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在改良蘑菇菌种和选育优良新菌种的方法中,单孢分离育种是一个比较重要和值得应用的方法。因为含有某一遗传因子的孢子在单孢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充分地表现其潜在的特性而显示出较大的变异。从而,通过单孢菌株的出菇试验和筛选,可望选育出优良的新菌株,而使蘑菇的单产较大幅度地提高。本文探讨了刺激菌丝、不同种菇孢子、浸泡溶液、浸泡时间、培养温度和生长促进剂对双孢蘑菇  相似文献   

2.
双孢蘑菇单孢子杂交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双孢蘑菇176和2796为亲本菌株,通过单孢子杂交育种,经过初筛、复筛和生产性试验。获得一株新的稳定的双孢蘑菇杂交高产菌株.该杂交菌株具有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颜色白、朵形较大、菌肉肥厚、抗逆性较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同核体单孢杂交育种技术,以低温高产的双1菌株和高温低产的双5菌株为亲本,选育双孢蘑菇优良新品种.通过担孢子分离和同核体的鉴别,获得同核体菌株共20个,同核体间配对杂交组合99个,获得10个杂交异核体菌株;经过菇房、出菇地棚栽培和出菇大棚生产性试验,筛选出高产优质杂交菌株Z1.  相似文献   

4.
单孢分离技术是杂交育种行之有效的育种手段之一,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人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试验利用简单的仪器,设计出适合鸡腿菇孢子收集和单孢分离的方法。鉴定挑选出35个单核菌株进行配对杂交,经染色镜检、拮抗线检、液体出菇试验,最后获得48个杂交新菌株。  相似文献   

5.
为系统研究羊肚菌单孢菌株与多孢菌株的出菇产量差异,以六妹羊肚菌Morchellasextelata的M-90、M-925、M-1080菌株和梯棱羊肚菌M.importuna的MT-7菌株为对象,用孢子分离法纯化获得单孢菌株,并由不同的单孢菌株2~3个组合获得多孢菌株,分别进行大田栽培出菇试验,记录和分析栽培出菇的产量和质量性状。结果显示:所有菌株中以单孢菌株D7产量和质量表现突出;产量总体表现较好的D菌株的多孢菌株与单孢菌株产量差异大,有多孢减产的趋势;而可正常出菇的单孢菌株A4、A10、A8构成的多孢菌株C14+A8和A10+A11未出菇,推断育种或菌种生产中多孢菌株的出现可能对产量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杏鲍菇多孢分离及单孢杂交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杏鲍菇2个多孢分离菌株、2个单孢杂交菌株与其原始亲本菌株的对照试验,得出多孢分离菌株较原始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出菇率和产量等性状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单孢杂交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较双亲显著增加,但产量表现为一个极显著增加,另一个则极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双孢蘑菇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蘑菇人工栽培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菌株选育的方法也得到不断的发展。从自然采种、纯种培养、组织分离保种到多孢或单孢分离、选种,曾经为双孢蘑菇商业性栽培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菌株,但改良菌株的进程缓慢。应用杂交技术有可能把不同类型菌株的各个优良性状结合于一个新菌株上,因此,杂交育种比组织分离、多孢分离和单孢分离等选种方法更有希望莸得既高产又优质的新菌株。由于双孢蘑菇的性特征是次级同宗配合,故大多数孢子是自体可育的异核体,不能用于杂交。从稀有  相似文献   

8.
双孢蘑菇原生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制罐质量,目前双孢蘑菇生产要求采用气生型菌株,但它的产量较低。而匍匐型菌株产量虽高,可是质量差。因此,如能选育出具有上述两者优点的既高产又优质的菌株,将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由于双孢蘑菇孢子多为自身可育,自然杂交机率低,用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达到此目的的有效手段,原生质体的制备。则是该方法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9.
倒置显微镜单孢分离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孢分离是食用菌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常用技术。本文介绍一种直观、准确、快速的单孢分离方法,适合于各种食用菌的单孢分离。具体步骤如下: 1 种菇的孢子弹射选择个体健壮、朵形圆正、外表清洁、无病虫害的子实体。无菌膜的种类(如平菇、木耳、金针菇等)采八成熟的子实体,有菌膜的种类(如蘑菇、草菇、香菇等)采即将要破膜的子实体,用70%酒精进行表面消毒,切弃菌柄,菌褶朝下插在铁丝架上,放在垫有硫酸纸的培养皿(10cm)上,再放在垫有纱布的大号培养皿(16cm)里,用少量无菌水湿润纱布保持湿度,最后加盖玻璃钟罩。在适宜的温度下静置12~24小时,便可在硫酸纸上收集到大量的孢子。上述所有用具均需事先灭菌备用。  相似文献   

10.
许祖国 《食用菌》1996,18(6):11-11
单孢育种是食用菌育种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首先分离出单个孢子,单独培养成初生菌,通过初生菌丝的同宗或异宗结台,得到次生菌丝,再经过栽培选育得到高产优良品种。这种方法在食用菌生产中直接应用不多,故不为广大基层食用菌工作者熟悉,在一般食用菌书籍中介绍得也不详尽。笔者“有性繁殖对菌种复壮作用的研究”一文在《食用菌》杂志上发表后,河南、江西先后有三位读者来信询问一些问题,故现将单孢育种法及一些具体问题介绍如下,请阅读时结合上文。已作介绍的尽量简略,试验器具和方法也尽量把适合基层条件的因陋就简的办法作为重点介绍。 (一)孢子收集 种菇在收集孢子前要进行消毒。草菇、蘑菇等有菌膜包被菌褶的菇类,可用0.1%升汞溶液浸泡1~2分钟,再用无菌水漂洗几次,用无菌纱  相似文献   

11.
双孢蘑菇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13株双孢蘑菇菌株的菌丝生长势、出菇性状、菌丝拮抗性、酯酶同工酶酶谱等。结果表明,13个菌株中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差异性,部分菌株为同物异名。Ag-004菌株菌丝生长势最强,日平均生长速度0.54 cm·d~(-1),23d长满试管;出菇试验表明棕色蘑菇品种表现出比白色蘑菇品种产量高、较耐低温和抗逆性强的特性。大多数菌株之间表现出一定的拮抗反应,少部分菌株间拮抗现象不明显。酯酶同工酶酶谱出现3个区域,Rf=0.1758、0.2424、0.7697为所有菌株共有,可能为双孢蘑菇酯酶同工酶的特征谱带,Rf=0.8060为白色蘑菇品种的酯酶同工酶的特征条带,而Rf=0.7151为2个棕色蘑菇菌株所有,在所有的白色品种中几乎没有,Rf=0.7151可能为棕色蘑菇菌株的特征谱带。  相似文献   

12.
利用秀珍菇菇渣栽培双孢蘑菇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秀珍菇菇渣处理后以不同比例用于栽培双孢蘑菇,结果表明:经过简单处理的菇渣栽培双孢蘑菇,与常规配方相比,具有菌丝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并且随着菌渣比例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在培养基培养料中加入30%秀珍菇菇渣栽培双孢蘑菇,生物学效率达到63%,比常规栽培料高出10%,说明菇渣用于双孢蘑菇生产是可行并有良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引进的9个双孢蘑菇菌株和当地主栽品种As2796的菌丝生长特性、生育期、子实体形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等的比较,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菌株双13、991和Ag23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出菇早,商品性好,生物学效率高,分别达到52.5%、51.8%和48.6%,较对照As2796增产10.0%、8.4%、1.7%。初步认为3个菌株适合在高海拔地区夏季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双孢蘑菇同核原生质体杂交育种体系,本文对同核原生质体亲合性反应及杂交异核体F_1代的农艺性状和F_2代的分离与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孢蘑菇同核原生质体的杂交是一个较复杂的性亲合与核迁移过程,其杂交率较低。在按气生型×气生型、气生型×匍匐型、匍匐型×匍匐型组合的520个杂交配对中,共获得113个杂交异核体,平均杂交率为22%。本研究同时建立了以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度、羧甲基纤维素酶相对活性以及酯酶同功酶电泳为手段的杂交异核体鉴定体系。  相似文献   

15.
杀菌剂对蘑菇疣孢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菇房中11种杀菌剂对蘑菇疣孢霉病防治效果和对双孢蘑菇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1种杀菌剂对蘑菇疣孢霉病防治效果和对双孢蘑菇生长影响有明显差异,其中特克多45%悬浮剂500倍液无论是覆土处理或转潮时喷雾覆土处理,均对疣孢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率分别达93.7%和89.1%,且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无不良影响.其它杀菌剂综合表现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一个与双孢蘑菇子实体品质相关的DNA片段的克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个十碱基随机引物,在基因组水平上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优质低产型(G型)及低抽高产型(H型)菌析进行了RAPD差异显示,获得了一个与双孢蘑菇子实体品质相关的大小约为2000bp的差异DNA片段,将其克隆,并应用点杂交及RFLP技术对其区分两类菌株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这为进一步建立和的特异性探针或PCR引物,从分子水平上提高双孢蘑菇菌种性状早期预测的准确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的亲子相关及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10个平菇菌种单孢分离菌株,进行了多菌种、二菌种和菌种内三组4×4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试管平面培养基测定菌丝生长速度。结果表明,菌株间菌丝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试管平面培养基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误差小;亲本单孢菌株与后代杂交菌株菌丝生长速度间不相关;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差异均显著,菌种间杂交非加性效应占优势,菌种内交配以加性效应为主。本研究共选出菌丝生长速度配合力高的单孢菌株4个,杂交组合5个。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引进筛选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双孢蘑菇新品种,本试验将7205、7206、7207、7215、7219五个荷兰双孢蘑菇品种与目前当地的主栽品种258,在菌丝生长、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7206出菇最早,产量最高,但其薄皮菇较多,易开伞,品质较差。7205和7207与对照相比,出菇性状和产量品质都没有优势。通过综合性状比较,7215兼具出菇较早,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特性。其次为7219,初步认为二者可以用作258的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19.
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双孢蘑菇双核菌丝进行诱变处理及碱性驯化获得高产优良菌株.采用不同覆土的方法,对高产菌株1次覆土和2次覆土(CK)培养菌丝及栽培双孢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次覆土处理双孢菇菌丝生长优于对照,但存在差异,1次覆土0.5 min诱变菌株效果最佳,表现为菌丝生长快、菌丝健壮、出菇早、子实体性状优良、抵抗杂菌能力强、产量高.  相似文献   

20.
TritonX一100提取香菇单核体L52~(-adc)“和金针菇单核体F_(v23)的菌体壁抗原,分别注射兔子制备抗血清。同样方法制备L52~(-adc)“和F_(v23)原生质体融合子F_(02),F_(03)的菌体壁抗原,琼脂糖双向扩散显示融合子F_(02)、F_(03)的菌体壁抗原能与所制备的亲本抗血清发生特异性沉淀反应。表明两个融合亲本的菌体壁抗原基因在融合子中得到表达。从而也进一步证实融合子确为两亲本的杂合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