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核桃嫁接愈合过程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23  
山核桃嫁接经过了愈伤组织形成、对接、维管束桥的形成及维管分化等过程。休眠的形成层薄,只有3层左右细胞,嫁接后9d,愈伤组织首先发生于形成层,再在皮层和韧皮部处发生;14d后,愈伤组织对接,呈点状分布,隔离层也逐渐消失;接后24d,维管束桥形成,并进一步分裂分化产生输导组织,实现嫁接体的完全愈合。山核桃形成层薄,嫁接时很难与砧木准确对接,这是山核桃嫁接成活率低的原因,以化香为砧木嫁接山核桃则存在不亲合现象。图1参10。  相似文献   

2.
对两种凤仙花种间嫁接组合(Impatiens walleriana/Impatiensolivieri)的形成过程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进行了系统观察。接穗与砧木间形成隔离层。隔离层两侧细胞内呈现一系列变化。愈伤组织不仅在形成层附近产生,皮层、维管束区和髓部所有活组织都参与愈伤组织的形成。隔离层首先在维管束区开始解体。接穗与砧木细胞直接接触,形成次生胞间连丝。在愈伤组织中出现形成层以前,首先由薄壁细胞分化出木质部桥连接砧木与接穗。韧皮部分子与木质部分子在愈伤组织内的分化可不依赖于形成层而独立进行。对隔离层的动态、形成层对于嫁接成功的作用、接穗与砧木细胞之间胞间连丝的次生形成和细胞内各种变化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蜡熔化后能在植物体表和伤口上形成一层致密的薄蜡层,这对于嫁接口和接穗保持水分有重要作用。从嫁接到砧木和接穗愈合,一般需要15天以上,期间接穗是离体的,还得不到砧木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供应,靠自身的养分来生长愈伤组织。因此,这段时间内对接穗的保护,特别是防止接穗水分蒸发十分重要。以往春季嫁接多采用堆土法,用土把整个接穗埋起来,花工费时,效果也不理想;后来改用薄膜包扎,显著提高了嫁接成活率,但仍然较花工费料,且对于砧木较大的嫁接难以包扎紧密。采用蜡可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植物离体嫁接假酸浆/假酸浆的发育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光镜观察发现:在离体条件下,嫁接后3d在自体嫁接假酸浆/假酸浆愈伤组织细胞中分化出管状分子和筛分子;贯通接穗和砧木的维管组织桥在嫁接后5d形成,整个嫁接发育过程约在嫁接后15d完成。用^14C标记的蔗糖检验了同化物自接穗向砧木的输导,发现在嫁接后5d自接穗进入砧木的输导量有一个飞跃,揭示韧皮部桥在此期产生对同化物的输导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葡萄硬枝嫁接过程中促进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的措施.【方法】以‘5BB’和‘赤霞珠’一年生枝条为试材,采用接穗抹芽、CIPC处理、砧木及嫁接口ABT生根粉2号处理,清水为对照,通过德国产"Ω"嫁接机嫁接.对接穗萌芽率、嫁接口愈伤组织形成率、砧木生根率、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量进行测定分析,以探讨其对嫁接成活率及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接穗抹芽,促进嫁接口愈伤组织形成,嫁接成活率升高,新梢生长变化不明显;接穗CIPC处理,嫁接口愈伤组织形成率降低,从而影响嫁接苗成活,新梢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砧木及嫁接口ABT处理,嫁接口愈伤组织形成率升高,低浓度ABT促进嫁接苗成活,250mg/L成活率最高,达80%,新梢生长量最大;高浓度ABT处理成活率降低,新梢生长受到抑制.【结论】葡萄硬枝嫁接过程中接穗抹芽、嫁接口及砧木低浓度ABT 2号处理均能提高嫁接苗成活率;250mg/L ABT处理,嫁接苗成活率达80%,同时对嫁接苗生长促进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葡萄嫁接愈合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嫁接后,首先在切口面上形成隔离层。10天左右,愈伤组织冲破隔离层而发出。愈伤组织是从形成层、韧皮部和新生次生木质部中发出的。愈伤组织产生后,被一层染色较深的包被层所包被。砧穗愈伤组织尽量填充接口空隙并进行接触,相接处的包被层逐渐消失而抱合。同时,砧穗愈伤组织中分化出“愈伤组织形成层”且在相应部位有管状分子分化,此时,大约在嫁接后60天左右。砧穗双方“愈伤组织形成层”相互连接形成连络形成层。连络形成层向外分化次生韧皮部,向内分化次生木质部使砧穗输导系统连接起来。整个愈合过程大约需120天左右。在嫁接愈合过程中,砧木和接穗全糖含量的动态变化与嫁接愈合进程相平行。  相似文献   

7.
用光镜和电镜对亲和性自体嫁接组合(番茄/番茄)和非亲和性异体嫁接组合(苋菜/番茄)进行了组织学细胞学比较观察。嫁接组合形成的早期阶段,两种组合隔离层两侧细胞中高尔基体、线粒体数量增多,细胞分裂形成愈份组织,表现出与愈伤反应一致的特征。后期,亲和性嫁接组合隔离层大部分消失,两侧细胞恢复正常状态,接穗砧木间有新分化的维管束桥相连,且有胞间连丝的次生形成,环状片层和壁旁体活跃地参与嫁接组合的形成过程;非亲和性嫁接组合中,隔离层不消失,附近出现死细胞层,接穗砧木之间无维管束桥相连。对观察的结果和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光镜观察发现:在离体条件下,嫁接后3 d 在自体嫁接假酸浆/假酸浆愈伤组织细胞中分化出管状分子和筛分子;贯通接穗和砧木的维管组织桥在嫁接后5 d 形成,整个嫁接发育过程约在嫁接后15 d 完成。用~(14)C 标记的蔗糖检验了同化物自接穗向砧木的输导,发现在嫁接后5 d 自接穗进入砧木的输导量有一个飞跃,揭示韧皮部桥在此期产生对同化物的输导能力。  相似文献   

9.
番茄与黄瓜远缘嫁接愈合口形成过程的组织解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番茄/黄瓜远缘嫁接不亲和时愈合口的形成过程,为后期砧穗间信息互作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以黄瓜‘新泰密刺’、黑籽南瓜和番茄‘中杂9号’为试材,采用下胚轴斜靠接方法远缘嫁接番茄/黄瓜(接穗/砧木),嫁接组合黄瓜/南瓜、黄瓜/黄瓜作为嫁接亲和性的对照。观察嫁接后第2、5、8和15天嫁接苗生长形态变化并统计成活率,对比分析黄瓜的近缘及远缘嫁接的嫁接口愈合过程。结果表明:1)嫁接接口处石蜡切片结果显示,对照黄瓜自嫁接和黄瓜与南瓜的嫁接均经历了相同的愈合过程,并最终成功地建立了形成层与输导组织,得以正常生长;2)分别用经木质部运输的品红溶液、经韧皮部运输的HPTS染料标记嫁接苗,结果显示远缘的番茄与黄瓜嫁接后,砧木与接穗虽然可以各自分化出愈伤组织,但二者愈伤组织的薄壁细胞无法真正地融合,机械性地对接在一起的木质部可以运输水分,使得番茄接穗不萎蔫,但韧皮部并未连通,无法进行其光合及同化产物运输、维持其生命活动,初步解释了远缘嫁接不亲和的解剖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吊瓜(医药名栝楼)经过多年种植,会出现产量下降,种性退化,病虫害增多等现状,通过嫁接栽培可以增强作物抗逆性,保持品种原来优良种性性状。方法是将经过反复提纯复壮的食用吊瓜优良单枝上的开花坐瓜枝(接穗),通过"手术"嫁接到抗性强的山东糖栝楼(砧木)的适当部位,使两者有机结合成新的植物体。  相似文献   

11.
以黑子南瓜为砧木,以"津寒3号"黄瓜品种为接穗,对嫁接苗第1d、第2d、第3d、第4d、第5d、第6d、第7d、第8d、第12d嫁接苗愈合部位组织进行解剖观察及接穗、愈合面和砧木3个位点的SOD、POD和CAT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1阶段:嫁接后1d和2d隔离层形成;第2阶段:嫁接后3d和4d愈伤组织形成;第3阶段:嫁接后5d和6d愈伤组织分裂增殖、抱合、连接;第4阶段:嫁接后7d和8d形成层恢复、输导组织的连接。黄瓜苗嫁接后第12d愈合部位形成了新的维管束。此时嫁接苗已经成活,经过逐渐放风的嫁接苗可以去掉嫁接夹。嫁接苗的愈合面SOD、POD和CAT的活性高于嫁接苗的接穗和砧木;嫁接苗的3个位点的SOD、POD活性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嫁接后6d出现峰值;嫁接苗的3个位点的CAT活性最大峰值出现在10d。  相似文献   

12.
植物的嫁接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嫁接是植物营养繁殖的一种方式.嫁接后能否成活,关键在于砧木与接穗间能否相互密接,产生愈伤组织,并分化出输导系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砧穗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油茶芽苗砧嫁接亲和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油茶优良品种‘XL1’芽苗砧嫁接苗为材料,研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0~80d)砧木与接穗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砧木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趋势,为嫁接体接口愈合提供能量,接穗可溶性蛋白含量在31.94~40.39mg/g,变化幅度不大;在输导组织分化前,接穗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砧木可溶性糖含量保持平稳,且始终低于接穗;在形成贯通接穗和砧木的维管束桥时,砧木的POD活性较高,接穗的POD活性始终很低,维持在0.11~0.62U/mg。【结论】在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砧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POD活性高于接穗,而接穗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砧木。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果树嫁接成活的原理与方法进行了探讨。果树嫁接成活与它的形成层和愈伤组织的作用有紧密联系,要想形成愈伤组织,就要考虑其形成的内在因素和外界条件。根据这个原理,改进果树嫁接成活的方法有:选择合适的嫁接方式、砧木和接穗,蜡封接穗,并注意嫁接成活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桃夏季高接换种改造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该文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探讨了不同嫁接时间、中间砧木枝条的年份、砧木直径、嫁接部位离主干的距离和嫁接位置对嫁接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嫁接的接穗成活率高于7月和8月;砧木直径为0.8~1.5 cm时,成活率最高,且随着砧木直径的增加,新梢的生长量也增加;一年生砧木的嫁接成活率(76.60%)高于二年生砧木的嫁接成活率(70.59%);嫁接部位离主干的距离与接穗成活率成正比;嫁接部位处于正上方时,成活率最高(92.00%),嫁接部位在背面时,成活率最低(51.24%),其中生长量与成活率的趋势一致。总的来说,本研究可为桃高接换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无籽西瓜嫁接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籽西瓜嫁接,就是用无籽西瓜为接穗,嫁接到瓠瓜(南瓜)砧木上,而形成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7.
番茄与茄子嫁接接合部愈伤组织分化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为砧木,茄子为接穗进行嫁接,通过外力去除接穗,使嫁接接合部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分化率为54.55%,从形态上观察,部分不定芽产生了变异,变异率为9.09%;将嫁接接合部愈伤组织接种在MS 1.0mg/L6-BA 2.0 mg/L ZT 0.1 mg/L NAA和MS 2.0 mg/L6-BA 0.2 mg/L IAA 0.1 mg/L NAA的2种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为60.00%,在MS 1.0 mg/L 6-BA 0.5 mg/L ZT 0.2 mg/L IAA和MS 2.0mg/L6-BA 0.2 mg/L IAA 0.1 mg/L NAA2种培养基上分化的芽出现变异,变异率为3.33%。  相似文献   

18.
<正> 桑树冬季芽接,可进行嫁接的时间长。同时,芽接后芽片与砧木接触时间长,开春后两者容易愈合,嫁接成活率高、接穗发芽抽枝早。但是,冬季芽接时,砧木、接穗均处于休眠状态,嫁接后无细胞分裂,愈伤组织当时不能愈合,而只是将芽片存放砧木切口中,借薄膜包扎,保护伤口,防止伤口失水和感染,真正的愈合还是开春以后,气温达到16℃  相似文献   

19.
杨晓玲 《农村科技》2007,(11):43-43
切腹接嫁是枝接的一种,是在切接和腹接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嫁接方法.特点是接穗与砧木接合面大,接口愈伤组织形成较快,愈合情况良好,砧木与接穗不会形成大小脚现象,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20.
黑籽南瓜伤根项芽斜插法,是指当砧木(黑籽南瓜)和接穗(黄瓜)达到适宜苗龄时,将砧木摘心去侧芽,接穗斜削后斜插到黑籽南瓜项芽处的一种嫁接方法。现将嫁接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