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土地区滑坡的机理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黄土高原的面积占陕西省总面积的45%,在黄土塬边地段,滑坡、崩塌灾害活动频繁,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笔对黄土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黄土地区滑坡的形成因素及变形破坏机理进行了说细地分析,提出了黄土地区滑坡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 四川省万县地区属丘陵山区,滑坡灾害频繁,体积1万立方米的中型滑坡~体积100万立方米的特大型滑坡有548处,“89.7暴雨”就发生大型以上滑坡200处。梁平县共发生滑坡18处,中型~特大型的就有17处,占总数的94%。对丘陵山区大规模滑坡的预防治理,采取挡土墙、锚固、灌浆、硅化等措施,造价昂贵,施工难度、工程量大,工期长,保护效益又常受一定局限。山地灾害的形成,除具备特定的地质结构、环境条件外,暴雨山洪,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共预报处理滑坡、泥石流灾害86处,其中站点成功预报灾害险情6处,群测群防预报灾害险情和防治处理灾害险情80处,共撤离、转移保护群众5200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32亿元,取得了巨大的防灾减灾效益。  相似文献   

4.
武隆滑坡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武隆“五一”滑坡的实地考察 ,分析了滑坡发生的原因 ,针对邻近区条件分析 ,确定存在的可能滑坡灾害。对比类似地区的另 2处灾害 ,得出启示 ,并提出了减灾对策。为防止类似的悲剧重演 ,应加强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一个多山国家,滑坡区分布广泛,仅由建设省指定的滑坡点,在全国就有2997处,每年滑坡都给人民的命财产和道路交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滑坡的防治研究工作受到高度重视。该对我国的滑波监测现状作了简要叙述,着重介绍了日本滑坡自动监测系统的原理和功能,供我国从事滑坡科研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6.
梧州市意园冲滑坡变形破坏模式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意园冲滑坡地段地质环境背景调查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滑坡形态特征、分布范围及稳定状态,分析出滑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及其变形破坏机理和过程。通过稳定性计算得到意园冲滑坡地段稳定性评价,并针对该滑坡体的变形破坏机理、威胁现状提出了治理对策,以达到消除灾害隐患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盐锅峡库区黄土台缘滑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通过对黑方台黄土台缘滑坡进行深入细致的野外调查和测量、地下水观测,灌溉试验、水样和土样的物理化学分析,初步摸清了台缘滑坡的基本要素,分布特征、规模及危害,并查明了滑坡成因机制,据统计,该区有大小滑坡44处,1986年至今发生滑坡20多次,滑坡面积从0.2-2.5m^2不等。仅1989年以来,滑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600万元,平均每年近120万元,从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认为,该区台缘滑坡主要是由台  相似文献   

8.
论滑坡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自生 《山地研究》1996,14(2):96-102
滑坡学可分为理论滑坡学和应用滑坡学。前者的分支有:滑坡发生学、滑坡运动学、滑坡组构学、滑坡形态学、滑坡断代-周期学、滑坡分类学、滑坡分布学、滑坡制图学、滑坡编目学等。应用滑坡学含滑坡坡研究方法论,技术手段和滑坡防御工程等。  相似文献   

9.
武隆县滑坡、泥石流防灾减灾成效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 1997年和 2 0 0 1年调查统计 ,武隆县具有潜在危害的大小滑坡、泥石流、崩塌体 2 6 0处 ,其中 10 0万m3 以上的有 2 8处。自建立滑坡预警监测点以来 ,在全县开展了群测群防工作 ,成功预报了大小滑坡 137处 ,其中 10万m3 以上的滑坡有 2 5处 ,保护了滑坡区内 6 30 0余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王佳运    张成航    高波    冯卫   《水土保持研究》2017,24(2):359-364
特大型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类型划分是研究其形成机理、致灾模式与风险减缓对策的重要基础。通过遥感解译、野外调查与解剖勘查等手段,查明陕西省特大型滑坡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在地貌上主要分布于关中盆地黄土塬边44处,其次是黄土梁峁、丘陵区22处,秦岭北坡6处,汉中盆地中低山区6处;在构造单元上分布于包括秦岭北坡断裂带在内的关中断陷盆地72处,汉中断陷盆地6处;在斜坡结构类型上,主要分布于黄土+泥岩型斜坡41处,其次为黄土+基岩型斜坡11处、黄土+红黏土型斜坡9处。特大型滑坡在空间分布上受活动断裂、地貌单元与斜坡结构类型的控制,不同区域发育特大型滑坡类型不同,特大型滑坡类型划分为宝鸡黄土塬边黄土—泥岩顺层型、灞桥白鹿塬边黄土—红黏土逆层型、蓝田横岭地区黄土—红黏土接触面型、关中盆地渭北地区黄土—基岩接触面型、陇县北部及韩城黄土梁峁区岩土混合型以及秦岭北坡与陕南“勉略宁”地区的堆积层型、顺向或块状岩质型滑坡等。  相似文献   

11.
围绕“三化”目标搞好滑坡监测预警王发续(湖北省秭归县水保办443600)1987年第四十四届联合国大会以169号决议将1990~2000年定名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同时将“滑坡危险性减轻”作为“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首批科研项目。1990年,泥石...  相似文献   

12.
位移矢量角在堆积层滑坡时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堆积层滑坡变形破坏特点,运用灰色理论,滑坡位移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求出了灰色位移矢量角,通过对新滩滑坡灰色位移矢量角特征,发现灰色位移矢量角具有与滑体稳定状态相一致的动态特征,因此提出运用灰色位移矢量角来预报堆积层滑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滑坡是山地区发生比较频繁的自然灾害,滑坡一旦发生,无论其规模大小,滑动快慢,均会造成对地面,农田,植被的破坏。规模巨大的或剧烈的滑坡,摧毁公路,铁路,桥梁,房屋等工程,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深入都江堰市两河乡山区,进行土壤调查时,对该乡盐井时一组滑坡(下称盐井村滑坡),也进行了调查,并在查明该处滑坡产生原因,危害性基础上,提出了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日本阿波罗山国有林地降雨引起的滑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日本福冈县阿波罗山国有林地降雨引起的 31处滑坡的统计分析表明 ,每处滑坡的平均面积 91m2 ,平均泥沙量 98m3;就坡面坡度和形状比而言 ,滑坡发生的相对累积频率呈正态分布 ;就滑坡的面积和泥沙沉积量而言 ,滑坡发生的相对累积频率呈对数正态分布 ;93 5 %的滑坡发生在修建道路时形成的人工挖方或填方坡段 ,挖方坡比填方坡更易发生滑坡。 4 2 %的滑坡发生在凹坡 ,32 %发生在直坡 ,2 6 %发生在凸坡。径流流经地表裂隙两次以上的地点 ,引发滑坡危险性更大 ,发生频率达 4 5 2 %。  相似文献   

15.
川藏公路山地灾害特征及对西藏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藏公路西藏境内自东向西穿越横断山、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3大山系,翻越觉巴山、东达山、业拉山、安久拉山、色季拉山、米拉山等6座大山;跨越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4大水系.由于公路沿线特定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环境,频频发生多种山地灾害,川藏公路导致经常断道,造成严重损失.其灾害类型主要为泥石流、山崩滑坡、路基水毁以及溜砂,长期以来危害桥梁,损坏路基,该线每年因山地灾害中断行车少则3个月,多则超过半年,严重影响和困扰藏东南的公路交通和地方经济发展.在交通部和西藏交通厅高度重视下,联合有关科研单位和院校,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实施科教振兴交通,为西部大开发不断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趋势面分析在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治理工程的设计主要依据滑坡面及滑体方量,滑坡的上表面一般很容易得到,而下表面则可以根据地形图中等高线来确定,但是要得到准确的滑坡面则相对较难,常用的方法是选择适当的个别点进行钻探,测得该点处滑坡厚度,再由此模拟滑坡面。以四川省古蔺县蔺双公路K1+100滑坡的滑动面(带)为例,采用多元统计的趋势面分析方法将滑坡面模拟成空间的一个曲面,求出曲面后则可计算滑坡推力、设计相应的加固方法,还可以通过滑动曲面计算滑坡的总方量。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舟曲县南峪滑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论述了甘肃省舟曲县南峪滑坡的过程和灾情,并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对滑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舟曲南峪滑坡是一个发育在断裂构造破碎带上的老滑坡,这次滑坡的范围仍在老滑坡体的边界内,滑前滑坡区一共有四次大、暴雨,这对滑坡大规模下滑起了重要的诱发作用,其滑动的土石方总量约875万m^3,堵断白龙江达8h,横贯滑坡前缘的S313线有2km路基被毁,中断交通达40天,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8.
武都白龙江流域滑坡活动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树德 《水土保持通报》1997,17(6):27-31,32
该地区滑坡的活动性,在时间上有明显的4个活动期,每个活动周期分别分别白龙江下切所需时间。其中志留系千枚岩板岩及片岩是滑坡发育最活跃的地质单元,活跃度达0.8326。根据滑坡发生的频率周期,依据高程及地层岩性对该地区斜坡稳定性进行了分区。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减灾效益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水土保持》1999,(9):24-25
长江上游有大小滑坡15 万处,泥石流沟1 万余条。自1990 年建立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以来,预警站( 点) 与群测群防结合,成功预报滑坡、泥石流灾害险情76 处,处理灾害险情34 处,避免直接经济损失7 000 余万元,走出了一条动态普查—宣传培训—重点监测—定点定人—预警预报—防灾减灾的群测群防成功之路,积累和总结了一系列成功经验和监测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西安地区滑坡的测绘、试验分析、长期监测、模型观测、计算分析、得到了该区地形、地下作用的规律,滑坡蠕变规律,滑坡表面与体内形变规律,以及滑动时间规律。并提出了6种新的预报方法,实践证明是可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