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针对目前土木工程的飞速发展和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与生产活动和科研实践相结合。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坚持在工程实践和科研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使毕业设计工作的针对性更强,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更好地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烤烟生产过程中,长期大量持续使用化学制剂,造成一系列的土壤环境和水体问题,烤烟生产上迫切需要寻找可替代化学制剂的生物制剂,以减少污染,保证烟叶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微生物制剂是指利用活的有益微生物制成的生物制剂,能够有效改善植烟土壤,降低烟株病虫害发生率,提高烟叶产质量。为加强微生物制剂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从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及微生物土壤改良剂3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4月15—16日,第十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全国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研究与产业化会议、苏云金芽孢杆菌(Bt)杀虫剂科研及产业化高峰论坛在武夷山举行,就我国如何进一步推广杀虫微生物技术展开学术研讨,并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建设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微生物和酶学技术在烟草发酵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陈化烟叶表面微生物区系与优势菌种的筛选、分离和鉴定;外源有益微生物协调与改善陈化烟叶化学组分,提高烟叶香气量,缩短烟叶陈化周期;以及添加外源生物活性酶降解烟叶中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的方法相结合来深入研究烟叶发酵机理及其增香技术仍是今后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利用不同培养基对新疆天山雪莲根部冻土微生物进行了分离与培养,通过16S或18SrDNA序列扩增初步鉴定了分离所得微生物,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选择性培养基进行了产蛋白酶、产甘露聚糖酶、产木聚糖酶、产纤维素酶和产淀粉酶等微生物的筛选。结果表明,新疆天山雪莲根部冻土中蕴含着丰富的产酶微生物,分离得到的34株细菌中大部分都能产酶,其中以产淀粉酶为主,部分产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产淀粉酶细菌主要属于Pseudeomonas,Flavobacterium和Arthrobacter等属,产纤维素酶细菌主要属于Pseudeomonas和Arthrobacter等属。分离得到的5株真菌,以产淀粉酶和木聚糖酶为主。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稻草秸秆饲料中筛选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运用PDA平板培养基连续培养的方法分离纯化微生物菌株,并结合形态学、生化和分子鉴定,对产纤维素酶能力强的菌株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从2种稻草秸秆饲料中共筛选出菌株31种,鉴定出放线菌12种、细菌8种、真菌11种;分离得到具有较强产纤维素酶能力的放线菌1株和细菌1株,可进一步应用于秸秆降解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泡菜中降解亚硝酸盐乳酸菌的筛选及生物学功能研究”为主线,构建了食品微生物学综合实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基于科研课题形成的实验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微生物基础实验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兽医生物制品生产中的灭活,是指破坏微生物的生物学活性、繁殖能力和致病性,但尽可能不影响其免疫原性,被灭活的微生物主要用于生产灭活疫苗;或指破坏诊断血清或待检血清中的补体活性,以避免补体对诊断试验的干扰作用。灭活的对象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灭活的主要方法有两类,即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灭活方法不同,化学灭活剂的种类又  相似文献   

9.
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及在食品医药领域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转化是生物学、化学、过程工程科学的交叉领域,其核心目标是大规模采用微生物或酶为催化剂生产化学品、医药、能源、材料等.该文主要介绍微生物转化的发展历史,及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并概述了生物转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10.
热带作物机械系85届的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安排为8周,全班28名学生,分为7个课题组,其中设计类5个组, (18人),科研类2个组(10人)。设计类占课题总数70%,参加人数占总人数 6 4%。 这次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灵活地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科研、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紧密地将毕业设计(论文)和当前科研、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又为社会生产作出了贡献。如  相似文献   

11.
对师范院校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的改革思路。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不仅能迅速提高研究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能有效增强其科学研究素养,为研究生能较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科学探究技能,然而目前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丧失,自主学习能力下降,造成学习效果不佳。本文根据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特点,对土壤微生物学实验设计了3个相互关联、前后衔接的实验模块,分别为:土壤微生物的采集与培养基制作,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微生物的鉴定和保藏。本文结合微生物学实验教程将独立的实验内容连成整体,并通过学生自主研究结合教师指导的模式,以达到加深学生对土壤微生物学知识理解及提高实验操作技能目的。  相似文献   

13.
蔡兆明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2):136-138
遗传学是大学生物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对学生打下坚实的生物学基础及其未来在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大学遗传学课程的教学技术及方法日益完善,但仍有一些方面有待优化。该文以遗传学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积累的教学经验为基础,提出改进遗传学教学模式及策略:教材内容与科学前沿动态的整合;将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及社会关注热点引入课程教学;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合理搭配;注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对教学模式的优化及教学策略的改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知识扩展能力,完善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遗传学”实验是生物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遗传学”实验能验证遗传规律,加深对遗传基本理论的理解。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实验技术,养成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新一轮实验教学改革对“遗传学”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和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是“遗传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实施时应重点从实验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实验平台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5.
周晓馥  勾畅  未晓巍  赵卓  徐洪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852-1853,1878
针对高校分子生物学实验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长期摸索,在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及实验材料等方面巧妙地将教学科研一体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为了达到教育部关于注重实验内容更新,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科研活动和创新活动的要求,河北大学物理学院新开设了电信专业基础实验课程。通过“虚实结合、软硬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等实验技术手段,保障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动物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传统的基础实验教学由于受学时和实验条件的制约,所开设的实验相互间的关联性不大,缺乏系统性,实验效果不够理想。将科研项目中的研究内容与设计性实验教学结合起来,选取科研项目中的研究对象为实验材料,把科研内容设计成一系列的动物生物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等,为日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食品组成成分为主线,将实验内容划分为基础型、综合设计型、创新型3个层次,构建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通过课内与课外实验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食品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结合昆虫学领域的发展现状,将昆虫实践应用于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中。通过对生物技术专业实验环节进行教学改革,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的发展思路,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昆虫实践已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反馈效果。通过对昆虫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优化了实验指导方法,通过电化教学与昆虫学实践研究相融合,调动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大大提高了昆虫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郑凤英  李裕强  金艳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25-18326
细胞生物学实验对有毒、有害试剂及材料的使用量大,产生实验垃圾量大,是教学实验室中的污染大户。为在实验教学中做到"节能减排",采取了以下措施:将环保素质教育引入实验教学中;制定有效管理考查措施,强化学生在实验中的环保意识;在实验设计、组配、准备和学生实施操作等的每个细节中做到精心设计,少用少排。多年的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不仅可减少细胞生物学实验中对药品、水电等的消耗,同时还可大大减少实验垃圾的产生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