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工繁殖获得的黄尾鲴受精卵为材料,运用Olympus倒置荧光显微镜对黄尾鲴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连续观察。结果显示,成熟黄尾鲴卵的卵径为(1.1±0.04) mm,吸收膨胀后卵膜径为(1.50±0.08) mm。在水温为(25.0±0.5)℃的条件下,黄尾鲴受精卵历时26 h 35 min孵化出膜,出膜仔鱼全长(4.60±0.12) mm。从受精到孵化出膜的总积温为763.35℃·h。根据胚胎发育过程形态特征,将黄尾鲴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发生期和出膜期7个阶段36个发育时期。  相似文献   

2.
张伟  杨春桥  尹清干  金廷海  杨胜君  陈影  周井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666-10668,10744
在长春地区进行了白斑狗鱼的人工繁殖,并对白斑狗鱼胚胎发育及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斑狗鱼卵呈圆球形,金黄色,多油球,卵径为1.9~2.2 mm.白斑狗鱼受精卵在水温10~14℃下经188 h孵化出膜,有效积温为2244℃·h;在水温12~14℃下卵黄囊期需10 d,有效积温为120 ~ 140℃·h.受精率达73.3%,孵化率为48.5%.  相似文献   

3.
梭鲈胚胎及仔鱼发育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对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Linnaeus)的胚胎发育及仔鱼发育过程和各发育时期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梭鲈受精卵为圆球型,呈淡黄色;吸水前平均卵径为0.96 mm,吸水后平均卵径为1.20 mm。梭鲈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24期,在水温16.0~17.2℃范围内,受精75 min开始第1次卵裂,受精后43 h开始形成器官,受精后约94 h开始出膜;刚出膜的仔鱼全长平均为3.8 mm;从受精到孵化出膜总积温为1 616.8℃.h。梭鲈的仔鱼发育过程可分为出膜仔鱼、眼黄色素期、眼黑色素期、鳔一室期、卵黄吸尽期5个发育期,在17~18℃水温下历时约159 h。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洞庭黄鲶(Silnrus asotus)的苗种培育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催产药物对其进行人工催产、受精,获得圆球形、绿色的受精卵。根据发育过程取材,在显微镜下进行连续观察,并对发育各时期形态特征进行详细记录。[结果]洞庭黄鲶的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胚盘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期7个阶段。在22.0~24.0℃水温条件下,经过37 h20 min孵化出苗。[结论]洞庭黄鲶与大多数鲶类胚胎发育时序基本相同,在20.0~25.0℃水温范围内孵化时间短于鲶形目其他鱼类。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蓝鳃太阳鱼胚胎发育规律,采用人工干法授精,在溶氧充足的静水孵化条件下获得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细胞,利用双筒Olympus解剖镜对受精卵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并记录和描述其发育过程和时间.蓝鳃太阳鱼的卵呈圆球形,金黄色,具粘性;未吸水卵的卵径为1.01~1.33 mm,平均为1.16 mm,吸水后卵径膨胀到1.42~1.81 mm,平均为1.62 mm;在水温为(26±1)℃的条件下,50%受精卵经34 h后孵化出膜;受精卵在2.2 h进入二细胞期,7 h进入囊胚阶段,9.9 h进入原肠胚阶段,13.2 h进入神经胚期,34 h 50%的仔鱼出膜,初孵仔鱼全长2~3 mm.  相似文献   

6.
美国大口胭脂鱼胚胎发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采用人工干法授精,静水孵化条件下获得的大口胭脂鱼的胚胎发育。大口胭脂鱼的卵呈圆球形,具粘性。未吸水卵的卵径为1.0~1.3mm,平均为1.18mm,吸水后卵径膨胀到1.4~1.75mm,平均为1.57mm.在水温16—23℃,平均水温为21.5℃的条件下,多数受精卵经129h28min后孵化出膜。受精卵在授精后1h50min进入二细胞期,授精后7h22min进入囊胚阶段,授精后14h8min进入原肠胚阶段,授精后26h10min进入神经胚期,受精后35h10min进入尾芽期,受精后129h28min50%的幼鱼出膜。初孵仔鱼全长4.9~5.1mm,在水温20~24.2℃情况下,经83h仔鱼卵黄囊大部分被吸收,鳔开始充气,进人混合营养期。7d后,仔鱼卵黄囊完全被吸收。28d后,幼鱼外部形态发育完全,已具成体形状。同样温度条件下与鲤鱼的胚胎发育相比,出膜时间约推迟18~20h,鳔开始充气进入混合营养期约推迟38~40h。  相似文献   

7.
用Nikon显微镜观察了日本黄姑鱼胚胎发育全过程,并比较了受精卵在13种温度下胚胎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22.5℃、盐度29.9和pH 8.2条件下,从受精卵至孵化出膜总历时34 h 55 min,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21期;孵化水温对受精卵的孵化率、畸形率和孵化时间有显著影响,孵化时数(h)、孵化积温(A)与平均水温(θ)密切相关,h=4265.9θ-1.547 9,A=3.420 1θ2-168.99θ+2 786.1;有效积温为480.04~553.96℃.h,阈温度为7.01℃,但实际孵化水温须高于12℃,14~28℃胚胎均能正常孵化。适宜孵化水温为17~22℃,孵化率高于89%,畸形率低于16%。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凡纳滨对虾胚胎发育的时序及特征,为其雌核发育诱导中染色体加倍最佳操作窗口的确定及人工苗种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人工培育成熟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的受精卵为研究对象,观察并描述不同水温下卵子从产出受精至幼体孵化出膜的整个胚胎发育过程.[结果]根据凡纳滨对虾胚胎发育的形态特征变化,可分为7个阶段:受精卵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肢芽期、膜内无节幼体期和出膜幼体期.凡纳滨对虾受精卵在水温30.5℃、盐度28.6‰的条件下,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11.5~11.8 h.水温变化对凡纳滨对虾受精卵极体的排出和孵化时间有明显影响,水温每下降1℃,孵化时间需增加0.6h;在28.0~30.5℃的水温范围内,受精卵第一极体释放时间为7~13 min,第二极体释放时间为8~14 min,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11.5~13.0 h.其中,在30.5℃的水温条件下,第一极体释放的时间为7~9 min,第二极体释放的时间为8~10 min,即在水温30.5℃、盐度28.6‰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受精卵染色体加倍诱导的最佳时间在卵子受精后8~10 min.[结论]在确保凡纳滨对虾受精卵正常发育的前提下,适当调低培育水温能延迟胚胎发育速度,为人工诱导受精卵染色体加倍创造较充足的操作窗口期.此外,受精卵是否均等分裂是判断凡纳滨对虾卵子受精与否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9.
对东方高原鳅Triplophysa orientalis(Herzenstein)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的全过程进行观察、拍照并测量,结果显示:东方高原鳅成熟卵呈淡黄色、圆形,卵径为0.97~1.11 mm,遇水具微黏性,为沉性卵。在水温(16±0.5)℃下,受精卵历时132h9min孵化出膜,所需积温为2 113.6℃·h,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分为7个时期: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出膜前期;初孵仔鱼全长(4.86±0.09)mm,在水温(16±0.5)℃下,胚后发育历时34d,分为卵黄囊和后期仔鱼阶段,其中卵黄囊阶段历时9d,后期仔鱼历时25d。  相似文献   

10.
中华倒刺鲃胚胎与仔鱼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的胚胎和仔鱼发育进行观察,详细描述了从受精卵到稚鱼期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中华倒刺鲃的成熟卵近圆球形,卵径1.8~2.0 mm,金黄色,受精后卵膜吸水膨胀,卵膜直径达2.6~2.8 mm;25.0~27.2℃温度下孵化的初孵仔鱼平均全长(6.43±0.31)mm.在(25±0.5)℃温度条件下,孵化时间为50 h 28 min,孵化积温1 261.75℃;克氏囊在尾芽期开始出现,心脏搏动期前消失;出膜后5.5目龄仔鱼初次摄食,进入混合营养期;8.5日龄时卵黄囊完全消失;20日龄时,进入稚鱼期.全长与日龄成极显著的直线相关:TL=0.450 1D+7.056 4(P<0.01).  相似文献   

11.
鄱阳湖土鲶(Silirus asotus Linnaeus)是江西省鄱阳湖流域本地鲶鱼.采用人工授精方式进行鄱阳湖土鲶人工繁殖,在18℃~26℃的水温条件下对鄱阳湖土鲶胚胎静止水体中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胚胎发育经过7个时期,从受精卵到孵化出膜约为47.08h.并将观察结果与南方大口鲶、瓦氏黄颡鱼静止水体胚胎发育时间进行了比较.对比发现南方大口鲶孵化时间最短,其次为鄱阳湖土鲶,用时最长的为瓦氏黄颡鱼.  相似文献   

12.
黄尾鲴成熟卵呈圆球形,属黏性卵,卵径1.1 mm左右,在水温(23±1)℃条件下,受精后20 min形成胚盘,50 min开始卵裂,从受精到出膜时间为41 h。胚胎发育可分为胚盘形成期、卵裂期、桑葚胚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眼囊期、晶体出现期、尾牙期、肌肉效应期、心跳期、出膜前期、出膜期等13个发育时期。受精卵到胚胎出膜所需有效积温为902~984℃·h,仔鱼从胚胎出膜到卵黄囊完全吸收所需有效积温为2 640~2 880℃·h。出膜仔鱼第4天开始摄食,由内源型营养向混合型营养转换,第5天卵黄囊消失,由混合型营养转换为外源型营养,可以下塘培育。  相似文献   

13.
瘤背石磺的胚胎和幼虫发育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水温27~29℃、气温27~31℃和海水盐度为16的环境条件下人工孵化瘤背石磺的卵块,根据早期发育的形态变化将其划分为胚胎发育(包括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卵内担轮幼虫、卵内面盘幼虫)和幼虫发育(包括开口期、大面盘幼虫、附着期、匍匐幼虫)两个阶段。受精卵发育至卵内担轮幼虫需要51h,胚胎发育89h后变态为卵内面盘幼虫,第7天面盘幼虫孵化出卵,直径增大1倍;第23天幼虫变态为匍匐幼虫,虫体直径为受精卵的4倍。分析认为,瘤背石磺的胚胎发育具备典型的不等全裂、螺旋卵裂特征,幼虫为典型的腹足纲面盘幼虫形态;温度对胚胎发育时间影响显著而充气可以加速幼虫孵化出卵;面盘幼虫需要有适宜的潮间带环境和饵料(如底栖硅藻)才可以正常附着变态。  相似文献   

14.
在水温27~29℃、气温27~31℃和海水盐度为16的环境条件下人工孵化瘤背石磺的卵块,根据早期发育的形态变化将其划分为胚胎发育(包括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卵内担轮幼虫、卵内面盘幼虫)和幼虫发育(包括开口期、大面盘幼虫、附着期、匍匐幼虫)两个阶段。受精卵发育至卵内担轮幼虫需要51h,胚胎发育89h后变态为卵内面盘幼虫,第7天面盘幼虫孵化出卵,直径增大1倍;第23天幼虫变态为匍匐幼虫,虫体直径为受精卵的4倍。分析认为,瘤背石磺的胚胎发育具备典型的不等全裂、螺旋卵裂特征,幼虫为典型的腹足纲面盘幼虫形态;温度对胚胎发育时间影响显著而充气可以加速幼虫孵化出卵;面盘幼虫需要有适宜的潮间带环境和饵料(如底栖硅藻)才可以正常附着变态。  相似文献   

15.
为持续保护和开发利用匙吻鲟资源,对匙吻鲟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对匙吻鲟亲鱼进行人工催产、人工产卵、取精,进行干法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后在双简解剖镜下观察与研究,并用体视显微镜辅助拍摄并记录.结果表明,匙吻鲟的成熟卵为多黄卵,卵裂为特殊的辐射裂.匙吻鲟的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卵黄栓期、神经胚期、心脏搏动期、孵出期.在水温为22~25℃时,匙吻鲟胚胎发育需要90 ~96 h,总积温为2112~2250℃·h.孵化出的仔鱼全长7.05~7.32mm  相似文献   

16.
红尾皇冠(Aequideus rivulatus)胚胎发育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5,(7):22-26
本文旨在研究红尾皇冠的胚胎发育过程,以期为该鱼的规模化繁育及养殖技术的优化提供支持。对红尾皇冠受精卵进行连续观察,研究其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红尾皇冠发育成熟的卵为端黄卵,呈卵圆形,淡黄色,具黏性,卵径在1.5 mm左右。在水温(30±0.5)℃水中孵化48 h可全部出膜,完成胚胎发育过程。研究认为红尾皇冠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阶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孵出期等7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中华鲱鲇(Clupisoma sinense)为分布于澜沧江中下游的鱼类。本文初步观察了人工授精获得的中华鲱鲇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中华鲱鲇的卵无黏性,为漂流性卵,在水温26℃条件下孵化33 h开始出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达氏鳇Huso dauricus养殖群体的胚胎发育过程,采用人工半干法受精获取受精卵,研究了在水温为(16.0±0.2)℃条件下达氏鳇养殖群体的胚胎发育过程及其特征。结果表明:达氏鳇成熟卵呈圆球形,为黄褐色或灰褐色,不透明,平均卵径为3.19 mm,属沉性黏性卵;达氏鳇受精卵历时136 h孵化出膜,所需总积温为21482592℃·h;达氏鳇受精卵的卵裂方式为特殊的辐射状卵裂;原肠中期时动物极细胞覆盖胚胎2/3,心跳期心脏呈"c"型,尾末端到达间脑或中脑时大量仔鱼出膜;根据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可将达氏鳇胚胎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器官形成、心跳和出膜期8个发育阶段,共36个时期。研究表明,达氏鳇胚胎发育过程中所需积温略高于鲟科其他鱼类。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达氏鳇Huso dauricus养殖群体的胚胎发育过程,采用人工半干法受精获取受精卵,研究了在水温为(16.0±0.2)℃条件下达氏鳇养殖群体的胚胎发育过程及其特征。结果表明:达氏鳇成熟卵呈圆球形,为黄褐色或灰褐色,不透明,平均卵径为3.19 mm,属沉性黏性卵;达氏鳇受精卵历时136 h孵化出膜,所需总积温为2148~2592℃·h;达氏鳇受精卵的卵裂方式为特殊的辐射状卵裂;原肠中期时动物极细胞覆盖胚胎2/3,心跳期心脏呈"c"型,尾末端到达间脑或中脑时大量仔鱼出膜;根据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可将达氏鳇胚胎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器官形成、心跳和出膜期8个发育阶段,共36个时期。研究表明,达氏鳇胚胎发育过程中所需积温略高于鲟科其他鱼类。  相似文献   

20.
使用LHRH-A2+DOM+PG混合催产剂对从海南引进经池塘驯化养殖5冬龄的海南长臀(鱼危)进行催产,并用日产80i光学显微镜观察胚胎发育过程.取得平均催产率88.9%,平均受精率82.3%,平均孵化率68.7%的效果.成熟的卵子为圆球形、淡黄色、粘性卵.在水温24.8~27.0 ℃条件下,其受精卵经细胞期、囊胚期、原肠期、体节出现期、器官出现期和出膜前期等多个发育时期孵化出膜,所需时间为82 h 15 min.拍摄了胚胎发育照片25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