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定量分析贵州省临床用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活疫苗中病毒含量,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gB基因序列(登录号:M17321.1)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来自6个不同厂家的猪伪狂犬病活疫苗进行含毒量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建立了可用于PRV检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标准曲线中标准品各稀释度质粒拷贝数与Ct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方程为:Y=-0.97X+33.66(R^2=0.999),该方法最低检测病毒含量为3.19×10~1拷贝/μL,敏感性高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应用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贵州省临床用6个厂家生产的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的病毒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6种市售猪伪狂犬病活疫苗(A~F)中病毒含量分别为1.67×10~7、4.83×10~5、2.64×10~6、4.27×10~7、3.39×10~6和3.68×10~5拷贝/μL,来自不同厂家的疫苗病毒含毒量存在明显差异,最大差异可达116倍,其中来自A、D厂家的两种猪伪狂犬病活疫苗具有较高的含毒量。本试验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于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病毒含量的快速检测和评价,对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的质控和临床用疫苗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定量分析贵州省临床用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活疫苗中病毒含量,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gB基因序列(登录号:M17321.1)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来自6个不同厂家的猪伪狂犬病活疫苗进行含毒量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建立了可用于PRV检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标准曲线中标准品各稀释度质粒拷贝数与Ct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方程为:Y=-0.97X+33.66(R~2=0.999),该方法最低检测病毒含量为3.19×10~1拷贝/μL,敏感性高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应用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贵州省临床用6个厂家生产的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的病毒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6种市售猪伪狂犬病活疫苗(A~F)中病毒含量分别为1.67×10~7、4.83×10~5、2.64×10~6、4.27×10~7、3.39×10~6和3.68×10~5拷贝/μL,来自不同厂家的疫苗病毒含毒量存在明显差异,最大差异可达116倍,其中来自A、D厂家的两种猪伪狂犬病活疫苗具有较高的含毒量。本试验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于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病毒含量的快速检测和评价,对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的质控和临床用疫苗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伪狂犬病病毒及抗体阴性羊,以不同免疫剂量,间隔一定时间,多次免疫不同类型的猪伪狂犬病病毒(Bartha-K61株),制备猪伪狂犬病病毒高免血清,特异性强,效价可达1:2 048以上。本研究为伪狂犬病活疫苗或毒种的鉴定及外源病毒检验提供了具有良好特异性和高效价的中和用血清。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10 mL细胞培养瓶和96孔细胞培养板,采用不同条件培养病毒和不同稀释液稀释病毒,以检测伪狂犬病活疫苗病毒含量和比较结果的稳定性。结果显示,使用A、B、C、D四种方法测定伪狂犬病活疫苗病毒含量,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在生产实践中,因其便利性和实用性,采用细胞板测定法逐渐成为生产企业的首选,并有替代细胞瓶测定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昌平位于北京市西北部,猪的饲养量约10万头左右,为了减少猪群损失,防止猪群发生伪狂犬病,昌平区的部分猪场免疫了伪狂犬病活疫苗。为了摸清疫苗免疫效果,我们进行了此次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监测。猪伪狂犬病病毒抗体试验,采用的是猪伪狂犬病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对昌平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24孔细胞培养板和10mL细胞培养瓶,在不同条件下培养病毒来检测比较伪狂犬病活疫苗病毒含量。  相似文献   

7.
伪狂犬病(Pseudorabis 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s virus PRV)又名猪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对全世界养猪业危害极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关键所在。伪狂犬病活疫苗具有安全、免疫效果好、使用简便等特点,已在全国广泛推广使用。伪狂犬病活疫苗在进行效力检验时,需使用伪狂犬强毒攻击实验动物,且每次攻毒前均要用兔进行强毒的毒价测定,即LD50测定,较为繁琐。由于伪狂犬强毒也可以使鸡胚成纤维细胞发生明显病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应用抗伪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在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对抗伪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在伪狂犬病病毒抗原分析,在保护免疫中的作用及其在诊断伪狂犬病中的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对抗伪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深入研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简化免疫程序,减少免疫次数,降低反复多次免疫对猪只的应激,采用三种猪用疫苗联合免疫进行可行性分析。首先将猪瘟、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三联活疫苗与猪伪狂犬病活疫苗进行混合,测定了混合后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丹毒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活性。同时,在试验猪群中开展混合疫苗与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同步两点注射的联合免疫效果评价。结果显示,三联活疫苗和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的混合疫苗与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苗的联合免疫不会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且能够达到较单独免疫更好的免疫效果,表明采用三种猪用疫苗进行联合免疫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对伪狂犬病病毒(PRV)研究的不断深入, 伪狂犬病病毒载体的研究已成为病毒载体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伪狂犬病病毒的毒力基因失活构建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质粒,再通过同源重组获得毒力减弱但仍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重组病毒,重组病毒疫苗在动物体内的表达不仅十分安全,而且还可以一针多防,提高生产效率.文章对以伪狂犬病病毒为载体研制重组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伪狂犬病病毒潜伏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近折来在伪犬病病毒潜伏感染方面研究的主要进展,其中包括三个部分,即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分子机理,伪狂犬病病毒潜优感染的诊及伪狂犬病病毒基因工程缺失疫苗的潜伏感染。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伪狂犬病病毒的形态特征、基因组的特点及编码蛋白、miRNA、糖蛋白及趋化因子等方面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认识和控制伪狂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疫苗株基因组RNA为模板,采用RT—PCR一步法扩增了PrM基因的全长cDNA(558 bp),用BamHI和EcoRI双酶切PrM基因的扩增产物,回收目的基因后将其克隆至经同样酶切的伪狂犬病病毒通用转移载体pPgG-uni中,获得了转移载体pPgG-PrM,并对其外源片段进行了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已报道的乙型脑炎病毒SA14强毒株和SA14-14-2疫苗株的核苷酸序列比较,PrM基因的同源性为100%。以伪狂犬病病毒Ea株TK^-/gG^-/LacZ^+突变株为载体构建了一株表达乙型脑炎病毒PrM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TK^-/gG^-/PrM^+,为进一步开展猪乙型脑炎与伪狂犬病二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期专家     
《猪业科学》2005,22(4)
郭万柱,教授,博导,四川资阳人(1938-),现任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生物技术中心主任。1984-1986年留学美国,进修了病毒学、基因工程学。1986年回国开展狂犬病、伪狂犬病分子生物学研究;率先开展新型动物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并成功研制了“伪狂犬病(基因缺失)活疫苗(SA215株)”、“猪瘟伪狂犬病重组病毒活疫苗”。同时致力于家畜病理生理学、同位素应用、病毒学、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教学和研究工作,已培养硕士21人,招收博士14人。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数篇被SCI检索),担任主编的专著5部。 刘镇明,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6.
<正>(接上期)3猪伪狂犬病发病症状为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或弱仔,新生仔猪出现神经症状且死亡率高,生长育肥猪出现呼吸道症状。对猪伪狂犬病以免疫为本。3.1伪狂犬疫苗伪狂犬疫苗分灭活疫苗和活疫苗,活疫苗又分自然基因缺失活疫苗和人工基因缺失活疫苗。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鄂A株)灭活前效价指标为107.5TCID50/mL;伪狂犬活疫苗  相似文献   

17.
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甲疱疹病毒亚科,而甲疱疹病毒亚科的主要特征是宿主范围广、有高度的细胞致病性、复制周期短、常在神经节内形成潜伏感染。伪狂犬病病毒的这些特征表现都很显著,所以猪一旦感染该病,伪狂犬病病毒就会定植于三叉神经节,造成猪只终身带毒,不定时排毒。笔者主要阐述某猪场乳猪伪狂犬病的整个诊断过程,并对近年猪伪狂犬病流行发生控制情况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8.
猪瘟病毒 E2 蛋白重组杆状病毒灭活疫苗( Rb-03 株)、 猪伪狂犬病活疫苗( Bartha K-61 株) 均由天康制药提供。  相似文献   

19.
构建表达HP-PRRSV河南分离株HN1 N蛋白基因的siRNA重组伪狂犬病病毒3株,将其感染PK-15细胞,在细胞水平上评价重组伪狂犬病病毒介导的siRNA对N蛋白表达的抑制效果.PCR扩增带CMV-siRNA-poly(A)片段和新霉素基因,通过酶切将CMV-siRNA-poly(A)片段和新霉素基因分别插入伪狂犬病病毒转移载体pUSKBH中,构建重组伪狂犬病病毒通用转移载体pUsiRNA.分别用BamH Ⅰ和HindⅢ酶切pUsiRNA,回收后与HP-PRRSV河南分离株HN1 N蛋白基因的3个siRNA分子连接,构建表达N蛋白基因siRNA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表达载体.将鉴定正确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表达载体与伪狂犬病病毒DNA共转染PK-15细胞,经同源重组及噬斑纯化获得表达N蛋白基因siRNA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株,应用PCR及Southern blot鉴定重组病毒.将HN1株N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AcGFP1-N转染PK-15,经筛选获得稳定表达N蛋白基因的细胞.将鉴定正确的表达N蛋白基因siRNA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接种于稳定表达N蛋白基因的细胞,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及半定量RT-PCR检测重组伪狂犬病病毒介导的N蛋白基因siRNA对N蛋白表达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PCR扩增到的CMV-siR-NA-poly(A)片段约为0.7kb,新霉素基因约1.5kb.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构建了表达siRNA的通用伪狂犬病病毒转移载体pUsiRNA.经PCR及Southern blot检测,获得了3株表达HP-PRRSV河南分离株HN1 N蛋白基因siRNA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gG-/siRNAN1、gG-/siRNAN2和gG-/siRNAN3;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和半定量RT-PCR检测表明,重组伪狂犬病病毒介导的N蛋白基因siRNA能够显著抑制N蛋白在PK-15细胞中表达,其中gG-/siR-NAN2抑制效果最好.这为深入研究N蛋白基因siRNA抑制HP-PRRSV复制奠定基础,并为HP-PRRSV的防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自主研制的猪瘟-猪伪狂犬病二联活疫苗与猪瘟、猪伪狂犬病活疫苗分别免疫仔猪,并进行了免疫效力比较试验。经对猪瘟-猪伪狂犬病二联苗免疫组和单苗组的ELISA抗体测定结果表明,二联苗同时免疫能产生与单苗分别免疫一样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