免疫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黄金才 《畜禽业》2012,(5):20-21
<正>疫苗免疫是预防控制动物传染病发生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在基层的免疫工作中,常常因为病原的变异、疫苗的质量、营养的环境、畜禽个体差异及其免疫水平、人员操作和免疫抑制因素等导致猪病免疫失败。因此,如何避免猪病免疫失败,充分确保疫苗的有效保护作用已成为当前防疫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猪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做一分析并提出相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4,(5)
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对保障动物和人类健康意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从影响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的动物自身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免疫抑制因素、疫苗因素、免疫程序和操作方法等方面对动物疫病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综述。  相似文献   

17.
鸡群免疫抑制是鸡免疫过程中一种免疫应激的严重反应,它以法氏囊损伤和免疫应答受到干扰为主要特征. 1免疫抑制的主要临诊症状 免疫抑制多发生在最初1~3次疫苗免疫后,有少数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鸡群中出现少量死亡.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免疫器官早期发育的形态和组织学特征,实验以1~300 dph中华鲟子二代的仔鱼、稚鱼和幼鱼为研究对象,使用连续石蜡切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方法对免疫器官(头肾、胸腺和脾脏)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显示,培育水温为12.9~22.6℃时,中华鲟免疫器官原基出现的先后顺序为头肾(3 dph)、胸腺(7 dph)和脾脏(9 dph);免疫器官淋巴化先后顺序为胸腺(12 dph)、头肾(15 dph)和脾脏(33 dph)。仔鱼发育至15 dph可见头肾和胸腺间有淋巴细胞“桥”连接现象, 180 dph胸腺内可见哈氏小体结构,头肾、胸腺和脾脏内含有黑色素细胞或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MMCs)。总体而言,中华鲟免疫器官发育具有原基出现时间早、发育速度慢和发育周期长的特点。由于仔稚幼鱼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建议在其培育过程中加强病害防治和早期疫苗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核酸的营养免疫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集约化养殖的迅猛发展,动物对应激和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极大地影响了动物的生产性能,给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动物的健康状况取决于其免疫系统的功能与状况。影响动物机体免疫力的因素很多,如遗传特性、年龄、营养和应激等,但是营养因素是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也是人为易控因素。关于营养与免疫,最初仅是注意到营养不良伴随感染时会危及免疫系统,使免疫功能下降。目前研究重点已转向如何添加营养素来改善动物机体免疫力,进而提高生产性能。随着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营养与免疫的关系逐渐被提示,…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鲟鱼硫酸软骨素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连续对小鼠灌胃不同剂量鲟鱼硫酸软骨素2周后,外科手术取出胸腺和脾脏,并依次进行称重、卡洛氏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甲苯胺蓝染色,40倍物镜下观察鲟鱼硫酸软骨素对小鼠免疫器官肥大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鲟鱼硫酸软骨素能促进小鼠免疫器官重量指数增大,并能显著促进免疫器官中肥大细胞数量的增长。其中,600 mg/kg剂量下小鼠胸腺指数显著( P<0.05)增大,胸腺中肥大细胞数量极显著( P<0.01)增加,60 mg/kg剂量下小鼠脾脏重量的增加最为明显( P<0.01),6 mg/kg剂量下小鼠脾脏中肥大细胞数量的增加最为明显( 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