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猪瘟的控制主要是采取免疫,但由于免疫过程中常会出现以下问题而导致本病的发生及流行,给养殖业主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1疫苗剂量不准确导致免疫失败疫苗剂量与免疫是否确实密切相关,当达不到接种剂量时,强毒会在猪体内繁殖和呈现带毒现象,当免疫剂量提高到320-400RID时,攻毒后能抑制亚临床感染;所有耐过猪均不带毒。在实际生产中,注射1头份我国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有时仍能出现非典型猪瘟,但当注射大剂量的疫苗后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因此,要在不稳定地区加大剂量,否则不能有效地切断亚临床感染引起的猪瘟疫情。  相似文献   

2.
我国猪瘟流行新特点与疫苗免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的猪瘟流行的新特点进行了描述,详细分析了造成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6大原因,并且对疫苗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了猪瘟防控的两个关键环节为种猪群野毒感染的控制及有效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的高度传染病 ,以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变性引起的出血、梗塞、坏死变化为特征 ,发病死亡率高。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 ,主要采取免疫接种猪瘟兔化弱毒苗 ,进行大面积、高密度免疫注射 ,使该病的发生得以大面积控制。但是在临床上 ,许多猪接种疫苗后 ,猪瘟病仍时有发生 ,出现免疫失败 ,在个别地方呈流行出现死猪 ,特别是仔猪、架子猪居多 ,使养猪户遭受损失。1 免疫失败的原因1 1 冷藏设施不健全。由于猪瘟冻干苗需要低温保存 ,而疫苗从生产厂家出来至兽医手中 ,需经过生产厂冻库 ,厂家运输到市…  相似文献   

4.
猪瘟病毒及其猪瘟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猪瘟(HC)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它遍布于世界各国,对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中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在防治猪瘟中曾起到决定性作用,但近几年来出现免疫效果不理想,应用组织培养弱毒苗也发生免疫失败,究其原因比较多本文结合多年研究成果,对猪瘟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和猪瘟疫苗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以期望寻找出彻底控制猪瘟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孙义和 《养猪》2002,(3):40-40
猪瘟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 ,免疫接种是最主要的防制措施。目前我国按农业部规定普遍使用的是“猪瘟细胞培养弱毒冻干活疫苗”(用世界著名的中国猪瘟兔化弱毒株—C株 ,接种牛睾丸细胞培养 ,收获细胞培养物 ,加稳定剂 ,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 )免疫预防 ,但各地常出现免疫失  相似文献   

6.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以发热、白细胞减少、皮肤和粘膜出现大量出血点为主要特征。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传统疫苗接种是控制CSF的重要手段。目前使用的弱毒疫苗主要是中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日本GPE-疫苗和法国的Thireval疫苗。我国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性能稳定、安全、免疫效果好,且无残留能力,是国际公认的唯一安全有效的弱毒疫苗,亦是国内唯一应用的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7.
猪瘟和猪蓝耳病是目前猪场重点防控的两种疾病,但两者免疫接种存在免疫干扰.试验通过猪瘟和猪蓝耳病不同的免疫程序免疫,4周后检测猪瘟抗体滴度,结果发现蓝耳病灭活苗对猪瘟免疫影响较小,而蓝耳病弱毒苗和猪瘟疫苗同时免疫影响最大,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蓝耳病弱毒苗和猪瘟疫苗先后间隔7d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非典型性猪瘟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猪瘟是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在我国由于贯彻了防重于治、接种疫苗等综合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发生与流行,但是,随着猪瘟弱毒苗对猪群免疫密度的显著提高,典型猪瘟的流行得到了扼制,而非典型性猪瘟在各地还时有发生,给猪场造成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9.
闽西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水平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16种传染病之一,我国亦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是发生最多、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传染病.多年来我国采用免疫接种为主的防控措施,大大降低猪瘟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大规模的流行暴发已少见,但是由于疫苗质量不够稳定,免疫程序不合理,缺乏免疫监测,猪群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以及免疫操作不当等因素,导致免疫失败,猪瘟仍然是危害我国猪群最严重的传染病,猪瘟的免疫防控成为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的基础和重点,所以对猪群的猪瘟抗体进行监测,及时掌握猪瘟疫苗的免疫状况,对防控该病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猪瘟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目前多表现为非典型猪瘟。长期以来,接种猪瘟疫苗是综合控制猪瘟的主要措施,但由于各猪场的母猪群、仔猪间母源抗体的分布参差不齐,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更是千差万别,导致许多猪场出现“经过猪瘟免疫但还是发生猪瘟”的现象,尤其是各猪场仔猪群免疫时,由于母源抗体滴度对猪瘟兔化弱毒苗的免疫保护效力有影响,导致疫苗接种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了确定某场仔猪猪瘟首免日龄与疫苗剂量,特进行了仔猪群猪瘟母源抗体滴度测定和母源抗体水平较低状态时不同剂量疫苗免疫效力的小样本试验。  相似文献   

11.
<正>猪瘟仍是目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传染病之一。虽然近年来很少出现典型的临床病例,但发病猪群中总能见到猪瘟存在。现把目前猪瘟流行特点和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控建议总结如下。一、我国目前猪瘟的流行特点(一)猪瘟呈散发:没有出现大规模暴发,免疫猪群以非典型猪瘟为主。(二)持续性感染:猪场种猪带毒现象较为普遍,一些猪场带毒率比较高,常见于母猪,造成繁殖障碍,可垂直传播,造成仔猪先天感染,是仔猪发病的主要原因。后备种猪有隐性感染或带毒现象,因种猪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猪瘟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猪瘟仍是目前造成福建省猪死亡的主要原因。由单一发生向混合感染趋势发展,猪瘟在有限区域散发性流行,以非典型症状猪瘟为主,部分猪场由于猪免疫抑制病等因素造成种猪场以母猪带毒隐性感染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死亡,多数猪场采用大剂量疫苗注射。福建省在防制猪瘟方面应筛选猪瘟疫苗,制定和推广科学免疫程序;建立全省猪瘟监测网络和报警系统,加强对种猪场、规模猪场和散养猪的免疫、监测,尤其对种猪场开展猪瘟免疫抗体与野毒感染抗体,疫苗毒与野毒抗原的鉴别诊断,坚决淘汰免疫缺陷和野毒感染的种猪,在种猪场推行猪瘟净化技术;加强对生猪市场交易、调运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我市应用猪瘟乳兔组织苗、猪瘟兔化弱毒苗等疫苗免疫,取得了显著的防制效果,但近年来免疫猪群经常发生猪瘟疫情,给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研制成功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生物制品之一——猪瘟兔化弱毒苗(C株),其对控制猪瘟流行、保证养猪业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我们现在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猪瘟在我国依然没有得到净化,免疫失败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针对目前我国防控猪瘟的一项重要措施——疫苗免疫,本文就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免疫失败的原因、猪瘟的免疫程序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猪瘟疫苗免疫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研制成功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生物制品之一——猪瘟兔化弱毒苗(C株),其对控制猪瘟流行、保证养猪业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我们现在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猪瘟在我国依然没有得到净化,免疫失败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针对目前我国防控猪瘟的一项重要措施——疫苗免疫,本文就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免疫失败的原因、猪瘟的免疫程序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猪瘟(CSF)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A类传染病之一,是我国目前强制免疫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做好猪瘟免疫是制定猪场免疫程序的基础.近年来,猪瘟疫苗免疫效果不佳甚至免疫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除了猪瘟疫苗质量、免疫程序不当和猪瘟野毒持续感染母猪将其野毒传播给仔猪造成免疫失败等因素外,其他猪病病原感染对猪瘟疫苗的免疫效力也构成影响[1-4].由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单独或混合感染对猪瘟弱毒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已有报道[5-8],而由猪圆环病毒(PCV)感染是否猪瘟免疫有影响还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17.
关于猪瘟的免疫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遂如 《养猪》2011,(2):81-82
猪瘟是一个古老而又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在我国猪群中常年不断,并有不断上升的态势。由于猪瘟的危害甚大,猪瘟仍然是当前我国猪病防控中首要之病。近几年来许多猪场坚持免疫接种猪瘟疫苗,而免疫猪群仍然不断发生猪瘟,造成免疫失败,这是值得我们深思与关注的。现就当前猪瘟的免疫接种与免疫后出现的有关问题谈点意见,仅供咨询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用1 200 RID、6 000 RID和24 000 RID 3种不同剂量的猪瘟活疫苗单次免疫9头30日龄的断奶仔猪,检测试验猪的抗体消长和疫苗毒核酸在猪体内的存留时间,并用6头猪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免疫剂量的试验猪其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没有显著差异,免疫后21 d试验猪的猪瘟抗体均成阳性,63 d后至578 d猪瘟抗体阻断率仍然高于85%,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猪瘟疫苗毒核酸在猪血液和扁桃体中的检出时间分别达28 d和42 d;免疫后370 d进行猪瘟强毒攻击后,免疫猪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存活且不带毒.本研究证实,没有其他疫病和母源抗体的仔猪单次接种合理剂量的猪瘟活疫苗就能产生坚强的保护力,提出加强种猪场各种病原监测,淘汰病原阳性种猪,净化种猪群对提高猪瘟疫苗免疫效果,最终控制猪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猪瘟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由于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故而为清除本病作了很多工作。猪瘟疫苗的接种是控制猪瘟的重要手段。猪瘟疫苗包括灭活苗、弱毒苗及基因工程疫苗。猪瘟兔化弱毒苗因其优良的免疫原性是目前猪瘟防治应用最为广泛的疫苗之一。基因工程疫苗是目前猪瘟疫苗研究的热点领域 ,其包括亚单位疫苗、合成肽苗、活载体苗、核酸疫苗等。值得一提的是猪瘟病毒标记疫苗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 ,目前已出现商品化的亚单位标记疫苗 ,可使猪瘟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区别更为简单、快捷。本文就猪瘟疫苗的发展及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猪瘟是我国养猪业危害相当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该病在世界范嗣内流行,国际兽医局(OIE)将其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猪瘟于183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首先发现,在世界养猪国家有不同程度流行,我同最早于1925年发现该病,从1950开始使用猪瘟结晶紫疫苗对猪进行免疫,对控制当时猪瘟流行起到了很大的作厢。1955年研制成功的中国系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于1957年开始在全国24个生物药厂正式进行生产销售。该疫苗除在我国广泛应用外,并推广到欧亚许多国家,使这些国家有效地控制或消灭了猪瘟。至今该疫苗也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最有效、应用范同最广、比较理想的猪瘟疫苗。以此疫苗免疫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