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水果套袋可使果实在果袋内的小环境中生长,避免多种病虫为害,减少喷药次数,降低农药残留,显著提升果实产量和品质。云南省建水县在  相似文献   

2.
该捕蝇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不仅能高效捕杀苍蝇,而且既安全又卫生:不用电,无毒无害,属于真正的纯环保型捕蝇器。整个捕蝇器可采用塑料制成,成本低廉(普通型1元左右),能实现规模化批量生产。在家庭、宾馆、饭店、卫生行业、养殖行业、食品加工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3.
以12年生荸荠种杨梅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杨梅经济性状(果实品质、商品果率、落果率)和果蝇为害(单果出虫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从6月7日开始采用防虫网(顶膜) 防虫网(边膜)覆盖的杨梅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还原糖和花青苷含量最高,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品质最好;商品果率高,果蝇为害小,与商品果率最高、果蝇为害最小的6月7日采用全薄膜覆盖的无显著差异,综合评定为最好的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生态防治技术不仅是生产优质、高档、绿色食品的重要途径,而且降低了害虫的抗药性及暴发的频率,减少了农药在果实中的残留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因此,下面介绍几种生态防治害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法国樱桃生产正遭受果蝇威胁。果蝇成虫在樱桃树体排卵,幼虫孵化后以樱桃果肉为食,使果实腐烂而无法出售。近十年来法国樱桃产量已从6万t下降到3.5万t。除了果蝇为害,国际竞争同样是引起法国樱桃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由于法国劳动力成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南京地区为害蓝莓的果蝇种类及发生动态规律,利用诱集剂连续监测果蝇的年发生动态,同时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了果蝇危害情况。结果显示:南京地区为害蓝莓的果蝇主要有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巴氏果蝇Drosophila busckii、伊米果蝇Drosophila immigrans;在南京地区蓝莓园全年皆有果蝇活动,果蝇种群数量变化呈单峰型,高峰期出现在5-6月,单次最多诱集虫口数量达1076 头/点,7月下旬,果蝇种群数量开始回落,之后持续保持较低的虫口量;蓝莓园果蝇种群数量的自然对数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最高土温、最低土温及平均土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果蝇成虫种群数量的关键气象因子为最高气温;蓝莓不同成熟期虫果率差异显著,虫果率高低按果实成熟期排序为盛熟期>尾果期>始熟期。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嘉兴、湖州等市的桑螟为害日益严重,在防治上因三龄后卷叶为害,用目前蚕期常用农药防治效果较差。为此,我们根据生产实际,根据该虫卷叶为害特点,选用渗透性较强的药剂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两年来试验情况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1.供试农药品种:50%杀螟松乳剂(宁波农药厂),50%稻丰散乳剂(嘉兴农药厂),50%甲胺磷乳剂(菱湖农药厂),60%双效磷乳剂(湖北蕲春农药厂),80%敌敌畏乳剂(兰溪农药厂),50%辛硫磷乳剂(江苏连云港第二农药厂)。  相似文献   

8.
茶尺蠖是为害茶树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在江西一年发生5-6代,主要在4-10月间为害茶树。目前,生产上防治茶尺蠖的农药主要是菊酯类和有机磷类,由于长期的频繁使用和随意增加农药浓度,茶尺蠖已对此两类农药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防治效果较差,而且茶叶和土壤中的农残也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茶叶出口和饮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摘要:分析了近年来清流县柑桔星天牛发生原因、为害特点, 并针对其发生原因、为害特点, 提出加强监测工作, 开展农业防治、人工捕杀及化学防治等治理防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我省桑园主要害虫的发生与为害特点,开展试验研究,提出了《浙江省桑园害虫药剂防治规范》和常用农药谱。经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桑园规范治虫面积531.9万亩,普及面占全省桑园总面积的41.8%,共挽回桑叶损失22.18万吨。实践证明,应用这一防治规范,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果蝇是为害杨梅果实的主要害虫,目前主要依靠乙基多杀菌素防控,成本较高,急需研究替代药剂,短稳杆菌(Empedobacter brevi)是一种新型细菌杀虫剂,为了明确短稳杆菌的防控效果和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在杨梅转色成熟期喷雾,设5个处理,1.00×107、1.25×107和1.67×107短稳杆菌以及30和40 mg/L乙基多杀菌素,清水喷雾做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个处理药后7 d的果蝇防效为91.92%-96.76%,各处理间虫果率差异不显著,用药后13 d防效在82.76%-88.27%之间,1.67×107短稳杆菌处理虫果率最低;5个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5.41%-7.21%,其中1.67×107短稳杆菌处理的提高幅度最大,果实硬度显著提高33.21%-46.42%,落果率显著下降37.57%-42.86%,硬度和落果率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果蝇防控效果和果实品质等因素,短稳杆菌是防治杨梅果蝇乙基多杀菌素的理想替代药剂,值得在产业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徐晓林 《江苏蚕业》2006,28(1):53-54
<正>近年来,桑螟在姜堰市桑园为害日趋严重,它不仅影响秋叶产量,并使秋叶质量下降,对秋蚕生产威胁较大,该虫3龄后因卷叶为害,用常规农药敌敌畏、双效磷防治效果很差,而用甲胺磷则残毒时间太长。所以,我们于2005年进行了不同农药防治桑螟的效果和残毒试验。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丰城市兰溪茶场海拔 6 0 0多m ,现有茶园面积 12 30亩 ,其中采摘面积 86 2亩。兰溪茶场长期注重优质茶生产 ,尤其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在茶园生产中 ,采取茶园病虫综合防治的方法 ,努力减少农药防病灭虫次数 ,降低茶叶农药残留量 ,确保茶叶质量 ,并取得显著成效。兰溪茶场在病虫害防治中 ,采取农业措施和农药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农业措施所采用主要做法是 :①每年 10月上旬坚持在茶园里施用有机肥、复合肥 ,亩施用饼肥 2 0 0kg或进口复合肥 5 0kg ,以提高茶树抗逆力 ;②每季合理分批采摘茶叶 ,杜绝或减少害…  相似文献   

14.
柑桔小实蝇又称桔小实蝇、东方果实蝇 ,属双翅目 ,果蝇科。是一种危害 2 5 0种果树、果菜类果实的检疫性害虫 ,具毁灭性、灾害性。它是热带、亚热带果树的重要害虫 ,除为害柑桔、番石榴、杨桃、果、莲雾、枇杷等外 ,还为害砂梨、李、柿等落叶果树。1 柑桔小实蝇的发生情况  2 0 0 0年开始在广东省潮州市大发生为害 ,潮安的登塘、古巷、磷溪镇 ,饶平的钱东、联饶镇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以番石榴、枇杷、莲雾、人心果、台湾青枣、杨梅为害较重 ,杨桃、果、李、黄皮次之。 2 0 0 1年在早熟的三月红荔枝果实中也发现柑桔小实蝇为害。…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水果套袋可使果实在果袋内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小环境中生长,在生长期间可避免多种病虫危害,减少喷药次数,降低农药残留,显著提升果实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不同农药防治魔芋软腐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在我市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突出的田块减产四至五成,个别严重的几乎绝收,成为魔芋生产的障碍因子之一。因此,我们进行了不同农药品种对防治魔芋软腐病的田间效果比较试验。希望从中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  相似文献   

17.
在养蚕统计年报中,蚕的农药为害率占病害的0.1%左右。各县的受害情况不很清楚,可是往年局部性的受害也能听到,虽没有成灾,但因为邻近桑园的水田或果园用农药治虫频繁,仅只养一熟春蚕的,也会受到危害。可见,农药对养蚕的为害是相当大的。农药对蚕的危害,大致区分为:在养蚕场所,为防治桑虫和蚕病而使用的农药;在与养蚕无关的场所,为防治一般农作物病虫害所使用的农药。实际上,危害最大的是不  相似文献   

18.
敖礼林  何小龙 《草业科学》2005,22(10):40-40
苜蓿是我国广为栽培的重要牧草.危害苜蓿的蚜虫有多种,一年可繁殖10~20代,集中在春、夏、秋季为害.过去防治此虫是用农药,造成环境和苜蓿污染,进而引起畜、禽、鱼的2次残留.因此,采用无污染的防治方法甚为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19.
吸果夜蛾是三华李、芙蓉李成熟期的主要害虫,吸取成熟果实汁液,导致果实腐烂脱落,严重影响产量,造成很大损失。据笔者多年来调查统计,贺州市三华李、芙蓉李由于吸果夜蛾为害损失一般达到20%~30%,严重者可达70%以上。在贺州为害三华李、芙蓉李果实的吸果夜蛾主要是鸟嘴壶夜蛾,为害期从6月中旬开始一直到7月下旬。该虫夜出为害,天亮前飞离果园,潜伏在果园附近杂草中,夜间再飞到果园为害。果实受该虫刺吸后症状为,伤口如针头大小,附近呈水渍状腐烂,两天之后果实脱落。防治方法如下: (1)清除木防己、汉防己等寄主植物,压低虫口密度,减少幼虫藏匿场所。  相似文献   

20.
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种有机磷高毒农药,从2007年起在全国严禁销售,有机磷农药毒死蜱被“农业部高毒农药替代试验示范项目组”推荐用于防治水稻三化螟。甲胺磷曾是湖州市蚕农防治桑树虫害的首选农药,为寻找甲胺磷的替代农药,经过桑保技术人员的比较试验,2006年毒死蜱农药被湖州市正式推出,用于防治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