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根据漠斑牙鲆适广温、广盐和高度的抗逆性等优良生态习性,使其在黄河三角洲地域养殖成功成为可能;采用地下卤水、盐碱地渗水,通过合理配兑淡水使其适合漠斑牙鲆生理生长需求,在我国中纬度地区利用盐碱地低盐水养殖过洋、暖温性漠斑牙鲆获得成功。2004—2005年,利用盐碱地低盐水池塘,虾池设置网箱套养漠斑牙鲆349.5m^2,产鱼3.749t.产虾55.065t.其中2005年虾池设置网箱套养漠斑牙鲆306m^2。产鱼3.245t,平均10.6kg/m^2,平均全长34.0cm,体重527.4g,养殖成活率为90.5%,产虾49.003t,平均6126kg/hm^2,平均规格11.9cm,养殖成活率为71.23%。虾池设置网箱套养漠斑牙鲆,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促使池塘高产高效,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该成果在盐碱地域同类研究中处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项目于1993~1995年在河池地区大化、岩滩电站库区及红水河、龙江河实施。3年累计设置网箱10274箱,面积244660m^2,总产成鱼8204.03t,平均单产33.55kg/m^2,平均成活率82.29%,其中草鱼成活率73.71%,其他鱼成活率87.74%。项目总产值8418.22万元,年均创利税1086.64万元,投入产出比1l1.97。在网箱养殖常规品种的同时,还养殖名优品种斑鳗24箱。面积731m^2,平均单产28.32kg/m^2。  相似文献   

3.
斑鳜的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德志 《内陆水产》2006,31(5):14-15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属鲈形目.脂科。斑鳜喜栖息在深潭、岩缝、石隙中,属凶猛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幼虫,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水产养殖中珍品,养殖效益较高。近年来,斑鳜的利用价值为人们所重视.许多养殖户在水库、池塘、网箱中莽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探讨水库网箱养殖斑鳜的生长技术,笔者于2005年在湖北省宜昌市高坝洲水库进行了斑鳜的网箱养殖试验。现将主要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池塘养殖白甲成鱼,放养45g,尾以上的规格鱼种养殖一年,个体均重达500g以上,存活率达到92%以上,平均毛产量为543.6kg/667m^2,平均净产量为485.9kg/667m^2,最高毛产量达615.8kg/667m^2,最高净产量达543.1kg/667m^2;水库网箱养殖白甲成鱼,平均产量为58962.8kg/667m^2,最高产量达64632.3kg/667m^2。  相似文献   

5.
水库不投饵网箱养殖匙吻鲟生产性试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2002年6月在隔河岩水库进行不投饵网箱养殖匙吻鲟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面积为360m^2的不投饵网箱,放养10cm左右的匙吻鲟鱼种l500尾,经1年养殖平均达到576.4g,成活率达90.5%,产匙吻鲟782.75kg,单产达2.17kg/m^2,产值共计75144元,折合亩产值139156元,生产性试验开支共计27820元,创利润47324元,单位网箱利润131.5元/m^2,每养殖l尾匙吻鲟创利润34.85元,折合亩利润8397l元。投入产出比1:2.70。水库不投饵网箱养匙吻鲟已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随机选用2只小网箱,每只网箱面积为4m^2,实用养殖水体为8m^3;共投放鱼种2850尾,每尾平均体重18.3g,平均每箱放养1425尾。经过5个月的精心养殖,共收获成鱼1912.5kg,最高一只网箱单产265kg/m^3,平均单产239.1kg/m^3,饵料系数1.26。  相似文献   

7.
董宣  徐忠  陆美超 《齐鲁渔业》2008,25(10):28-28
崇明岛目前拥有扣蟹养殖面积6667hm^2以上(10万多亩),为了充分利用养殖水体,提高养殖效益,崇明县水产技术推广站2007年在站基地进行了扣蟹、青虾、鳜混养试验。通过试验,在合理放养的基础上,每667m^2扣蟹产量128kg,青虾15kg、鳜1.5kg。平均每667m^2效益增加850元左右。  相似文献   

8.
安乡县水产养殖总场养鱼专业户张光喜,1993年利用珊珀湖出口洲闸溢洪低水渠道,设置乙烯网箱一只,面积9m^2,投放鳜鱼种45尾,规格100g/尾,经7个月精心养殖,共出箱商品鳜鱼45kg,存活率达100%,尾均增重10倍。共收入1530元,除去鱼种等开支540元,盈利990元,每m^2网箱获利110元。1994年他已下水网箱3只,面积27m^2,3月初投鳜种150尾(规格100—200g/尾),目前鳜鱼长势良好,预计年底可起水商品鳜鱼160kg。  相似文献   

9.
水库网箱投饵养湘云鲫,2000年网箱养殖鱼种,放养尾重为6.3g,经123d饲养,平均尾重达到128g,在水库网箱中越冬;于2001年进行成鱼养殖,网箱面积为353.4m^2,投入鱼种75000尾,重量为9602kg,经180余d喂养,共产成鱼32496.5kg,单产91.9kg/m^2,平均尾重448g;网箱最高单产124.1kg/m^2,最大个体850g;成活率为96.7%,投入产出比1:1.72。  相似文献   

10.
利用传统渔排网箱和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从生长、收获及经济效益方面对比其养殖效果。养殖124d的结果如下:传统网箱养殖卵形鲳鲹鲂收获时的平均体重、饵料系数、成活率和单位产量分别为350.2g/尾、2.26、80.3%和12.98kg/m^3,深水网箱分别为421.1g/尾、2.05、91.2%和17.28kg/m^3。养殖成本传统网箱和深水网箱分别为17.93元,kg和17.10元/kg,产值分别为264.6元/m^3和346.0元/m^3,开4润分别为31.9元/m^3和50.4元,m^3。试验结果表明,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比传统网箱生长快,饵料系数低,成活率较高,经济效益也优于传统网箱。  相似文献   

11.
在非航运河道设置网箱养殖乌鱼,通过不同放养密度及投喂活饵料鱼和死鱼对比试验,3只16m^2的网箱单产分别为13.94kg/m^2,9.19kg/m^2.8.44kg/m^2.平均10.52kg/m^2,效益分别为86.2元/m^2、53.2元/m^2、41.9元/m^2,平均60.4元/m^2饵料系数分别为3.77、3.82、4.2。试验表明:提高乌鱼放养密度,投喂足量活体饵料鱼,能够提高乌鱼产量及效益,提高对饵料鱼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斑鳜属鲈形目、鳜亚科、鳜属。斑鳜为典型的肉食性底栖鱼类,以小型鱼虾类为食,偶尔也会摄食蝌蚪和小蛙。斑鳜为名贵淡水经济鱼类,营养丰富,市场价格高,出口潜力大,是近期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临沂市水产养殖场从2005年一直从事斑鳜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池塘养殖成鱼等工作,对斑鳜的养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探索网箱健康养殖斑鳜成鱼的各项技术要求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网箱和水泥池两种方式养殖泰国虎纹蛙60d,网箱平均产量253.9kg,出箱规格169g,成活率75.3%;水泥池平均产量69.8kg,出池规格208.5g,成活率80.9%;两种养殖方式的总体效果比较,水泥池养殖效果优于网箱养殖。水泥池3种不同密度的养殖效果比较,以80只/m^2的养殖密度为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14.
鳜鱼配合饲料规模驯饲与网箱养殖生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广东从化流溪河水库进行鳜鱼配合饲料规模驯饲和网箱养殖生产性试验,分三次用1m3网箱和鳜鱼配合饲料驯饲3cm左右幼鳜41000尾,成功率92.3%;用13m3网箱,每箱1200尾,养殖成鳜,养殖两月平均日尾增重1.05-1.64g,每m3网箱净产达6.67-11.34kg,增重速度与同批活饵鱼网箱养鳜相当;配合饲料系数平均1.68每增1kg鳜鱼饲料成本下降一半以上,更重要地是从此鳜鱼配合饲料规模驯饲和网箱养殖科技成果跨入实用化、规范化和产业化阶段。  相似文献   

15.
南海斑鳜是佛山市南海区近年利用西江斑鳜和翘嘴鳜通过杂交、选育而培育出来的斑鳜新品种.南海斑鳜既保留了西江斑鳜体形优美,肉质爽嫩,味道鲜美等特点,又具有生长快速、抗病力强、耐低氧、养殖成活率高、卖价高收益好等养殖优势.  相似文献   

16.
日前,由莱州市大华水产有限公司进行的“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公司在2002年以来进行漠斑牙鲆引进与苗种规模化生产研究和漠斑牙鲆养殖研究的基础上,于2004年以来开展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通过4年多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建立了漠斑牙鲆子二代苗种人工繁育、养殖工艺技术和养殖模式,实现了亲鱼自然产卵,验证了漠斑牙鲆适合于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共培育出性状优良的漠斑牙鲆子一代亲鱼200尾,繁育子二代苗种94.3万尾,延续了子一代鱼的优良性状。试验养殖,池塘养殖成活率达到90%,每667m^2产量达到276.8kg;工厂化养殖成活率达到95%,单产达到每平方米11.7kg;网箱养殖成活率达到86.9%,单产达到每平方米10.4kg。养殖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网箱养殖的2、3龄鸭绿江斑鳜体长和体重进行了测量,并建立体长与体重的回归方程和体长、体重的生长速度方程及加速度方程.结果显示:(1)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0.0254L2.9798(82=0.975);(2)网箱养殖斑鳜体长生长拐点为二龄11月份,体重生长拐点为三龄12月份,比体长拐点滞后一整年;(3)网箱养殖的斑鳜极限体重为850.55g,极限体长为33cm,明显小于碧流河水库野生斑鳜的渐近体长和体重.此外,实验结果显示2龄斑鳜网箱养殖的最佳放养密度为28ind/m3.  相似文献   

18.
在长江江滩中用浮动式网箱养殖长吻鮠试验,经5个多月的养殖试验,400m^2的网箱养殖共捕获成鱼7608尾,成活率95.1%,平均规格为435g/尾,总产3309.48kg,总产值16.5474万元,总成本7.6042万元,纯收入8.943142万元,每m^2纯收入223.53元。  相似文献   

19.
赖诚明 《内陆水产》2006,31(10):32-32
斑鳜,俗称黑鳜,隶属于鲈形目,鮨科,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由于酷渔滥捕,天然斑鳜产量剧减,据此,笔者于2004年始进行斑鳜网箱养殖试验,但由于单养斑鳜,网箱易生藻类而堵塞网孔,虽然每天进行网箱清洗也无济于事,2004年9月,因天气变化导致鳜鱼缺氧死亡。2005  相似文献   

20.
斑鳜又名石鳜、圆筒鳜、竹筒鳜、桂花鱼,属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小鱼、小虾,人工养殖时经驯化可摄食死饵,市场开发前景广阔,养殖效益较高,为高档淡水食用鱼类。位于江西省永修县的柘林湖水库,湖区面积308km2,部分水域开展了网箱养鱼,养殖品种主要有斑鳜、加州鲈、大口鲶等,其中,无公害斑鳜网箱养殖技术已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商品斑鳜一般出口韩国、日本等地。笔者近两年来深入养殖现场,指导养殖户在养殖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