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鲫鱼鳃中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常规细菌分离对西宁市某市场60份鲫鱼鳃样品进行了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在60份鲫鱼鳃样品中共检出沙门氏菌阳性菌株13份,阳性率21.7%(13/60)。表明:此批鲫鱼鳃样品污染沙门氏菌的情况比较严重,应该引起有关部门和消费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饲料及其原料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及耐药情况,为沙门氏菌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特针对饲料及其原料开展沙门氏菌污染情况及耐药情况筛查。试验共收集饲料及原料样品707份,参照GB/T 13091-2002饲料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和鉴定;分离株以API 2.0E鉴定试剂盒确认;后参照GB 4789.4-2010进行血清分型,并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分离株耐药情况。结果表明,共检出阳性样品56份,阳性率为7.9%,其中52份为动物性原料;经血清分型得到阿贡纳沙门氏菌(Agona)5株,阿贡纳沙门氏菌Ⅱ(AgonaⅡ)1株,博内茅斯(Bournemouth)1株和摩科拉(Mokola)1株,其余菌株因血清种类有限,仅分型至群,未能进一步分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沙门氏菌耐药率比人源和动物源性沙门氏菌低,但仍分离到13重耐药株1株,4重耐药株2株,3重耐药株9株,2重耐药株12株,且各菌株耐药谱不同。饲料及其原料中沙门氏菌检出率和耐药性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个别菌株耐药情况严重的现象,有必要继续加大、加强针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安徽某猪场腹泻仔猪,分别采集5头不同窝的肛拭子和肠道内容物样品,利用常规法结合PCR技术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玻片凝集试验和ERIC-PCR技术确定分离株的血清型与基因型,标准K-B纸片法进行20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显示,4头腹泻仔猪(4份肠道内容物样品、1份肛拭子样品)均分离到沙门氏菌,阳性检出率为80%,涉及明斯特沙门氏菌、纽兰沙门氏菌、新斯托夫沙门氏菌和乌干达沙门氏菌4种血清型,其中1头同时检出4种血清型沙门氏菌;8株沙门氏菌分离株为同一基因群,分属2个基因型,亲缘关系较近,对20种抗生素均敏感。结果表明,该猪场仔猪腹泻与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有一定的关系,母猪的清洁卫生与猪舍的消毒到位不容忽视,临床上常用抗生素可用于防治或减缓仔猪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针对安徽某猪场腹泻仔猪,分别采集5头不同窝的肛拭子和肠道内容物样品,利用常规法结合PCR技术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玻片凝集试验和ERIC-PCR技术确定分离株的血清型与基因型,标准K-B纸片法进行20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显示,4头腹泻仔猪(4份肠道内容物样品、1份肛拭子样品)均分离到沙门氏菌,阳性检出率为80%,涉及明斯特沙门氏菌、纽兰沙门氏菌、新斯托夫沙门氏菌和乌干达沙门氏菌4种血清型,其中1头同时检出4种血清型沙门氏菌;8株沙门氏菌分离株为同一基因群,分属2个基因型,亲缘关系较近,对20种抗生素均敏感。结果表明,该猪场仔猪腹泻与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有一定的关系,母猪的清洁卫生与猪舍的消毒到位不容忽视,临床上常用抗生素可用于防治或减缓仔猪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1987-1991年从阿拉伯联合酉长国采集的4006份骆驼样品中分离出187株沙门氏菌,其中165株(4.4%)来自3801份粪样,22株采自62头尸检骆驼的205份脏器样品。鉴定的28种血清型中,以圣保罗沙门氏菌的检出率最高(69份),其次为费林曲洛普沙门氏菌(31份)和海因德什沙门氏菌(15份)。仅从2例粪样检出鼠伤寒沙门氏菌。粪中检出菌者为均菌骆驼,而脏器检出菌者均为继发感染骆驼。分离出沙门  相似文献   

6.
采集了辽宁省4个养殖场的鸡盲肠共632份样品,分离鉴定得到131株沙门氏菌,分离率为20.73%。同时对131株沙门氏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131株沙门氏菌共涵盖2个血清型,分别为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60.30%)和杜伊斯堡沙门氏菌(S.Duisburg,16.03%)。沙门氏菌对所检测的9类抗生素普遍耐药,只对头孢类抗生素较为敏感,但总体耐药率均较低,未超过70%耐药。  相似文献   

7.
夏冰芝  王志龙 《养猪》2022,(4):103-105
为了解酒泉市肃州区生猪屠宰场各环节沙门氏菌污染情况,2021年4—9月从肃州区2个生猪屠宰场采集210份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发现,共18份样品检出沙门氏菌(8.57%),其中猪肉组织样品、器具样品和环境样品沙门氏菌检出率分别为6.67%(7/105)、4.76%(2/42)和14.28%(9/63);18株沙门氏菌中共检出5种血清型,分别为鼠伤寒沙门氏菌(6株)、罗森沙门氏菌(4株)、伦敦型沙门氏菌(4株)、肠炎沙门氏菌(3株)和德比型沙门氏菌(1株)。不同血清型菌株耐药谱存在差异,但这些菌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和磺胺甲氧嘧啶等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唑林、头孢他啶等相对敏感。以上结果表明,屠宰场不同样品沙门氏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且菌株血清型相对复杂,不同菌株耐药谱存在差异,这可能对猪肉售卖人员和消费者健康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广西南宁市猪源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耐药状况及致病力情况,在南宁市某生猪屠宰场随机直接从131头屠宰猪的肠道采集样品,采用鉴别培养基分离,生化鉴定的方法对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标准K-B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25种抗生素敏感试验,最后对分离株进行小白鼠致病性试验。结果从131份屠宰猪的肠道中共分离到沙门氏菌45株,检出率为34.35%;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14株,甲型副伤寒杆菌2株,肠炎沙门氏菌3株。45株分离菌株全部耐药,耐药率高达100%,其中44株为多重耐药菌株,占97.78%。45株沙门氏菌中有40株对小白鼠具有致病性,致病率达88.89%。这表明南宁市的屠宰猪存在一定程度的沙门氏菌污染,并且分离菌株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以及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沙门氏菌在猪群中的污染和限制抗生素在养猪过程中的使用并严格遵守休药期,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保障猪肉及猪肉制品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9.
动物性饲料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常规分离培养鉴定技术,对饲料厂成品饲料102份,鱼粉97份、肉骨粉98份进行了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结果从297份样品中到沙门氏菌45株分离率15.2%(45/297)。成品饲料阳性18份,阳性率17.6%(13/102)。鱼粉阳性14份,阳性率为14.4%(14/97),肉骨粉134份,阳性率为13.3%(13/98)。  相似文献   

10.
为调查秦皇岛地区北美水貂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情况,对65份水貂样品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细菌的鉴定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和16S rDNA鉴定分离菌,采用小鼠致病性试验研究分离菌株的致病性,采用KB纸片法检测分离菌的耐药性。结果显示,经鉴定共计分离出9株沙门氏菌,分离率13.85%(9/65);9株沙门氏菌均可致小鼠发病死亡,死亡率20%—100%;9株沙门氏菌分别对5—11种抗生素药物耐药,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达100%,土霉素敏感率最高,为88.89%(8/9)。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秦皇岛地区从水貂分离到的沙门氏菌均具有一定的致病力和多重耐药性,为该地区水貂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河南省猪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分型和耐药性,从郑州、开封、焦作等5市生猪屠宰场抽取猪盲肠内容物样品840份进行沙门氏菌分离。采用PCR、BD 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和血清凝集反应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从840份样品中共分离沙门氏菌45株,分离率为5.36%(45/840);分离的沙门氏菌共分为6个血清型,其中德尔卑(Derby)沙门氏菌为优势血清型;分离的沙门氏菌对四环素、磺胺异恶唑、大观霉素、氨苄西林耐药较严重,耐药率分别为82.22%、75.56%、73.33%、73.33%。结果表明:河南省存在一定的猪源沙门氏菌污染,尤其是德尔卑沙门氏菌,需要重点加强控制;沙门氏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进一步规范养殖环节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探索蛋鸡场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法.经试纸条、分离培养初步确定沙门氏菌阳性菌株后,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荧光PCR鉴定.在601份鸡棉拭子、粪便、饮水和饲料样品中分离出37株沙门氏菌,其中沙门氏菌D群2株、其他群35株.试纸条、分离培养和荧光PCR方法相比较,快速分离培养结合荧光PCR方法敏感、快速、准确,适合实验室检测;试纸条法快速、简便,适合蛋鸡场的快速初筛和日常监测;传统方法培养时间长,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3.
从13个动物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中采集了384份粪便样品,经过细菌分离培养后,并经染色镜检和生化试验等分离鉴定出153株沙门氏菌,分离率为39.84%。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判定标准,对分离得到的153株沙门氏菌进行了22种抗生素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53株均表现出不同的程度的耐药性,其中,羧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5.42%,而亚胺硫霉素最敏感,敏感率为90.20%;且153株沙门氏菌分离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n≥2),其中1株的耐药数可达18种之多,耐2~12种抗菌药物的菌株多达123株,占分离菌株的80.39%。从不同动物园分离的沙门氏菌对22种抗生素耐药情况的方差分析来看,在所调查的13个动物园中,不同动物园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进口动物性饲料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常规分离培养鉴定技术,对上海口岸2001年1-6月份进口的动物性饲料498份进行了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到沙门氏菌23株,分离率为4.62%(23/498)。其中,鱼粉164份,阳性6份,阳性率3.66%(6/164);肉骨粉86份,阳性12份,阳性率为13.95%(12/86);明虾壳27份,阳性5份,阳性率18.52%(5/27);乳清粉和饲料添加剂类221份,阳性0份,阳性率0%。最终对21株沙门氏菌进行定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进口饲料中沙门氏菌的耐药情况,分离、鉴定进口饲料中的沙门氏菌,采用药敏试剂盒对分离的沙门氏菌菌株进行了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从进口饲料中分离鉴定出的148株沙门氏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在93%(138/148)以上,对阿奇霉素完全敏感;148株沙门氏菌中有8株具有耐药性,以多重耐药为主,分离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样品。结果说明,进口饲料中沙门氏菌耐药率相对较低,但部分国家样品中的沙门氏菌存在耐药,而且多为多重耐药。建议加强进口饲料中的沙门氏菌及其耐药性监测,防止国外沙门氏菌,特别是耐药沙门氏菌的传入。  相似文献   

16.
牛肉中沙门氏菌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5份牛肉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实验室检测,通过增菌、选择性分离培养及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等检验,结果3份样品检出沙门氏菌,检出阳性率为3.15%。  相似文献   

17.
畜禽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3~9月,对318份畜禽饲料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实验室检测,通过预增菌、选择性增菌和选择性分离培养及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等检验,结果有4份样品检出沙门氏菌,检出阳性率为1.26%,其中3份是猪浓缩饲料、1份是鱼粉.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羊屠宰场各屠宰环节致泻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携带情况,评估是否存在污染风险,选取不同规模屠宰场,用棉拭子法分别采集不同屠宰环节样品349份,36 h内进行试验;应用PCR方法分离鉴定病原菌,对鉴定为致泻性大肠杆菌的分离株进行16S r DNA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从刚宰杀的羊胴体表面和环境中共分离到致泻性大肠杆菌12株,其中11株携带毒力基因elt,1株携带毒力基因eae和elt;大中型屠宰场(1.21%)的致泻性大肠杆菌阳性率低于小型屠宰场(5.43%),不同规模屠宰场的预冷间均未检出致泻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从屠宰环境中分离出1株携带inv A基因的沙门氏菌,阳性率为0.29%;经高压冲洗和排酸预冷等屠宰工艺后,在羊胴体表面均未发现致泻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9.
对95份牛肉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实验室检测,通过增菌、选择性分离培养及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等检验,结果3份样品检出沙门氏菌,检出阳性率为3.15%。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乌鲁木齐周边地区奶牛场奶牛乳房炎沙门氏菌的流行与耐药情况,本研究采集了5个牧场300份奶牛乳房炎奶样,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培养,利用荧光PCR方法鉴定,同时对分离出的阳性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奶牛乳房炎样品中分离出12株沙门氏菌,分离率4%;耐药性分析表明分离的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多西环素、链霉素耐药率超过50%,对氨曲南、诺氟沙星、多粘菌素B、头孢他啶敏感性大于70%。此外4株沙门氏菌分离株具有多重耐药性。本研究为本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