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生鲜牛乳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以保证生鲜牛乳及其产品的卫生安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SNAP法)检测生鲜牛乳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对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区内的17个奶站的奶缸、运输车辆进行生鲜乳样品抽样检测,共抽样60份。f结果]对60份生鲜乳样品进行三聚氰胺含量检测,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对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区内的17个奶站的奶缸、运输车辆所抽取的60份生鲜牛乳进行了三聚氰胺含量检测,60份生鲜牛乳样品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检测样品60份,合格数60份,合格率为100%。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快速、准确检测出生鲜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保证牛奶卫生安全。[方法]采用SNAP黄曲霉毒素M1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生鲜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在2012年4月、9月和2013年6月分别对新疆巴州辖区内16个奶站的奶缸、奶牛养殖小区、运输车辆分别抽16份生鲜乳样品检测黄曲霉毒素M1。[结果]16份生鲜乳样品中检测黄曲霉毒素M1,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对巴州辖区内16个奶站的奶缸、奶牛养殖小区、运输车辆进行了生鲜牛乳黄曲霉毒素M1抽样检测项目,16份生鲜牛乳样品结果全部为阴性,未检出黄曲霉毒素M1,合格率为100%。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快速、准确检测出生鲜牛乳中掺碱物,保证牛奶卫生安全.[方法]采用食品检验GB/T5009.46-2003检测方法检测生鲜牛乳中掺碱物,对新疆巴州辖区内17个奶站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60份生鲜乳样品中结果58份为无掺碱或掺碱量为0,2份生鲜乳样品中的掺碱量为0.05%以上.[结论]对巴州辖区内17个奶站的生鲜牛乳进行了抽样检测掺碱物项目,60份生鲜牛乳样品结果58份为无掺碱或掺碱量为0,2份生鲜乳样品中的掺碱量为0.05%以上,合格率97%.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巴州地区的生鲜牛乳中β﹣内酰胺酶(解抗剂)残留状况,保证生鲜牛奶卫生质量安全,2014年4月至10月,在巴州辖区内16个生鲜乳收购站、5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小区、8个机械化挤奶厅、12个生鲜乳运输车辆和库尔勒市城郊周边的29个散生鲜乳销售点的范围内抽取了54份生鲜乳混合样品,采用SNAP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检测出β﹣内酰胺酶阳性的样品2份,样品阳性率为3.7%。这说明仍需要加强对奶牛饲料和投入品的监督管理。此外,经实际测试,SNAP检测试剂盒具有携带方便、检测快速的特点,适用于奶站、乳制品企业、畜产品安检等部门对大批量奶样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生鲜牛乳中内源性β-内酰胺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牛乳房内直接采样进行检测,并对生鲜乳中产β-内酰胺酶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采用不同浓度的菌悬液作为样品,用杯碟法进行检测。将这些菌悬液于4℃放置48h后再进行检测,并对部分阳性和阴性样品于4℃放置48h后再进行检测,从而证明生鲜牛乳中内源性酶的存在,并对内源性酶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6.
生鲜乳质量安全关系人身健康,我国农业部将β-内酰胺酶等6种物质列入生鲜乳中的非法添加物,明令禁止并通告全国。为了探讨影响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的因素,我们在省内奶畜养殖较为密集的泾阳、富平、临潼、大荔等地开展了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特别监督抽检。结果表明:在奶价持续走低,高密度监测、严管、严查、严打的情况下,生鲜乳中人为添加β-内酰胺酶的可能性不大,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的来源主要与奶畜个体健康状况、饲养管理水平、养殖环境卫生与饮水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从乳房内直接采集10家养殖场的生鲜牛乳593份,通过物理和生化方法检测β-内酰胺酶残留情况,并对β-内酰胺酶阳性样品中的主要细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同时测试菌株的药物敏感性,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内源性β-内酰胺酶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内源性β-内酰胺酶在生鲜乳中是存在的;正常、隐性乳房炎、休药期和乳房炎4组生鲜乳的阳性率分别是26.4%、30.9%、48.3%、31.1%,平均阳性率是28.7%;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酸克雷伯氏菌和链球菌等主要菌种,阳性率分别是65.9%、6.47%、5.9%、4.1%,其中大肠杆菌对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西林、青霉素G和头孢噻呋)的耐药率分别是42.15%、61.98%和40.5%,克雷伯菌对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是100%、60%,提示大肠杆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可能是合成内源性β-内酰胺酶的主要菌种;数据分析显示,菌落总数差异、隐性乳房炎阳性、休药期与否对于β-内酰胺酶阳性结果有显著影响,组间差异、乳房炎与否对于β-内酰胺酶阳性结果无显著影响,隐性乳腺炎阳性率与β-内酰胺酶阳性率无直接相关性。研究对指导健康奶牛养殖、保护奶农利益、指导生鲜乳监督执法、强化乳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用加标的方法制备合不同浓度三聚氰胺和β-内酰胺酶的还原乳,分别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和SNAP双向酶联免疫法、SNAP双向酶联免疫间接法检测加标试样,评估SNAP双流向酶联免疫法检测牛乳中非法添加的三聚氰胺和β-内酰胺酶的精确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SNAP双流向酶联免疫法对三聚氰胺加标试样的检测限可以达到0.3ppm.最低检出限为0.1ppm,且还原乳中三聚氰胺浓度与SNAP读数仪读数呈正相关.SNAP双向酶联免疫间接检测法对β-内酰胺酶加标试样的检出限可以达到0.0005IU/mL和0.001IU/mL.SNAP流向酶联免疫法可以作为检测牛乳中非法添加的三聚氰胺和β-内酰胺酶的快速筛选方法,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灵敏度,适用于奶户、奶站、乳品厂和实验室的快速筛选检测.  相似文献   

9.
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自2009年成立以来,对辖区生鲜乳进行抽样、检测,经历了从无到有,项目从少到多,生鲜乳质量逐渐提高。现随机抽取2011—2020年部分生鲜乳快速检测结果,进行纵向分析。一、抽样范围及种类2013年以前生鲜乳抽样范围只涉及昌吉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昌吉州")辖区内的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2014年起增加了散奶,2019年起生鲜乳抽样范围涉及散养奶畜。  相似文献   

10.
由于目前乳品行业出现个别掺杂使假现象,生鲜牛乳中加β-内酰胺酶类药物来分解牛乳中残留青霉素,使有抗奶无法正常检出。为了测出此种不合格牛乳,有关检测部门新开展了此类检测项目,基本上采用β-内酰胺酶的试剂盒检测法与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检验方法来确认。本文主要研究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的检验方法,探讨检测过程中的具体步骤,以及时、准确地确认乳及乳制品中是否含有β-内酰胺酶类药物,达到最佳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免疫亲和柱—荧光光度法快速测定生鲜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此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对黄曲霉毒素M1进行定量分析;且无需柱后衍生,也无需对生鲜乳进行预处理,更加简便快捷,可以满足少量和批量样品的检测需要。在2015年第一季度及第三季度对焦作市辖区内生鲜乳收购站进行随机抽样方式共抽取40份生鲜牛乳样品;用此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合格率100%。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乳业》2013,(11):56-56
2013年,新疆昌吉市加大了全市畜产品检测力度。在生鲜牛乳的检测工作中,对全市25家具有生鲜牛乳收购许可证的生鲜乳收购站进行了定期、不定期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分析乳成分达标否,检测牛奶是否掺碱,是否含有三聚氰胺,是否存在抗生素残留,是否添加解抗剂等。通过检测加大了对全市奶站的监督管理,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健康无污染的牛奶。截至到2013年10月底,共检测牛奶650余份,未检出三聚氰胺,检出抗生素残留牛奶11份、解抗剂牛奶3份、掺碱牛奶2份。  相似文献   

13.
《新疆畜牧业》2012,(6):17-17
为贯彻落实《关于开展2012自治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通知》(牧畜字[2012]6号)、《2012新疆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通知》(牧畜字[2012]8号)及《关于开展2012年学生饮用奶监督检查的通知》(新学奶办字[2012]6号)文件精神,自治区奶业办公室、自治区兽药饲料监察所、自治区乳品质量监测中心、部分地州抽调的同志,共同组建了联合督查组,于2012年4月17-27日分别派往10个奶业主产地州进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督导检查、抽样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生鲜牛乳中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方法]于2019年5月—2020年3月,从河南省、河北省、山西省各选取1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按照四个季节分别采集健康奶牛生鲜乳样,每个地区采集12份,3个地区共36份。使用GC-MS法进行脂肪酸的提取和甲酯化,利用CPWAX 52 CB毛细管色谱柱和质谱联用分析仪进行脂肪酸种类和含量分析。通过与37种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品的保留时间比对和NIST05谱库检索对脂肪酸进行定性分析,脂肪酸含量通过面积归一化法进行计算。[结果]从河南省采集的生鲜牛乳中共检出2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15种,癸酸甲酯、月桂酸甲酯、肉豆蔻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棕榈酸甲酯5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占检出脂肪酸总含量的57.03%;检测到不饱和脂肪酸13种,多数含量较低,只有油酸/反油酸甲酯含量较高,占检出脂肪酸总含量的32.26%。从河北省以及山西省采集的生鲜牛乳中均检出30种脂肪酸,但其组成略有不同;2个省份生鲜牛乳的脂肪酸含量检测结果与河南省生鲜牛乳的检测结果相似,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检出脂肪酸总含量的比例均在60%左右。河北省生鲜牛乳中的油酸/反油酸含量为...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生鲜乳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以从河南省奶站及奶牛养殖场抽取的267批生鲜乳为检测对象,分别采用传统培养法、PCR检测法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进行检测,并以传统培养法为参考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确认。结果显示:常规的传统培养法检出阳性3份;PCR法检出阳性5份,经传统培养法确认阳性3份,符合率为60%;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检出阳性3份,经传统培养法全部确认为阳性,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同传统培养法相比,PCR法容易产生假阳性结果,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能够快速、准确检测生鲜乳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生鲜乳菌落总数,采集当地养殖场的生鲜牛乳、骆驼乳以及市售的生鲜牛乳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全部样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笔者比较生鲜乳的菌落总数时发现,直接从养殖场采集的生鲜骆驼乳和牛乳,前者明显低于后者,而后者又明显低于市售的生鲜牛乳,提示在奶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中应加强抽检与监管生鲜乳市场零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5,(12):107-109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南阳市13个县市区的奶牛养殖场或合作社的生鲜牛乳黄曲霉毒素M1(AFM1)污染状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800份生鲜牛乳样品的检出率为45.63%,检出范围为0.03μg/kg~0.8μg/kg,超标率为4.13%;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的生鲜牛乳AFM1检出率分别为53%、58.5%,超标率分别为5%、6%,均显著高于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检出率和超标率;800份生鲜牛乳样品中有63.5%的样品符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等制定的0.05μg/kg限量标准,76.75%的生鲜牛乳能达到我国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0.2μg/kg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黑龙江省大庆市猪O型口蹄疫流行动态及免疫效果,试验随机采集辖区内不同地域、不同时段、不同群体、不同饲养方式的猪血清样品2 464份,屠宰场和病猪场淋巴结样品278份,应用RT-PCR和非结构蛋白ELISA方法检测病原,液相阻断ELISA方法检测免疫抗体。结果显示,RT-PCR方法检测的淋巴结样品全部阴性,非结构蛋白ELISA方法检测的746份血清样品全部阴性,液相阻断ELISA方法检测的全部血清样品中免疫抗体合格样品1 942份,合格率为78.81%;其中规模场、散养户和屠宰场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4.89%、76.54%和68.42%。该试验为大庆市的区域疫病流行动态和疫病净化提供参考、为免疫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莱克多巴胺属于β-兴奋剂,在动物产品中残留量过高会危害人类健康,本试验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龙岗区屠宰生猪尿样中莱克多巴胺的残留,经检验辖区生猪102份样品全为阴性,非辖区生猪102份样品,6份阳性,阳性率达5.9%,分析并建议加强对莱克多巴胺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生鲜乳质量安全,促进新疆奶业健康发展,巴州地区紧紧围绕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三个关键环节,始终坚持检测和督导相结合,全面提高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据统计,我州奶牛数达到5.18万头,奶牛养殖户7520户,规模化奶牛场4家,鲜奶总产量7.2万吨。全州有各类奶站17个:乳品企业自建14个,养殖小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3个。生鲜乳运输车辆12辆,日处理鲜奶总能力达到275吨,实际日加工能力为98吨。学生饮用奶提供试点县2个,覆盖学校37所,学生人数为57595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