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由隐孢子虫属原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肠道寄生虫病。动物感染后常见的临床体征为间歇性水泻、脱水、厌食、进行性消瘦和减重。本试验应用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离心法以及改良抗酸染色法对沈阳东陵区3个猪养殖场的53头猪的粪便样品进行了隐孢子虫卵囊的分离。结果显示,未经染色隐孢子虫近似圆形,无色,囊壁光滑,卵囊内可见到数量不等的暗色颗粒,卵囊平均大小为4.1μm×3.6μm。经改良抗酸染色法染色后的隐孢子虫卵囊呈红色,近似圆形,轮廓清晰,背景为绿色。不同年龄的猪  相似文献   

2.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由隐孢子虫属原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肠道寄生虫病。动物感染后常见的临床体征为间歇性水泻、脱水、厌食、进行性消瘦和减重。本试验应用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离心法以及改良抗酸染色法对沈阳东陵区3个猪养殖场的53头猪的粪便样品进行了隐孢子虫卵囊的分离。结果显示,未经染色隐孢子虫近似圆形,无色,囊壁光滑,卵囊内可见到数量不等的暗色颗粒,卵囊平均大小为4.1μm×3.6μm。经改良抗酸染色法染色后的隐孢子虫卵囊呈红色,近似圆形,轮廓清晰,背景为绿色。不同年龄的猪隐孢子虫感染率不同,年龄越小感染强度越大,育肥猪的感染率为4%,断奶仔猪的感染率为11%。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目前常用的两种检测隐孢子虫感染方法进行估价。方法取上海某牧场随机采集的20头奶牛粪便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巢式PCR(Nested PCR)法检测。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检测出粪便中的隐孢子虫卵囊,改良抗酸染色法阳性检测率55%,Nested PCR法阳性检测率70%。结论:两种方法均能从感染隐孢子虫的奶牛粪便中捡出隐孢子虫卵囊,可根据需要选择。  相似文献   

4.
隐孢子虫病诊断方法研究──组织内隐孢子虫虫体不同染色法效果比较田纯见(华南农业大学兽医系)近十年来,为了检查粪便内隐孢子虫卵囊,人们曾试用了各种染色方法,如姬姆沙染色、番红-次甲基蓝染色、改良抗酸染色等。我们试图把这些方法应用到组织内虫体的染色,以观...  相似文献   

5.
隐孢子虫卵囊部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小球隐孢子虫卵囊、鼠隐孢子虫卵囊以及新发现的隐孢子虫亚型卵囊的抗酸染色特性进行了观察,发现只有小球隐孢子虫卵囊具有酸染色特性。  相似文献   

6.
双抗夹心—ELISA诊断牛隐孢子虫病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为了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牛粪便中隐孢子虫卵囊抗原的方法。采用抗小球隐孢子虫(C.parvum)卵囊壁单克隆抗体,经对60头份牛粪便样本分别进行抗酸染色和双抗夹心—ELISA检测,结果抗酸染色法检出12头份有隐孢子虫卵囊,而ELISA除对抗酸染色阳性的12份粪样判为阳性外,还对抗酸染色阴性的4份粪样判为阳性,且不与牛球虫、牛结肠小袋纤毛虫发生类属反应。此外,本试验在稀释液中加入EDTA,并增加了反应温度,使得试验在抗体包被板并封闭后30min结束整个检测过程。结果表明,双抗体夹心—ELISA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诊断牛隐孢子虫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猫粪便中隐孢子球虫卵囊染色和浓集检测法的比较[英]M.M.A.Mtambo等隐孢子虫是一种球虫目的寄生虫,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腹泻。隐孢子虫病的诊断主要是从宿主粪便中查得卵囊而确诊。已用于隐孢子虫卵囊检查的有卵囊染色的改良萋-尼法(MZN)、金胺酚法...  相似文献   

8.
几种检查鸡隐孢子虫病的实验室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改良抗酸染色法,齐-尼氏染色法,金胺-酚染色法,金胺-酚改良抗酸复染法和Sheather's蔗糖漂浮法,甘油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鸡隐孢子虫粪检比较。发现Sheather's蔗糖漂浮是一种普查隐孢子虫卵囊的简便有效快速的方法,金胺-酚和复染法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合肥市犬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方法在合肥市随机采集不同年龄、性别与饲养条件的犬粪样69份,采用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粪样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并根据卵囊大小和形态,进行虫种鉴定。结果犬隐孢子虫感染率为28.99%。对68个隐孢子虫卵囊进行观察和测量,椭圆形卵囊大小平均为6.20μm×4.34μm,卵囊形状指数平均为1.44,初步鉴定为鼠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uris);近圆形卵囊,大小平均为4.69μm×4.58μm,卵囊形状指数平均为1.125,初步鉴定为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结论犬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存在年龄差异,年龄越小,感染率越高;饲养管理条件差的犬隐孢子虫感染率高;而隐孢子虫感染率与性别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用玻棒分别沾取鸡球虫卵囊液或添加有鸡球虫卵囊的鸡粪便,涂抹于载玻片中央,吹干,分别用改良抗酸(Ⅰ、Ⅱ、Ⅲ)染色液、改良齐尼氏(Ⅰ、Ⅱ、Ⅲ)染色液、瑞氏染液和姬氏染液染色。结果显示:改良抗酸、改良齐尼氏、瑞氏和姬氏染液对纯卵囊的染色效果相近,卵囊清晰,卵囊壁呈深蓝紫色,囊内呈玫瑰红色,背景呈淡蓝紫色。对鸡粪便中的卵囊,改良抗酸和改良齐尼氏染色后卵囊清晰,卵囊壁呈深蓝紫色,囊内呈玫瑰红色,背景呈蓝绿色;瑞氏和姬氏染色后背景呈紫色,卵囊内着色浅,卵囊壁呈圆形或卵圆形,但与气泡或圆形物难以区分。试验表明,改良抗酸染色和改良齐尼氏染色对鸡球虫卵囊的染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双抗夹心——ELISA诊断兔隐孢子虫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应用双抗夹心-ELISA检测兔粪便中隐孢子虫卵囊抗原方法的建立,试验所用抗体为抗小球隐孢子虫(C.parvum)卵囊壁的单克隆抗体,经过20头份兔粪便样本分别进行抗酸染色和双抗夹心-ELISA试验,结果抗酸染色法检出8份有隐孢子虫卵囊,而ELISA法除对抗酸染色阳性的8份粪样判为阳性外,还对抗酸染色阴性外,还对抗酸染色阴性的1份粪样判为阳性,并不与兔球虫粪便发生类属反应,此外,本试验还在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山羊隐孢子虫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河南省4个山羊场进行了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山羊粪样1 017份,以饱和蔗糖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结果共检出隐孢子虫卵囊阳性山羊粪样28份,平均感染率为2.75%;有2个山羊场检出隐孢子虫卵囊,场感染率为50%;中牟某羊场阳性率最高,达4.95%;在各年龄段中,2~4月龄山羊隐孢子虫感染率最高,达5.43%;山羊隐孢子虫感染可能与季节有关;所检出的隐孢子虫卵囊经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为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  相似文献   

13.
奶牛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初生犊牛感染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饱和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调查郑州、商丘和洛阳3个地区的5个奶牛场、2个专业村的582份粪样,查出阳性样品64份,隐孢子虫总阳性率11%(64/582),发现两种不同形态的卵囊,根据其形态结构等特点鉴定为小球隐孢子虫(C.parvum)和安氏隐孢子虫(C.andersoni)。其中2个场奶牛感染安氏隐孢子虫,有1个场的奶牛感染小球隐孢子虫,且感染强度较小。犊牛感染率较育成牛、成年牛高。并进行小球隐孢子虫分离株对初生犊牛的致病性试验,其结果为潜隐期7天,排卵囊高峰出现在感染后第16天,高峰期5天。剖检后消化道黏膜经抗酸染色鉴定,仅在回肠中段发现卵囊。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乳牛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广东省10个奶牛场进行了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按大致10%的采样率采集了1087头乳牛的新鲜粪便,以饱和蔗糖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其中检出卵囊的阳性牛92头,阳性率为8.46%;有7个场检出隐孢子虫卵囊,场阳性率为70%。这7个奶牛场的卵囊阳性检出率分别是10.00%、7.19%、6.67%、9.80%、6.72%、12.76%和6.72%。调查发现,乳牛隐孢子虫的阳性率和感染强度与乳牛年龄呈负相关关系,而且可能与气候有关;所检出的隐孢子虫卵囊经形态学鉴定为鼠隐孢子虫(Crptosporidium muris)。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鸵鸟隐孢子虫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系统掌握河南地区鸵鸟隐孢子虫流行状况,于2006年8月~2007年8月对河南地区6个养殖场共829份样品应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进行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隐孢子虫总感染率为1.7%(14/829),其中,郑州某驼鸟场的感染率2.8%(14/506),其他养殖场未发现隐孢子虫感染.所查到的14份隐孢子虫阳性样品来自20~40日龄鸵鸟,表明幼龄鸵鸟更容易感染隐孢子虫.鸵鸟隐孢子虫卵囊大小为4.2~6.0 μm×4.5~5.0 μm,平均5.56 μm×4.48 μm,卵囊形状指数(L/W )为1.24(n=100),根据卵囊形态结构特征初步鉴定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调查邯郸地区规模化牛场犊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为该地区犊牛隐孢子虫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试验从邯郸地区5个县(区)的牛场随机采集犊牛的新鲜粪便各80份,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收集卵囊,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染色,在400倍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邯郸地区成安县、魏县、临漳县以及邯山区、肥乡区犊牛隐孢子虫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应用双抗夹心─ELISA检测兔粪便中隐孢子虫卵囊抗原方法的建立。试验所用抗体为抗小球隐孢子虫(C.parvum)卵囊壁的单克隆抗体,经对20头份兔粪便样本分别进行抗酸染色和双抗夹心─ELISA试验.结果抗酸染色法检出8份有隐孢子虫卵囊,而ELISA法除对抗酸染色阳性的8份粪样判为阳性外,还对抗酸染色阴性的1份粪样判为阳性;并不与兔球虫粪便发生类属反应。此外,本试验还在稀释液中加入EDTA,并增加了反应温度,使得试验在抗体包被反应板并封闭完成后30分钟结束整个检测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河南省绵羊隐孢子虫的流行病学资料,应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河南省4个地区的5个羊场共1701份绵羊粪样进行了检测,并对绵羊隐孢子虫感染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查出隐孢子虫阳性样品80份,总阳性率为4.70%,3周龄羔羊和产后3周母羊的感染率最高,分别为41.18%和6.29%。根据隐孢子虫卵囊的形态学数值分析结果,将发现于绵羊的隐孢子虫卵囊初步鉴定为微小隐孢子虫和安氏隐孢子虫。同时发现绵羊隐孢子虫感染存在年龄差异,但未见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猴源人隐孢子虫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感染不同灵长类动物的隐孢子虫种类以及与感染人的人隐孢子虫(C.hominis)之间的遗传差异,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猴源隐孢子虫进行分离和鉴定。利用常规方法分离猴粪便中的隐孢子虫卵囊,通过改良抗酸染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并采用PCR方法扩增其卵囊壁蛋白(COWP)基因和18SrRNA基因,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中,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并作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抗酸染色和荧光检查结果与所报道的人隐孢子虫的结果一致。PCR扩增产物经电泳检测,明显地出现554bp和370bp大小的片段,与预期结果一致;两种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猴源隐孢子虫与C.hominis的相似性均为100%。由此可认为本次分离的隐孢子虫为C.hominis。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部分地区山羊隐孢子虫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息烽、修文、龙里、罗甸采集羔羊粪样222份,进行隐孢子虫病感染调查,每份粪样涂片分别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和沙黄一美蓝染色法镜检卵囊,结果阳性124份,阴性98份,感染率为55.86%.采用蔗糖梯度离心法,检测OPG为1.542×105个,在光镜下测量卵囊的大小为3.333μm×3.666μm~6.666μm×6.9993μm,平均4.3175μm×4.7528μm,根据染色形态、大小等特征,初步诊断为小隐孢子虫(C.Panv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